临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8497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临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临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临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临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文档格式.docx

《临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考试文档格式.docx

“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D.看到妈妈整日忙忙碌碌,嗓子也变得沙哑,小明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不再计较她的唠叨琐碎。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谈到他最为钟爱的语文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C.高三学生针对即将到来的高考,班主任作了关于认真复习、沉着应考的动员报告,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D.尽管许多梦想无法实现,但只要真诚地向往过,努力过,付出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弥足珍贵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分)

 

提笔忘字:

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越千层浪:

“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

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

“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

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

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

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

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

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6.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7.下列对汉字书字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8.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三.(12分,每小题3分)

勉学(北齐)颜之推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此事篇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①,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

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

及至冠②婚,体性稍定;

因此天机,倍须训诱。

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儒业;

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

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

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

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

有识旁观,代其入地。

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③,多无学术,至于谚云:

“上车不落则著作④,体中何如则秘书。

”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⑤,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⑥,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

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

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

当尔之时,亦快士⑦也。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

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

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

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⑧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

当尔之时,诚驽材也。

有学艺者,触地而安。

自荒乱已来,诸见俘虏。

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

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

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夫明《六经》之旨,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

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谚曰: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夫读书之人,自羲农⑨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注】①郑重:

这里是“频繁”的意思。

②冠:

古代男人二十当行加冠之礼,称冠礼,表示已成年。

③贵游子弟:

无官职的王公贵族叫贵游。

他们的子弟就叫贵游子弟。

这里是泛称贵族子弟。

④著作:

即著作郎,官名,掌编纂国史。

⑤长檐车:

一种用车幔覆盖整个车身的车子。

⑥隐囊:

靠枕。

⑦快士:

优秀人物。

⑧鹿独:

颠沛流离的样子。

⑨羲农:

伏羲、神农,均为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与女娲并称三皇。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启寤汝耳 寤:

同“悟”,使……觉悟

  B.商贾则讨论货贿 贿:

行贿

  C.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 傅:

同“敷”,涂抹

  D.当尔之时,诚驽材也。

 驽:

愚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列器玩于左右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  故木受绳则直

  C.失皮而露质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犹为一艺,得以自资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1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

  B.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

  C.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

  D.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

  12.下列各句中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宗明义,指出要“勤学”的观点后,先后从正面和反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言辞恳切,语重心长。

  B.作者认为,士大夫家庭的子弟,即使到了成人仍应该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诱导,只有那些志气高尚、能经受磨炼的子弟,才能成就儒家事业。

  C.作者列举南朝梁代全盛时期贵族子弟不学无术、靠祖上庇荫、养尊处优,而一旦离乱,便谋生乏术,只能耕田养马的事实,从反面说明,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有立身之本。

  D.作者认为如果能够经常保有几百卷书籍,就是再过一千年也不会成为下等人,读的书多,对一般人的成败好恶看得很清楚,即使天地鬼神的事也不能在他们眼前隐藏。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2)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3)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8分)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马戴:

早年屡试落第,困于场屋垂30年,客游所至,南极潇湘,北抵幽燕,西至沂陇,久滞长安及关中一带,并隐居于华山,遨游边关。

(1)简述首联描写的内容,并指出本联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4分)

(2)简要赏析“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句作答)(6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百舸争流。

(2),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依依墟里烟。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去日苦多。

(5),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6),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8)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五.(12分)

16.对“梦想”的追求因人而异。

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梦想”的追求。

要求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式和字数大体相近。

示例:

《我有一个梦想》中的马丁·

路德金说: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

《离骚》中的屈原说:

我梦想有一天,,,。

《纪念刘和珍君》中的鲁迅说:

我梦想有一天,,,。

1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

(1)大鹏翻飞如故,飞向生之解放。

欢乐着,也痛苦着,,痛苦着,却也欢乐着,。

(2)人之爱兰,爱它无梅香,;

爱它无松坚,;

爱它无竹节,。

①就因为飞之艰难 ②就因为艰难地飞着 

③却柔而有韧 ④却清新怡人 ⑤却兰心蕙质

A.①②⑤③④B.②①⑤④③C.①②④③⑤D.②①⑤③④

18.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一下,使之成为既有排比又有反问的句子。

原句:

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欢乐、忧愁、深思,这就是诗啊!

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生命的一抹

郭枫

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

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

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什么叫做美呢?

那时还说不出来。

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

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

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

秋来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

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彩色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

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

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

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可怪的是:

我竟没觉得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赏山河的景色。

摄许多美丽的影像于心版上:

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河边,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

呀!

这岂非神仙境界?

于是,便发下了心愿:

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

数亩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

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

人们谁没有年轻呢?

谁没有过美丽的梦想呢?

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

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

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

就这样,我独坐在文学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

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讥讽。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打滚了三十多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

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金钱的权力;

在儿女成行的年纪,还要去崇拜诗去迷信美;

让许多繁华的机运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费尽心神去捕捉。

有人说:

入世深些,年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

这句话的真实性常使我怀疑,为什么历尽沧桑,我的心灵仍像孩童一样的拙稚呢?

少年时那种登高山、穷幽谷的劲儿,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

而且,只要有一片静美的天地,我也能欣赏上老半天。

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片明丽的阳光,一刻恬然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甘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

少年时,我喜欢攀登历史的雕像,去倾听巨人心灵的跃动。

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给我不少的认识,生活于尘俗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

有时在绝对的阒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

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可是,美是什么?

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

如果说:

美是真理,美是永恒。

但是,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

而永恒是玄秘的,有时和刹那没有分别;

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

不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蓝空中的一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有删改)

19.作者结尾说愿自己的生命如同蓝天中的一抹淡云,这传达出作者怎样的生命追求?

请联系全文,筒要概括。

20.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

(1)理解“少年时,我喜欢攀登历史的雕像,去倾听巨人心灵的跃动”一句的含意。

(2)最后一段中作者没有说美是什么,但隐含了他对“美”的认识,请简要归纳。

21.“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作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试简要分析。

22.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两种,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八成贫困生相信上大学可改变命运

邢佰英

这些天,各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

但是,一纸喜报换来的并不都是如愿以偿的笑脸。

6月19日夜,山西省榆社县西马乡新村43岁的陈东生(化名)服毒自杀,原因是他“不堪承受儿子读大学的经济重负”。

8天之后,同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因为女儿的高考分数达到了二本录取分数线,自己又无力凑够学费,山西省翼城县唐兴镇南官庄村农民李海明在家中上吊自尽。

为何悲剧总在收获的季节里重演?

高考贫困生的生活状况如何?

他们更需要哪些帮助?

5月10日—6月20日,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监督和指导下,北京锐智阳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对高考贫困生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

本次调查覆盖北京、安徽、湖南、广西、云南、山西、四川等11个省(区、市)的16所高中,共回收贫困高考生问卷322份,高中教师和校领导问卷89份。

调查显示,82.3%的贫困高考生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支出大。

平均每年每个贫困高考生家庭的子女教育支出在6780元左右,高于平均家庭总收入(4756元),超过2/3的家庭入不敷出,有81.0%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

在农村,因子女教育花费大而造成家庭致贫、返贫的事早巳不是新闻了。

江西省赣州市某村的一名考生家长说,以前指望孩子通过读书跳出农门,现在发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费一路看涨,不少家庭供到半路,就揭不开锅了。

村里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赚钱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在调查涉及的地区中,贫困生约占32.7%,西部的比例明显高于东部,品学兼优者占52.2%。

调查发现,11.5%的贫困生在高中期间曾经辍学,12.7%的人囚交不起学费可能放弃上大学。

调查中,62.8%的高中教师认为,能否支付大学第一年学费往往决定着贫困生能否圆大学梦。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六成贫困高考生表示自己不能凑齐大学第一年的学费。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2.5%的贫困生认为自己能考上二本以上院校,80.3%的贫困生认为上大学可以改变命运。

“我听说大学里有助学贷款,还有奖学金。

我先贷款,再挣奖学金,假期还能想办法打工赚钱。

”家住沂蒙山区的张慧今年9月就要成为山东大学的学生了,头一年的5000元学费是父母东拼西凑筹集的。

对于未来,她充满了信心:

“已经考上了,再难都要熬过去,往后就能替家里分忧了。

和张慧一样,由学校提供的助学贷款已经被33.8%的贫困高考生认为是最有效的资助方式。

相比之下,最贫困的那部分人(25.5%),明显对社会经济资助更为渴望。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近些年来政府相关部门不断提高助学贷款的总量,但却无法满足同样逐年增长的贷款需求。

有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约1562万人,其中贫困大学生奶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

截至2005年12月底,在全部大学生中,获得助学贷款者的比例仅占14.6%。

这说明,约有178万贫困大学生未能取得助学贷款。

本次调查发现,有些人是主动放弃贷款和社会资助的。

家住安徽省固镇县马林村洪庄、就读于固镇一中高三(10)班的张莹莹在调查中说:

“不想申请社会资助是不想被别人看不起,我会尽量靠自己的能力和亲戚的支持完成学业的。

面对上大学后将面临的经济困难,94.7%的人表示“进入大学后将争取获得奖学金”,88.2%的人“希望通过勤工助学获得一定收入来补贴生活费”。

还有部分学生表示,大学期间要省吃俭用甚至假期不回家,以降低生活开支。

19.结合文中调查,简要概括高考贫困生的生活状况。

20.文章开头的悲剧令人痛心,结合全文分析,如何避免悲剧在收获的季节里重演?

21.本文在新闻调查情况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22.调查中有位同学说“不想申请社会资助是不想被别人看不起”,高考贫困生该如何消除这种想法,社会该为此做点什么?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历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期待。

期待,立足于现实,也包含着人们的憧憬;

在一定意义上,期待成就了人们真实丰富的生活,又在更深的层面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新生活的选择。

请以“期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C2、D3.D4.B5.D

6.A(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

7.B(“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说得过于绝对)

8.A(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现象)

9.B(贿:

财物的意思。

)10.B(A项都是介词,前者表示处所,译作“在”;

后者表示被动,译作“被”。

B项都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作“就”。

C项都是连词,前者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后者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作“却”。

D项都是作介词,前者译作“凭借”;

后者译作“用来”。

)11.C12.D(应该是“经常保有几百卷书籍研读”才合乎事理。

13.

(1)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百姓之人呢!

(2)父亲兄长不能长期依靠,家乡邦国不能常保无事,一旦流离失所,没有人来庇护资助你时,应当自己求助于自己了。

(3)容易学习而又可贵的技艺,没有超过读书的了。

(4)越过别国来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件事的难处。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5)认真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14.

(1)首联描写了风雨刚停下来的秋天傍晚,在灞上的原野上,大雁一群群急急飞过的画面(2分),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2分)。

(2)A.从情景关系角度看,是触景生情:

诗人异乡羁留,见落叶而思故乡,对寒灯而觉孤独;

B.从炼字的角度看,“寒”“独”二字相互映衬,写尽客居他乡凄凉孤独的心情。

C.从句法的角度看,属于名词叠加句法(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

增加了意象容量,在简短的句子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