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架空线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10kV架空线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架空线路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连江黄岐风电场至白云岭风电场110kV线路工程施工图及交底会议纪要》
9、根据工程承包合同确定的工作内容及安全质量技术要求。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连江黄岐风电场至白云岭风电场110kV线路工程。
新建线路长度约4.754km,共计新立自立式单回路铁塔12基,其中耐张塔9基、直线塔3基,本工程导线采用1*JL/LB20A-120/25铝包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一根JLB40-80铝包钢绞线和OPGW光纤复合地线。
2、交通运输情况:
本段线路路径区域主要为沿海丘陵地带、地形高差较大。
运输条件较为复杂,作业条件艰苦。
公路运输方面:
主要有等级公路及与之线连通的乡村路作大运。
人力运输:
公路至塔位间基本无大运道路,交通条件较为复杂。
三.现场施工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
1、现场施工组织
线路工程是一项专业性、组织性较强的工作,除了制定安全、可靠的技术方案之外,施工中必须要有严格的劳动组织,明确分工、清晰责任、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施工措施。
具体安排如下:
项目经理
施工总负责人
罗亮斌
后勤
质量负责人
资料员
现场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线路二班
线路一班
1.1施工力量配备
为满足施工进度需要,需投入劳动力计划见下表所示:
序号
工作内容
技工
辅助工
合计
1
基础工程
3
30
33
2
杆塔工程
16
20
36
架线工程
4
光缆架设
10
18
28
5
跨越10kV线路
6
12
现场负责.质量监查
说明:
a、本劳动力投入量根据施组设计之进度计算;
b、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1.2人员资格要求
各施工队应设质检员,经项目部培训考试,考试合格,取得项目部资格认可后,持证上岗;
现场员工应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其中测工、爆破工、电工、焊工等特殊工种,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施工队质检员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对施工组的工器具、原材料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施工组的人员是否符合要求,在施工前把好人员资格关。
2、施工进度计划
2.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附图1
2.2工期保证措施
2.2.1组织措施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组织保证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强化施工管理,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项目部成员配置齐全,责任分明、层层把关。
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有事共同协商,保证工程的连续性。
积极加强施工生产调度,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密切配合,定期召开现场协调会,并把协调会形成制度,要确定协调会的时间,参加人员、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坚持每周一次的生产例会,并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下周工作进行布置。
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程序,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要经常的不间断的在施工现场,监督、检查、指导施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以加快施工进度。
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劳动优化组合,合理计划组织施工,安排有效工作时间,努力提高机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组塔工序提倡“抱杆落地,一次成优”,尽量减少组装后的修塔时间,合理制定吊装方案,尽量减少吊装时间、保证吊装安全。
架线工序充分发挥施工优势,实行流水线作业。
尽量减少时间,从而保证工期。
由于特殊原因未能按施工计划完成的项目,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合理安排交叉作业,适当延长作业时间。
如果发生不可抗力而有可能影响到工程的施工时,须立即通知监理工程师,并尽最大可能履行合同中的义务。
项目部实行月计划,每月书面向公司汇报。
加强材料、设备的接运、保管工作、确保安全、避免因材料、设备原因造成工期延误。
由项目施工技术部牵头,加快工程信息收集的步伐,开工前及时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和提供,以及施工方法、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工程各种报表等。
特殊工序施工须有预见安排,通过合理工序安排,减少客观条件对工期影响。
加强现场设计变更通知单的管理,及时通知传达施工人员,进行设计变更交底,并落实通知执行情况。
不能因设计变更没落实到位而影响施工。
2.2.2技术措施
认真做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熟悉工程的设计特点,认真可行的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各道工序的施工图纸会审,力争尽早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在施工图会审会上一并提出,将问题在正式施工前解决。
对于工程中遇到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制定施工措施和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培训、吸收成熟的施工经验,提高工效,做到一次顺利完工,一次验收合格。
各道工序的施工提倡一次成优,一次验收合格,减少返工,加快施工进度。
对特殊工序,要周密考虑,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避免由于多种原因而影响工期。
2.2.3场地及进场道路计划
施工前对线路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了解,确定各个桩位的运输道路、卸车点和倒车点,并根据各桩位的塔型和基础型号,确定各桩位的施工范围,详细记录各使用范围内的地貌。
并将有关记录提交有关单位。
根据各使用范围内的地貌情况,与建设单位和青赔协办单位共同协商,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理赔。
成立修路、运输小组,制定周密的修路和场地准备计划,合理安排各桩位的施工顺序,同时要兼顾基础、铁塔原材料的大运、小运道路和架线用原材料、设备的运输道路的修建,防止重复赔偿和施工。
四.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准备
施工前项目部应组织测量人员对全线路进行测量,检查和复核施工现场的各种桩号是否齐全,位置是否正确。
组织部分人员进行工地原材料分布情况的调查,对水泥、砂石料的价格进行了解。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质量要求和验收规范,项目部技术员根据《通用基础作业指导书》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完善《基础作业指导书》,材料取样、送检和化验工作,取得基础混凝土配合比的报告,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并进行考试。
对施工段的线路路径、桩号、地形、地质、道路、堆物,用电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对所用的工器具、仪器等进行全面检查、校核,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部门检测合格且应在有效期内。
人工挖孔桩施工准备投入如下设备:
投入设备状况表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提升架
台
9
发电机
柴油高压水泵
定制模板
㎡
按图纸
搅拌机
11
坍落度筒
套
吊车
钢管
米
按施工需要
空压机
13
若干
电焊机
14
振动器
7
氧气焊
15
其他工具
按照现场需要
8
钢筋切割机
设备进场前要进行全面检修,对某些部件予以更换,同时购置易损配件备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在出现问题时也能立即修复。
对设备实行人机固定、机械使用、保养责任制。
要求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爱护机械设备,执行保养规程;
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填好运转记录。
实行操作证制度。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试,确认合格者发给操作证。
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材料组织
2.1水泥
基础所使用的水泥需经检验符合工程混凝土水泥的使用要求,采购的水泥在出厂时应保证出厂强度等级,各项技术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使用前必须对采购来的水泥进行抽样复检,若复检不合格的不得投入工程使用。
若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或虽未超过三个月,但保管不善时,必须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库存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0包,并用防潮板垫起,保管过程中必须每月翻包一次。
因保管不良受潮结块时必须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变更水泥的厂家或标号时必须重新检验。
水泥每200吨为一批次,抽样送检一次,送检必须由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检。
2.2砂
混凝土所使用的轻骨料要求是天然河砂,从现场采样回来并作试验鉴定合格后,才能在工程混凝土中作轻骨料。
而在砂的平均粒径上,使用大于0.5mm的中粗砂,在选用和使用砂时,要求所选用的砂的含泥量应不超过5%,其泥块含量应不大于1%,其平均粒径必须符合以上要求。
砂每600吨为一批次,送检必须由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检,若检验不合格不得投入工程使用。
2.3碎石
所选用的粗骨料为碎石,从现场采样回来并作试验签定,合格后才能作为本工程混凝土的粗骨料。
现浇基础使用的碎石粒径为20~40mm。
本工程所使用碎石在选择和使用时,所选用的碎石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碎石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25%,含泥量应小于2%,含泥块量应小于0.7%.。
、碎石的强度应不低于砼强度的1.5~2倍,石料应清洁,不允许有泥土,使用前应用清水冲洗外层的泥土。
碎石每600吨为一批次,送检必须由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检,若检验不合格不得投入工程使用。
2.4水
砼浇制和基础养护的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饮用水及清洁的河溪水可不用化验,只进行外观检查,水中不应含有油脂及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和糖类。
、污水及PH值少于4的酸性和含硫酸盐超过水重1%的水均不得使用。
、难以判断水质的,应取样到专业的化验室进行化验,以免影响砼的质量。
④、不能使用海水。
2.5钢筋
钢筋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钢材的钢号、规格必须符合图纸的规定,表面不得有折叠、裂纹、刮痕、结疤、麻点、分层等缺陷。
每一批钢材均应有出厂的合格证明和材质化验报告,成批购买的钢材应抽样进行试验。
各种规格的钢筋每60吨为一检验批次,抽样送检一次,送检必须由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检,若检验不合格的不得投入工程使用。
2.6焊条
钢筋焊接所使用焊条型号有E43、E50等,焊条型号必须严格按施工图纸所要求的型号进行选用。
E43型焊条用于
级钢筋的焊接,E50型焊条用于
级钢筋的焊接,各种焊条必须有出厂证明书,在使用前应做外观检查,选用的焊条应与被焊钢筋的强度和性能相当,受潮的焊条必须经过处理,并经工艺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焊药剥落者不准使用。
2.7为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所有原材料的检验必须由监理见证送检。
3、线路方向与铁塔基础编号
各杆塔基础具体数据详见:
基础施工图配置表
4、混凝土
强度等级:
C25部位:
铁塔基础
5、基础施工工艺
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
线路复测
基础分坑
基坑开挖
施工材料准备
清理基坑
钢筋定点绑扎
支模板
顶面操平、坑深验证
校正主柱根开
检查基础位置尺寸
模板固定
基础浇制准备
浇制
下地脚螺栓
找正地脚螺栓
地脚螺栓、拉线盘尺寸校验
完成浇制
基础平面布置及根开示意图
5.1基础分坑
5.1.1分坑作业前准备
a、分坑由持证测工进行作业,作业前项目部专门组织针对测工的技术交底。
b、分坑所用经纬仪、水准仪必须经过具有相应资质单位检测合格并在有效使用周期内方可使用,钢卷尺为具备计量合格证的新尺。
c、线路复测结束,设计桩位复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超出规范误差范围的桩位要会同设计部门修正至符合设计要求。
将符合规范的设计塔位中心原桩(或经过设计位移的塔位中心桩),作为基础分坑的基准桩。
5.1.2直线塔分坑方法(见图3—1)
a、基础坑口桩的确定
(1)将仪器置于中心桩0点,照准顺线路方向,在0点约20m处测设A、B辅助桩,90˚放样,在横线路方向距0点约20m处测设C、D辅助桩。
(2)45˚放样,距0点约30m处,测设辅助桩E,倒镜测设辅助桩F。
(3)135˚放样,距0点约30m处,测设辅助桩G,倒镜测设辅助桩H。
(4)在OE方向量取L1=0.707(x—a)确定1桩,量取L2=0.707(x+a)确定3桩。
(5)在皮尺上量取2a长度,使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点1,3上,拉紧皮尺的中点则得点2;
同样使尺长的中点折向另一侧,即可得图中的点4;
将1~4分别钉立木桩,则铁塔基础的基坑测量及坑口放样工作完成。
(6)其余三个基坑的分坑方法,依上述操作进行。
b、半根开控制桩的确定
(1)在顺线路方向用钢卷尺量取半根开长度确定01、02控制桩,再在横线路方向用钢卷尺量取半根开长度确定03、04控制桩。
(2)分别以01、02、03、04为控制桩确定01'
、01"
,02'
、02"
,03'
、03"
,04'
、04"
四组辅助控制桩。
5.1.3转角塔的分坑方法(见图3—2)
a、基础坑口桩的确定
(1)将经纬仪安置在转角塔位中心桩O点上,望远镜瞄准线路后视方向上的直线杆位桩或直线桩,同时使水平度盘调至0º
位置。
然后顺时针旋转照准部,测出(180º
-θ)/2的水平角(即在转角角平分线上),在望远镜正、倒镜的视线方向上订立A、B两个辅助桩,再使望远镜顺时针水平旋转90°
(此时角度为(180-θ)/2+90°
),在望远镜的正、倒镜视线方向上分别订立C、D辅助桩。
(2)本工程转角塔的基础正、侧面根开相等,因此,其基础的分坑方法与正方形直线塔基础分坑方法相同。
b、半根开控制桩的确定
(1)在OA、OB方向用钢卷尺量取半根开长度确定01、02控制桩,再在OC、OD方向用钢卷尺量取半根开长度确定03、04控制桩。
(2)分别以01、02、03、04为控制桩确定01'
5.1.4分坑作业注意事项
a、分坑作业时需仔细校核各项数据,确保完全正确。
b、塔位中心桩需用水泥封住,保护好;
其余各组控制桩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别。
c、用钢卷尺量距时,需往返测量,并尽量拉平,减小误差。
5.2基础开挖
5.2.1为了保证掏挖基础尺寸准确,地表土及杂物必须清理并平整。
开挖前应有有效的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洞内。
5.2.2如遇基坑尺寸有增大或超深时,其增大或超深部分应用砼填充,并保证钢筋笼在立柱中的尺寸准确。
5.2.3基坑施工分为开挖和清理两个步骤,基坑施工一般采用人工开挖。
5.2.4基坑初挖时,宜比设计规定的尺寸小30~50mm,以便修整基坑。
5.2.5基坑开挖至接近设计深度时,再挖掘扩大头部分。
在基坑底部订立中心桩,边挖边检查尺寸;
各部尺寸应预留50mm左右,待清理基坑时再修整。
5.2.6基坑清理应从上而下进行,严格按设计图纸的基础外形尺寸施工。
5.2.7基坑清理完毕后,应测量断面尺寸及坑深,并作好记录。
整基基坑清理完毕后,应随即测量基础根开及对角线等项尺寸,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2.8对于中等强风化或风化的Ⅲ、Ⅳ类岩石地区的掏挖基础,可采用人工开挖与放小炮开挖相结合的方法成型。
5.2.9保证基础主柱顶露出地面、塔脚不积水。
5.2.10尽可能不降或少降基面,在原地面直接开挖,以减少水土流失。
5.2.11成孔净空尺寸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基础尺寸,成孔深度允许偏差为0mm~+100mm,超深部分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当洞型尺寸与设计要求有误差时,应保证基础底锥台设计坡度,超尺寸部分浇制基础时一并用混凝土填满。
5.2.12基础成孔后,应及时验孔、安装地脚螺栓和钢筋,验收合格后尽快浇制混凝土,以防降雨至孔内积水,影响基坑强度。
5.2.13每日开工前及开挖过程中,必须检测孔内有无毒害气体和缺氧现象,孔内施工时应采取可靠的通风设施,确保孔内作业时空气清新,避免缺氧。
5.2.14施工过程中,孔口应有专人监护,孔内作业人员必须正确偑戴安全帽并系安全带;
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孔内设半边井的安全网,并设特别可靠的救生软梯;
当暂停孔内作业时孔口应用盖板盖好。
5.2.15基础主柱开挖深度距设计要求尚有100~200㎜时,检查主柱直径正确后,用钢尺在主柱坑壁上量出基础底部扩大头挖扩位置线;
由挖扩位置线下方20~40mm处开始挖掘扩大头部分。
5.2.16基坑开挖至距设计要求埋深尚有约50mm时,在基坑底部钉出基坑中心桩,边挖掘边检查尺寸,直至基坑周边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为止。
基坑底部应预留约50mm暂不挖掘,待清理基坑时再修整。
5.2.17基坑内提土应采用吊篮或吊桶,提升装置及井架应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提运方法应采用辘轳或三脚架或杠杆,以人力操作将土提运至坑口上方再倒至距坑口不小于5米远的安全地带。
5.2.18基坑施工的铲、镐等工具的把柄长度应限制在500mm以下,视坑口直径而定,以方便操作。
5.2.19掏挖基坑过程中如发现土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或坑壁有塌方先兆时应暂停挖掘,报告工地负责人研究处理。
5.3清理基坑
5.3.1清理基坑的任务是修理坑壁及清除坑底未挖掘的部分,基坑清理应由上至下进行。
5.3.2清理基坑应有与主柱直径等长的专用测量工具测量主柱基坑直径,以保证基坑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清理基坑时应保留基坑中心桩,以基坑中心桩为准测量基坑中心桩至四周坑边尺寸应相等。
5.3.3清理好的基坑,如需过夜浇制基础,应采取防止雨水或泥土流入坑内的措施,例如加盖塑料薄膜,在坑外侧开挖小排水沟等。
5.3.4基坑清理完毕,应测量立柱断面尺寸及坑深,符合规范偏差要求,并作好施工记录;
基坑尺寸属隐蔽工程应有监理代表在现场复查并签字认可。
5.4钢筋加工及安装
5.4.1钢筋购置必须符合有关采购程序,运往现场后进行检验试验,并符合相关要求。
5.4.2钢筋的加工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钢筋不得使用。
5.4.3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规定: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
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5.4.4钢筋的焊接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经考试合格的焊工试焊,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施焊。
5.4.5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直焊接,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毫米的钢筋和轻骨料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0毫米的I级钢筋及直径大于25毫米的I级钢筋,均应采用焊接接头。
5.4.6接头以搭接方式为主,双面焊缝,焊接长度为5d,当采用单面焊接时,其焊接长度必须达到10d以上。
采用直焊方式,不要弯焊。
5.4.7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的区段范围内(不小于500毫米),一根钢筋不得有二个接头,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拉区不宜超过25%;
受压区不宜超过50%。
5.4.8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5.4.9钢筋的坑内绑扎:
对于大开挖式基础,因为钢筋多,布置密,体积大,必须在坑内绑扎。
坑内绑扎顺序由下向上,底层钢筋可用100×
100×
40mm的C20混凝土预制垫块支起,垫块之间的距离为1m,每面同一条线上的垫块最少不小于4块,垫块应绑牢。
坑内绑扎钢筋时,在基坑底部,按图纸要求排列布置钢筋,钢筋网应均匀布置。
5.4.10在基坑底部,按几何中心线画出立柱位置尺寸,并应有明显的标志。
绑扎一定要固定牢靠,避免在浇注混凝上时钢筋移动造成立柱轴线位移。
5.4.11钢筋的绑扎前应先熟悉基础施工图,核对钢筋配料是否正确,可采用#20铁丝绑牢。
5.4.12板式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位。
双向受力的钢筋,须全部扎牢。
5.4.13箍筋末端应向基础内,其弯钩叠合处应位于柱角主筋处,且沿主筋方向交错布置。
箍筋的转角与钢筋的交接点均应绑扎,但箍筋的平直部分和钢筋的相交点可成梅花形交错绑扎。
5.4.14柱中竖向钢筋(主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
,中间钢筋的弯钩与模板成90°
。
5.4.15钢筋绑扎成形后,要反复核查,配制的钢筋的类别、根数、直径和间距应符合图纸规范及设计。
5.4.16钢筋绑扎的质量要求为:
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笼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
5.5模板安装及要求
5.5.1模板安装前应对其尺寸进行检查,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变形、裂缝等,合格后方准拼装。
5.5.2拼装的模板必须与设计的基础尺寸相符,拼装连接须牢固,如果阶梯式基础的底板用土壁代模板,坑壁应修平,底板宽度不应有负误差,以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对局部容易掉块的坑壁,应抹浆保护。
5.5.3清除坑内浮土,检查坑深及坑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支模。
5.5.4模板和钢筋的安装通常是交叉进行,在清查模板的同时应按设计图纸检查钢筋及地脚螺栓的规格、数量和质量。
5.5.5施工现场应有可靠的能满足模板安装和检查需用的测量控制点或控制桩。
5.5.6模板就位后的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础分阶梯时,每一阶台的模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