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纺织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8030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纺织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纺织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纺织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纺织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纺织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纺织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浙江省纺织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纺织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纺织行业分析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代码0C1710)、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代码0C1720)、麻纺织(代码0C1730)、丝绢纺织及精加工(代码0C1740)、纺织制成品制造(代码0C1750)、针织品、编织品及其制品的制造(代码0C1760)等六个子行业。

由于该分类方法已将染整精加工包含在内,考虑到染整加工的工艺复杂、从业企业数量众多、占纺织业总体比重较大,因此省行专门对染整加工进行调研并另制订印染行业授信指引。

2、主要原材料

纺织原料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即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天然纤维:

包括棉、木棉、韧皮纤维(亚麻、苎麻)、叶纤维、果实纤维、毛发纤维、丝纤维(蚕丝)、无机纤维(石棉纤维)、植物蛋白改性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等。

化学纤维:

有机纤维包括再生纤维、聚酯纤维、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丙纶等);

无机纤维包括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等。

3、主要产品分类

纺织行业的产品根据用途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服装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工业用纺织品。

其中:

服装用纺织品:

包括棉、印染织物类、毛织物类、丝织物类、麻织物类、色织物类、针织物类、无纺织物类七小类。

家用纺织品:

主要指“巾、床、厨、帘、艺、毯、帕、线、袋、植”等十个系列纺织品。

工业用纺织品:

即工业用布,用于土木建筑、文体、医疗卫生、农林牧渔、交通、国防军工等国民经济各产业系统的纺织产品的总称。

4、产业链结构

纺织业在制造业中属大的行业,其产业链较长,具体涉及聚酯、化纤、织造、染整、服装服饰、纺织机械等领域,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区分。

图表1:

纺织行业产业链图示

5、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化纤、棉花、棉纱、棉布、丝织品、针织品产量均居全球第一位。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纺织品出口数量和出口额多年来位居全球第一。

我国占有全球贸易市场1/3左右的份额,在全球纺织产业格局中具有行业生产规模大、产业链条完整、配套能力强、专业分工明确、人力资源和原材料成本低等比较优势,也是拉动就业人数最多的一个行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格局不会改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多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占比8%。

纺织行业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区域转移、特色化经营等方式提升竞争力,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2008年纺织行业经历了最为严峻的“冰河时期”,两极分化严重。

随着国家对纺织行业出台的一系列宏观刺激政策的实施,2009年以来纺织行业已经初现回暖迹象,虽然外销仍处于负增长状态,但是内销增长已成为全行业企稳回升的主要支撑。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之一,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行业基本特点

现代纺织是高度发展的分工和协作的生产过程,上、下游产业链极长,也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紧密结合的产物,纺织行业本身具有许多特点:

1、多工序、连续化的大量生产

纺织的前后工序较多,如棉纺厂的传统工序有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并线、拈线等,毛纺厂的工序则更多一些。

这一特点决定纺织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前后工序生产作业的连续、均衡、协调,同时需要及时检测、掌握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

2、多机台、轮班作业

大中型棉纺织厂、化纤纺织厂的织造车间少则有几百台、多则有1000~2000台织机;

纺纱车间少则有近百台、多则有200~300台细纱机,这一特点决定了纺织企业设备维修和技术改造的任务非常繁重。

同时纺织企业一般都采取工人每天2~3班作业制,保证了纺织厂连续生产的要求。

3、劳动密集型行业

由于目前国内纺织行业的整体装备水平相对较为落后,许多纺织厂生产过程中的手工操作比重很大,纺织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一个纺织厂通常配备几百至几千名职工,尤其是棉纺织厂的职工人数相对更多一些,化纤纺织厂因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则配置职工人数相对较少,纺织厂的职工人数基本上与其装备的自动化程度成反比。

4、原料在生产成本中比重高

由于国内劳动力、能源的成本相对低廉,因而纺织原料在毛、麻、丝纺织企业的成本中所占比重较高,少则50%以上、多则在80%以上。

这一特点决定了纺织原料采购、储运、配用和工艺设计在纺织企业中的主要地位。

5、纺织品的市场流行期短

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纺织原料、工艺流程的不断创新,差异化、功能性的纺织面料不断地大量面世并替代现有产品,纺织品的面料、花色、款式变化较快,加上国内纺织企业的模仿、复制能力极强,纺织品的市场流行周期较短。

纺织品市场流行期短的特点决定了纺织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市场调研和产品创新,一方面会相应增加纺织企业的新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成本,另一方面却会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推动纺织行业的整体发展。

二、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由于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政府部门及纺织工业协会高度重视行业的发展规划,在扩大出口、节能降耗、淘汰落实、优化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培育自主品牌、加大科技进步等方面连续出台一些列政策。

近年来发布的纺织行业主要产业政策如下:

(一)《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

纺织业国家强制性标准《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国家强制标准对我国境内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的服用和装饰用纺织品的产品质量做了明确的限制。

同时为保持出口的有序增长,国家质检总局将出口纺织品也列入该强制标准的适用范围,促使纺织品出口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

(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

在纺织行业主动提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需求后,2005年国家发改委以条例的形式颁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

该条例中参考了中国纺织行业协会的相关建议,提出了纺织行业相关鼓励、限制和淘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于促进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

我国纺织行业近十年来取得较快发展,但资源、能源、环境等制约因素加剧,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

为保持纺织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

(四)《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由于纺织行业门类较多和经济主体多元化等因素,市场竞争力差异较大,无论是在技术、管理、创新还是国际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行业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投资的结构性矛盾、产业发展与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产品出口引发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2006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北京联合发布了《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是国家指导“十—五”纺织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力口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纺织工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指标提出了约束性目标要求。

(五)《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外需不足影响,纺织业生产低迷,出口受阻,效益下滑,多数企业减产停产。

国内纺织业技术水平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国际竞争力较差,因此除经济危机影响外,国内纺织业自身也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2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通过《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纺织行业走出低谷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主要内容:

1、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开发新产品,开拓农村市场,促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

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2、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

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制定和完善准入条件,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对优势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困难企业给予优惠支持。

4、优化区域布局。

东部沿海地区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产品。

推动和引导纺织服装加工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建设新疆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

5、加大财税金融支持。

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加大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减轻纺织企业负担。

中央、地方和企业都要加大棉花和厂丝收购力度。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调整方向:

短期方面:

加大金融和财政支持,为企业减负;

中长期方面:

支持出口,培育自主品牌,加大科技进步支持,调整产业布局,发挥纺织业在维护就业和棉农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行业运行状况

(一)全国纺织业运行状况分析

1、全国纺织业发展形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从上游纤维原料加工到服装、家用、产业用终端产品制造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

生产持续较快增长,产品出口大幅增加,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对就业和惠农的贡献突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大国。

但是纺织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高技术、功能性纤维和复合材料开发滞后,高性能纺织机械装备主要依靠进口;

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纺织工业能力的80%集中在沿海地区,出口市场近50%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尚未形成多元化格局;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纺织工业能耗、水耗、废水排放量分别占全国工业总能耗、总水耗、总废水排放量的4.3%、8.5%和10%;

产能规模盲目扩张,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工业造成严重影响,市场供求失衡,企业经营困难、亏损增加,吸纳就业人数下降,我国纺织工业陷入多年未见的困境。

之后由于国家大力支持,纺织业有所回升。

2、国内纺织业呈半复苏状态

2008年的106届广交会上,纺织服装出口成交额回升5.9%。

业内人士指出,各种迹象表明纺织服装行业最糟的阶段已过去,不过在出口尚未根本好转的情况下,国内纺织业总体上仍处于半复苏状态,行业复苏拐点出现在2010年中期左右。

作为出口拉动型行业,纺织服装业对外依存度较高。

业内人士表示,出口是决定我国纺织行业前景的关键因素,如果全球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没有真正复原,出口市场需求没有根本性好转,那么纺织行业难言真正意义上的回暖。

08年前9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216.43亿美元,同比下降11.17%,与前8个月-11.81%的增速相比回升0.64个百分点,数据“好转”显示出口有所恢复,但复苏力度有限。

为迎接圣诞节、感恩节和万圣节,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从9月开始进入服饰、玩具和鞋子类商品采购的高峰期,这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增长,预计纺织出口在四季度将继续呈现回稳迹象。

2010年纺织业出口呈现巨额增长,恢复到2006年水平,表明纺织业逐渐摆脱金融危机,慢慢恢复。

3、目前国内纺织业存在主要问题

(1)发达国家整体衰退,全球贸易收缩,出口急剧减少

2008年,美国、欧盟、日本和香港仍是我国纺织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占我国纺织产品出口的55%。

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面临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需求萎缩,进口下降,作为需求弹性较大的消费品,纺织产品所受影响大于其他贸易品。

10年之后有所回升,情况有所改观。

图表2:

纺织服装年度累计出口增速变动情况

(2)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迫使行业进行全面调整

纺织行业是典型的需求拉动型产业,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依赖性很大,是历次经济调整中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的行业之一,外部市场恶化会进一步加剧国内的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是我国纺织行业的一个顽症之一,在调查中超过七成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产能“适度过剩”或“有些过剩”,有三成左右的认为“严重过剩”。

纺织行业面临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整个行业将被迫进行结构调整。

(3)中小企业比重高,政策救助难度大

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中小企业的比重高达99%,每户企业平均就业232人。

纺织行业中小企业比重高,政策救助难度大,行业兼并重组蓄势待发,“弱者越弱,强者更强”的两极分化现象将更加明显。

(4)标准滞后是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软肋”。

近年来,我国纺织品遭遇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绝大多数企业对国外有关纺织品与服装的技术法规、标准等了解甚少,使得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

4、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的影响

2007年10月由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已经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的经济造成了持续深层次的影响,外部经济体进入增长率放缓的时期。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整体步入低迷阶段,经济增长减速,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作为出口导向型的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更深,致使面临的外部环境不断恶化,出口急剧减少。

2008年中国纺织业面临需求疲软、出口压力加大、企业融资难等艰难局面。

金融危机中纺织行业对外需的过度依赖的风险也充分显现,外需的急剧下降促使企业转向扩大内销渠道的建设,农村市场潜在需求的释放,使行业国内销售成为一大亮点。

金融危机一方面使得我国纺织行业需求疲软、出口急剧减少、经营效益下降、融资艰难等不利因素。

另一方面,从短期来看,由于金融危机引起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减轻,并有利于西方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同时政府及时出台产业政策和规划,将加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

长期来看,金融危机为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调整的空间,落后产能大范围的淘汰和国家对行业方向性的指导使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优势企业将进一步整合。

(二)浙江省纺织业运行状况分析

1、浙江省纺织业概况

纺织工业是浙江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工业发展和出口创汇的传统支柱产业。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4季度,浙江省纺织业行业完成销售收入1491.0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3.70亿元;

浙江省的纺织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占全国比重26.46%;

从所有制形式来看,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占比超过60%。

浙江省主要纺织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纯化纤布、帘子布、丝织品、呢绒、针织服装、袜子等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纺织品出口比重逐步提高,其中:

化纤制纺织品、麻制纺织品、丝制品出口占第一位。

浙江省与国内的纺织大省如江苏、山东、广东相比,具有纺织产业链完整、行业聚群明显、专业市场方面的竞争优势,并且从业企业数量最多,但是在产品自主创新、品牌建设、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平衡、企业单体规模等方面处于劣势,缺少在纺织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力、号召力的企业。

目前浙江纺织业已形成一大批具有专业特色的产业基地,并形成各地域不同纺织特色:

主要有绍兴、萧山的化纤织造业,湖州绢丝、毛纺业,诸暨、义乌的织袜业,义乌的无缝内衣业,宁波(象山)的针织业、家纺布业,海宁的经编业,余杭、海宁的装饰布业。

2、浙江省纺织业整体经营情况

2012年4季度,浙江省纺织业行业完成销售收入1491.06亿元,同比下降0.38%,环比增长8.45%;

实现利润总额73.70亿元,同比下降7.96%,环比增长23.67%。

今年前三个季度我省纺织品产销量均为负增长,其中第三季度与第一、二季度相比,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出口交货值等经营指标有所好转,下降幅度逐步收窄,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复苏迹象。

3、浙江省纺织业整体财务情况

图表3:

浙江省纺织业主要财务指标情况

主要财务指标

浙江省平均值

比上年同期增减

偿债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

65%

-0.55%

利息保障倍数

2.87

0.32%

营运能力指标

总资产周转次数

0.65次

-0.08次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1.14次

-0.15次

存货周转次数

8.51次

-0.46次

应收帐款周转次数

5.63次

-0.56次

盈利能力指标

销售利润率

3.18%

资产报酬率

1.99%

-0.12%

行业亏损面

21.08%

1.04%

4、浙江省纺织业细分市场分析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对纺织业的细分,对浙江省纺织业各细分子行业进行统计,从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企业数量等维度进行比较,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子行业,针织品、编织品及其制品制造子行业,纺织制成品制造子行业分别居纺织业的前三位。

单纯从盈利能力来看,则是麻纺织子行业、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子行业居前两位,但两者在我省纺织业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整体的影响力较小。

图表4:

浙江省纺织业各细分行业对比情况(单位:

千元、%,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各细分行业有关

指标(09年8月底)

纺织业各子行业汇总

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

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

麻纺织

丝绢纺织及精加工

纺织制成品制造

针织品、编织品及其制品制造

销售收入

267712593

137046209

6958203

747711

24062202

38813792

60084476

同比增长

-3.53

4.31

-15.34

-56.16

-45.21

4.8

8.73

占行业比重

100

51.19

2.6

0.28

8.99

14.5

22.44

利润总额

8512870

4230616

267827

32016

650861

1196224

2135326

-3.58

5.29

-20.19

-46.58

-39.49

-4.88

2.54

49.7

3.15

0.38

7.65

14.05

25.08

企业数量

8521

3154

296

23

799

1432

2817

7.59

12.12

5.34

-8

-19.05

12.23

10.99

37.01

3.47

0.27

9.38

16.81

33.06

四、行业业务机会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内、外需不足给国内纺织业带来较大的压力,国务院相继出台拉动内需的十项政策措施、颁布《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纺织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对纺织行业恢复发展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纺织行业面临的政策环境优于往年。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有利于从政策上扶持和引导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符合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行业调整方向,同时规划也配合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更多地转向国内市场;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显现,内需市场逐步扩大将为纺织行业提供业务发展空间;

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占比将近50%的美、日、欧三大传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但是俄罗斯,拉美,非洲等国家居民消费需求增长较快,给纺织行业开拓新兴市场提供了机遇。

因此,在当前纺织业尚未全面复苏的情况下,纺织业仍存在一定的授信业务机会,同时也是我行利用金融危机进行纺织业客户结构调整的机会。

从中长期来看,在技术创新、品牌和渠道建设方面有优势的企业将受益,单纯依靠低价竞争和简单要素扩张的企业可能被淘汰出局,我行可优先支持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品牌和渠道建设方面具备优势以及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适度支持有稳定订单、开工率较高的企业,同时适当加大对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项目、优质骨干纺织企业的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企业的授信支持力度。

五、浙江省纺织产业发展现状问题

浙江省的纺织品出口不仅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浙江省的出口贸易中也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在浙江的对外贸易中,纺织品是仅次于机电产品的出口大类商品。

然而目前对浙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研究比较有限,且大多数的研究是集中在纺织服装的出口竞争力,没有专门针对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的研究。

金融危机以后,浙江经济受纺织服装等产业的外贸总量迅速下滑拖累,增速明显下滑。

1量增价跌

近年来,因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对中国取消了服装和纺织品的配额限制,浙江省纺织品出口曾一度出现“井喷”。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纺织品出口出现了量增价跌的局面。

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极少部分是由于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造成争相压价外,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压缩了纺织品出口的利润空间。

浙江的纺织业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纺织品出口占全国总量的1/5;

2009年浙江印染布产量276.00亿m,占全国56.00%;

2010年1-9月统计数据表明,全国面料产量合计为474.77亿m,比上年同期增加17.67%,其中浙江省为112.80亿m,占全国的23.76%,位列各省市第一。

因浙江省出口的纺织品是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提价空间有限,所以,原材料的涨价无法体现到出口产品价格之中。

结果就造成企业利润减少,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亏损。

服装出口更是如此,内外因夹攻,多数企业可以说是在夹缝里生存。

2低档产品居多

在中国,纺织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竞争优势在于低廉的劳动成本,技术含量较低,纺织品出口通常是以量取胜,出口的纺织产品基本处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的低端。

浙江亦不例外,出口的产品多为低附加值、初级产品及低档次产品。

浙江省部分纺织品企业甚至不顾行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以价格战为主要手段来竞争来取得优势的问题比较突出,出口的产品又是以毫无特色的中低档产品为主,这种无序竞争也遮挡了企业做出长远计划的目光,而一味追求各自的眼前利益。

这些中低档纺织品的大量出口将会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形象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3竞争无序

竞争风险是指纺织品生产企业竞争者的价格、经营战略与其选择市场的不稳定性,以及对本国和外国新进入者的威胁。

因浙江省纺织品出口以同质化中低档产品为基础、以价格战为主要手段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企业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同行残杀,相互压价。

结果,造成竞争无序,不仅损害企业利益、行业利益、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