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某石料厂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6489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某石料厂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南某石料厂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南某石料厂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南某石料厂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南某石料厂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某石料厂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Word格式.docx

《河南某石料厂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某石料厂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某石料厂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Word格式.docx

方案的编制全面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保护自然资源,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

方案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4、《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

5、《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7);

6、《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

7、《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UDC-TD);

8、《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

9、《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

10、《****************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第Ⅰ矿段开发利用方案》(),2007年12月;

11、《****************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第Ⅰ矿段资源储量报告》(,2007年7月;

12、《****************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第Ⅰ矿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院),2008年6月;

第二节方案编制的目的

通过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评估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制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促进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科学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及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节治理方案适用年限

矿山开采过程中要同时进行矿山的环境保护工作;

矿山闭坑后,要对矿山遗留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与恢复。

所以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适用年限要长于矿山的开采年限。

结合本矿山设计开采年限、矿山开采可能造成地质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治理难度及治理完成时间等因素,综合确定该方案的适用年限为4年,即自2008年6月起至2012年6月止。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第一节矿区自然地理

矿区位于***************东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山脉走向近东西向,北低南高,区内最高标高464m,最低标高225m,相对高差239m,区内山顶圆滑平坦,植被不发育,区内无常年性河流,岩石多裸露,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

见下图。

矿区远观

矿区外围

本区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中。

根据当地气象资料:

年平均气温14.4℃,日绝对最高气温43.4℃,最低-20℃;

年平均降雨量648mm,多集中在7~9月份;

平均蒸发量1500mm,多集中在5~8月份;

全年无霜期223天;

冰冻期一般12月一次年2月,最大冻结深度300mm;

年平均风速3.8m/s,春季以东南风为主,夏秋季以西南风为主,冬季多西北风,瞬时最大风速为30m/s。

第二节矿区地质环境

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区太行山台拱与华北拗陷的接壤地带,其地层属华北地层区山西分区太行山小区,区域构造属太行山复背斜的东南翼,总体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

一、地层

根据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区内出露地层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上段及第四系,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上段(O2s3)

该段是本区建筑用石灰岩的主要层位,其岩性为灰一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灰岩、灰质白云岩及薄层状泥质白云岩组成,岩石致密,表层溶沟发育。

厚度大于100m。

2、第四系(Q)

主要由岩石表层风化后的坡积物组成,厚度0~1.5m。

二、构造

区内构造简单,为一缓倾斜的单斜构造。

褶皱构造不发育,局部仅有一些小的挠曲。

岩层走向北东,倾向320°

左右,倾角5~8°

,与区域地层产状一致。

区内未发现断裂构造。

三、岩浆岩

区内无岩浆岩活动。

四、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及地下水

矿床开采底板标高+270m,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255m之上,区内无地表水体,地表水对矿床开采无影响。

区内地下水位标高为+120m,低于矿床开采底板标高+270m,地下水对矿床开采无影响。

2、含水层特征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1)、第四系砂砾石孔隙含水层

区内第四系砂砾石层厚0~1.5m,主要分布于冲沟底部,砾石间孔隙发育,旱季含水微弱,雨季饱和,雨后蒸发或沿岩层层面下渗流失。

(2)、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以透水为主。

岩石裂隙发育,导水性良好。

该含水层在矿区矿层的下部,对矿床开采无影响。

3、矿床水文地质类型

矿床开采底板标高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矿床开采无影响;

区内岩石裂隙发育,地形坡度较大,有利于大气降水的下渗和排泄。

故本矿区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类型。

五、工程地质条件

区内建筑石料用灰岩由奥陶系上马家沟组的碳酸盐岩组成,矿体岩石强度高,按罗姆塔泽分类系统,矿区岩矿石属坚硬岩石工程地质组。

根据地表观察资料统计,致密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岩石坚硬,节理裂隙局部发育。

矿区内仅发现两组裂隙,一组裂隙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具张性裂隙的特征,裂隙延伸长度一般不超过20m;

另一组裂隙与山体走向基本一致,具有卸荷裂隙的特征,裂隙面倾角一般在65~85°

之间。

矿区岩石风化程度较低,仅表现为岩石表层的微风化。

薄一中厚层泥质灰岩裂隙较发育,岩石易风化,地表常风化为土状,顺层风化深度3~5m,表现为强风化。

区内岩溶主要表现地表溶蚀沟槽,局部白云质灰岩裂隙面上可见溶蚀坑洞。

综上所述,矿区地层呈单斜产出,构造简单,矿体岩层完整,强度高,风化作用和岩溶作用均较弱,因此,本区工程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矿区。

六、地震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据《豫北地区新构造活动特征及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盘谷寺断裂西段()晚第三纪时期活动比较强烈,第四纪以来仍有活动的迹象。

***************多次发生的地震,与该断裂的活动密切有关。

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评估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相当于Ⅶ度。

根据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成果,参照原地质矿产部ZBD14002-89《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

10万~1:

20万)第8.5.2条规定(表1—1),评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属于较稳定区。

表1-1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表

地震基本烈度

≤Ⅵ

≥Ⅸ

区域地壳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较不稳定

不稳定

第三节矿山企业概况

一、矿区位置、范围及经济社会环境

矿山位于***************南约1.0km,西南距***************所在地约8km,行政区划隶属***************管辖。

矿区开采范围东西长70m,南北宽110m,面积7700m2。

矿区范围由以下4个拐点依次圈定(表1—2)。

表1-2矿区拐点一览表

拐点号

X坐标

Y坐标

4

矿区南4km为***************公路,矿区内有简易公路与之相通。

矿区所在地***************公路铁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方便。

***************电力充沛,化工、建材、机械制造、冶金、轻工、国防等工业基础较好,该地区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棉花、花生等。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矿区所在地以农业为主,区内基岩裸露区的灰岩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和运输业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二、矿产资源

根据矿山资源储量报告和开发利用方案,该区石灰岩的保有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8.60×

104t,设计可采资源量14.11×

104t。

该区建筑石料用灰岩赋存于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上段,矿体岩性结构复杂,由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含泥质白云质灰岩互层组成。

矿体层位稳定,产状平缓,厚度比较稳定。

矿体东部以自然露头为界,北部、西部及南部以划定的矿区边界为界,矿区平面上为一四边形。

受矿区边界限制,区内矿体最低开采标高+270m,最高开采标+298m。

三、设计生产服务年限及年生产能力

本矿山属于新建矿山。

根据矿山资源储量报告和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服务年限为3年,设计年采矿石50000t。

第四节矿山开采方案概述

一、矿山规模及建设布局

该矿区开采的矿石是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主要作为建筑石料使用。

根据资源储量报告,矿山可采资源量14.11×

104t,生产规模50000t/a,设计日采矿石166t,矿山规模属小型露采矿山。

矿山建设布局有露天采场、工业广场区域(包括碎石场、存矿场、排土场、材料库、机修车间、矿山变电站等)以及运输公路。

具体分布见附图1(矿山环境现状图)。

二、矿山开采工艺流程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采矿工艺流程:

YT—27型风动式凿岩机穿孔——潜孔爆破作业——1m3液压挖掘机装车——5t矿用汽车运输矿石到破碎厂。

该矿床根据地形条件,露采设计采用自上而下台阶开采。

考虑到矿层的均衡利用,工作面垂直走向布置,沿走向推进的横向采矿法。

采场共设计3个台阶,台阶高度为10m,台阶水平标高分别为+270m、+280m、+290m(采场主要参数见下表1-3)。

表1-3采场主要结构要素参数表

项目

单位

参数

台阶高度

m

10

台阶工作坡面角

65

台阶凿岩平台宽度

采场内运输道路

宽度

单车道4m,双车道6.5m

最大坡度

%

9

最小工作平盘宽度

20

采场最高标高

270

采场最低标高

298

最终边坡角

矿山爆破采用深孔爆破,并使用多排孔微差爆破法。

因此爆破的安全距离设定为300m。

矿山产品外运设计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

矿山道路按三级公路设计,道路纵坡最大9%,单车道宽4m,双车道宽6.5m。

矿山现有道路通往开采境界,由于道路为山间小路,改造成三级道路可以作为矿山运输道路使用。

矿山运输道路总长850m,平均纵坡5%。

露天采场为山坡露天矿,大气降水可自流外排,只要在采场内及场地一侧开挖排水沟,降水可引出区外。

矿体基本裸露地表,仅在沟谷内有第四系覆盖层,表土剥离量较小,剥离物可用于矿区场地平整及道路维修。

第二章矿山环境评估

第一节评估级别确定

一、评估面积的确定

根据《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7),评估区的区域范围应包括矿山开采区及其矿业活动的影响区,考虑灰岩矿山的生产特点,确定本矿山评估范围为矿区周围400m范围以内,评估区面积约为0.71km2。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

根据《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7),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级别应根据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等综合确定,评估级别分为三级。

评估级别见下表2-1。

表2-1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表

评估区重要程度

矿山建设规模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复杂

中等

简单

重要区

大型

一级

中型

二级

小型

较重要区

三级

一般区

评估区重要程度应根据区内居民集中居住情况、重要工程设施、耕地面积以及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等确定;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应分别按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归类,应根据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矿山地形地貌、开采情况等划分;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按矿种和年生产量划分。

评估要素的具体内容应根据规范(DZ/T223-2007)附录B、C、D中的规定予以确定。

***************石料厂的具体情况见下表2-2。

表2-2***************石料厂矿山环境分级评估对照表

评估要素

******矿山具体情况

规范分级

矿山要素级别

评估区为荒山区,无居民定居点,评估区东北为******村。

区内无省道、国道及其它重要建筑设施;

矿山地质环境

复杂程度

1.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为弱裂隙充水矿床

2.少量碎石渣,少量生活废水;

3.无采空区,仅作少量剥离试采;

4.地质构造简单;

5.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6.地形条件较复杂。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

1.矿山属建筑石料露天开采矿床,设计年生产能力4.8万吨

根据上表评估要素综合判定,***************石料厂矿山环境评估级别确定为三级。

第二节可能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一、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评估区内的综合因素:

①地形条件:

地貌属低山丘陵区,大部分斜坡的坡度在25°

左右,基岩裸露,结构完整。

②地层岩性、构造:

本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上段地层是建筑石料用灰岩的主要层位,岩性为白云岩。

倾向320°

区内构造线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地层产状平缓,为一缓倾斜的单斜构造。

③水文、气象因素:

该区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中。

年平均气温15℃,日绝对最高气温43.5℃,最低-20℃;

年平均降雨量600~700mm,多集中在7~9月份。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及《****************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第Ⅰ矿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矿山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灾种主要包括: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及地面沉降等。

1、崩塌

由于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过程中必形成边坡和岩石松动,在降水、震动等因素作用下易引起崩塌灾害。

因此,矿山开采有可能引发崩塌地质灾害,但如果严格按照开发方案实施,形成崩塌的可能性就小。

分析认为评估区内的露天采场具有形成崩塌的条件。

2、滑坡

根据评估区内地层岩性、构造及上述其它因素:

地形、水文、气象、人为因素等,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受降水、震动、重力等因素形成滑坡灾害的可能性小。

但如果矿山堆放大量的矿石而形成不稳定边坡,在震动、自重或强降雨等作用下,有可能引发滑坡地质灾害。

3、泥石流

泥石流的形成须具备地形地貌条件、碎屑固体物源条件及水源条件。

评估区内沟谷纵坡降约15°

相对最大高差约150m,汇水面积较小,并且沟谷中几乎没有堆积物,因此,在强降水条件下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经调查矿区及附近从未发生过泥石流,所以发生泥石流的地形隐患较弱。

②水源条件:

该区水源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年平均降雨量600~700mm,多集中在7~9月份。

根据气象资料,该区日最大降雨量151.8mm。

但矿区汇水面积较小,且排水顺畅,故矿山水源条件也不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③物质条件:

沟谷内松散物源成分主要为基岩风化脱落物及第四系坡积物,其颗粒大小不等,松散物厚度小。

并且该矿山开采中,剥离量较小,故沟谷中堆积物较少,发生泥石流的物源条件不丰富。

根据上述条件,区域内地形地貌较不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固体物源条件不具备泥石流形成的固体物源条件;

从水源条件分析,汇水面积很小,因此水源条件也不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综合上述条件判断,矿山基本不会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

4、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

场区分布有奥陶系灰岩,为可溶性岩层。

由于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矿床开采底板标高+270m,高于地下水位标高+120m。

因此,矿山开采不会诱发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二、矿业活动对水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评估区附近无地表水,矿山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矿山对地表水体基本不会造成污染。

矿山生产生活用水靠外运解决,对地下水无开采,生产生活产生的少量废水量小且不含有害物质,所以矿山生产活动对地下水资源产生影响很小。

三、矿业活动对土地(植被)资源的影响分析

******石料厂为新建矿山,矿山总体地质环境基本属于天然状态。

矿区现为荒山,大部分基岩裸露,矿区无耕地分布,自然植被不发育,主要为杂草和少量野生灌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现状下,矿山仅进行了通往外界简易公路的修建和少量的基础建设,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环境影响较小,对地貌景观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不过随着矿山的开采,矿山土地(植被)资源的影响将逐渐加大。

第三节矿山环境影响预测评估

一、矿山地质灾害预测评估

根据矿山生产特点,地质灾害评估的范围主要包括露天采场、工业广场区(堆矿场、碎石场、排土场、机修车间、变电室、材料库)、矿区运输道路等。

1、矿山开发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

(1)滑坡

本矿床规模较小,层位稳定。

矿体顶板为灰质白云岩,底板岩性与矿体岩性相同,岩石强度高,稳固性好。

矿床开采的最终边坡角控制在65°

,矿山终了时,边帮角在安全稳定的角度之内。

生产时,应采取控制爆破,从而减少爆破震动对边坡岩体的破坏。

碎石场、存矿场及排土场,碎石场、存矿场中矿石破碎后随时运走,排土场堆放量较小,且占地面积小,不易冲蚀,故上述场地不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

矿山建筑建在相对较缓的开阔区域,基岩裸露,结构完整,经平整开挖,斜坡稳定性较好,生活区等建设不易引发滑坡灾害。

矿山道路大部分地段坡度在20°

左右,边坡小于30°

,斜坡稳定性较好,沟谷切坡、填方量较少,矿山道路不易引发滑坡灾害。

预测评估认为评估区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小,危险性小。

(2)崩塌

采矿场为露天工程,地表原貌破坏较严重,对岩层的破坏也比较剧烈,引发或加剧崩塌灾害的可能加大。

矿山工业广场区所处地形地质条件同上,平整挖方量少,矿山工业广场区不易发生崩塌灾害。

矿山道路所处地形地质条件同上。

矿山道路切坡、填方量较少,矿山道路不易引发崩塌灾害。

预测评估认为采矿场崩塌地质灾害危害性较大,危险性中等。

(3)泥石流

评估区发育有冲沟,沟谷内地形坡度较缓,一般纵坡为15°

左右,最大切坡深度约150m,沟谷中堆积物非常少,因此,如果沟谷内及两侧不堆积矿石矿渣等物时,引发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小。

矿排土场占地面积小,其东北面修有挡土墙,矿山剥离表土及其它固体废弃物量少且堆放在坡面相对比较平缓的位置,经平整压实,稳定性较好,不易冲蚀,不易引发泥石流灾害。

生活区等建在相对较缓的开阔区域,平整挖方量少,生活区等建设不易引发泥石流灾害。

预测评估认为矿山建设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小,危险性小。

2、矿山开发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级

矿山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根据规范(DZ/T223-2007)附录F及表E.2中的规定予以确定,具体分级详见下表2-3及表2-4。

表2-3矿山地质危害程度分级表

危害程度分级

受威胁人数/人

受威胁财产/万元

严重

>100

>500

较严重

10—100

100—500

较轻

<10

<100

注:

分级采取按上一级别优先的原则确定,只要有一项指标达到某分级标准,应定为该级别。

隐患体

稳定状态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较严重

危险性大

危险性中等

危险性小

基本稳定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确定按表2-3执行

表2-4地质灾害危害性分级表

根据矿山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结果,结合上表分级对照,矿山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较轻,故矿山总体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二、水土资源环境及地貌景观影响预测评估

1、矿山对土地资源及地貌景观的影响与破坏

矿区范围内均为荒地,无耕地分布,坡面植被不发育,矿区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

该石灰岩矿为露天开采,开采区基本为矿区的全部,剥采区对原土、岩的剥采会造成荒漠化,基岩裸露,植被消失。

所以露天采场会对土地资源环境及地貌景观造成较严重的破坏。

在矿山爆破影响范围及矿石运输路线上由于飞石及散落的碎矿石,对土地资源环境及地貌景观影响较轻。

碎石场、存矿场由于堆放成品矿石,会破坏原水土资源环境及地貌景观,对土资源环境及地貌景观破坏较重。

排土场由于矿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也会破坏原水土资源环境及地貌景观。

矿区建筑为土木工程,对矿区土地及地貌景观的改变也比较强烈。

2、水资源环境的影响与破坏

石灰岩矿采矿体最低采掘标高为298米,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矿区内无地表水,采矿活动人员少,采矿设备少,采矿规模小,采矿无毒性物质的使用。

故剥采区、工业广场区对水资源环境影响较轻。

三、矿山产生其它环境问题预测

1、粉尘及噪声污染

由于矿山采用露天开采,且采区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矿石爆破、破碎以及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粉尘,在大风扬尘条件下,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

另外,矿山在实施爆破过程中会有很大的爆破声,对矿区周边也有轻微的影响。

2、生活污染

矿山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人员的生产生活活动,在矿区内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这些也会对矿区环境造成污染。

四、矿山环境问题的防治难度分析

矿山闭坑后,露天采场范围内的矿石已经全部开采,采场内基岩裸露,植被基本全部损毁,严重荒漠化。

该区内环境问题突出,防治难度较大,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矿山闭坑后,工业广场以及失去使用功能,需对广场内的场地进行平整清理,废弃的矿山建筑物也应予以拆除。

这些问题,投入一定的工作量即可完成。

矿山闭坑后,基本不会遗留水、大气等环境问题,所以也不需治理。

总体来说,矿山环境问题的防治难度较小。

第四节矿山环境影响综合评估

一、矿山环境影响综合评估原则

在对矿山环境进行现状分析、预测评估基础上,用定性的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判定矿山地质环境综合影响程度。

二、矿山环境影响程度分级

矿山的具体影响程度分级情况见下表2-5。

表2-5矿山环境影响程度分级

影响

程度

分级

确定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