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储罐分层高度对翻滚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6054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LNG储罐分层高度对翻滚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LNG储罐分层高度对翻滚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LNG储罐分层高度对翻滚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LNG储罐分层高度对翻滚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LNG储罐分层高度对翻滚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NG储罐分层高度对翻滚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

《LNG储罐分层高度对翻滚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NG储罐分层高度对翻滚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NG储罐分层高度对翻滚的影响Word文件下载.docx

通过相邻传感器之间的密度差和温度差来判断是否发生翻滚,实际上就是将储罐分成多个连续等高的分层,可以假定分层现象发生在相邻的两层之间。

相关研究表明

[12-13],LNG的长时间储存、不同产地的LNG充入罐内、漏热等都可以形成一定密度差的相邻两层,当密度差达到一定程度时,翻滚现象就会发生。

基于此,将LNG储罐的分层和翻滚模型进行如下简化:

①以3×

m3的大型LNG储罐为例,建立直径为42m,分层高度分别为2m、3m、4m、5m、6m的二维模型,不考虑壁厚。

②假设因漏热情况已经造成LNG分层的形成,不考虑罐壁面的传热,忽略气相空间,仅对液相部分进行模拟。

③取储罐中相邻的两层为研究对象,上层为LNG-1,下层为LNG-2。

④模拟过程中用到的LNG参数见表1、表2,表1中标准焓是在压力为101.325kPa,温度为111K条件下。

表1 

LNG的物性参数[10]

表2 

LNG的组成和物理性质

⑤研究分层高度对翻滚现象的影响,分别取分层高度为2m、3m、4m、5m、6m的两层。

在翻滚模型的计算区域选用结构化网格划分,网格尺寸为0.1m×

0.1m,分层高度为2m、3m、4m、5m、6m时的网格总数分别为16800、25200、33600、21000、50400,分层高度为2m的网格划分见图1。

本次模拟采用了多相流中的mixture模型,仍以分层高度为2m的二分层为例,初始化后的密度云图见图2,图2中密度单位为kg/m3。

图1 

分层高度为2m的网格划分

图2 

分层高度为2m时初始化后密度云图

图3是分层高度为2m时密度和分界面速度监测点布置。

在模拟过程中,共设置了21个监测点,分别监测两层密度和分界面速度的变化。

密度监测点a1~a7分布在下层底部,c1~c7分布在上层顶部,分界面速度监测点b1~b7位于上下两层的分界面处。

最后选择每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本组的最终数据,例如分界面速度由b1~b7测得值之和除以7得到。

图3 

分层高度为2m时密度和分界面速度监测点布置

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根据Boussinesq假设,通过分析计算得到LNG储罐分层与翻滚所采用的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组分方程与k-ε方程等

[14]。

模拟计算 

3.1 

Fluent中的各项设置 

利用Fluent6.3.26软件进行模拟,选择2D单精度计算器。

求解器设置:

选择类型Pressure-Based、速度形式Absolute、时间UnSteady、2D空间Planar。

模型设置:

湍流模型选择标准模型。

LNG分层翻滚模型选择mixure混合模型。

材料设置:

自定义材料分别按表1录入LNG-1、LNG-2的物性参数。

操作条件设置:

设置了重力加速度为9.81m/s2,方向为y轴的负方向,工作压力为101325Pa。

操作温度设置为111K。

边界条件设置:

因讨论的是二层翻滚的现象,与计算域的边界关系不大,因此将上层LNG的左右两个壁面、下层LNG的左右两个壁面以及上层LNG的顶部和下层LNG的底部设置为无滑移的wall。

区域fluid的材料设置:

上区域设置为LNG-1,下区域设置为LNG-2。

3.2 

求解

求解控制参数:

在solutionmethods中,压力速度耦合选择SIMPLE。

Gradient选择leastsquarescellbased,pressure选择secondorder,momentum、energy均选择secondorderupwind。

亚松弛因子:

在solutioncontrols中,pressure、density、bodyforces分别取0.3、1、1,momentum、energy分别取0.7、1.

收敛临界值:

energy取1.0×

10-5,其他取0.001.

初始化:

initializationmethods选择standardinitialization,computefrom选择all-zones,对全区域进行初始化,对LNG-2所在的区域进行patch。

设置时间步长0.01s进行计算,总计算时间为1000s,一步设置20次。

模拟结果分析 

4.1 

不同计算时间、不同分层高度的密度云图 

①80s时,分层高度为2~6m的密度云图 

计算时间为80s时,分层高度为2m、3m、4m、5m、6m的密度云图分别见图4a~4e,图4b~4e的图例同图4a,密度单位均为kg/m3。

图4 

计算时间为80s时,分层高度为2m、3m、4m、5m、6m的密度云图

由图4a~4e可知,在计算时间为80s时,分层高度为2m的分层翻滚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壁面处已经完成了混合;

分层高度为3m时,上下两层混合的程度弱于分层高度为2m时,但强于分层高度为4m时;

分层高度为4m、5m、6m的分层在重力作用下从壁面处开始上下相对运动,但相对运动不太明显。

②120s时,分层高度为2~6m的密度云图 

计算时间为120s时,分层高度为2m、3m、4m、5m、6m的密度云图分别见图5a~5e,图5a~5e的图例同图4a,密度单位均为kg/m3。

图5 

计算时间为120s时,分层高度为2m、3m、4m、5m、6m的密度云图

由图5a~5e可知,在计算时间为120s时,2m高的分层在重力作用下已经开始剧烈的混合,轻重LNG之间的分层完全被破坏;

3m高的分层壁面处LNG已经出现了翻滚现象,且翻滚有向中间发展的趋势;

4m、5m、6m高的分层,轻重LNG的分层还没有被破坏,且波动强度随着分层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弱。

③160s时,分层高度为2~6m的密度云图 

计算时间为160s,分层高度为2m、 

3m、4m、5m、6m的密度云图分别见图6a~6e,图6a~6e的图例同图4a,密度单位均为kg/m3。

图6 

计算时间为160s时,分层高度为2m、3m、4m、5m、6m的密度云图

由图6a~6e可知,在计算时间为160s时,分层高度为2m时,翻滚已经快结束,基本上已经形成上轻下重的状况;

分层高度为3m时,上下层LNG已经剧烈掺混,且下层底部已经有重LNG堆积;

分层高度为4m时,上重下轻的分界面已经被破坏,重LNG(指密度大的LNG)在重力作用下,已经开始向下运动,轻LNG(指密度小的LNG)在重LNG挤压下向上运动,但它的运动程度比分层高度为3m时弱;

分层高度为5m和6m时,上重下轻的分界面均没有被破坏,但分层高度为5m的运动更加剧烈。

综上可知,不同分层高度下,LNG储罐发生翻滚的现象有所不同,分层高度越小,翻滚发生的时间越早;

分层高度越大,分界面越难以被破坏,翻滚进行的程度会滞后。

4.2 

不同分层高度时监测数据的分析 

4.2.1 

不同分层高度时上下监测面的密度差 

分层高度为2m、3m、4m、5m、6m时上下监测面密度差随计算时间的变化分别见图7~11,其中密度差为上监测面的密度减去下监测面的密度。

以密度差开始剧烈变化点作为翻滚的开始点,以翻滚后第一次密度差趋于平稳作为翻滚过程的结束点。

图7 

分层高度为2m时上下监测面的密度差

图8 

分层高度为3m时上下监测面的密度差

图9 

分层高度为4m时上下监测面的密度差

图10 

分层高度为5m时上下监测面的密度差

图11 

分层高度为6m时上下监测面的密度差

由图7可知,分层高度为2m时,60s后翻滚开始, 

480s时翻滚过程基本结束,整个过程持续420s,最终上下监测面密度差稳定在-1.42 

kg/m3。

由图8可知,分层高度为3m时,70s后翻滚开始,520s时翻滚过程基本结束,整个过程持续450s,最终上下监测面密度差稳定在-1.33 

由图9可知,分层高度为4m时,80s后翻滚开始,560s时翻滚过程基本结束,整个过程持续480s,最终上下监测面密度差稳定在-1.02 

由图10可知,分层高度为5m时,90s后翻滚开始,630s时翻滚过程基本结束,整个过程持续540s,最终上下监测面密度差稳定在-1.09 

由图11可知,分层高度为6m时,100s后翻滚开始,680s时翻滚过程基本结束,整个过程持续580s,最终上下监测面密度差稳定在-1.09 

综上所述,不同的分层高度影响LNG储罐分层后发生翻滚的时间,分层高度越大,翻滚持续的时间越长,翻滚产生的潜在威胁越大。

4.2.2 

不同分层高度对最大分界面速度的影响 

不同分层高度下分界面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见图12。

图12 

不同分层高度下分界面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由图12可知,当上下监测面密度差一定时,在翻滚的过程中翻滚的剧烈程度不同,具体表现在分界面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和最大速度的值不同。

分层高度为2m时,在110s时达到最大分界面速度0.145m/s;

分层高度为3m时,在140s时达到最大分界面速度0.155m/s;

分层高度为4m时,在150s时达到最大分界面速度0.226m/s;

分层高度为5m时,在160s时达到最大分界面速度0.252m/s;

分层高度为6m时,在180s时达到最大分界面速度0.308m/s。

综上所述,分层高度越大,翻滚过程中最大分界面速度越大,越具有破坏性,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分层高度对翻滚过程中最大分界面速度出现的时间也有影响,分层高度越大,最大分界面速度出现的时间越滞后。

结论和建议 

针对LNG储配站常用的3×

m3LNG储罐,建立了分层高度为2m、3m、4m、5m、6m的LNG分层翻滚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LNG翻滚的模拟,得到结论:

①不同分层高度下,LNG储罐发生翻滚的现象有所不同,分层高度越小,翻滚发生的时间越早;

分层高度越大,分界面越难以被破坏,翻滚开始的程度会滞后。

②分层高度影响LNG储罐翻滚持续时间,分层高度越大,翻滚持续时间越长,翻滚产生的潜在威胁越大。

③分层高度越大,翻滚过程中最大分界面速度越大,越具有破坏性,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建议:

尽量避免物性参数(密度、温度)相差很大的LNG充装进同一储罐;

在运行过程中密切监视储罐内LNG物性参数的变化,尽量避免形成大的分层。

参考文献:

[1]刘小丽. 

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与特点[J]. 

天然气工业,2010,30(7):

1-6. 

[2]程旭东,朱兴吉.LNG储罐外墙温度应力分析及预应力筋设计[J]. 

石油学报,2012,33(3):

499-505. 

[3]杨丝桑,相华.LNG全容储罐保冷系统及其性能探究[J]. 

天然气与石油,2016,34(4):

65-69. 

[4]王武昌,李玉星,孙法峰,等. 

大型LNG储罐内压力及蒸发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 

87-92. 

[5]王建芳,唐永科,刘彬彬. 

环境温度对车载LNG低温绝热气瓶日蒸发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 

山西科技,2014(4):

40-42. 

[6]王良军,刘扬. 

大型储罐内LNG翻滚机理和预防措施[J]. 

天然气工业,2008,28(5):

97-99. 

[7]温杰贵,吴小飞. 

液化天然气储罐LNG的翻滚机理和预防措施[J]. 

油气储运,2012,31(s1):

157-159. 

[8]曲顺利,李玉星,李政龙,等. 

大型LNG储罐翻滚的影响因素[J]. 

油气储运,2015,34(3):

258-261. 

[9]王萍,彭文山,曹学文,等. 

大型LNG储罐储液翻滚特性的多阶段研究[J]. 

石油工程建设,2016,42

(1):

14-20. 

[10]王萍,曹学文,彭文山,等. 

大型LNG储罐储液分层特性对翻滚的影响分析[J]. 

石油工程建设,2015,41(4):

[11]孙福涛,蒲亮,齐迪. 

大型LNG储罐分层破坏及翻滚过程的数值研究[J]. 

低温工程,2017

(1):

47-53. 

[12]王良军,刘扬. 

[13]余霆. 

大型全容式LNG储罐的漏热分析(硕士学位论文)[D]. 

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0:

10-27. 

[14]乔国发. 

影响LNG储存容器蒸发率因素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 

青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7:

34-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