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外贸易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的对外贸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对外贸易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中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改变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30多年来,中国利用世界经济较长时期繁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利用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国内产业,在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实现了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
——货物贸易总量跻身世界前列。
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
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16.8%。
其中,出口总额15778亿美元,年均增长17.2%;
进口总额13962亿美元,年均增长16.4%。
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9.1%,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图表:
图1.1978-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情况新华社发
——货物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到90年代实现了由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扩大。
外贸经营主体除了国有企业外,还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后二者的进出口总额目前均已超过国有企业。
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中国加工贸易蓬勃发展,成为外贸的半壁江山。
在中国外贸发展中,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表1.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新华社发
——形成全方位和多元化进出口市场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国全方位发展对外贸易,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贸易伙伴已经由1978年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目前的231个国家和地区。
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金砖国家等成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
新世纪以来,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较快增长。
2005年至2010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占中国货物贸易比重由9.2%提高到9.8%,与其他金砖国家货物贸易所占比重由4.9%提高到6.9%,与拉丁美洲和非洲货物贸易所占比重分别由3.5%和2.8%提高到6.2%和4.3%。
图2.2010年中国前十大货物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比重新华社发
——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服务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规模迅速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排名也进入世界前列。
旅游、运输等领域的服务贸易增势平稳,建筑、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领域的跨境服务以及承接服务外包快速增长。
2001年至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不含政府服务)从719亿美元增加到3624亿美元,增长了4倍多。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2.4%提高到4.6%,2010年达1702亿美元,从世界第12位上升到第4位;
服务贸易进口比重从2.6%提高到5.5%,2010年达1922亿美元,从世界第10位上升到第3位。
图3.1982-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新华社发
对外贸易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成长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
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极大促进了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壮大使中国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加快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对外贸易直接带动就业人口超过8000万,其中60%以上来自农村,就业者的收
图4.2005-2010年中国主要服务项目进出口总额增长情况
新华社发
入和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对外贸易与国内投资、消费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
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性进步是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0世纪80年代前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更加活跃。
以信息、通讯为主导的科学技术进步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国际产业转移不断深化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进步、国际产业转移和各国之间加强合作等为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中国政府顺应时代潮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了国际产业链分工的深化,为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个进程中,外国企业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获得大量投资机会,其拥有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和销售渠道等要素实现增值,分享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得益于坚持走互利合作共赢道路。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中国出口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和环境成本还比较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一些行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等。
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进程,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和国家统负盈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体制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管理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由经营权高度垄断到全面放开、由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转变。
在中国争取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方地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过程中,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外贸体制逐步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建立起统一、开放、符合多边贸易规则的对外贸易制度。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单一计划管理体制,下放外贸管理权和经营权,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并建立外汇调剂市场。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使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新的经营主体进入外贸领域,打破了国有外贸企业的垄断。
此后,中国推行了外贸经营承包制,用指导性计划逐步取代指令性计划。
按照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建立了出口退税制度。
199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根据这一目标,对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和外汇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1994年1月,中国政府取消对出口的所有财政补贴,进出口企业转变为完全自负盈亏。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调剂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外贸经营领域进行了企业股份化和进出口代理制试点。
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颁布实施,确立了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等原则,奠定了对外贸易的基本法律制度。
1996年12月,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与此同时,中国多次大幅度自主降低关税,减少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
这些改革使中国初步建立起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充分发挥汇率、税收、关税、金融等经济杠杆作用的外贸管理体制和调控体系。
2001年12月11日,历经16年谈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
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扩大了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
在履行承诺过程中,中国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外贸法律法规体系,减少贸易壁垒和行政干预,理顺政府在外贸管理中的职责,促进政府行为更加公开、公正和透明,推动开放型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加快对外经济贸易法制化建设。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集中清理了2300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对其中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分别予以废止或修订。
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减少和规范了行政许可程序,建立健全了贸易促进、贸易救济法律体系。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国对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了修改,基本形成了体系完整、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
——进一步降低关税,削减非关税措施。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总水平从2001年的15.3%逐步降低到2005年的9.9%。
到2005年1月,中国绝大多数关税削减承诺执行完毕。
根据承诺,中国自2005年1月起全部取消对424个税号产品的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特定招标等非关税措施,仅仅保留了依据国际公约以及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为保证生命安全、保护环境实施进口管制产品的许可证管理。
2010年,中国关税总水平已经降至9.8%,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降至15.2%,工业品平均税率降至8.9%。
关税约束率自2005年起一直维持在100%。
——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
根据200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自2004年7月起,中国政府对企业的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所有对外贸易经营者均可以依法从事对外贸易。
取消外贸经营权审批促进了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多元化外贸经营格局的形成。
在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经营主体。
2010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出口分别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20.9%、53.8%和25.3%。
——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开放。
中国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为境外服务商提供了包括金融、电信、建筑、分销、物流、旅游、教育等在内的广泛的市场准入机会。
在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分类的160个分部门中,中国开放了100个,开放范围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2010年,中国服务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905家,实际利用外资487亿美元,占全国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和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分别为50.7%和46.1%。
——营造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中国通过建立、完善公平贸易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机制,遏制与打击对外贸易经营中的侵权、倾销、走私、扰乱市场秩序等不公平贸易行为,努力为境内外企业提供一个宽松、公平、稳定的市场环境。
中国政府依据国内法律和国际贸易规则,加强预警监测,同时利用贸易救济和反垄断调查等措施,对贸易伙伴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予以纠正,维护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与国际社会一起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严格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定,在实施经济刺激计划时平等地对待境内外产品,促进了境内外企业的公平竞争。
截至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承诺全部履行完毕。
中国认真履行承诺的实际行动得到世界贸易组织大多数成员的肯定。
2006年、2008年和2010年,中国政府接受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三次贸易政策审议。
世界贸易组织所倡导的非歧视、透明度、公平竞争等基本原则已经融入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
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公平竞争意识、法治精神和知识产权观念等在中国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提高了13亿多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一部分,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向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最近10多年来,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一起,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力量。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1年增长4.6万亿美元,占同期世界经济总值增量的14.7%。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值的比重增加至9.3%。
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9年,中国出口量和进口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7%和15%,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总量3%的年均增长速度。
中国对外贸易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趋稳,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稳定进出口规模。
2009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口量下降12.8%,中国进口量增长2.9%,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增长的国家。
中国因素支撑了许多受危机冲击国家的出口,刺激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提振了人们的信心,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起到巨大拉动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在对中国进行第三次贸易政策审议时指出,应对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在刺激全球需求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中国与贸易伙伴的国民福利。
随着加速融入世界分工体系,中国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较强的产业配套和加工制造能力、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了国际市场多种多样的需求。
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环节的规模经济优势和加工成本优势,部分地消化了上游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起到了抑制全球通货膨胀、提高贸易伙伴消费者实际购买力的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贸易伙伴提供了广阔市场。
2001年以来,中国货物进口总额扩大了约5倍,年均增长约20%,中国迅速扩张的进口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贸易伙伴扩大出口创造了巨大市场空间。
目前中国已经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盟、巴西、南非等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是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是美国和印度的第三大出口市场。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内需持续增长,不断扩大和开放的市场将为贸易伙伴提供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
中国是对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程度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截至2010年7月,中国已经对36个已建交最不发达国家原产的4700多个税目商品实施进口零关税,约占全部税则税目的60%。
中国已承诺将继续扩大对已建交最不发达国家的给惠范围,使实施零关税商品达到全部税则税目的97%。
零关税措施促进了最不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出口。
自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
2010年,中国自最不发达国家的货物进口总额比上年增长58%,约占这些国家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中国全面参与并推动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
中国政府积极倡导以“均衡、普惠、共赢”作为多边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努力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
作为迅速成长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积极参与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多哈回合谈判等国际对话和合作机制,努力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及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
中国不断加强与新兴国家在经济、金融、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公正、合理、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严格履行有关出口管制的国际义务。
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一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坚决反对此类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
中国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对裂变、聚变物质或者衍生此类物质的货物、技术进出口,以及与武器、弹药或者其他军用物资有关的进出口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中国认真遵守有关出口管制的国际公约,履行防扩散承诺,为国际和平与地区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
近年来,中国政府广泛采纳国际通行规范和做法,形成了一整套涵盖核、生物、化学和导弹等敏感物项和技术的完备的出口管制体系,为更好地实现防扩散目标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主要由其经济结构以及产品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决定。
中国并不刻意追求对外贸易的顺差。
中国服务贸易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一定逆差。
中国货物贸易在1990年以前多数年份都是逆差。
1990年以后,随着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工业制成品竞争力增强,出口增长速度超过进口,中国的货物贸易由总体逆差转变为总体顺差。
2005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并持续4年大幅攀升。
2008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达到2981亿美元历史高点,此后逐渐收窄。
2009年和2010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分别为1957亿美元和1816亿美元,比上年分别下降34.4%和7.2%。
2010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6.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
在全球贸易差额(顺差或逆差)最大的9个国家中,中国的这两个比值并不处在偏高水平。
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
中国目前在工业制成品加工组装环节具有较大优势,是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美国、欧盟等是最主要的终端消费市场。
由于大量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由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转
表2.2010年货物贸易差额最大的9个国家比较新华社发
移到中国,这些国家和地区原来对美、欧的顺差也转移到中国。
其结果是,目前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主要存在于中美贸易、中欧贸易之间,而中国与日本、韩国、东盟等工业中间品主要生产国则长期存在贸易逆差。
2010年,中国对美国、欧盟的货物贸易顺差分别为1813亿美元和1428亿美元,对日本、韩国及东盟的货物贸易逆差共计1416亿美元;
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货物贸易逆差860亿美元。
中国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需要大量进口初级产品,因此与一些初级产品出口国的货物贸易呈现逆差。
正是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和地位不同,所以中国货物贸易存在着大量顺差,而服务贸易则长期逆差。
图5.2006-2010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顺差及逆差情况
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过程中,由于分工的细化和规模经济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由跨国公司主导,是基于价值链分工的产业内贸易或加工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长。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和主要由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的加工贸易在中国货物贸易中的比重都保持在50%左右。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和加工贸易是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2009年和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货物贸易顺差分别为1270亿美元和1243亿美元,占同期中国货物贸易顺差总额的64.8%和68.4%,加工贸易顺差分别高达2646亿美元和3229亿美元,大大高于同期中国顺差总额。
在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和加工贸易存在大量顺差的同时,国有企业进出口、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则存在逆差。
发达国家对部分高新技术贸易设限也影响中国与一些贸易伙伴的贸易平衡。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对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有着较大的进口需求。
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却仍然坚持旧有思维,对向中国出口高端装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设置了诸多限制,导致其相关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缓慢。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自这些国家的进口,不利于双边贸易的平衡。
中国货物贸易由逆差转变为顺差改善了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增强了中国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但是顺差急剧扩大也给中国经济带来困扰。
出口结汇人民币大量投放增加了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和复杂性。
货物贸易顺差急剧扩大还使得中国与一些贸易伙伴摩擦增多,对人民币形成了持续和较大的升值压力。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抑制顺差过快增长。
第一,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扩大内需,尤其是增加改善民生投资,刺激居民消费增长。
第二,出台一系列扩大进口政策,简化进口管理和进口付汇手续,降低部分商品进口暂定税率,完善进口促进体系,提高进口便利化程度。
第三,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先后降低或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
第四,修改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扩大禁止类的范围,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五,改变自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人民币兑美元变动区间收窄的状况,从2005年7月21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自2005年7月汇率机制改革至2011年8月末,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升值了约30%。
中国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增长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货物贸易顺差自2009年以来持续减少,顺差与进出口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自2008年起逐渐下降,对外贸易正在趋于平衡。
中国的这些努力既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再平衡的具体行动。
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全方位发展的对外贸易。
中国坚持不分大小、贫富,与所有贸易伙伴发展务实合作和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
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持续稳定增长,实现了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
中国与欧盟贸易近年来稳步发展。
欧盟对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其中技术领先的机械、电子产品、运输车辆、成套设备、核心零部件和精密元器件等在中国市场颇具竞争力。
中国与美国贸易有着坚实的发展基础。
中国出口丰富多样的消费品适应了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不断扩大自美国的电子、航空、生物、医药、农产品以及服务贸易进口,也满足了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与日本贸易具有地缘相近的有利条件。
中日贸易促进了两国产业的持续合作和进步,也带动了东亚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的深入发展。
中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及投资合作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发展潜力巨大。
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全面实施,90%的商品实现零关税,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东盟双边贸易迅速增长。
中国与东盟各自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商品自由进入对方市场,适应了双方多方面的需求。
中国与韩国贸易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两国相互投资和经济合作领域十分宽广。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近年来快速增长,带动了各自优势产业的强劲发展,显示了新兴经济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贸易也以较快速度增长,与阿拉伯国家源远流长的贸易进一步发展,与拉美国家经济贸易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充分发挥双方资源条件和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优势,促进了各自发展。
中国十分重视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的机制化建设。
目前与中国签订双边贸易协定或经济合作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50个。
中国与美、欧、日、英、俄等主要经济体均建立和保持着经济高层对话机制。
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东亚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大图们倡议”等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多种形式的边境经济贸易合作。
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经与五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15个自由贸易安排或紧密经贸关系安排谈判,签订和实施了10个自由贸易协定或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正在进行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5个。
中国倡议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
2010年,中国与10个自由贸易协定或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伙伴(东盟、巴基斯坦、智利、新加坡、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的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到7826亿美元,超过了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中国深入参与和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努力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
中国强调谈判要有利于贯彻落实多边贸易体制的公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