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5340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5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Word格式.docx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Word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Word格式.docx

1903年W.S.Sutton,染色体的遗传行为与性状的遗传行为有着平行的关系。

1905年:

Wilson发现性染色体

1905-08年:

发现连锁基因。

1906年:

提出性染色体。

1909年:

丹麦生物学家W.L.Johannsen提出基因概念。

1910年:

摩尔根(Morgan)建立基因学说。

1913年:

减数分裂与孟德尔定律联系起来。

得到正确解释。

1910-27年:

连锁互换。

1935年:

电镜问世。

20世纪40、50年代,3个典型实验:

1944年:

肺炎双球菌转化。

遗传信息物质是DNA,核酸水平

1952年:

WatsonCrick提出DNA结构。

1953年:

Hershey和Chase同位素标记大肠杆菌噬菌体T2,证明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Fraenkel—Conrat和Singer的烟草花叶病毒重组实验证实了RNA也是遗传物质。

1957年—58年:

DNA半保留复制。

分子遗传学和分于生物学。

1960年:

体细胞融合技术。

(二)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除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外,其余生物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分染色体DNA和染色体外DNA。

1、DNA在原核微生物中的存在方式

原核微生物细胞最大的特点:

无核膜与核仁的分化,染色体DNA处于核区,无组蛋白,近年来发现细菌染色体DNA也与类组蛋白的碱性蛋白相结合。

几种原核微生物染色体的物理特性见表8—1。

原核细胞的染色体外DNA主要指质粒。

2.DNA在真核微生物中的存在方式

真核微生物DNA分为核DNA和核外DNA。

核DNA即染色体DNA,与组蛋白结合构成具合染色体。

组蛋白已发现有4种:

H2A、H2B、H3、H4。

每种组蛋白各有2个分子与DNA形成核小体。

组蛋白有保护作用(DNA),影响DNA基因的表达。

核外DNA主要为线粒体DNA、质粒DNA等。

酵母菌DNA的主要存在方式见表8—2。

三、基因和性状

(一)基因的概念

基因是由丹麦生物学家W.L.Johannsen于1909年提出来的.他用“基因”这个术语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

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有较明确的概念。

“基因”是一个具有遗传因子效应的DNA片段,它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二)性状与基因表达

性状是构成一个生物个体的结构、形态、物质和功能等各方面特征的总称。

基因决定性状,性状是基因表达的结果。

基因:

分为调节基因、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3大类。

结构基因:

是细胞结构、组成及完成细胞功能所需的蛋白质等编码的基因。

蛋白的表达不仅受结构基因控制,同时也受调节基因和操纵基冈的调控。

遗传信息通过“中心法则”传递。

第二节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

方式:

真核生物:

染色体的重新组合,即杂交(有性),准性生殖。

原核生物:

转化、传导、接合、溶原性转变等方式。

接合是通过细菌间的接触;

转化是通过裸露的DNA;

转导则需要噬菌体作媒介。

基因重组:

两个不同性状个体的遗传基因转移到一起,遗传分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遗传型个体。

一、接合(细菌杂交):

遗传物质通过供体菌和受体菌二个完整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而进行的DNA转移和重组。

即:

供体和受体细胞直接接触,而传递遗传物质的现象。

(一)、大肠杆菌杂交实验

1946年,莱德伯格(J.Lederberg)和塔图姆(E.L.Tatum)发现。

遗传物质:

一个基因,或质粒,或染色体,或质粒和染色体均可以。

结合实验:

E.colik12二个缺陷型菌株。

亲本Ⅰ(PⅠ):

Bio-,Met-,thr+,Leu+(A-B-C+D+)

亲本Ⅱ(PⅡ):

Bio+,Met+,thr-,Leu-(A+B+C-D-)

PⅠ,PⅡ分别在基本培养基上均不能生长,但将PⅠ,PⅡ混合后。

在基本培养基上,却可以生长,出现频率为10-6—10-7。

即找到了Bio+,Met+,thr+,Leu+的菌株。

U型管实验:

排除由转化引起的,是由二个细胞接触引起的。

在U型管中部放一个滤使细胞不能通过,而培养基和DNA片段可以通过,然后在U型管的两端分别接入菌种PⅠ和PⅡ,在一端压入无菌空气,使培养基流动,培养一段时间以后,取出菌种涂平板,结果二边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没有找到Lio+,Met+,thr+,Leu+。

证明:

细菌细胞间没有直接接触就不能进行遗传物质交换,细胞间不接触,遗传物质就无法转移。

(二)接合菌株与F因子:

E.coli:

有性别分化,决定性别的因子,F因子。

1、F因子:

一种质粒,又叫致育因子,性因子。

是染色体外的环状DNA分子(为大肠杆菌染色体的2%),分子量5*107D,6*104bp,可编码40—60种蛋白质。

P170(T8-1)

P170T8-1F因子存在和转移方式

基因组有3个主要区段,第一段:

是控制自主复制区段;

第二段:

是控制细胞间传递的基因群区段,第二段:

是控制重组区段。

2、F+菌株:

含游离F因子菌株为雄性菌株,还可使细胞产生1—4条性伞毛。

游离F因子,可以独立于细胞核进行复制。

3、Hfr菌株:

:

F因子整合到DNA的特定位置上的菌株,为高频重组菌株(Hfr),与宿主染色体同步复制。

重组频率高。

4、Fˊ菌株和Fˊ因子:

F因子从细菌DNA上脱落下来,而带有细菌DNA的F因子。

Fˊ因子:

带有细菌DNA的F因子。

Fˊ菌株:

带有Fˊ因子细菌。

5、F-菌株:

不含F因子的菌株为F-

6、附加体:

F因子能与DNA整合又能脱离,形成质粒,这类质粒叫附加体。

F+因子的菌株F+不含F因子的为F-。

(三)几种杂交的结果(细菌杂交):

1、F+×

F-——F++F+

F+与F-接合时,F+的F因子复制后单链DNA通过性伞毛进入F-,然后再形成双链环状DNA,即F与F-变成F+,另一个不变。

Fˊ×

F-——Fˊ+Fˊ

Fˊ与F-接合时,F菌株即获得F因子,也获得了Fˊ因子的若干性状,使F-变成Fˊ。

Fˊ因子复制后进入F-使F-变成F‘。

2、Hfr×

F-——Hfr+F-

Hfr×

F----------Hfr+Hfr(P170)

Hfr与F-接合时,Hfr染色体在F因子处发生断裂,由环状变成线状,以单链进入F-菌株,进入时染色体先转移,F因子最后进入F-,由于整个转移完约100分钟才能完成,但由于环境的种种因素的变化。

很容易使Hfr断裂而中断杂交,使F因子不能进入F-。

F因子保留在Hfr中。

未使F-变成Hfr。

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可使F因子进入F-,是F-变成Hfr。

3.Fˊ×

F-及Hfr×

Hfr杂交

仅少数个体(0.1%---1%)可进行。

因为携带F因子菌体表面的抗原性及表面电荷均不同于F—菌,其表面成分阻碍了携带F因子的两菌之间形成接合对,故不能杂交。

但F+菌在饥饿状态下,会失去表面阻碍性组分而获得F—菌的性质,能与雄性菌接合。

但在新鲜培养基中,又恢复了F+菌的正常表面性质,这种在遗传特性上的变化称为拟表型变化。

接合的普遍性:

E.colik12为最初实验菌株。

细菌,放线菌均可以接合,以G-菌中的环门氏菌,志贺氏菌。

赛氏杆菌,弧菌,固氮菌,克氏杆菌等较常见。

放线菌中链霉菌属和诺氏菌属。

二、转化:

转化因子DNA的证实,是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起点。

发现:

1928年,英国格里非斯(Griffith)。

肺炎链球菌对小鼠的感染实验,首次发现。

肺炎双(链)球菌转化实验:

(SⅠ、SⅡ、SⅢ、RⅠ、RⅡ、RⅢ为血清型)

S型:

光滑型、有毒。

R型:

粗糙型,无毒。

肺炎双球菌可使人患肺炎,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1、SⅢ型——鼠体——死亡

2、RⅡ型——鼠体——生活正常

3、SⅢ型—△—杀死——鼠体——正常生活

分离

4、SⅢ型+RⅡ型——鼠体——死亡——SⅢ型菌。

(一)几个概念

1.什么是转化

受体细胞从外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与其染色体同源片段进行遗传物质交换(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中),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特性的现象称为转化。

2.转化子:

经转化后出现了供体性状的受体细胞称转化子

3.转化因子:

有转化活性的外来DNA片段。

4.感受态:

细菌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DNA分子进行转化的生理状态称感受态

(二)转化的条件

包括受体菌与外源DNA的条件P171(表8—3)

(三)转化过程主要通过3个步骤完成。

1.感受态细胞的建立

受体细胞必须处于感受态,最易接受外来的DNA片段。

2.DNA的结合和摄取

(1)供体双链DNA与受体细胞壁上的受体位点相结合。

此步最初可逆,随着与细胞膜蛋白的作用,与细胞壁的结合则变得稳定后,而不可逆。

(2)过核酸酶降解核酸。

已知有二种核酸酶

细胞壁上的核酸酶:

把结合的DNA随机切割;

细胞膜上的核酸酶:

后者将双链中的单链降解。

过程:

一条链被核酸酶降解,另一条链进入受体细胞。

也有完整的双链被摄取的。

3.转化子与染色体重组过程复杂

(1)单链DNA进入受体细胞后,与受体细胞双链DNA同源片段发生交换重组。

(2)双链DNA进入受体细胞后,由DNA结合蛋白或胞内小泡包裹,转运到受体染色体区,—条链被降解,另一条链则与受体菌DNA整合,形成供体DNA—受体DNA复合物,通过DNA复制和细胞分裂而表现出转化性状P172(图8—3)。

(四)感受态的机理机理

只有处于感受态的细胞才能吸收外源DNA实现转化。

感受态本质的解释:

(1)局部原生质体化假说:

认为处于感受态的受体菌局部失去了细胞壁,使外源DNA能顺利通过膜进入菌体。

(2)酶受体假说:

认为是受体细胞表面出现了—种能结合DNA并使之进人细胞的酶。

(3)转化模型:

感受态因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感受态特异蛋白(如自溶素、部分核酸酶)等表达,与外源DNA结合,降解DNA为单链DNA,单链DNA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而进入细胞。

转化微生物:

除肺炎双球菌,还有:

E.coli,嗜血杆菌属,奈氏菌属,葡萄球菌属,假单细胞杆菌属。

酵母菌粗糙链的链孢霉等真菌也可转化。

转化率为:

0.1---1%。

转染:

用病毒的核酸感染受体细胞,能产生大量病毒。

与转化不同。

自然遗传转化:

是某些细菌的一种生理特性,自然发生的。

人工转化:

是用人工方法诱导而产生的转化。

转化作用的条件:

①双链DNA转化能力强,纯度越高,转化能力越强。

单链DNA转化能力弱,或无转化能力。

(因为难于吸附在细胞膜表面)

②受体细胞必须处于感受态。

感受态细胞:

能吸收DNA而被转化的细菌细胞。

③受体染色体与转化因子近似程度。

转化作用过程机理:

受体细胞处于感受态细胞膜有一种感受因子(蛋白质,5000-10000),外来DNA片段,先以双链形式吸附在感受因子上,细胞膜上二种酶将DNA切成107D长的片段。

另一种酶使DNA解旋,水解一条链,而使另一条链进入受体细胞。

进入受体菌的单链DNA,与受体菌染色体组同源配对,受体细胞染色体组,相应片段切除,并将外来的DNA片段连接在相映位置。

在子代有一半个体为纯合的转化子。

感受态细胞特点:

1感受态细胞比非感受态细胞转化率高100倍。

2cAMP和Ca2+能促进转化作用。

3转化DNA片段为107D。

4一个感受态细胞可以接受10个转化因子。

三、转导:

先利用某一溶源性细菌释放出温和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带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了供体细胞的部分遗传性状,发生遗传变异的过程。

转导子:

获得供体细胞遗传性状的重组受体细胞。

转导噬菌体(转导颗粒):

携带供体菌DNA片段的噬菌体。

完全缺陷噬菌体:

仅含有供体DNA片段的噬菌体。

部分缺陷噬菌体:

同时含有供体DNA和噬菌体DNA的噬菌体。

转导类型:

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一)普遍性转导:

是可以把供体细菌中的任何一个基团(DNA片段)带给受体菌的转导。

1、转导的发现:

1952年辛德(N.Zinder)和莱德伯格(J.Ledesleesg)发现的。

在研究鼠伤寒沙门氏菌接合时发现的转导。

(1)菌种:

P22噬菌体

色氨酸(Trp)营养缺陷型:

LT—22(trp-,his+)溶源性细菌,

组氨基酸(His)营养缺陷型:

LT—2A(trp+,his-)敏感菌株。

(2)实验:

取LT—22和LT—2A放入U型管两端,U中部放有滤板只允许比细菌小的粒子通过。

使细菌不能直接接触。

用真空泵抽气使液体流动。

(3)结果:

在LT—22端发现原养型个体。

Trp+,his+。

发现细菌未接触但有遗传物质的转移和重组。

P173(T8-4)

(4)原理:

少数LA—22菌株自发裂解释放出噬菌体P22。

P22通过滤板感染LA—2后,裂解,少数P22带有LA—2的DNA片段含有trp+基团。

然后再通过滤器回LA—22,重新感染LA—22使少数LA—22获得了新的性状即trp+,而使LA—22变为营养基型(trp+,his+)。

2、普遍性转导的机制:

-----“包裹选择模型”P173(图8—5)

普遍性转导噬菌体:

噬菌体在细菌内增殖时,也把寄主DNA降解为许多小的片段,装配时,正常情况下,将本身的DNA包裹在衣壳中,也有10-6---10-8错误地包装了宿主的DNA片段(可包裹寄主细胞DNA的任一片段),形成“噬菌体”,为完全缺陷噬菌体。

裂解后,普遍性转导噬菌体也被释放。

当转导噬菌体侵染受体菌时,寄主DNA片段带入受体菌发生重组,又称完全普遍性转导。

装配时,包裹DNA是随机的(包括质粒DNA)虽然包裹寄主细胞的频率低,但每次释放噬菌体数量多(10—100万)转导机会也很高。

3、P22噬菌体的转导机制(略)

末端冗余:

P22DNA分子末端有少数相同的核苷酸重复序列(2%)。

DNA分子成环状排列结构,其D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是不变的,但复制的起始位点是可变的。

当P22感染敏感菌时,DNA分子借助于其冗余末端而形成环状,此环状分子以滚环复制万式产生一个长的、含多个基因组拷贝的DNA分子,在形成噬菌体外壳的同时,DNA分子也从其特殊位点并始被切割包装。

在噬菌体基因调节下,按其特定长度进行切割并包装进入P22噬菌体外壳。

形成新的P22噬菌体颗粒。

与此同时。

P22宿主中的环状DNA也能成为P22包装的基质,噬菌体基因编码的酶同样可识别染色体DNA上类似pac的位点并进行切割和包装。

形成新的噬菌体。

但宿主上的pac位点很少,如:

沙门氏菌染色体上只有约10—15个类似于pac的位点,并且其位点上的序列与噬菌体上的pac位点序列不完全相同,因此宿主染色体被包装的概率很少(10-8—10-6)。

4.其他转导噬菌体

多种噬菌体具有普通性转导特性,例如,大肠杆菌的P1噬菌体、T4噬菌体、大肠杆菌λ、Mu噬菌体、枯草杆菌PBSl噬菌体等。

5.流产转导-----另一种普通性转导方式

(1)完全转导(稳定转导):

供体菌DNA进入受体细胞后与受体菌发生重组。

然后遗传给后代。

(2)流产转导:

进入受体菌的DNA片段不与受体菌的染色体整合。

也不复制,当细胞分裂时细胞有一个细胞获得DNA,形成小的菌落。

是单线遗传。

发生率是完全传导10倍。

在普遍性转导过程中,有时转导DNA不能通过重织整合到宿主DNA上,而是以游离和稳定的状态存在于细胞质中,DNA不能复制,

故在细胞分裂时只能传递给一个细胞,随着细菌分裂的增多便渐渐被淘汰。

称为流产转导P174(图8—6)。

但DNA携带的遗传特性仍能在数代细胞中表达,放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表现为极小的菌落。

(二)局限性转导:

是指噬菌体只能把少数一定的基因转给受体菌细胞。

这种转导,只能转导一种或少数几种基团。

如:

大肠杆菌λ噬菌体侵染E.colik12.λ噬菌体整合在细菌染色体的生物素基因(bio)和半乳糖(gal)基团之间使细菌溶原化并遗传给后代。

缺陷噬菌体:

丢失自身一部分基因,并被同等长度的宿主基因所取代而形成的噬菌体。

转导后获得了供体部分遗传特性的重组受体细胞,此时的受体菌称为缺陷溶源菌。

1.局限性转导的机制--------“杂种形成模型”

λ噬菌体的线状双链DNA分子的两端为12个核昔酸单链(即粘性末端cos位点),在溶源状态下,以前噬菌体状态存在于细菌染色体上。

细菌裂解时,以粘性末端形成的环状分子,通过滚环复制形成一个含多个基因组的DNA多联体,以2个cos位点之间的距离决定其包装片段的大小而进行切割、包装,最终形成转导噬菌体。

在极少数情况下(约10-6),在前噬菌体两端邻近位点上与细菌染色体发生错误的切割,使噬菌体DNA失去了前噬菌体的部分DNA,增加了相应长度的细菌宿主染色体DNA,这样形成的杂合DNA可正常包装、复制。

形成的新转导噬菌体称为部分缺陷噬菌体。

λ前噬菌体位点两端是细菌染色体的gal+和bio+,形成的转导噬菌体通常带有gal+或bio+基因,缺陷噬菌体表示为λdg(缺陷性半乳糖转导噬菌体)或λdb(缺陷性生物素转导噬菌体)。

这些转导噬菌体侵入受体菌,通过插入而整合到受体菌的染色体组上,使受体菌获得了供体的这部分遗传特性,而形成转导子(缺陷溶源菌)。

当细菌细胞裂解时(自发或诱发),噬菌体与细菌发生基因交换,噬菌体DNA留下一段在染色体上,而带走细菌染色体上的一个或几个基团(bio或gal)基因。

带有bio或gal基团的噬菌体若侵入bio-或gal-受体菌时,则使受体菌获得新性状,即可以合成bio或gal.

2.局限性转导个的低频转导与高频转导

低频转导(LFT):

形成转导子的频率很低,只合l0-6(P175图8-7)。

高频转导(HFT):

形成转导子的频率很高,理论上可达50%。

原因:

供体菌为双重溶源菌,同时有两种噬菌体整合在染色体上。

如,大肠杆菌K12株,其双重活源的为E.coliK12(λ/λdg)F,即其前噬菌体有λ和λdg。

λdg为缺陷噬菌体,带有供体gal+基因,但丢失了部分本身的DNA;

而λ噬菌体为正常噬菌体,不带gal+基因,起辅助作用,称为辅助噬菌体,可弥补λdg的不足,使λdg也能成为“完整噬菌体”而释放。

这样,一个细菌可同时等量地释放出λdg和λ两种噬菌体,侵入受体菌后使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

同时产生转导子菌落和噬菌斑。

表示为:

P175

(三)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的比较

不同的转导方式具有不同的特性,产生的转导子也不同(表8—4)。

(四)转导的普遍性:

细菌转导在自然很普遍。

种类:

沙门氏菌,埃希氏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志贺菌等均可转导。

意义:

低等生物进化过程中,转导现象可能是产生新的基因组合的一种方式。

溶原转变(溶原性转、噬菌体转变):

温和性噬菌体感染寄主细胞使之发生溶原化时,原噬菌体基因整合到寄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使寄主细胞死亡获得新形状的现象。

原噬菌体使寄主细胞溶原化,使细胞遗传性发生改变是现象。

与局限转导不同:

1噬菌体离开寄主染色体时,不携带寄主细胞任何基因。

局限性转导则携带基因。

2溶原转变中噬菌体都是正常的温和性噬菌体,而局限性转导中有转导能力的却是缺陷型噬菌体。

溶原转变:

例如:

白喉杆菌,被β噬菌体侵染发生溶原化时,成为有毒力菌株,噬菌体离开则毒力丧失。

细菌基因转移方式的比较:

基因转移的本质:

是遗传物质从供体菌向受体菌转移,使受体菌发生变异。

转化

转导

接合

DNA转移方式

通过受体菌细胞膜

通过噬菌体外壳Pr的包裹

细胞结合后通过性伞毛

参与的细菌

G+和G-

G+G-

都为G-

移供体菌DNA的量

约20个基因

20个列整个核DNA

受体转移

+

对DNA酸的抗性

-

单向转移

四、染色体外遗传因子的转移与重组

(—)细菌质粒

是细菌细胞内染色体外的复制子。

随宿主染色体的复制传给子代。

使宿主细胞获得新性状。

是共价闭环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cccDNA)。

在链霉菌和酵母面中发现了线形双链DNA质粒和RNA质粒。

类型:

根据其复制特点分为:

严紧型:

如F因子、Colγ2、R100等,只有1—2个(拷贝数)。

松弛型:

如ColE1、ColE2、ColE3、R6K等,可有10个以上。

根据质粒在细胞间转移的差异性,分为:

转移性质粒:

可在细胞间转移,并能带动染色体发生转移;

非转移性质粒:

不能在细胞间转移。

常见的质粒类型:

1.F因子致育性因子或F质粒。

2.R因子又称抗药性因子或R质粒

细菌对抗生素、金属及其他药物(磺胺)产生抗性的因子,属转移性质粒。

结构:

R因子分为两部分。

(1)抗性转移因子(RTF):

包括质粒的复制和转移基因。

(2)抗性决定子:

有多种抗生素的抗性基因,共本身不能移动,只有在RTF推动下才能转移。

用途:

R因子对多种抗生素有抗性,可作基因载体,作为菌株筛选酌标记。

3Col因子大肠杆菌素质粒

编码产生大肠杆菌素的质粒,是除F因子外研究历史最长的质粒。

根据是否具有转移能力可分为两类:

非接合型:

相对分子质量约5×

106的多拷贝因子,缺乏自身传递的遗传结构.如ColE1、ColE2、ColE3等,广泛应用基因工程;

接合型:

分子量约5×

107--8×

l07,只有1--2个拷贝的可转移因子。

与F因子相似,有使宿主产生性丝的基因,如Co1B、ColV等。

4.降解质粒

具有分解多种特殊有机化合物能力的因子。

例如,能降解二甲苯、己烷、苯酚、樟脑等。

假单胞菌的两种质粒:

TOL质粒:

含有分解甲苯的基因;

CAM—OCT质粒:

均为转移性质粒。

能分解樟脑辛烷,含有alk基因。

恶臭假单胞菌的CAM—OCT质粒至少有6个基因。

5.毒性质粒

携带编码产生毒素基因的质粒。

苏云金杆菌编码δ内毒素的质粒;

产毒素大肠杆菌中编码肠毒素的质物;

编码因氮功能的质粒。

隐秘型质粒:

不授予宿主任何功能。

可用作基因工程载体的Ti质料、Ri质粒等。

质粒的发现,对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学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质粒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已被广泛利用。

用人工方法改造天然质粒,构建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