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一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5323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5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一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一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一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一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一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一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一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一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儒家经典选读讲义《论语》选讲一名师资料汇编正规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之,常解释为这,是。

不亦×

乎,大概是一个结构,不亦者,亦也。

说,同悦。

此句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学”,也就是所学何事,学的是什么内容,学的目的是什么。

大抵一般人都会认为学的目的是为了成为圣人,这是没有太多分歧的。

可是,如何学为圣人,则有不同的理解。

一部分人认为,学为圣人,要从学习五经入手,除此别无它途。

因此,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研习儒家经典。

另一部分人认为,学为圣人,重在修德,如此,不但圣人的教诲论著要学,而且往圣前贤的嘉言懿行,甚至日常所接触的各类人和事,都是学习的对象。

此外,学习的目的是要成为圣人,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者,因此,学习重在实践操行,也就是强调日常的道德实践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提升。

对“学”的理解不同,对“习”的理解也就产生相应的区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此一句说出了圣人潜心修习的过程中,精神深处所获得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导致一种持久的心性的喜悦。

能以所学、所习为乐,在学而时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乐”,这是一种超越了“物质利益”兴趣的快乐感。

为了启发人们去体会、理解这种快乐,圣人说“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在日常生活的快乐之外,这种因为学而获得的精神的满足,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

这种“曲折”的句法,舒缓的语调,引人深思,具有启发性。

此外,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之,是学而知之的最高境界。

能因为乐之而学之,能在学而习之、学而知之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快乐,体现了所学的内容和学习的心得,与一个人精神本质的符合与共鸣。

为人之性,莫不追求快乐,孔子鼓励人为学且学而不辍,首先从“追求快乐”这一人性的基本倾向上来说。

而且,在儒家的学说中,“乐”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一个人的道德达到完满而且适度融洽与这个社会时所产生的性情的中和状态。

因此,能体会“学而是习之”的“悦”,既和人性的基本追求相一致,又符合儒家“人学”的基本追求。

既不难于尝试、实践,又不是初学浅尝所能深味其中奥义,深得其中怡悦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或说古本(鲁论语)作“友”。

陆机《挽歌》:

“友朋自远方”,汉代人注此句,多朋、友连注,说明“有作友”是有根据的。

可是,陆德明《经典释文》和卢文弨《释文考证》中认为,“有或作友”为非。

这是文献家之间的争讼,其实,作“有”作“友”,意思都通。

朋,包咸注:

“同门曰朋。

”郑玄曰: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这里所谓“朋”到底指什么人,古注家又有不同简介。

一则认为是“弟子”。

因为《史记·

孔子世家》中云:

“定公五年,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其中“弟子至自远方”就所谓“友朋自远方来”。

《孟子·

离娄下》说子濯孺子云:

“尹公之它,端人也。

其取友必端矣。

”说的就是尹公之它教庾公之斯射箭之术,所选的弟子也必然是“端人”。

二则认为“朋”是同学,亦即同在师门受学之人。

自,《广雅·

释诂》云:

“自,从也。

远,《广雅·

“远,遐也。

方,一般人理解这句时,把“远方”连文。

俞樾《群经平议》中指出,方有结伴并行之意。

所以,“方来”连文,意思是说朋友们一起结伴而来。

而“友朋”正显示,有友有朋,并非一人独来。

来,《广雅·

“来,至也。

表面看,这句话是说有朋友从远方来一起商量学问,也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其实,将这句话联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来理解,则意思便有更深的层面。

“学而时习之”是个人独学自修的功夫,独学自然要日功月课,按时修习,不可暂辍,期间必有得之于心而悦之于性者,这样积累下去,日久月长,不但心性日益开悟明达,而且德行渐成。

《礼记·

学记》言学至大成,“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

”所以,有人自远方而来,依附令德。

当此之时,说明学已有成。

“不亦乐乎”,岂不宜哉。

所谓: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种理解,主要是将“友”看作是“弟子”。

如果将“友”理解为“同学”。

那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主要是因为,古人认为:

“独学而无友,则固陋而寡闻”。

何况: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

”(《论语述何》)闻善而动,同声相求,则朋友相聚,商量学问,较之独学冥思,既有启悟之乐,又有同群之欢,岂不“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他人,别人,众人。

不知,有二解。

一为不知“我”,亦即,众人或他人不知道、不理解我,看不到我的才德。

二为不知“学”。

亦即,他人碌碌,不知为学,或他人昏昏,学而不解,即对所学的内容不理解。

愠,何晏注:

“愠,怒也。

朱熹注:

“愠,含怒意。

”并且阐述说:

“不愠,不是大怒,心中略有不平之意,便是愠。

”这一层意思讲得好,养德之本在养心。

君子,《礼记·

哀公问》:

“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

号篇》:

“君子者,道德之称也。

”朱熹注:

“君子,成德之名。

”人能成人、成德,则可称为君子。

这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一是“古之学者为己,已得先王之道,含章内映,他人不见知而我不怒也。

”(皇疏)意思是说,“他人不了解、不欣赏我的好学令德,我毫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

”原因是,为学修德之事,本来就是自己为自己,与他人知与不知毫无关系。

“学在己知,不在人知,何愠之有。

”(尹氏)因此,朱熹认为,人在为学之初,便要有此不要人知之心。

“己为学之初,便是不要人知,至此而后真能不要人知尔。

若锻炼未得十分成熟,心固有时被其所动,及到此方真能人不我知而不愠也。

二是:

“君子易事,不求备于一人。

故为教诲之道,若人有钝根不能知解者,君子恕之而不愠怒也。

”则是在教授别人的过程中,有人不能解悟所教授的内容,不为此而心生愠怒。

如果稍有愠怒之心,则不冷淡厌弃某人,则不能心平气和温颜启发,必然呵斥急躁,此非但不能接引某人,反倒会拒人于千里之外。

然而,如此何以称为“君子”呢?

因为“君子”不求全责备于一人,因此容人有所不知,容人有所后觉。

而且,君子雅量而容众,不急不迟,行于可行,止于可止,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如何能愠怒于人所未知。

王衡《论语驳异》:

罗近溪谓:

“愈学而愈悦,如何有厌,愈教而愈乐,如何有倦。

故不愠人之不己知者,正以其不厌不倦处。

”此却说得好。

又,《论语补疏》云:

“注言‘人有所不知’,则是人自不知,非不知己也。

有所不知,则亦有所知,我所知而人不知,因而愠之,矜也。

人所知而我不知,又因而愠之,忌也。

君子不矜则不忌,可知其心休休,所以为君子也”

1、2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皇侃本引孔安国注:

孔子弟子有若。

《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

“有若,少孔子三十三岁”(或作四十三岁),鲁人。

其,刘宝楠正义云:

“其,发声也。

”其实,此“其”字,可看作是不定代词(someone)。

孝,《尔雅·

释训》:

“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贾谊《道术》:

“子爱利其亲谓之孝,反孝为孽。

弟,为“悌”之俗体字。

贾子《道术》:

“弟敬爱兄谓之悌,反悌为敖。

而,转折,却。

好,皇侃疏云:

“谓心欲也”。

犯,《尔雅·

释诂》:

“胜也。

”《说文解字》:

“侵也”,冒犯欺凌。

上,何晏注:

“上谓凡在己上者。

鲜,xiǎn,《说文解字》:

“尟,是少也”。

尟是正字,鲜本意是鱼名,作少义是假借字。

又有“尠”,当同是鲜字。

《尔雅·

“鲜,寡也。

未之有也,杨伯骏云:

“‘未有之也’的倒装形式,古代句法有一条这样的规律,否定句,宾语若是代词,这指代词的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

务,《说文解字》:

“务,趋也。

”高诱《吕氏春秋·

孝行览》注:

“务,犹求也。

“务,专力也。

”既有尽力追求义,又有努力培植义。

本,何晏注:

“基也,基立然后可大成。

“本,犹根也。

立,树立。

道,人事所由之路。

生,《广雅·

“生,出也。

刘向《说苑·

建本篇》:

“孔子曰: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

诗云: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本立而道生。

’”因此,注家多认为“本立而道生”是古逸诗中的成句,孔子引用于此。

另外,从《说苑》所引“孔子曰”云云来看,“君子务本”以下,皆诗孔子所言,有子祖述而已。

仁,孔子曰:

“仁者,爱人。

宋陈善《扪虱新语》:

“古人多假借用字,《论语》中如: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又云:

‘观过,斯知仁矣’。

又曰:

‘井有仁焉’。

窃谓此‘仁’字皆当作‘人’。

王恕《石渠意见》:

“‘为仁’之‘仁’当作‘人’,盖承上文‘其为人也孝弟’而言。

1、3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包咸注:

“巧言,好其言语。

令色,善其颜色。

皆欲令人说之,少能有仁也。

“巧,好。

令,善也。

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人欲放纵,善德消亡)

鲜,xiǎn,少。

鲜矣仁,应该是“仁鲜矣”的倒装句。

孔子主张君子言行,敦厚持重,甚至木讷,憎于佞口之人。

与此相应,认为巧言令色会伤害仁德。

因为,致饰言辞态度,不是为了掩饰内心的奸诈,就是有所企图,所以才甘言媚色,取悦于人。

为人不能沉稳诚恳,则君子不取。

更有甚者,如李林甫、李义府这类口蜜腹剑之辈,王莽等伪善欺世之徒,非但少有仁德,而且包藏祸心。

然而,圣人谨慎,不说巧言令色必无仁德,而说少有仁德。

也有言自巧、色自令而德不亡者。

李颙《二曲集·

四书反身录》中云:

“色庄见于应接,巧言则不止应接。

凡著书立言,苟不本于躬行心得之余,纵阐尽道妙,可法可传,俱是巧言。

”认为巧言不仅存在于口头言语,而且存在于著书立说之中。

巧言,也未必就是有意媚众的花言巧语,而且可能是未经躬行的虚语臆说。

这种理解更加苛刻,可是也说出道学家追求修道之实的严谨态度。

人能以此为念,则天下如何能如此嚣嚣嚷嚷,炫人耳目,乱人视听。

1、4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无信乎?

传不习乎?

曾子,孔子学生曾参,字子舆,南武城(今山东枣庄市附近)人,少孔子四十六岁(公元前505-435)。

吾,《广雅·

“吾,我也。

”《说文》:

“吾,我自称也。

日,每日,副词。

三,有的学者主张破读为去声。

表示该书多次、屡次。

省,视也,察也。

身,《广雅·

“身,我也。

”《释名·

释身体》:

“身,伸也,可屈伸也。

“身,躬也,象人之形。

为,wè

i,去声。

谋,为人咨询事务、疑难,为谋。

忠,诚心以为人,为忠。

朱熹云:

“尽己之谓忠”。

此说未必尽当。

忠,实际上关系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则能尽己之实力,二则诚心为人。

为斯人而尽斯力,方可为忠,但言“尽己”,于意未密。

与,及也。

交,有古本作“交言”。

信,《说文》:

“信,诚也。

从人从言。

”会意字。

传,有两种理解,一则认为是“师有所传于己者”,朱熹所谓:

“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

”二则是自为师,所传于弟子者。

何晏注云:

“凡所传之事,得无素不讲习而传之乎?

郭翼《雪履斋笔记》:

“曾子三省,皆指施于人者。

传亦我传乎人。

传而不习,则是以未尝躬试之事而误后学,其害尤重于不忠不信。

其实,这三者都是“尽己以为人而无妄”的意思,为人谋而无妄议,与人交而无妄行,为人传而无妄教,都要把自己真真切切的想法和感受说出供人择取,如果利用人之“未知”而不尽力,甚至欺诈以渔利,则是不忠、不信。

那么,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忠”了呢?

汉代时期的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忠,敬也。

尽心曰忠。

”所谓“尽心”,就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思、智慧和精力。

《孟子》一书中记载了梁惠王的一个故事,他说: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

”梁惠王如此做事,自称为国尽心了。

尽心做事,就是敬业的表现,也就是所谓“忠”了。

如果从这一点上来说,“忠”在当今社会仍然尤其价值,我们将他转化为这样一句话,叫做“忠于职守”。

后来,宋代的思想家朱熹在注解四书的时候说,“尽己之谓忠”,就比“尽心”这个解释更进了一层。

加入我们在工作中以“尽己之谓忠”为标准,那么,我们需要认真地体会,什么是己,己是什么?

我们需要真实地感受到作为做事的主体,这个第一人称的责任者——己,到底是什么。

可能,谁都会说,这个己就是“自己”。

这样的解释固然不错,但是,“自己”这个词作为人称指示,只是“己”的表层的所指,我们需要深入地追问,“自己”作为面对现实、肩负职责、承担责任的主体,到底有什么内在的“品质、能力和素养”。

没有这些内容,这个“己”是空虚的,“尽己”就成了一句空话。

尽忠需要尽己,尽己就需要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内在精神和能力,努力提升自己内在精神和能力的发展,这个过程古人将其命名为“诚”。

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尽其心,尽己,对于工作来说,可谓尽其忠,对于自身来说,可谓尽其诚。

因此,我们有一个词叫“忠诚”。

就是彻底地,真实地,展示了自己作为主体的真是存在和价值。

诚就是一种反身寻找和认识自我的过程,是一个承认和尊重自我的过程,是一个实现和提高自我的过程。

古人在解释“诚”字时说,反身曰诚,意思是说,凡事能自反其身,就是诚。

这个反是返回的意思,返回到自身,他需要反观、反省。

因此,忠诚是自我的价值在奉献和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中被物化、被社会化的过程,是在社会工作的实际事物中寻找、并创建自我归宿的过程。

我们为什么要尽心尽力做事,达到忠诚。

可能有很多理由,或者是因为如不尽心尽力,那么就有可能失去这份工作,或者是这份事业是我们感兴趣的,或者是这份事业的利益回报是丰厚的。

实际上,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愿意,那就是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人的,我们做事尽心尽力,是因为我们知道,做事是为人服务的。

就是曾子说得,“为人谋”的。

无论是进行物资资料的生产,还是目前发展势头正健的服务业,还是政府公务部门,最终都是为人服务的。

我们从事生产设计、产品开发,还是从事销售商贸,都是为别人涉及、推荐、、倡导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

因此,都可以看作是“为人谋划”。

相对来说,为人谋划的专业性越强,责任就越重大,也就越需要从业者有“尽心尽力”的意识,有一种忠诚、诚信的意识。

因为当事人对自己面临困难,对如和满足自己的需求缺乏足够的判断,因此需要向专业人士求助,甚至完全委托给专业人士代理。

于此可能会产生矛盾的是,一种平常的日用品和生活需求,随着科技和服务规范的发展,越来越专业化,复杂化,这就更加增大了一般人获取自身日用品和生活需求的难度,弱势处境更加强化。

强势的、专业化的服务,和相对弱势的、日常化的需求相与,双方合作的不对等性越来越大,于是行业欺诈就产生,于是侵犯消费者利益、消费者维权的事情就层出不穷,可能令人感到尴尬的是,维权也需要需求专门的代理者,产生新的欺诈。

社会不同群体和阶层之间的不信任感越来越大,各类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

缺乏一种“为人谋而忠”的精神,社会事物在日益细密的技术操作层面逐渐产生的恶性效果。

1.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马融注:

“为之政教也。

”包咸注:

“治也。

”刘宝楠正义云:

“道本道路之名,人所循行。

此政教,亦是示人以必行。

”皇侃本作“导”。

《四书辨正》引《四书读》:

“不曰治而曰道者何?

治者,法术之名。

道者仁义之用。

”此说不由训诂,辨析大义,过于深细,但也是一说。

千乘之国,朱熹注:

“诸侯之国,其地可出兵车千乘。

”至于千乘之国的具体面积,分别有马融和包咸两种说法,前人以为,马融依据《周礼》,而包咸依据《礼记·

王制》和《孟子》。

马融注:

“《司马法》:

‘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出革车一乘。

’然则千乘之赋,其地千成,居地方三百一十六里有畸,维公侯之封,乃能容之。

虽大国之赋,亦不是过焉。

包咸注:

“千乘之国者,百里之国也。

古者井田,方里为井,十井为乘,百里之国,适千乘也。

敬,《说文解字》:

“肃也”。

《释名·

释言语》:

“敬,警也,恒自肃警也。

”包咸注云:

“为国者,举事必敬慎”,“敬慎”连用,则敬、慎同意。

敬可解释为,严肃谨慎。

刘宝楠正义引《荀子·

议兵》:

“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事,政事。

信,确实可据而无妄。

节,《说文解字》云:

“竹约也”,用以检束言行而立信。

引申为节制。

用,物用,财用。

爱人,惜民力,养民生。

一说人即“民”,避免和下文“使民以时”重复,故而言“人”(刘宝楠),另一说人指大臣,下文言民,此处言人,正见不同。

(刘逢禄《论语述何篇》)

使民以时,包咸注:

“作事使民,必以其时,不防夺农务。

为国者不能无事,举事则必有物用,必动民力。

是以圣人此言,谆谆以“作事”为教导。

临事敬肃而有信,则可得民心,得民心则民助之,所以事有可为,事有可成也。

得民心,则不能不惜民力,惜民力则不得不爱民财。

国之物用,必赖民力,所以节用,则是爱民。

古之民,以务农为本,务农之人,必假天时而有功,则其耕耘收获,不可暂废,是以凡有修筑都邑城郭之事,治兵振旅,蓃苗狝狩之举,必待农隙。

仅此“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便发挥出许多道理。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对父兄而言,有年幼义,有后生义,此处泛指年纪幼小之人。

《论语》中,入则×

×

,出则×

,是一个句型。

又,古代的礼制,儿童八岁以后,就出居外宫,有保、傅教育。

内则》篇:

“异为孺子室于宫中。

”又云: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

”《大戴礼记·

保傅》:

“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

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因为孩童八岁方可受教,受教则居于外宫,是以言“入”则孝,“出”则悌。

又古人以为,人生三年,方可免于父母之怀抱。

此后四五年,即人七八岁前,起居衣食,无非父母照顾,方父母是赖。

所以,孟子有云: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

”当其七八岁后,离居外舍,则需师傅教导,行以孝悌之道,所谓“因弟子天性未漓而教导之。

”(刘宝楠语)。

则,刘宝楠正义云:

“急辞也。

谨,《说文解字》:

“慎也”。

“谨于事见,信于言见”,朱熹注:

“谨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实也。

”即做事谨慎,言而有信。

泛,《说文解字》:

“浮貌。

”《广雅·

释言》:

“博也。

“泛,广也”。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引文作“氾爱”。

《说文解字》:

“氾,滥也。

”这里引申为普遍、广博之义。

众,庶众。

“众,谓众人”

亲,《广雅·

“近也。

仁,仁者。

余,《说文解字》:

“饶也。

行有余力,此处所谓行,有多种解释。

其一认为,所行之事指的是以上所言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云云。

弟子以此数事为本,力行不辍。

若有余力,则学其他。

其二认为,所学当指古时幼教所学内容。

内则》:

“十年学书计,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

文,马融注:

“文者,古之遗文。

”邢疏以为“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也”。

又或以为“礼、乐、射、御、书、数”。

1、7子夏曰: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何晏注:

“弟子卜商也。

”《史记·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

”或说是温人,温为卫邑。

后尝居魏,为魏文侯师。

贤贤,前一个贤字为动词,后一个贤字为名次,刘宝楠正义云:

“谓于人之贤者贤之,犹言亲亲、长长也。

”古注有云:

“上‘贤’字犹尊重也,下‘贤’字,谓贤人也。

易色,有多种解释,其中色,或解为“女人”(邢疏),或解为容色。

其一,邢疏云:

“改也”。

是以易为改。

那么“贤贤易色”一句的意思就是说“人多好色,不好贤者,能改易好色之心以好贤,则善矣。

”(邢疏)其中以“色”为女色。

又有古注以为,“言若欲尊重此贤人,则当改易其平常之色,更起庄敬之容。

”其中以“色”为容色,态度。

其二,《广雅·

“易,如也。

”王念孙《广雅疏证》引《论语》此句为证,云:

“《论语》贤贤易色,‘易’者,如也。

犹言好德如好色也。

其三,《汉书·

李寻传》曾引此句文字,颜师古注云:

“易色,轻略于色,不重之也。

”刘宝楠正义又引《公羊传》文公十二年传“俾公子易怠”,何休《公羊传解诂》注云:

“易怠,犹轻惰也。

”则“贤贤易色”一句的意思是,看重贤德,忽略容色。

关于此句,通常会看成是子夏泛泛而谈,未必有明确的针对性。

后来,陈祖范的《经咫》中云:

“此主夫妇一伦言”。

“所谓在妇为嫁德不嫁容,在夫为好德非好色也。

”因为,下文本别说到“事父母”“事君”和“与朋友交”,第一句说“夫妇”,正好于此并列成文。

后来,宋翔凤《朴学斋札记》:

“三代之学,皆明人伦。

‘贤贤易色’,明夫妇之伦也。

毛诗云:

‘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此贤贤易色,指夫妇之切证。

事,事奉,供事。

竭,《说文解字》:

“负举也”,引申为尽。

君,《仪礼·

丧服》有“君,至尊也”一句,郑玄注:

“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

致,《说文解字》:

“送诣也”,即送到、送给之义。

引申为“贡献”“牺牲”之义。

扬伯骏说此致有“委弃”“献纳”之义。

朱熹:

“致,犹委也,委致其身,谓不有其身也。

虽,《广雅·

“词也”。

即使义。

谓,《广雅·

“说也。

必谓,刘宝楠正义云:

“深信之辞。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王雍云:

“能行此四者,虽云未学,而可谓已学也。

游氏曰:

“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

能是四者,则于人伦厚矣。

学之为道,何以加此?

子夏以文学名,而其言如此,则古人之所谓学者可知矣。

故《学而》一篇,大抵皆在于务本。

吴氏曰:

“子夏之言,其意善矣。

然辞气之间抑扬太过,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

必若上章夫子之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