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版中考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4678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版中考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版中考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版中考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版中考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版中考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版中考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河南版中考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版中考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版中考历史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这一赞叹出现在(  )

A.文艺复兴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5.(2014河南,20,1分)它的画面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那样的和谐、优雅而细腻……是那种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这里描述的美术作品是(  )

A.《蒙娜丽莎》B.《最后的晚餐》

C.《向日葵》D.《和平鸽》

二、非选择题

卡尔·

本茨

6.(2013河南,24,5分)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一大批发明家在前人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致力于发明创造,带来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请以右图人物为例写一篇短文,叙述他的贡献。

(提示:

内容应包括所属国家、时期、成就、影响等)

 

题组二 模拟创新预测

1.(2018三门峡一模)亨利·

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

以上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  )

A.手工工场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2.(2018鹤壁一模)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与发明”。

下图中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④

3.(2018开封一模)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指出,据统计,美国在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而在当时的英国,每1万人口中,大学生只有6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英国发明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美国发明的。

上述材料主要揭示的是(  )

A.英国和美国都重视教育和科技

B.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各国“遍地开花”

C.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英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不同地位

D.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的原因

4.(2018许昌一模)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对欧洲某强国做了如下记载:

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

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

……女性店员由1882年的约3.2万人(大约是总数的20%)增加到1907年的17.4万人(大约是总数的40%)。

当时女性解放的原因有(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④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强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5.(2018洛阳二模)小余准备编写一个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成果的小作品,他设计了剧中主人公美国人杰克一天的生活,下列有可能发生的是(  )

①早上打电话约生意伙伴詹姆斯谈生意

②中午搭乘飞机去洛杉矶与詹姆斯面谈

③下午杰克改乘汽车回家

④晚上在微信上抒发一天感慨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6.(2017三门峡一模)《西方文明史》认为:

“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

”这一现象开始于(  )

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D.力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7.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就业机会的变化B.外来人口的增加

C.工业革命的影响D.大规模资本输出

8.下列图片反映了15—19世纪欧洲教育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人口增加的需求B.列强殖民扩张的推动

C.世界市场形成的促进D.工业革命开展的需要

9.1831年至1832年,英国爆发霍乱,造成约2.2万人死亡。

1848年霍乱再次发生,死亡人数超过7.2万……新工业带来新的污水,而城市却为工业利益集团所支配,这个集团既不懂得如何处理污水……在工厂中也不安装任何保护环境的设备,形成的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里。

英国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海外殖民地的扩张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0.(2017开封一模)奥地利哲学家弗洛伊德曾说:

“人类的自我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两次重大打击。

……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的子民’,打破了人类一向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固有观念。

”弗洛伊德所说的这一科学理论是(  )

A.相对论B.电磁感应定律

C.进化论D.万有引力定律

11.(2017平顶山一模)下列科学家都为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其理论对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家是(  )

12.(2017新乡一模)下列中外人物的搭配是以他们的身份来分类的,其中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梵高——徐悲鸿B.达尔文——严复

C.伏尔泰——陈独秀D.贝多芬——聂耳

13.(2017信阳一模)“他曾用抖颤、飞动的笔触和欢快的色彩来描绘心爱的花朵,那令人目眩神迷的色彩和粗犷的旋博、放射着的笔触,使画面上的花朵像有生命的热情和燃烧的火焰。

观众感受到一个追求真理、渴望生活的痛苦灵魂。

”他是(  )

A.梵高B.达·

芬奇

C.毕加索D.达利

14.贝多芬创作的《英雄交响曲》,在扉页上写有“题献给拿破仑”字样,可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时,愤然将题字改为“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此举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的(  )

A.爱国主义精神B.英雄主义精神

C.民主主义精神D.浪漫主义精神

15.如果你想了解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的情况,可以阅读下列哪些文学作品(  )

①《战争与和平》②《安娜·

卡列尼娜》

③《复活》④《荷马史诗》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还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要求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的新人的教育理想进行教育革新。

在此影响下,一些学校新增了文学、历史、地理、力学等学科。

宗教课程虽未取消,但已不像中世纪前期那样成为各学科中的“王冠”。

他们强调在教学工作中发展儿童的智力、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儿童的兴趣。

建议利用实地观察或直观手段(包括旅行)进行教学,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

——摘编自李穆文《世界教育史》等

材料二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扩大,教育影响与日俱增。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第一个涉及教育的法案《童工健康和道德法案》。

该法案规定,在童工工作的头四年中,雇主必须根据其年龄和能力,安排教师和教学场地,为其提供读、写、算三方面教育。

1833年,议会通过第一个教育拨款法,要求政府给予2万英镑的财政拨款用于建造和修缮小学,改善初等教育的办学条件。

在学校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增加了一些实践性的课程,为男孩提供简单的修理、裁剪、园艺、农艺等课程,而为女孩开设纺纱、缝纫、针织、烘焙等课程。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史实是哪一历史事件在教育领域的表现。

(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教育改革在世界近代史上的共同作用。

(3分)

17.(2016焦作一模)(节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导致雾霾天气的因素之一。

(2)结合所学知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出现了以什么为动力装置的火车?

(1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18.(2016周口一模)(节选)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材料二 英、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1870年

1913年

英国

31.8%

14%

德国

13.2%

15.7%

  材料三 曾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说过: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各一例,证明材料三所表达的观点。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9.(2017开封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材料三 (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

”……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观察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精解精析

1.B 由关键信息“流水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的一半”,即可判断出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生产流水线属于技术发明,而非科学理论。

材料信息强调的是由于技术革新而扩大了市场的占有率,而非依靠垄断组织控制市场。

材料强调的是产量迅速增加,并未强调质量提升。

故选B。

2.C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话的发明使人类远距离语音信息的传递成功实现,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便利。

提高了生产效率、拉大了贫富差距、加速了战争爆发从图中并不能看出。

故只有C符合题意。

3.A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

B是牛顿在数学方面的主要贡献;

C是达尔文的贡献;

D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故A正确。

4.C 据材料中“纽约”“发明”“阳光球”“神灯”,可知这赞叹的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1879年研制成功的为世界带来光明的耐用碳丝灯泡。

这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故选C。

5.C 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材料是对荷兰杰出画家梵高的代表作品《向日葵》的描述。

6.答案 关键词:

国家:

德国。

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电气时代)。

成就:

汽车(或内燃机)。

影响:

交通工具的革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分。

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得2分)

评分说明:

如果出现与关键词不相同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

1.C 依据材料中“亨利·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本茨发明了汽车。

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故选C。

2.C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主要是手工业者的实践经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技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即“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与发明”。

①蒸汽机、③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题意。

②电灯、④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3.D 依据材料中“美国在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而在当时的英国,每1万人口中,大学生只有6人”,可知“英国和美国都重视教育和科技”说法错误;

B、C两项材料中没体现,排除A、B、C。

由材料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环锭纺织机、缝纫机……由美国发明的”,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D符合题意。

4.A 依据材料可知,女性解放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西方国家基本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教育的普及,妇女运动的兴起,民主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强,因此①②④正确,③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苏俄为恢复经济实行的政策,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③。

故选A。

5.A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话”“飞机”“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①②③符合题意,微信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题意,排除④。

6.B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结合材料中“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与题意相符。

7.C 读图可知,美国在19世纪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这主要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

8.D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对近代欧洲教育的影响。

图1反映了15世纪巴黎大学下设的四个系——文科、法科、医学科、神学,这主要是受当时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图2反映了19世纪柏林工业大学下设的四个系——机械、冶金、化学、造船,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工业革命开展需要近代科学知识。

故本题选D。

9.A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可以判断是工业革命的开展给人类环境带来了危害。

10.C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

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一切物种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故选C。

11.B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主张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

严复所宣传、提倡的进化论思想对中国维新变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12.B 达尔文是科学家,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启蒙思想家。

13.A 材料中“心爱的花朵”“生命的热情和燃烧的火焰”表明了这幅画的对象是花,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梵高的《向日葵》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每朵葵花都好似燃烧的火焰,花瓣和葵花叶则像跳跃的火苗,故选A。

14.C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贝多芬创作的《英雄交响曲》是为拿破仑所写的,当贝多芬创作此曲时,拿破仑是他理想中的民族领袖和杰出革命家,但当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改成了“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这体现了贝多芬追求民主的精神,故选C。

15.A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描绘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排除④。

二、选择题

16.答案 

(1)文艺复兴。

(2)国家介入(或管理)教育使政府作用加强;

加强了教育立法;

增加了实践课程;

等。

(答出其中两点且大意相符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适应了资产阶级的需要,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大意相符即可,3分)

17.答案 

(2)以内燃机为动力装置的火车。

(3)对人类生活:

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交通和出行条件;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对生态环境:

带来了空气污染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引发能源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18.答案 

(1)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3)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话、汽车、飞机等。

(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第三次科技革命:

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4)科技发展促进了生产工具的变革;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化;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19.答案 

(1)图1: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分)图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变化:

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美国超过英国。

(或美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1分)原因:

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

(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并采用最新技术,促进了经济发展)(1分)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进步、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要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

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