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痰饮学说.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5596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痰饮学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痰饮学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痰饮学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痰饮学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十一章痰饮学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痰饮学说.docx

《第十一章痰饮学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痰饮学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一章痰饮学说.docx

第十一章痰饮学说

第十一章痰饮学说

 

    痰饮学说是阐述痰饮产生的原因、致病机理及其辨证论治的学说。

痰饮是体内津液结聚的病理性产物,其质稠浊者为痰,其质清稀者为饮。

由于痰和饮的性质相同而又常合而为病,所以常痰饮并称。

痰饮既是病理性产物,又是引起病变的致病因素。

《中医内科学》教材则分为痰证、饮证。

痰证是指脏腑气血失调,水湿津液凝结成痰所产生的各种病症。

分有形、无形两类。

有形之痰咳吐可见,无形之痰从症测知。

饮证是指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这一学说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和总结,在理论上和临床治疗上都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众多方面,并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成为中医理论中有特点的组成部分。

 

一.痰饮的产生

人体水湿津液代谢生理:

《素问·经脉别论》说: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腕,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1.痰的发生

文献:

历代医家论述很多,有代表性的论述如下。

清代医家吴澄在《不居集》中对痰的发生归结到肺、脾、肾三脏。

“盖痰之生也,多由于脾”,“痰之来也,多由于肺”“痰之本也,多在于肾”。

明代李延《医学入门》中说:

“痰源于肾,动于脾,客于肺”。

2.饮的发生

文献:

《素问·气交变大论》说:

“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饮发中满”。

宋代陈言、明代张景岳认为,饮的发生是由于外受寒湿,内伤水饮,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以致水液聚积而成。

3.痰与饮之区别

痰与饮虽然均为外感六淫或饮食失节,内则脾、肺、肾三脏失常,水液结聚而成,但痰与饮有许多明显的区别。

如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痰饮》中说:

“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

益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满、吞酸嗳腐、渥渥有声等证,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所谓饮也。

若痰,有不同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

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

 

二.痰饮致病的机理

1.肺为贮痰之器说(窠囊说)

“脾之湿热,胃之壮火,交煽而互蒸,结为浊痰,溢出上窍,久久不散,透出肺膜,结为窠囊”(喻昌《寓意草》)。

2.脾为生痰之源说

李用粹《证治汇补》:

“脾肺二家,往往病则俱病者,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脏气恒相通也。

3.百病皆由痰作祟说

痰浊随气升降,流行于人体脏腑各处而造成种种病变。

故清代医家汪昂曰“百病皆由痰作祟”。

4.三焦气塞聚成痰饮说

“若三焦气塞,脉道壅闭,则水饮停积,不得宣行,聚成痰饮”。

明朱啸《圣济总录》

5.痰瘀相关说

《丹溪心法·痰饮》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

明代医家罗赤诚《医学粹言》“瘀血挟痰”。

三.痰饮的辨证

(一)痰病辨证

1.辨痰的六淫属性:

①风痰

表现为眩晕,恶心欲吐,咳出的痰量多,呈泡沫状,有时喉中痰声漉漉,四肢麻木,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浮弦。

本证以体胖者居多,有时发生癫痫、抽搐、中风及瘫痪等证。

古代医家认为风痰多见奇证。

②热痰

表现为咯痰黄而粘稠,有痰块,面赤烦热,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洪滑或滑数。

另外,痰火一证是因痰火扰乱神明,而导致病人狂躁或神昏谵语。

③湿痰

痰色白而稀粘,量多易于咯出,可伴有胸皖闷,食欲不振,疲乏嗜卧,大便稀溏等,舌苔厚腻,脉缓滑。

④寒痰

痰色白而清稀,形寒伯冷,背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舌苔薄白或白滑,脉沉迟。

⑤燥痰

痰量极少,粘稠而不易咯出,痰唾如线或如小珠或如胶漆,间带血丝,口干粘燥而痒,或表现为干咳无痰。

有的伴有低热,尿黄或短赤;舌苔干燥少津。

脉滑数或细而涩。

另外,还有气(郁)痰,其常结于咽喉,而有异物感,咯吐不出,咽吞不下,伴有胸脯痞满,此即“梅核气”;食痰,其表现为痰多而粘,如桃胶、蚬肉之状,伴有胸腹胀闷不安,苔腻脉滑;酒痰,则因酒积而生痰,表现为痰量多而粘腻,痰唾呕恶,清晨多咳嗽,苔腻或黄赋,脉滑。

2.辨痰的五脏所属:

①痰在肺的主要证候

咯痰,痰色白或黄,清稀或粘稠,易咯出或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或吐浊唾液沫,或稠而带绿,或如煤炱、桃胶、破絮等等不同。

引起的病有咳嗽、哮喘、喉风、梅核气、肺痈、肺痿、肺痨等。

②痰在心的主要证候

心悸、神昏、狂乱、谵语、痴呆、胸背彻痛、梦幻怪异等。

引起的病有心悸、心痛、癫痫、癫狂、胸痹和温病痰热蒙蔽心包等。

③痰在脾的主要证候

吞酸、嘈杂、痞满、心下如停冰雪,或吐冷涎绿水,背冷如掌大等。

引起的病有呕吐、噎膈、疟疾、肥胖等。

④痰在肝的主要证候

胁肋胀满,头昏眼花,口眼歪斜或颠动,肢体麻木或瘫痪,或痰涎挟肝气上冲,或自觉胸腹间有二气交扭,时时如烟上熏,顿觉头面烘热等。

引起的病有中风、癫痫、痰厥、眩晕等。

⑤痰在肾的主要证候

腰痛冷重,或脊中一点冷冰而痛,,眼眶发黑,男子精冷,女子宫寒等。

引起的病有遗精、阳痿、经闭、不孕、带下等。

3.痰阻经络:

①痰阻肌腠

遍身皮下可触及大小不等的颗粒或绵软肿块,不红肿、不痛痒、不化脓,甚则肌肤顽麻,经久不消。

②痰流肢体

初起局部麻木冷痛,逐渐则痛不可忍,可腰膝或腿胯不能转例屈伸,重着不移,甚则成为“肋骨流痰”(附骨疽)。

③痰逆癫顶

头目眩晕、偏正头痛、口眼歪斜、头发脱落等。

若胆胃郁热生痰,随经上逆,干扰清阳,则见眩晕、口苦耳鸣,虚烦不眠、惊悸多梦;若风痰上冲头则偏头痛,或一侧面瘫,或口眼抽动,且反复发作;若寒痰上攻,头脑冷痛,虽炎夏也容重棉包裹,喜温而恶寒,痛剧时常欲敲击。

④痰结胸胁

有结在胸膈者,有旁积季胁者,有阻滞乳房者。

如结胸、痃癖、乳核(乳病或痰核)等。

⑤痰伏筋骨

痰涎内注筋骨,或腰酸重。

逐渐漫肿,皮色不变,甚则游走肿痛;若下肢局部麻木冷痛,日久不已,亦不化脓(贴骨流痰);或关节冷痛肿大,腿胫肌肉消瘦(鹤膝风);或下肢厥冷,皮肤黯黑,痛如火烙(脱疽)。

(二)饮病辨证

笔者根据临床体会,饮病辨证主要辨病位。

1.饮留胃肠(痰饮):

各种疾病尤其慢性疾病出现胸腔、心包、腹腔积液,胃肠积液(X线透视可见液平面)。

患者由体胖逐渐消瘦,胸腔胀满,饮食减少,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呕吐清水,痰涎,口渴不欲饮,皖腹寒冷,背心一片常为冰凉,头昏目眩,大便多溏薄,或兼有咳嗽、心悸。

舌苔白腻或灰腻,脉弦或弦滑。

2.饮聚胸胁(悬饮):

多见急性疾病如胸膜炎、气胸血胸、急性心内膜炎导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患者证见胸胁疼痛,咳嗽,呼吸时疼痛加剧,翻身时牵引作痛,肋间饱满,呼吸气促,喜例卧,舌苔白滑,脉沉弦。

3.饮溢四肢(溢饮):

粘液性水肿,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出现的四肢浮肿。

患者证见身体疼痛且重,四肢浮肿,恶寒,当出汗时不出汗,口不渴,有时伴有咳喘,痰多白沫,干呕。

舌苔白,脉弦紧。

4.饮聚膈上(支饮):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气肿并感染炎症渗出。

患者咳逆喘息,面浮肢肿,眩晕,痰多色白。

遇寒即发,历年不愈。

舌苔白腻,脉弦滑。

5.水气凌心:

尿毒症血液中尿素氮、肌酐数值高于正常值一倍以上者;肺心病、风心病、妊娠中毒症导致急性心衰。

患者证见心中悸动,心下坚满,胸中痞闷,背部恶寒,短气不得卧,舌白滑,脉沉弦。

 

四.痰饮的论治

(一)论治原则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

“痰乃病之标,非病之本也。

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痰自无矣。

”这是对前人治痰之总结,实际指出了治痰三原则。

1.治痰饮先治气:

痰饮为津液所化,盖行则为津液,聚则为痰饮;流则为津,止则为涎。

其所以流行聚止,都是气作用的结果。

宋代庞安时曾说过: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

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对于痰饮亦不例外。

2.治痰当知求本:

由于痰多因热邪熬灼津液而成,属阳;饮多因寒邪凝聚津液而成,属阴。

故治疗多以清火为主治痰,实者利之,虚者化之;以燥湿为主治饮,实者逐之,虚者以温药和之。

但是由于生痰之因不一,所以治痰当求其本。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痰饮》中对此作了独到的发挥,他说:

“治痰当知求本,则痰无不清。

若但知治痰,其谬甚矣”。

因此痰因火动者,宜治火为先;痰因寒生者,宜温中为主;风痰宜散之,非辛温不可;湿痰宜燥之,非渗利不除;郁痰有虚有实,郁兼怒者宜抑肝,郁兼忧者宜培肝、肺。

总之审证求因,就是求其本。

3.温脾、强肾为治痰之源:

由于脾主运化,肾主水,所以在明清之际诸如赵献可、张景岳、柯琴、吴澄等医家对于“脾为生痰之本”、“肾为生痰之源”的观点进行了阐发与论证。

如张景岳说:

“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

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食饮不化,土不制水也。

......故治痰者,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使根本渐充,则痰将不治而自去矣”。

这就是如能健脾益肾,则水湿津液决不致内停而成痰饮之患,且肾阳可温照脾土,脾的运化有赖于肾阳的资助,所以温脾益肾是治痰饮的根本大法。

(二)治疗痰饮名方介绍

1.二陈汤《局方》

治一切痰饮为病,咳嗽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

汪昂《医方集解》注:

“脾虚不能健运,则生痰饮,稠者为痰,稀者为饮。

水湿其本也,得火则结为痰,随气升降,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其变不可胜穷也。

半夏(姜制)二钱,陈皮、茯苓一钱,甘草五分,加姜煎。

前人谓治痰通用二陈,加减如下:

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

寒痰加半夏、姜汁。

火痰加石膏、青黛。

湿痰加苍术、白术。

燥痰加括蒌、杏仁,

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

老痰加枳实、浮海石、芒硝。

气痰加香附、枳壳。

胁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

四肢痰加竹沥。

本方加人参、白术,名六君子汤,治气虚有痰。

本方去茯苓、甘草,名陈皮半夏汤;再加桔梗,名桔梗半夏汤。

本方去陈皮、甘草,名半夏茯苓汤;再加生姜,名小半夏加茯苓汤,治水气呕恶。

本方加黄芩,名茯苓半夏汤,治热痰。

本方加黄连、栀子、生姜,名二陈加栀连生姜汤,治腮上热痰,令人呕吐。

去生姜,治嘈杂。

本方加砂仁、枳壳,名砂枳二陈汤,行痰利气。

本方加胆星、枳实,名导痰汤,治顽痰胶固,非二陈所能除者。

再加菖蒲,治惊悸健忘,怔忡不寐。

导痰汤加木香、香附,名顺气导痰汤,治痰结胸满,喘咳上气。

本方加枳实、栝蒌、莱服子、山楂、神曲,冶食积痰嗽发热。

本方加苍术、枳壳、片子姜黄,名加味二陈汤,治痰攻眼肿,并酒家手臂重痛麻木。

本方除甘草,加干姜,姜汁糊丸,名温中化痰丸,治胸脯寒痰不快。

本方除茯苓、甘草,加黄连,面糊丸,姜汤下,名三圣丸,治痰火嘈杂,心悬如饥。

又东南之人,湿热生痰,故朱震亨主之加枳实、砂仁,名枳实二陈汤。

2.苓桂甘术汤《金匮》

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稀者为饮,稠者为痰。

茯苓四两桂枝白术三两甘草二两

此足太阴药也。

喻嘉言曰:

茯苓治痰饮,伐肾邪,渗水道;桂枝通阳气,开经络,和营卫;白术燥痰水,除胀满,治风眩;甘草得茯苓则不资满而反泄满,故本草曰:

甘草能下气除烦满。

此证为痰饮阻抑其阳,故用阳药以升阳而化气也。

3.清气化痰丸《医方集解》

治痰热。

半夏姜制胆星半两橘红枳实杏仁栝蒌仁黄芩酒炒茯苓一两姜汁糊丸。

姜汤淡下。

此手足太阴之药,治痰火之通剂也。

水湿火热,皆生痰之本也。

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故化痰必以清气为先也。

4.茯苓丸《指迷方》,又名指迷茯苓丸。

吴昆《医方考》

治痰停中脘,两臂疼痛。

半夏曲二两,茯苓一两,乳拌。

枳壳五钱,麸炒。

风化硝二钱半。

姜汁糊丸,姜汤下。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

半夏燥湿,茯苓渗水,枳壳行气,化硝软坚去坚痰,生姜制半夏之毒而除痰,使痰行气通,臂痛自止矣。

喻嘉言曰:

痰药虽多,此方甚效。

痰饮流入四肢,令人肩背酸痛,两手罢软,误以为风,则非其治,宜导痰汤加木香、姜黄各五分,轻者指迷茯苓丸,重者控涎丹。

5.控涎丹,一名妙应丸。

《三因方》

治人忽患胸背手足腰项筋骨牵引钓痛,走易不定;或手足冷痹,气脉不通;此乃痰涎在胸膈上下,误认瘫痪,非也。

甘遂去心大戟去皮白芥子,等分,为末,糊丸。

临卧姜汤服五七丸至十丸,痰猛加丸数。

6.三子养亲汤明韩懋《韩氏医通》

治老人气实痰盛,喘满懒食。

紫苏子(沉水者),白芥子,莱服子各微炒、研,煎服。

或等分,或看病所主为君。

此手足太阴药也。

白芥子除痰,紫苏子降气,莱服子消食,然皆行气豁痰之药,气行则火降而痰消矣。

7.涤痰汤严用和《济生方》

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半夏姜制、胆星二钱五分,橘红、枳实、茯苓二钱,人参、菖蒲一钱,竹茹七分,甘草五分加姜煎。

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

心脾不足,风邪乘之,而痰与火塞其经络,故舌本强而难语也。

人参、茯苓、甘草补心益脾而泻火;陈皮、南星、半夏利气燥湿而祛痰;菖蒲开窍通心;枳实破痰利膈;竹茹清燥开郁,使痰消火降,则经通而舌柔矣。

8.礞石滚痰丸王隐君《丹溪心法附余》

治实热老痰,怪证百病。

大黄(酒蒸)黄芩(去朽)各半斤礞石(硝煅金黄色)沉香五钱。

风木太过,克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壅塞上中二焦,回薄肠胃曲折之处,谓之老痰,变生百病,不可测识,非寻药饵所能疗也,此丸主之。

9.外台茯苓饮《金鉴》

治心胸中有痰饮宿水,自吐出水,复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三两人参三两白术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

如人行八九里,再进之。

10.半夏天麻白术汤李杲

治脾胃内伤,眼黑头眩,头痛如裂,身重如山,恶心烦闷,四肢厥冷,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

痰厥者,湿痰厥逆而上也。

厥逆则上实,故令头痛,目眩,眼前见黑色也。

东垣曰:

太阴头痛,必有痰也;少阴头痛、足寒而气逆也;太阴、少阴二经虽不上头,然痰与气逆壅于膈中,头上气不得畅而为痛也。

半夏姜制麦芽钱半神曲炒白术炒一钱苍术人参黄芪陈皮茯苓泽泻天麻五分干姜三分黄柏二分酒洗

11.温胆汤

温胆汤,即二陈加枳实、竹茹。

《三因》云:

心虚胆怯,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短气悸乏,或自汗,并温胆汤主之。

《集解》治胆虚痰热不眠,虚烦惊悸,口苦呕涎。

《金鉴》治热呕吐苦,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

陈皮去白半夏姜制茯苓或用茯神甘草枳实麸炒竹茹加姜煎。

或加枣。

如心虚加人参、枣仁;

心内烦热加黄连、麦冬;

口燥舌干去半夏,加麦冬、五味、花粉;

表热未清加柴胡;

内虚大便自利去枳实,加白术;

内实心烦加黑栀子。

加人参、远志、枣仁、熟地,名十味温胆汤,治梦遗惊惕。

二陈加竹茹、枳实,二味皆凉药。

乃以凉肺经之热、非以温胆经之寒也,其以温胆名汤者,以胆欲不寒不燥常温为候耳。

胆以温为候,胆为中正之官,清静之府,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恶壅郁。

盖东方木德,少阳温和之气也。

若病后,或久病而宿有痰饮未消,胸膈之余热未尽,必致伤少阳之和气。

以故虚烦惊悸者,中正之官,以烤蒸而不宁也。

热呕吐苦者,清静之府,以郁灸而不谧也;痰气上逆者,木家挟热而上升也。

方以二陈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虽不治胆而胆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

命名温者,乃谓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也。

若谓胆家真畏寒而怯而温之,不但方中无温胆之品,且更有凉胃之药也。

12.邓氏温胆汤

竹茹10枳壳6橘红6法夏(胆星)10云苓15甘草6

加参(人参或党参、太子参),又名温胆加参汤。

主治:

气虚痰浊证

加减如下:

广东人气(阴)虚湿热者加太子参20,石斛15,薏苡仁30。

心血管疾病加五味子6,麦冬10,太子参15,五爪龙30,鸡血藤30。

脑血管疾病加天麻10,白术15,钩藤10,白蒺藜10,生牡蛎30或石决明30。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加夜交藤20,酸枣仁20,五味子6,钩藤10,石决明30。

甲亢加山慈菇15,玄参10,生牡蛎30,浙贝母15,石斛15,薏苡仁20。

肢体疼痹痛痛加威灵仙20,老桑枝30,杜仲15,川断10。

血脂高加山楂30,玄参10,丹参15。

动脉硬化加五爪龙30,鸡血藤30,土鳖虫6。

有外感加稀签草15,千层纸10,桑叶10,玄参10。

大便秘结加枳实10,玄参10。

免疫亢进加山慈菇15,玄参10,薏苡仁20。

尿酸高加薏苡仁30,玉米须30,土鳖虫6。

血糖高加淮山30,玉米须30,黄芪30或五爪龙30,白术15。

舌质黯加入丹参、生三七、路路通。

舌苔腻加入川萆解、白术、薏苡仁。

 

临床应用邓氏温胆汤体会:

①痰病多怪或怪病多痰,即疑难病症可以考虑运用治疗痰证的理法方药。

②精神科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忧郁症等。

③老年病,脉弦者。

老年人患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失常、中风、眩晕、震颤麻痹等。

④血液生化某些项目异常,如血脂高、血沉快、免疫亢进、尿酸高、血糖高、

甲功异常等。

⑤肥胖者,肥胖人多痰湿。

如肥胖症脂肪肝。

该方可以减肥轻身。

⑥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者。

如老年人习惯便秘。

⑦咳吐痰涎者。

有外感但不宜用感冒药者。

⑧舌苔腻者,或舌黯者。

 

 

 

痰饮诊断标准

痰证宏观辨证标准:

主要条件:

①咯痰;②喉中痰鸣;③舌苔腻;④脉滑;

次要条件:

①嗜睡;②胸腹痞闷;③肥胖;④口干不饮;⑤恶心呕吐;⑥口眼歪斜。

辨证标准:

符合下列任何1项,即可辨为痰证:

①具备主要条件2项;②舌苔腻加次要条件1项;③咯痰加次要条件2项;④喉中痰鸣或脉滑加次要条件3项;⑤具备次要条件4项。

该诊断标准尚有待于进一步临床验证。

 

痰病及挟痰之证的诊断标准:

凡具有一条以上的病位症状和体征兼有一条以上的基本症状或体征,可诊断为痰病。

如患者头痛头重,这是痰犯于头的症状,但湿邪上犯亦可见类似症状,故不能单以此确诊痰病。

若再兼有呕恶痰涎、皮肤油垢明显,嗜睡或困吨,加之阴雨、闷热时上症尤重,则可确诊为痰湿头痛。

若患者的主症不足以确诊为痰病,但兼有两条以上痰病的基本症状和体征,则可诊断为挟痰之证。

如患者头胀痛,面赤耳鸣,口苦咽干,为肝阳上亢头痛之明证,但同时兼有胸闷、恶心欲呕,口中时有粘稠痰涎盈溢,则诊断为肝阳头痛挟有痰湿。

如仅出现一至两条病位或基本症状和体征,不符合痰病的最低诊断标准,可结合痰病的发病特点作出痰病的假定诊断,进行试探治疗。

如有的患者仅见前阴、腋窝、手足常泌液渗津,秽气甚大;或只有肢体局部时冷时热……等等,此类多属表现不典型的疑难症,都可以参照痰病辨证施治,每可收到一般常法难以起到的效果。

 

悬饮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

1诊断依据

1.1初期以咳唾胸胁引痛,或伴有恶寒发热为主症。

发病缓急不一。

1.2积饮形成后,胸痛减轻,胸闷逐渐明显。

重者有呼吸困难。

1.3积饮消退,可后遗胸胁疼痛,咳声不扬,少痰,迁延不已。

1.4少量积液时,患侧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积液量多时病侧呼吸运动受限制,胸满隆起,肋间隙增宽。

叩诊呈浊音或实音。

1.5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高,血沉增快。

1.6胸部X线摄片检查,可见肋膈角变钝或消失。

积液多者患侧有密度均匀致密阴影,纵膈向健侧移位。

包裹性积液边缘光滑饱满,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超声波探查有积液。

1.7胸水常规检查呈透明黄色或微混,少数可呈血性;比重大于1.018,蛋白含量大于2.5%;细胞计数以淋巴为主。

胸水结核菌培养可为阳性。

 

2证候分类

2.1邪郁少阳:

寒热往来,或恶寒发热,胸胁疼痛,咳嗽痰少。

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2.2饮停胸胁:

咳唾时胸胁引痛,转侧不利,偏卧于病侧则痛缓,肋间胀满,呼吸息促。

舌苔薄白,脉象沉弦。

2.3肺络不畅:

胸胁疼痛,呼吸不畅,或有闷咳,迁延不已。

舌苔薄,脉弦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