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4606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能结合高中生认知水平、已有知识与技能基础分析教材,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

2.确定物理教学目标

(1)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含义。

(2)能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基础和发展需求,确定并准确表述具体的教学目标。

3.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1)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高中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能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择、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

4.设计物理教学过程

(1)能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2)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

(三)教学实施

1.课堂学习指导

(1)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2)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2.课堂教学组织

(1)掌握物理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尤其是探究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2)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3)能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

1.物理学习评价

(1)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能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2.物理教学评价

(1)能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恰当体现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

(2)能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三、试卷结构

模块

比例

题型

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

40%

单项选择题

计算题

教学设计

27%

教学设计题

教学实施

20%

案例分析题

教学评价

13%

合计

100%

单项选择题:

约27%

非选择题:

约73%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

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A.红光以300的入射角入射B.红光以450的入射角入射

C.紫光以300的入射角入射D.紫光以450的入射角入射

(2)两个平行放置的大金属板M和N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四个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从左到右依次为

,如图示。

不考虑边界条件,则有

A.

B.

C.

D.

2.计算题

(1)法拉第曾提出一种利用河流发电的设想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两块面积均为S的矩形金属板,平行、正对、竖直地全部浸在河水中,间距为d;

水流速度处处相同,大小为v,方向水平;

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为B,水的电阻率为ρ;

水面上方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通过绝缘导线和电键K连接到两金属板上。

忽略边缘效应,求:

①该发电装置的电动势;

②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

③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

(2)如图示,某人从井中提水。

水桶离开水面时装有10.0kg的水,由于漏水,水桶每升高1.00m要漏去0.20kg的水。

求:

人匀速地将水桶从水面提升10.0m到达井口时所做的功。

 

3.案例分析题

某教师为了了解学生对电路、安培力、左手定则等知识的综合掌握与运用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其中第5题如下。

检测结果不少学生选择了C选项。

[题目]在图示的电路中,每节电池均相同,当电键S分别置于a、b两处时,若导线MM'与NN'之间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则可判断这两段导线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相互吸引,

D.相互排斥,

针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答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答出2个即可)?

(2)针对其中由物理知识方面导致的错误,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用于帮助学生学习。

4.教学设计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

高中物理《物理1》某教材“自由落体运动”一节内容节选

材料二: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与“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的“内容标准”

“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普通高中高一学生,课前已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简要分析材料一内容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中的作用

(2)完成材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思想。

(不少于300字)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1.化学学科知识运用能力。

掌握化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具备化学学科的实验技能和方法,了解化学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领域、层次及思维方法;

掌握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化学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准确理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具有运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化学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学会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合理利用化学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具有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化学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化学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

掌握化学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理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认识高中学生建构化学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

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获得化学学习的方法;

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合理发挥多种媒体在化学教学上的功能。

具有较强的教学实施能力。

4.化学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

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能够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改进教学。

具有一定的教学评价能力。

(一)学科知识运用

1.化学专业知识

(1)掌握与中学化学密切相关的大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2)掌握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化学学科实验技能和方法,能够运用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化学研究的专门性方法、化学学科认识世界的视角及思维方法;

了解化学发展史及化学发展动态。

2.化学课程知识

(1)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2)熟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模块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理解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知识呈现形式,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使用教材。

3.化学教学知识

(1)了解化学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等一般知识。

(2)认识化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掌握中学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等核心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及教学方法。

(3)知道化学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课外活动、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组织化学教学活动。

1.化学教材分析能力

(1)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及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特点,掌握高中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确定课时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化学教学内容与化学课程内容、化学教材内容和化学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能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

(3)通过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析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并阐述相应的教学解决方案。

2.确定化学教学目标

(1)领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含义。

(2)能够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具体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并准确表述。

(1)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3)了解化学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4.设计化学教学程序

(1)理解化学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2)通过研究典型的化学教学设计的案例,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评价教学案例的合理性。

(3)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化学课时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

1.课堂学习指导能力

(1)了解化学情境创设、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方法,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2)知道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基本特点,能够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2.课堂组织调控能力

(1)掌握化学教学组织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决化学教学过程中各种冲突的能力。

(2)了解对化学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教学活动因素进行调控的方法。

3.实施有效教学能力

(1)能依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进行化学课堂教学。

(2)掌握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特点和方法,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能恰当选用教学媒体辅助化学教学,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

1.化学学习评价

(1)了解化学教学评价的知识和方法,具有正确的评价观,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能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化学学习的状况,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2.化学教学评价

(1)能够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

(2)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评价,提出改进的思路。

一、试卷结构

学科知识运用

30%

简答题

10%

诊断题

约40%

约60%

(1)下面是某教师的板书,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A.木炭、铵盐           B.银氨溶液、已烯

C.油酯、碳铵           D.活性碳、铵基酸

(2)

肾上腺素可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反应,其结构简式如下图。

下列关于肾上腺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与FeCl3溶液能够发生显色反应

B.该物质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C.1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2molNaOH

D.该物质与浓溴水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3)IVA族元素从Ge到Pb,下列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加的是

A.+2氧化态的稳定性          B.二氧化物的酸性

C.单质的熔点           D.氢化物的稳定性

2.简答题

一位化学教师讲了一堂公开课“盐类的水解”,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讲出了盐类水解的本质及规律,但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提问方面。

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盐类的水解”内容为例,设计两个有效的课堂教学问题。

(2)请结合这两个课堂教学问题,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3.诊断题

某教师在过程性考试中设计了下列测试题,多数学生的解题过程及考试结果如下:

[试题]甲、乙两个电解池均以Pt为电极,且互相串联,甲池盛有AgNO3溶液,乙池盛有一定量的某盐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中阴极质量增加2.16g,乙池中电极上析出0.24g金属,则乙池中溶质可能是(  )

A.CuSO4   B.Mg(NO3)2  C.Al(NO3)3    D.Na2SO4

[考试结果]有62.4%的学生按下述思路解题而错选答案B。

甲池阴极电极反应为:

Ag++e-

Ag,n(e-)=n(Ag)==0.02mol

故乙池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乙池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Mn++ne-

M(设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根据甲、乙两池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相等,则

=

,得:

a=12n

故答案为B。

试根据上述解题过程及考试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答案是   ,解题思路是            。

(2)分析学生解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4.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学科或专门领域内的问题解决涉及大量专门知识的应用,这些专门知识是问题解决的基础。

离开这些知识,就无法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又称为描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

JosephD.Novak(1984)认为概念图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了概念之间的联系,它强调的是概念之间的层次结构和相互联系,因而能够反映被试的陈述性知识的组织特征。

在概念图中化学概念之间的横向连线越多,纵向连线越深,说明学生对化学概念的掌握程度越好,头脑中的陈述性知识结构化程度越高……

(摘自牛拥,李广洲.学优生与学困生陈述性知识结构化程度差异的探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8-9):

4)

根据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哪些类型的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

(2)陈述性知识的教学适宜选择哪些教学方法?

为什么?

(3)试以中学化学某一知识为例,画出该知识的概念图。

(4)试简要说明中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时形成困难的原因。

5.教学设计题

材料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的目录(略)。

材料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硝酸的性质”原文(略)。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教材中该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2)写出本课的化学三维教学目标。

(3)请说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试选择适合于本课的教学方法。

(5)设计一个包含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片段。

(6)请对本节课进行板书设计。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1.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

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具备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

了解生物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

能举例说出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生物学教学知识与能力

掌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准确理解《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并能用其指导高中生物学教学。

3.生物学教学设计能力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恰当可行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合理利用课程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

了解生物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一)学科知识

1.掌握与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相关的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进化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及相关的生物技术;

了解生物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

2.掌握生物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运用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分析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二)教学知识

1.理解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

熟悉高中生物学课程3个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

知道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2.了解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呈现形式。

3.了解生物学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一般知识与技能。

4.了解生物学科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和过程。

5.掌握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的一般教学策略。

(三)教学设计

1.学习需求分析

(1)分析学习者

●分析高中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一般特征,如年龄特征、整体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

●分析高中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差异性,如个性差异、知识水平差异、不同的学习态度等。

(2)分析教材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特点,确定课时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生物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明确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明确核心概念,确定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2.确定教学目标

(1)领会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含义。

(2)根据三维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确定并准确表述教学目标。

3.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1)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合理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

4.设计教学过程

(1)合理安排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环节。

(2)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

(3)分析并评价教学案例。

5.撰写格式规范的教案

6.了解生物学教学中常用的评价类型及其特点

学科知识

47%

教学知识

16%

37%

材料分析题

约33%

约67%

(1)下列属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A.染色体B.核膜C.核糖体D.内质网

(2)下图表示硅藻属浮游生物的数量和北温带海洋上层一些非生物因素的季节性变化。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硅藻数量的减少与水中磷、硫含量的减少

B.有关光照强度过高会使浮游生物(硅藻)的生长受到抑制

C.浮游生物(硅藻)数量的增加导致水中磷、硫含量的减少

D.光照强度的升高促进了分解者的活动,使水中磷、硫等无机盐减少

(1)绘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简图,标出主要部分名称,并描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2)在进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一概念的教学中,你认为教学难点是什么?

简要说明如何突破该教学难点。

3.教学设计题

阅读“细胞有丝分裂”的教材内容(教材内容略),确定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知识目标。

4.材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引入新课

提前10天左右让学生利用玉米种子培养幼苗(可用小培养皿,底部铺浸湿滤纸的方法)。

实验分2组,一组在完全不透光的盒子中,另一组在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盒子中。

上课前选取实验结果较明显的幼苗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疑问:

一侧开孔的盒子中的幼苗弯曲向光生长,为什么?

2.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展示下面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分析。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胚芽鞘的向光性是由其尖端决定的。

3.达尔文的验证感光部位实验

提出问题:

提供胚芽鞘若干,单侧光源等,让学生设计一个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是尖端还是尖端以下)的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案,并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4.教师讲解拜耳实验、詹森实验和温特实验的基本过程。

5.介绍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并引导学生探究向光性原理。

6.总结。

问题:

(1)该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你认为他可能选用的课程资源有哪些?

(2)根据以上教学设计思路,分析该教师的教学设计中使用了哪些教学策略?

(3)在实施这些教学策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