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项目贷款评审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农业项目贷款评审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项目贷款评审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项目借款人经济实力较弱;
〔6〕劳动力密集。
2.农业项目的分类:
农业要紧能够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种植业,二是养殖业,三是捕捞业,四是加工业,五是农机化业。
各行业所涉及的要紧内容如下表:
分类
要紧内容
种植业
大田作物种植
要紧指在大田里种植的粮食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等要紧农作物。
园艺类
要紧指蔬菜、花卉及果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养殖业
畜牧养殖
要紧指从事家畜、家禽类的养殖生产;
兽医兽药的生产开发以及草原建设等
水产养殖业
要紧指从事水经济水生生物的养殖;
可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
捕捞业
一样捕捞业
要紧指在国家领土范畴内的水域进行的捕鱼作业〔含200海里经济专属区〕
远洋捕捞业
要紧指在国家领土范畴外的水域进行的捕鱼作业〔含在公海和其他国家海域内或经济专属区内〕。
加工业
初级加工
要紧指不改变被加工物形状的简单加工
深加工
要紧指改变加工物形状的加工
农机化业
要紧指为农业生产所需的机械、机具制造和农机修理服务
〔四〕近期我行农业贷款项目重点支持的范畴
现时期我行农业贷款的要紧领域为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经营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要紧形式如下:
公司+农户:
公司通过订单的形式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公司直截了当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和收购产品;
公司+基地+农户:
公司建设原料基地,并通过原料基地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并收购原料;
公司+合作社+农户:
公司与合作社签订原料购销合同,合作社再组织农户进行生产并提供生产服务;
公司+协会+农户:
公司通过与协会签订合同,协会再组织农户生产。
具体支持的内容及区域如下:
1.要紧支持品种:
列入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中规划的、已形成产业化经营的要紧品种,如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牛奶、牛羊肉和水产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2.要紧支持产业化地区:
见附件6-6-1。
3.要紧支持对象:
具有带动农户致富作用的、国务院八部委确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省及省以下重点龙头企业。
省及省以下重点龙头企业需以政府信用作为融资平台(待试点后提出指导意见)。
二、评审方法与要求
〔一〕关于借款人评审
关于新组建的借款人,应重点对要紧股东的经济实力、运行机制、治理能力、要紧产品及市场竞争能力和实际出资能力以及要紧股东是否有从事农业项目的经历等方面进行评审。
农业企业的财务报表与现行企业财务报表差不多一致,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作为生产资料的种畜、多年生果树等列为固定资产。
⏹农业项目用地一样无土地证,且土地性质为农业用地,转让变现困难。
⏹考虑到农业项目的风险,借款人资产负债率应不超过65%。
风险提示
农业企业许多由家族经营转型成股份制,因此在进行借款人评审时有必要强调治理措施。
〔二〕关于项目政策、技术及建成风险评审
重点说明项目概况、项目审批程序、项目建设政策性及可行性和必要性。
1、关于项目概况
〔1〕项目地理位置、建设区域,要紧说明是否符合农业部规划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2〕项目实施地省份〔包括直辖市、自治区〕、都市〔要紧指地级以上都市〕差不多情形介绍,要紧包括:
面积、人口数量、上一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及项目涉及品种在该地区的经济进展中的地位。
〔3〕简介项目的要紧产品,假设产品超过两个时,列表说明。
〔4〕简介区域内项目涉及品种的种、养殖历史、农业产业化进展现状及趋势、带动农户的作用等。
该地区的农业项目及该品种是否曾使用开发银行的贷款,以及贷款作用、贷款规模、贷款的资产质量状况等。
〔5〕简介项目总投资及申请开发银行贷款数额,说明单项工程的投资分布。
〔6〕简述项目采纳的技术,该项目技术的特点,国际国内的技术进展趋势,几种不同技术的比较。
2、项目完工风险
〔1〕项目的审批:
项目审批过程及审批文件及文件编号,是否纳入国家发改委国债专项〔如食品加工专项、农产品加工专项、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项等〕。
重大项目需有农业主管部门的举荐意见。
〔2〕自然灾难风险
考虑到农业项目的特点,应说明项目面临的要紧自然风险,如疫病、天灾等及可能形成的缺失及所采取的必要防范措施。
〔3〕产业化的实施模式
项目对农户的带动成效、采取的模式〔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中介组织+基地等〕。
〔4〕项目政策性及可行性和必要性
3、资金风险评审
重点对项目总投资的各项资金来源进行逐项分析,说明其落实情形及可靠性。
项目资本金来源要紧包括:
国家投入资金:
要紧包括财政拨款和国债等资金;
地点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包括各项基金〕;
企业自有资金以及其他不需要还本付息的资金。
资金风险评审规定参见«
通用贷款评审篇»
。
〔三〕关于市场风险评审
第一对项目产品进行目标市场定位,确定项目产品的市场是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依旧区域性市场。
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产品的市场具有一定的区域限制〔产品的销售半径〕,除考虑到运输成本外,农业产品要紧还要考虑产品的保持期及由此而产生的运输期限。
1、产品的量
针对目标市场的消费适应、传统消费量、消费进展趋势、人口情形、人均消费能力和消费愿望及潜在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后的消费推测。
2、产品的定价
重点对各目标市场的同类产品的〝价〞进行分析〔至少有三年的数据〕,并依照社会进展、消费适应、消费趋势的变化对进展趋势进行分析,是否有可能的替代品。
3、企业的竞争能力
由于农产品的竞争性,市场分析还必须在市场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对同类产品的加工生产能力、市场价格、企业状况、国外产品进入市场的可能性等进行分析,确定本项目产品可能的市场份额和进展前景。
依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实际情形,市场风险分析按按加工类项目进行市场风险分析标准表测算。
〔四〕关于财务风险评审和偿债能力评审
农业项目的财务风险评审具有以下特点:
内部收益率变化范畴较大,从最低大田种植业〔低于8%〕到最高的加工业〔13-18%〕,视不同类型的项目及项目所处时刻而异。
项目财务分析的一样原那么:
1运算期
农业贷款项目运算期一样为15年,专门项目可达20年。
远洋渔业造船项目12年;
2、还款资金来源
可用于还款的资金要紧包括项目的利润、折旧。
农业项目的折旧依项目建设内容不同、建设地区不同而取值各异,远洋渔业项目的造船采纳快速折旧法,一样折旧年限为8年,加工类的项目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补贴及贴息
借款人的综合效益及其他渠道获得的补贴等只是项目存在优势,而不能作为要紧还贷来源。
4、偿债覆盖率
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偿债覆盖率应大于等于2。
5、税费与免税政策
〔1〕屠宰税:
涉及屠宰加工的农业项目均要缴纳屠宰税。
〔2〕农业特产税:
目前部分省份已取消,但仍有些地点对某些品种征收。
〔3〕增值税:
初级加工〔即不改变加工物形状的〕增值税税率13%,深加工税率为17%。
关于国务院八部委确认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增值税采取先征后返,但运算时应注意进项和销项的不同。
〔4〕消费税:
酒类加工项目需缴纳消费税〔5%〕
〔5〕所得税:
凡是列入国务院八部委确认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的企业一律免交所得税。
〔6〕农业税:
今年国家正式宣布逐步取消农业税,因此在进行项目评审时依照不同地区取值不同。
农业贷款项目应专门注意自然灾难风险。
〔1〕在财务评审时应注意,一些可研报告考虑农业项目自身风险不够,往往以最正确年份来进行测算,内部收益率过高。
〔2〕一些农业产品的产量有大、小年之分,产量应平均运算。
〔3〕关于养殖类项目要充分考虑疫病流行及造成的缺失。
〔4〕对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要充分估量到产品进口国与我国之间的贸易磨擦和技术壁垒及其他非关税壁垒情形。
附件6-5-1
农业部规划确定的上述优势品种的进展地域
品种
主攻方向
优势区域
发展目标
专用小麦
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重点进展优质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稳固进展中筋小麦,确保国内市场需求,积极争取出口。
实行统一提供优质专用品种,推广保优李本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产销衔接,改变混种、混收、混储状况,提高专用小麦质量的稳固性和一致性。
重点建设黄淮海、长江下游和大兴安岭沿麓等3个专用小麦带。
黄淮海优质强筋小麦带要紧布局在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江苏、安徽等7个省的39个地市82个县、市。
长江下游优质弱筋小麦带要紧布局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4个省的10个地市20个县、市。
大兴安岭沿麓优质强筋小麦带要紧布局在黑龙江、内蒙古等2个省、自治区的3个地市11个县〔旗〕农场及黑龙江垦区2个治理局
到2007年,全国专用小麦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比例达到40%左右,比2001年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
其中3个专用小麦带进展的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面积占全国专用小麦面积的比例达到40%以上,比2001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实现差不多满足国内需求,力争向东亚国家或地区出口的目标
专用玉米
以提高玉米的商品质量和专用性能为突破口,大力进展饲用玉米和加工专用玉米,优化玉米品种结构;
实施订单生产,搞好产销衔接,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主产区玉米转化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
重点建设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和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
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要紧布局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等4个省、自治区的26个地市102个县、市〔旗〕;
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要紧大局在河北、山东、河南等3个省的33个地市98个县、市。
到2007年,2个优势产区玉米单产、总产分别提高20%,专用玉米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60%以上。
在增强优势产区转化能力的基础上,扩大〝北出〞,抑制〝南进〞,形成有出有进,出大于进的贸易格局。
高油大豆
以提高高油大豆单产和含油率为重点,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尽快抢占国内增量市场,替代部分进口。
加快选育高油大豆优良品种,推进专品种种植,实行高产模式栽培,推行深耕深松技术和玉米、大豆轮作制度,实行专收、专储,做好产销衔接。
重点建设东北高油大豆带,要紧抓好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吉林中部、辽河平原、内蒙古东四盟市等5个优势产区,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高油大豆生产区。
要紧布局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个省、自治区的30个地市〔盟〕127个县、市〔旗〕。
到2007年,东北地区高油大豆总产量明显提高,单产和含油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平均亩产达到150公斤以上,含油率提高2个百分点。
将我国高油大豆年进口量操纵在合理水平。
棉花
适应纺织工业多元化的需要,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近期以提高棉花比强度为中心,重点进展市场短缺的陆地长绒棉和中短绒棉生产,大幅度减少〝三丝〞含量,提高棉花质量,推进棉花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棉花效益。
在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重点建设120个棉花生产基地。
其中黄河流域棉区要紧建设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5个省的50个县,长江流域棉区要紧建设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南襄盆地等地的40个县,西北内陆棉区要紧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兵团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30个县、团场。
到2007年,3个棉区棉花单产达到75公斤/亩,棉花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长绒、中短绒棉花比例力争由目前的1:
95:
4调整为7:
83:
10,进一步提高棉花的一致性和整齐度,减少〝三丝〞含量,将长江流域棉区建设成为适纺50支纱以上和20支纱以下为主的原料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建设成为适纺40支纱为主的原料生产基地,西北内陆棉区建设成为以适纺32支纱为主的原料生产基地,满足我国纺织工业进展的需要。
〝双低〞油菜
以提高〝双低〞油菜的含油率和单产水平、降低芥酸和硫甙含量为重点,加快新品种选育和种子产业化进展,大力推进专品种集中连片种植,搞好专收、专储、加工,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
重点建设长江上游区、中游区和下游区3个〝双低〞油菜优势区。
长江优势区要紧布局在四川、贵州、重庆、云南等4个省〔直辖市〕36个县〔市、区〕。
长江中游优势区要紧布局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河南等5个省的92个县〔市、区〕。
长江下游优势区要紧布局在江苏、浙江等2个省的22个县〔市、区〕。
到2007年,长江流域油菜差不多实现〝双低〞化,单产水平明显提高,新增油菜籽折油205万吨,满足国内植物油需求增量的60%,减少进口量,含油率提高2-3个百分点,商品油菜籽芥酸、硫甙含量差不多达到部颁标准。
〝双高〞甘蔗
以引进、培养和推广高产、高糖甘蔗良种为重点,大力提高甘蔗单产和含糖率;
因地制宜地推广甘蔗机械化播种、收割技术,加快国有糖厂技术改造步伐,降低生产成本;
推广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
重点建设桂中南、滇西南、粤西3个〝双高〞甘蔗优势产区,要紧布局在广西、云南、广东等3个省、自治区的18个地市48个县、市。
到2007年,3个〝双高〞甘蔗优势区平均为增由目前的4吨提高到5吨;
含糖率由13.3%提高到14.5%,达到甘蔗生产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甘蔗种植面积、总产量和食糖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4%、60%和65%;
国内食糖差不多自给,并能够抵御进口食糖冲击。
柑橘
按照鲜食加工并举、突出产后加工的进展思路,巩固宽皮柑橘、橘瓣罐头的竞争优势,扩大出口;
主攻脐橙、橙汁加工用等甜橙品种,积极稳妥地进展橙汁加工业,提高橙汁加工水平,减缓进口冲击,扩大早、晚熟鲜食品种种植,压缩中熟品种面积,延长上市期,提高均衡上市水平。
重为加强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扩大柑橘良种供应能力,建设一批高标准、无公害、规模化的出口和加工基地,提高橙汁加工、罐头加工以及鲜果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
重点建设长上中游、赣南汀南桂北和浙南闽西粤东三大优势产区,近期集中抓好长江上中游和赣南湘南桂北2个柑橘优势区的建设。
要紧布局在四川、重庆、湖北、江西、湖南、广西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个地市46个县、市及8个国有柑橘农场。
浙南闽西粤东柑橘优势区近期作示范性启动。
到2020年,柑橘优势区优果率力争由目前的35%提高到50%以上,平均亩产由700公斤提高到1500公斤以上,其中加工用品种亩产达到2000公斤以上;
早、晚熟品种的比重由目前的20%提高到35%以上,鲜果上市期由4个月延长到8个月以上。
把长江上中游柑橘优势区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橙汁加工基地,把赣南湘南桂北柑橘优势区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优质脐橙生产基地,把浙南闽西粤东柑橘优势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宽皮柑橘出口基地。
苹果
加强苹果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进展早、中熟品种,建设优质苹果出口基地和加工专用苹果原料生产基地,整合加工能力,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巩固果汁竞争优势;
强化鲜果生产治理和产后处理,提高鲜果商品质量,努力扩大出口
重点扶持和进展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2个苹果优势区。
渤海湾苹果优势区要紧布局在山东、辽宁、河北等3个省的12个地市28个县、市。
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要紧布局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4个省的11个地市27个县、市。
到2007年,2个苹果优势区优果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50%以上,平均亩产由0.6吨提高到1吨,形成全国85%以上的苹果生产能力,高档苹果出口量由目前的近30万吨提高到90万吨,占世界出口量的比重由目前的6%左右提高到15%左右。
牛羊肉
按照饲养上水平、上规模、质量上档次、保安全的要求,加大肉牛、肉羊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力度,加快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进展规模化、标准饲养、改进加工工艺,全面提高单产和质量安全水平;
创建一批牛羊肉产品品牌,增加高档牛羊肉的国内市场份额,逐步开拓东南亚、中东和俄罗斯市场,进一步扩大出口。
重点建设中原、东北2个肉牛优势产区,建设中原、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西北和西南4个肉羊优势产区。
中原肉牛优势产区要紧布局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4省的7个地市38个县、市。
东北肉牛优势产区要紧布局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4个省、自治区的7个地市24个县、市〔旗〕。
中原肉羊优势区要紧布局在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5个省的6个地市20县、市。
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2个省区的2个地市的10个县市。
西北肉羊优势产区要紧布局在宁甘肃、青海、新疆等4个省区的5个地市15个县市。
西南肉羊优势产区要紧布局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等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个地市16个县市。
到2007年,把6个优势产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肉牛、肉羊产业带,区内牛羊肉产量提高到30%以上,优质牛羊肉的比重由目前的不足5%提高到20%以上,结合无规定疫病区建设,把中原和东北等地建成我国牛羊肉要紧出口基地。
牛奶
突出进展鲜奶,加强良种奶牛繁育,扩大奶牛规模,进展小区养殖,主攻奶牛单产和牛奶质量安全水平;
改进奶制品加工工艺和水平,提高奶制品质量。
尽快占据国内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抵御进口产品冲击。
重点进展东北、华北及京、津、沪3个牛奶优势产区。
东北优势产区要紧布局在黑龙江、内蒙古等2个省、自治区的12个地市〔盟〕37个县、市〔旗〕。
华北优势产区要紧布局在河北、山西等2个省的10个地市29个县、区。
京、津、沪优势产区要紧布局在13个郊区县和25个农场。
到2007年,3个优势产区奶牛存栏数量达到280万头,年均递增12%左右,奶牛平均单产提高20%左右,鲜奶产量年均递增15%-18%;
奶源基地向区域化、集约化、现代化进展,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鲜奶收贮等支持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形成一批与国际标准接轨、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乳品加工企业。
水产品
重点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种苗繁育和精深加工三个关键环节,加快建设出口水产品养殖区,改善水质生态环境,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优先进展东南沿海、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出口河蟹优势养殖区。
东南沿海养殖带要紧布局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5个省、自治区的28个地市43个县、市。
重点进展鳗鱼、对虾、罗非鱼、大黄鱼。
渤海养殖带要紧布局在山东、河北、辽宁等3个省的9个地市23个县、市重点进展对虾、贝类。
长江中下游养殖区要紧布局在江苏、安徽、江西等3个省的11个地市12个县、市,重点进展河蟹。
到2007年,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3个优势带区的水产品良种覆盖率由目前的70%提高到80%,水产品加工率由目前的40%提高到50%,重大养殖病害得到有效预防和操纵,养殖产品的出口比重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