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重点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0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7254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重点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重点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重点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重点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重点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0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重点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0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地理重点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0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重点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0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重点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20Word文档格式.docx

分析图示,解答有关问题。

 图甲 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 图乙 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

(1)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其成因是东南部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

西北部距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

(2)甘肃省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分别大致与200毫米、400毫米、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3)图乙中甘肃省干湿区主要有:

A湿润区、B半湿润区、C半干旱区和D干旱区等,它们划分的主要指标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总结深化]

1.区域的三层含义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

区域可以说是地球表层一个片段,因此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2)区域划分的基础是“地理环境差异特征”: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均一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地球表层难以找到性质或功能绝对相同的地段,因此地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人们在地域差异的客观基础上,从主观认识出发,划定区域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形成一定的区域,例如甘肃省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亚洲、中国、东北地区等。

(3)区域的划分要有“一定的指标”:

区域的特定性质或功能,是根据人的主观愿望去发现的,例如我国柑橘宜栽培区、沿海经济区、深圳经济特区等。

人们多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去划定区域的范围界线,有的按单一指标划分,如干湿地区、高原区、热带雨林区;

有的按综合指标划分,如自然区,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和青藏四大地区。

2.区域的内涵

区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进行区域研究首先要明确区域的内涵,具体分析如下:

内涵

阐释

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等

其划分体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客观性指其划分是建立在自然环境差异基础上的;

主观性指区域是人们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人为划分的

有一定的范围或界线

范围有大有小,界线往往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如干湿地区;

但有的界线明确,如行政区

有一定的体系结构

分级性、多级性或层次性,即区域具有级别差异,如下图所示:

[对点演练]

我国“十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据此完成1~2题。

1.以上划分是按(  )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

2.下列关于所划分四类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

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解析:

1.C 2.A 第1题,四类功能区由多个依据划分,既有自然指标也有社会经济指标,故属于综合指标。

第2题,四类主体功能区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内涵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是首个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的城市,图乙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

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处(填代号)。

(1)题,可利用排除法解题。

图甲中三类干湿地区各自独立,水田、旱地、牧区之间以差异为主,没有内在联系;

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相对一致性;

图甲中三类干湿地区是并列关系,而并非包含关系;

三个干湿地区的界线是一个过渡带,并非明确的界线。

(2)题,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答案:

(1)B 

(2)③

读青藏高原地理要素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1 图中各自然要素中最主要的要素是什么?

各自然要素之间是如何联系?

提示:

地势。

青藏高原的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地势高,气温低——冰川冻土广布;

动植物种类少且以耐寒为特征等。

探究2 区域的整体性还表现在区域自然环境和区域人文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上,青藏高寒区自然环境如何制约着当地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以高寒农牧业为主)、人口和城市分布(人口和城市及农业区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带等)等。

探究3 试分析青藏高原地区成为我国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的主要原因?

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1.区域三大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

特征

图解(A、B为两个不同的区域)

指导意义

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西北干旱区的整体性

人们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

表现为A内部、B内部各自的地理要素组成一个统一整体

表现为A、B内部分别具有相对一致性,但A、B之间有差异性

新疆长绒棉基地与陕西苹果基地之间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本区优势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表现为A、B之间的联系性,能提供彼此所需

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经济全球化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2.整体性、差异性及开放性之间的关系

整体性是区域的本质属性,没有整体性就没有差异性,没有差异性就无所谓开放性;

而开放性又体现了差异性和整体性。

所以,区域的三个特征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将它们分割开来,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

A.连续性  B.差异性

C.相似性  D.联系性

2.正确表示江苏省三大区域间人口主要流向和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A.②→②→③ 开放性B.②→②→① 整体性

C.①→①→③ 差异性D.①→①→② 过渡性

1.B 2.A 第1题,图示三大区域之间的面积、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反映了区域的差异性与区域划分的指标。

第2题,区域间人口一般由落后区域流向发达区域,体现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即开放性特征;

读图可知,苏南地区经济最发达,苏北地区经济欠发达。

3.读我国某省区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年降水量由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我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

(3)A、B、C三处的天然植被依次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这体现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

(4)干旱区分布于该省区的西南部,这说明区域有明确的________特征。

根据经纬度位置和轮廓特征可判断出该省(区)为内蒙古自治区。

其年降水量大体为自东向西递减。

根据A、B、C三处的降水状况可判断其植被类型,这体现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

(1)内蒙古自治区

(2)东 西 降水量与蒸发量

(3)温带森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差异性

(4)区位

                  

1.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选D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2.下图表示不同的区域,实线表示明显的区域界线,虚线表示不明显的区域界线。

A、B、C所表示的区域界线可能是(  )

A.中国、福建、福州

B.中国、干湿区、福建

C.中国、季风区、外流区

D.中国、长江流域、闽江流域

选B 区域有一定的边界,但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之间的界线、国界线等;

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

从图中看出,A、C所示区域界线为明显的界线,B所示区域界线为不明显的界线。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

据此完成3~4题。

3.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4.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③B.④⑤

C.③④D.②⑤

3.C 4.D 第3题,该题考查区域的整体性特征。

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

第4题,⑤描述的是秦岭—淮河南北景观,秦岭—淮河以南降水多,河流众多;

有沪宁杭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较贫瘠;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甘蔗。

青藏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独具特色。

据此完成5~7题。

5.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纬度高B.地势高

C.冰川广布D.风力大

6.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农业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谷农业——小麦、青稞

B.坝子农业——小麦、青稞

C.灌溉农业——小麦、棉花

D.绿洲农业——青稞、棉花

7.青藏高原地区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特殊的地理环境,体现了区域的特征是(  )

A.整体性B.差异性

C.开放性D.联系性

5.B 6.A 7.A 第5题,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第6题,河谷地区地势低、气温高,青藏高原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农作物主要是青稞和小麦。

第7题,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特征。

下图为甲、乙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关于甲、乙两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粮食

B.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核电

C.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表示劳动力

D.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表示资金、技术

9.该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①综合性 ②整体性 ③差异性 ④开放性

A.②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C 9.C 第8题,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带,核电分布在东部地带,故A、B两项错误;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发达国家具有资金、技术优势,故劳动力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资金、技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C对、D错。

第9题,该图反映了甲、乙两区域经济要素的差异及联系。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

(2)为适应冬季我国北方市场的需要,海南岛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这体现了区域的________特征。

(3)请运用区域的整体性特征,分析地形对海南岛西部地区气候与工业发展的影响。

(1)题,海南岛的河流由中心向四周流,说明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题,海南岛的蔬菜供应北方市场,反映了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第(3)题,海南岛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晒盐,发展了以海盐为原料的制碱业。

(1)中部高、四周低

(2)开放性

(3)受地形的阻挡作用,海南岛西部地区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晒盐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海洋化学工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

A.河流、明确的B.湖泊、模糊的

C.交通线、模糊的D.山脉、明确的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

A.化学工业B.建材工业

C.电子工业D.纺织工业

1.D 2.C 第1题,读图可知,区域的界线是河流的分水岭,即山脉,是县界,行政区的界线是明确的。

第2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交通便利,有高校园区,技术发达,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

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A.市场B.气候

C.土壤D.水源

4.Ⅰ区被划分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低温冻害B.多大风

C.光照弱D.降水少

3.B 4.A 第3题,读图结合材料可知,图中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自南向北逐渐适宜度变差,是随着纬度升高,热量条件变化所致,与土壤、水源和市场无关,故选B。

第4题,由材料可知,荔枝不耐低温霜冻,图中Ⅰ区纬度最高,最不适宜荔枝生产,是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热量条件差,冬季容易发生低温冻害,故选A。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是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

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

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等。

据此完成5~6题。

5.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

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

A.市场优势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科技优势D.地理环境优势

6.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5.D 6.C 第5题,黄山毛峰品质优良主要是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

第6题,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

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黄山毛峰产地没有明确界线。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中国生态功能区划》,全国被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和216个生态功能区。

结合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回答7~9题。

7.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

8.关于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体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

B.主体功能区都是独立的空间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C.主体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和界线

D.每个主体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9.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大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7.A 8.B 9.D 第7题,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第8题,主题功能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主体功能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

第9题,读图可知dg生态功能区分别位于东北和东南、西南地区,气候湿润、林地较多;

ab生态功能区位于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f生态功能区南部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多;

e生态功能区位于青藏高原,风沙不多。

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区域在体育项目、普及率及竞技水平等方面差异显著,如南方人适宜技巧性项目,北方人适宜速度力量型项目,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心肺功能强,适宜田径运动。

读图表完成10~11题。

1984~2004年奥运会部分项目中国金牌分布表

游泳

跳水

举重

体操

田径

①地区

5枚

18枚

1枚

9枚

②地区

2枚

4枚

总计

6枚

20枚

11枚

我国体育文化区划图

10.关于表中的①②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②地为环渤海地区B.①地为南方地区

①地为长江流域D.②地为西北地区

11.关于我国各体育文化区优势项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原体育区——游泳、跳水、体操

B.西南云贵高原体育区——中长跑

C.西北体育区——摔跤、射箭、马术

D.东北体育区——滑雪、滑冰

10.B 11.A 第10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南方人适宜技巧性项目,南方水多,游泳、跳水项目普及率高,水平高。

第11题,中原体育区属于北方地区,游泳、跳水、体操等项目属于南方人适宜的项目。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26分)

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联系起来。

叫作“天府”的地方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

中国历史上曾有7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如图中斜线所示),2008年中国又评选了十大“新天府”(如图中阴影所示)。

(1)简述历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区的共同优势条件。

(8分)

(2)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在“新天府”的评选中均黯然落选,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6分)

(3)三江平原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1999年,“北大荒”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现又被评为“新天府”。

试分析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

(12分)

(1)题,由题干知“老天府”所在地自然条件优越,结合图示,依据自然区位的诸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2)题,由“老天府”所在地可知,大部分“老天府”现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环境破坏严重,从而落选“新天府”。

第(3)题,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大,加大了对三江平原的开发,使“北大荒”变为“北大仓”。

随着开发的进行,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为保护生态环境,人们开始退耕还湿地,使生态环境好转,最终三江平原地区人地协调发展,成为“新天府”。

答案:

(1)都分布在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较好的地区。

(2)人口急剧增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人口快速增加,对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开垦了“北大荒”;

经过十几年的开垦,“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由于过度开垦,原有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因而国家又做出了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的政策,湿地面积缩小趋势得到了遏制。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这里的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机械化程度提高,且区域内环境优美,污染很小,因此当选为“新天府”。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0分)

材料一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在我国政府部署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

先后派遣援疆干部37名,各类专业人才260多名,投入资金18.9亿元,开展援疆项目72个,建筑面积近190万平方米。

喀什与塔县也以深圳援疆为契机,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材料二 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

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列,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三 深圳所在地区简图和喀什所在地区简图。

甲            乙

(1)与深圳相比,说明喀什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9分)

(2)区域有多种类型,一般分为均质区和________,深圳和喀什经济特区属于____________。

(3)深圳市对喀什的援助体现了区域的________特征。

(3分)

(4)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温度带

中温带

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自然带类型

荒漠带

主要自然资源

水资源

(1)题,地理位置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来分析。

(2)题,考查区域的类型。

区域一般可以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深圳和喀什经济特区分别是由区域的中心与它的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因此它们均属功能区。

第(3)题,深圳市对喀什市的援助体现了区域间的联系,即开放性特征。

第(4)题,考查区域的差异性特征。

(1)喀什纬度位置较高;

深居内陆;

位于我国西北边疆,周边国家较多。

(2)功能区 功能区 

(3)开放性

(4)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

亚热带干旱地区常绿阔叶林带石油和矿产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