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14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3051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14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14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14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14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14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14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Word格式.docx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14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14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化学必修2课后同步练人教版第14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Word格式.docx

A.SO2为0.4mol·

L-1、O2为0.2mol·

L-1

B.SO2为0.25mol·

C.SO2、SO3均为0.15mol·

D.SO3为0.4mol·

3.对于可逆反应M+N

Q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M、N全部变成了Q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

D.反应已经停止

 

4.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化学方程式为2M

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5.煤本身是可燃物质,但是块状的煤用明火靠近都不燃烧,而当煤变为粉末状态时,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遇明火即迅速爆炸,其原因是()

A.粉末状态的煤比块状煤的着火点低

B.粉末状态的煤比块状煤放出的热量多

C.粉末状态的煤比块状煤的总表面积大

D.粉末状态的煤呈气态,属于可燃性气体

6.下列反应中可判断为可逆反应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受热分解生成氢气和氯气

B.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氨气,同时氨气又分解为氮气和氢气

C.单质溴可以置换出碘,氯气又可以置换出溴

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可分解为盐酸和氧气

7.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

L-1、0.1mol·

L-1、0.2mol·

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L-1,O2为0.2mol·

L-1

8.在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和SO2,发生反应:

NO2+SO2

NO+SO3,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O2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NO2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反应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应开始时NO2和SO2的总物质的量

D.SO2、NO2、NO、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9.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A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2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2∶3∶2

10.一定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⑧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②⑧B.④⑦C.①③D.⑤⑥

二、非选择题

11.在某一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mol的CO和0.2mol的H2O(g),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反应放出热量。

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数据,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反应平衡时c(H2)=________。

(2)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________(填序号)。

①CO减小的化学反应速率和CO2减小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②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③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④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12.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1)下图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

(2)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3)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

13.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

2NH3(g),起始时,充入的N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3.0mol和6.0mol,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是2.4mol。

已知容器的容积为5.0L,试求:

(1)H2的转化率是________。

(2)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解析】将用B、C表示的逆反应速率转化为用A表示,然后比较v正(A)与v逆(A)是否相等。

或使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这一规则,看看v(正)与v(逆)之比是否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2.

【答案】B

【解析】假设该时刻的SO3全部转化为SO2和O2,则SO2、O2的浓度将达到0.4mol·

L-1;

而假设该时刻的SO2和O2全部化合生成SO3,则SO3的浓度将达到0.4mol·

L-1。

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三种物质必将同时存在(即可逆反应中的物质均不可能100%转化),因此,体系中的SO3、O2、SO2浓度值的范围应该分别是0~0.4mol·

L-1、0~0.2mol·

L-1、0~0.4mol·

L-1,很显然,A、D是不可能的。

要得到C中的数据必须是SO2和SO3同时消耗而减少,这不符合硫原子守恒,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3.

【答案】C

【解析】平衡时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之比应从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反应物的起始浓度,第二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

如2molM与1molN反应,无论怎样反应,M与N的浓度永远不相等,所以“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A错误;

此反应是可逆反应,B错误;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可以说明反应既不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也不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符合化学平衡特征,C正确;

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D错误。

4.

【答案】D

【解析】由图像可知N为反应物,M为生成物,然后找出在相同时间段内变化的M、N的物质的量之比(与是否达到平衡无关)以确定M、N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

M。

t2时刻M、N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此时M、N的物质的量仍在发生变化,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正反应速率不等于逆反应速率。

t3时刻及t3时刻之后,M、N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证明已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5.

【答案】C

【解析】煤变为粉末状态时,总表面积大,与空气中的氧气密切接触时,一旦遇见火源,便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6.

【解析】在相同的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成为可逆反应。

A项,反应条件不同;

C项和D项,反应的物质不同;

故B项正确。

7.

【答案】B

【解析】[首先采用极限法分析。

若反应向右进行到底,则有c(SO2)=0,c(O2)=0,c(SO3)=0.4mol·

L-1;

若反应向左进行到底,则有:

c(SO2)=0.4mol·

L-1,c(O2)=0.2mol·

L-1,c(SO3)=0。

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可逆反应中的各种成分是不可能完全转化的,所以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0<

c(SO2)<

0.4mol·

L-1,0<

c(O2)<

0.2mol·

c(SO3)<

L-1,因此A、D项错误;

对于C项,若SO2为0.15mol·

L-1,则转化的SO2的浓度为(0.2-0.15)mol·

L-1=0.05mol,此时SO3的浓度为(0.2+0.05)mol·

L-1=0.25mol·

L-1,故C项错误。

]

8.

【解析】[题中没有给出各物质的投料情况,NO2、SO2和SO3的量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A、B、D项错;

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反应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应开始时NO2和SO2的总物质的量,C项正确。

9.

【解析】A项,A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都表示逆反应速率;

B项,不管反应是否平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的同时一定生成3nmolB,即v正不一定等于v逆;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表明已达到平衡状态;

但平衡状态时A、B、C的分子数之比不一定为2∶3∶2,故D不正确。

10.

【答案】A

【解析】关于平衡状态的判断,一定要根据实际反应分析选项,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只有在平衡状态下具备的性质才能作为“标志”。

本题中的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可逆反应。

②在反应过程中的任意时刻都符合。

⑧可能是平衡状态,也可能不是平衡状态。

11.

【答案】

(1)0.003mol·

min-10.03mol·

L-1

(2)①③

【解析】

(1)由图可知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所以v(CO)=

=0.003mol·

min-1,反应时转化的浓度之比=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Δc(H2)=Δc(CO)=0.03mol·

L-1。

(2)达到平衡的标志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一定,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

CO减小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正反应速率,CO2减小的化学反应速率是逆反应速率,所以选①③。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12.

(1)b1.5×

10-3mol·

s-1

(2)bc(3)bcd

(1)NO2的起始浓度为c(NO2)=0,2s时c(NO2)可根据图表中n(NO)的变化量求解,c(NO2)=

mol·

L-1=0.006mol·

L-1,故答案选b。

由图表可求0~2s内v(NO)=

(L·

s)-1=0.003mol·

s)-1,故v(O2)=1.5×

10-3mol·

s-1。

(2)a:

在任意状态下,都存在v(NO2)=2v(O2)这样的速率关系,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标志,故a错。

b:

因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故压强不变可作为平衡状态的标志。

c:

由v逆(NO)=2v正(O2),可推出v逆(NO)=v正(NO),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

d:

由于平衡体系中全是气体,容器体积固定,故任意状态下密度不变,故d错。

(3)及时分离出NO2气体,只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不能增大反应速率,故a错;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适当升高温度,虽使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

增大O2的浓度既能增大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正确;

催化剂只能增大反应速率,不能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故d错。

13.

(1)60%

(2)27.3%

N2(g)+3H2(g)

2NH3(g)

起始3.0mol6.0mol0mol

转化1.2mol3.6mol2.4mol

平衡1.8mol2.4mol2.4mol

(1)H2的转化率=

×

100%=60%。

(2)N2的体积分数=

100%≈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