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煤尘事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2719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斯煤尘事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瓦斯煤尘事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瓦斯煤尘事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瓦斯煤尘事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瓦斯煤尘事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瓦斯煤尘事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瓦斯煤尘事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煤尘事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瓦斯煤尘事故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该矿属于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

事故发生前该矿一号井的生产集中于西异三个采区(二、三采区和六层二采区),-210水平主井车场大巷,特别是十三层西大巷煤尘飞扬积存十分严重,从三采区31302面下头接至二采区车场400公尺巷道内煤尘厚度达10~40公分不等,煤尘布满了西大巷的支架上、电缆上、管子上、底板上。

大巷迎风行人睁不开眼,走路象踩雪一样,有的地方煤尘埋住轨道,如果大锤丢在底板上即可埋住。

产生煤尘和煤尘爆炸的原因分析:

(1)三采区南石门的掘进迎头,通风不好,没有洒水防尘措施,是使迎头干燥,煤尘保佑存,温度高和残药着火造成煤尘爆炸的原因之一。

在施工措施中,只规定了水泵供水,后改为用水包供水,这个供水也是解决湿式凿岩的进入半煤岩用水包供水根本起不到防尘作用。

该迎头煤尘大,工人反映,工作时煤尘飞扬,对面工作看不清脸,矿灯的亮光发红,在这个迎头工作的队长马玉林曾把该迎头存在的问题向矿作过汇报,矿当面答应研究解决,事后从未研究和采取措施处理解决。

以前迎头曾发生过残药着火,是用炮泥堵死的,经分析本次事故也是迎头的残药着火,引起煤尘爆炸。

(2)31302工作面下行风,是产生煤尘飞扬与积存的生要因素。

三采区于一九六七年投产,当时(十三层)31301和31302两个工作面的回风是经由-90水平西大巷至三号井回风。

一九六八年巷道失修严重,行人不安全,维修费用大,丢煤柱。

年以局矿决定报废了-90西大巷。

由于新的回风线路经老空区,漏风大,造成三采区31302工作面下行风,致致使工作面打眼、放炮、出煤等工序中产生的大量煤尘飞扬积存于-210大巷,当下行风后,虽采取了扒通-210付巷,在-150十三层中间巷设风门,修复天字井等三项措施但都有是无效的,因此,31302面的下行风是报废-90水平西大巷造成的,以致造成煤尘飞扬积聚。

(3)在三采区西异十三层开采运输方式是在-210水平单轨主要运输大巷直接接车,不仅造成电车顶车运输违犯保安规程,而且在巷道断面小,风速大,接车口煤尘大量飞扬的情况下,不搞洒水防尘设施和建立有效的防尘管理制度,严重违犯了“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必须建立煤尘管理制度”的保安规程,使-210主要运输大巷煤尘大量飞扬与积存,后来在职工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只有在接车点安装了一台小消泵防尘,但由于不光派人管理,利用水沟中的水经常开不起耱来,因此用用停停,根本不起防尘作用。

六八年历次安全检查或检修防尘水泵和清扫煤尘的项目,修正由于不重视这项工作,每次都是使清理煤尘落空,或者干扫一下装几车了事。

六八年国庆休修时确定按水泵冲洗大巷,煤尘清除装车,但由于没有重视这项工作,在检修前一天,一号井通风负责人汇报电缆水泵不好解决,因此改为干扫装车清理。

直至事故发生煤尘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当然就是接车点的小泵正常使用(不起喷雾作用)国庆检修中用水冲洗,也不能从根本上防止煤尘爆炸,因为这只虽局部措施,根本解决不了南石门31302面下行风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煤尘不往大巷飞扬与积存的问题。

(4)华丰矿一号井-210水平大巷煤尘飞扬严重,工人有强烈的反映,局里检查工作的同志都提出过意见,但从未从技术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局里检查工作提出了煤尘严重的程度,并让迅速采取措施,但过后无行动。

事故原因:

1、技术上的违章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在生产过程中不按技术规程办事,违章作业,采取错误的技术措施是造成-210整个大巷煤尘大量飞扬与积存的重要原因。

华丰矿在地质报告中明确指出系属于有煤尘爆炸的矿井。

对这类问题从技术上如何处理亦有明文规定,但从未组织编编制防尘洒水设计和提出防尘技术措施和煤尘管理制度,在煤尘技术管理上任意违章。

为了要炭不要命,在技术上采取了违章作业的措施,如报废-90西大巷将三采区异工工作面原由三号井回风改为天字井回风问题,在新的回风系统不经验收合格,就错误决定报废西大巷,造成该采区31302面下行风,使大量煤尘飞扬积存于大巷,其次在三采区主要进风巷单轨大巷接车处必然产生大量煤尘而不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和煤尘管理制度。

第三南石门半煤岩掘进巷道无防尘措施,残药火也不采取措施。

2、南石门里半煤岩掘进不采取防尘措施,通风不好,加之残药着火,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对此问题群众意见很大,工人多次的反映从未研究,更没采取措施,该迎头残药着火以前也发生过,但没有引起重视。

各级人员根本没有考虑在煤尘大量飞扬的情况下残药着火会造成什么后果,局矿每次安全检查对大巷煤尘问题提出过批语和防尘意见,但均采取了不负责的态度,既不研究也不解决或敷衍干扫一下,不子子之。

事故抢救:

当事故发生后(主井口冒出很大浓烟)、由井口工人向矿调度汇报,此时矿调度于十五点零五分通知救护队,一号井井下发生事故(不知什么事故),命令救护队立即下井进行侦察处理。

救护队到达一号井后,矿已组成临时指挥部。

救护队按指挥部的命令,佩戴氧气呼吸器,携带抢救设备。

沿副井(井风井)进入。

在全队人员行进到副90水平时,就闻到煤烧焦味,并发现稀少烟雾。

当时全队人员佩用呼吸器,沿三采区下山行进,并进行全面的观察。

在行进到下山车场时(-210水平),就发现支护倒垮,巷道被毁的惨状,并发现遇难2人(已牺牲)。

这时救护队虽然还没有侦察明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事故,但是深刻的认识到事故的严重性。

当时救护队制定了临时侦察措施和布置了抢救任务(当时华丰矿救护队共10名队员,1名队长,下设两个作战小队)。

1.全力抢救遇难人员,在侦察中查清灾情,如有明火立即处理。

2、道德对车场周围进行全面侦察后再对西大巷侦察,把侦察掌握的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3、把寻找到的遇难人员尽快搬运到新鲜空气安全区域抢救。

矿救护队在人员少、力量薄弱的情况下,面对重大灾害,毫无畏惧,不怕艰难,按照制定的三条抢救措施,进行紧张的侦察抢救工作。

在井底车场及其周围地方发现了十几名遇难矿工(已牺牲),此刻全队人员将遇难工人搬运到安全区域,然后继续侦察和寻找遇难人员。

于下午4点左右,救灾指挥部(当时由省、地、局、矿革委、军代表组成)带领不佩用呼吸器的大批抢救人员到达副210水平井底车场,并在被破坏了的原井下调度站设立救灾基地(抢救人员有解放军,各方医务人员、矿职工、干部以及矿区附近的工人干部及农村社员等)。

此后,新汶、肥城、枣庄、淄博等局矿救护队先后赶到华丰矿,十六个作战小队。

会同其他抢救人员进行紧张的抢救工作。

救灾指挥部命令华丰矿救护队领先进行全面侦察。

其任务:

(一)查明全部遇难人员。

(二)寻找爆炸点(三)对矿井受灾及波及范围做详细全面的侦察和了解。

命令其他局矿救护队进一步的侦察、寻找、搜索遇难人员,并把在窒息区的遇难人员搬运到新鲜空气区,然后交给其他抢救人员。

抢救任务下达后,救护队沿西大巷逐段进行侦察。

在侦察进行琶副210泵房时听到呼救声。

此时发现了三名幸存工人(这三名幸存工人2名开泵工,一名电机车工)。

在事故发生时,因刚接班时间不长,在泵房内休息,未遭遇难,此后把他们引导到安全基地。

侦察抢救工作进行到下午5时左右由新汶局禹村矿救护队对西大巷南石门进行侦察和抢救遇难人员时(南石门里有10名遇难工人),该队在进入南石门30米处就有一名队员碰掉鼻夹中毒,当后面队员发现前面的队员中毒倒下后,有一名队员脱掉口具大声说话,另一名队员通过口具讲话,此刻两名队员随即中毒倒下,当时全队人员惊慌万状,失去了战斗力,急速将三名中毒队员抬到新鲜空气区进行抢救,待好转后交给了其他抢救人员。

救灾指挥部得知这一情况后,再次组织救护队人员,加强了力量进行第二次对南石门的侦察和抢救(南石门里当时检查瓦斯含量50%,CO含量1%以上,成为严重的窒息区),于下午6时左右,由部分抢救人员(不佩用氧气呼吸器的人员)沿三号井进入灾区(三号井是一号井西异的主要回风井),救灾指挥部得知这情况后,立即命令三号井停风,但为时过晚,沿三号井进入的人员大部分遭一氧化碳中毒或受伤。

事故发生后,救灾指挥部组织部分抢救人员(不佩用呼吸器的人员)沿二号井副270水平进入一号井,(二号井副270和一号井副210是一条贯通巷道)进行搬运遇难人员。

这次事故是极其惨痛的。

在处理和抢救过程中,巷道支护摧垮,顶板冒顶,道路被堵的条件下,抢救人站着不能走,只有从冒落的岩石上部爬着行。

经过全体抢救人员的齐心协力。

艰苦奋战和紧张抢救,事故发生后8小时内就处理完毕。

事故抢救中的教训:

在事故抢救中,指挥混乱,在窒息区未设立安全岗哨,以致使未带呼吸器的人员进入灾区,导致在抢救事故中抢救人员一氧化碳中毒,增加了遇难中毒人员,给抢救增加新的负担。

在抢救中救护队未参加抢救指挥部的组织领导工作,这对抢救事故极为不利,也直接违背矿山救护条例规定和救灾原则。

救护队在对南石门侦察时,未严格按救护条例办事,只凭主观愿望感情冲动,没有做好战前检查和各项准备工作,也没制定侦察安全措施,再加之小队组织力量不强,业务技术素质低,因而导致进入南石门侦察失败,并有两名队员严重中毒,一名队员轻微中毒,给抢救带来新的困难。

 

新汶潘西矿69.4.4煤尘事故

1969年4月4日3时10分

二号井±

0水平东大巷三采区车场以东三、四贯眼之间

死亡115人(包括事故抢救中牺牲一人,事故负伤好后出院在返回途中发生车祸牺牲1人)伤108人,(其中5人是事故遇难负伤,基余均系抢救中中毒负伤)

事故爆点的确定:

从现场破坏的情况看,比较明显的爆炸地点有四处,即:

-150米水平4164掘进迎头;

4161主巷三贯眼以里;

正负0水平东大巷三贯眼和四贯眼之间;

3161上面下平巷和三采区运输机上山交叉的溜子头处。

根据占有的材料,从冲击波的方向、火源检查各迎头都没有放炮,主副井出烟,正副0水平东大巷,-150米水平东大巷、北石门以里的前组煤煤仓,四采区车场的破坏情况,遇难受作人员对爆炸声响的大小、远近、先后和高压气流来势的感觉等因素分析,认为正副0水平东大巷三采区车场以东的三四贯眼之间是这次事故的起爆点,其它三处爆炸是由此引起的。

其原因:

①三采区车场以东,四采区运输机上山以西的这段巷道是无风区,温度高,煤尘不易带走;

②该段巷道的上部3164掘进巷道,在掘进时从每一个贯眼用搪瓷溜槽下炭,大巷装车,因而而这段大巷的煤尘很厚。

发生事故时正是从第六贯眼下炭装车,发生事故前两小时许,瓦斯检查员到这里来时,见工人们正在捣炭装车,开着风车,煤尘很大,从现场观察分析,发生事故时3164迎头,是刚装完车,这时空气中的煤尘浓度还是很大的。

③从事故发生前约10分钟正副0水平车场调度员和三采区转车场,连钩的同志打电话的情况,事故后观察在这里工作的电车司机、挂钩连钩同志牺牲的位置,机车和重、空车辆的位置状态,三采区车场东道岔开放方向,事故发生的时间等情况分析,说明在发生事故时机车不是处于等车状态,而是正在开动,向三采区车场空车道顶空车的工作状态,据工人反映,平常机车在启动时,弓线间经常产生很大的炎花,有时形成火蛋,由此炎花此起这段巷道煤尘的剧烈爆炸。

根据现场冲击波的方向分析,三采区车场以东电机车火花引起煤尘爆炸后,高温高压气流向四方高速传播:

①向西使三采区转车场碹顶严重破坏,同时由三采区轨道上山向上冲,使下部转达车场装满木料的花车,头上一个被冲到起坡点以上。

往上一直冲到3164上面的下平巷溜子头,因此此处煤尘积聚引起煤尘爆炸,使事故扩大,致使沿三采区运输机上山以西的密闭全部破坏,东翼总回风道700米倒棚冒顶,同时向东通过3164上下面的几条平巷冲向煤面。

②起爆点沿第三、第四贯眼向上冲到3164掘进副巷,致使该段巷道严重破坏。

③从起爆点沿大巷向东传播,经四采区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向下冲去,引起4161和4164两处的爆炸,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事故的破坏情况:

这次事故由于煤尘边连续爆炸,因而爆炸力强,涉及范围广,破坏力大,造成名阶级兄弟遇难牺牲(当场有110名死亡。

有3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有抢救中有1人被伞煤块砸死,事故负伤好后出院在回矿途中发生车祸牺牲1名),108名同志负伤(其中有5人系事故遇难负伤,其余均系在抢救事故中中毒负伤)。

矿井遭到严重破坏,从负150米水平东大巷北石门以里,正负0水平东大巷二采区以里,到东翼四采区(开拓区)和三采区(生产区),正167.5米水平东总回风巷道,均受到程度不同的破坏,二号井东翼巷道总长度为5260米,因事故遭到破坏的达3700米,占东翼巷道总长度的72.2%,其中严重破坏的达1910米,占破坏巷道长度的51.6%,受到一般破坏的1790米,占被破坏的48.4%。

东翼共使用各类机电设备152台,这次事故共计损坏73台,占总使用台数的41.4%,各种电力电缆使用5530米,53.1%,破坏矿车30辆,其它,如控制电缆和通讯电缆也都遭到程度不同的破坏,给党和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煤尘爆炸的确定:

该矿时一级瓦斯矿井,瓦斯淝出量小,是新汶矿区瓦斯涌出量最低的矿井,而且二氧化碳涌出量相对瓦斯涌出量来说是高的,这相对的降低了瓦斯爆炸的可能性,该矿自60年投产以来,从未发现有瓦斯突出的征象,在这次事故中也未发现有瓦斯突出的现象。

在当天夜班即事故发生前二、三小时,对爆炸地点的瓦斯检查记录看,空气中沼气含量都是很低的,一般情况下,瓦斯爆炸的下限为5~6%,上限为14~16%,而在事故前检查的瓦斯浓度均在0.1%以下,这是不可能引起爆炸的。

根据理论分析,煤尘爆炸的爆炸指数10%就可能引燃和有微弱的爆炸,15%以上爆炸强度增加,而潘西煤矿的煤尘爆炸指数竟达40%以上,是具有严重爆炸危险性的,煤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30~40%克/立方米,就可能引起煤尘的爆炸,在事故前虽未对煤尘的含量进行测定,但据工人反映,3164、4161、4164掘进迎头,煤尘是很严重的,四采区轨道上山煤尘多得轨道被盖没,煤尘多、温度高,工人喘不过气来。

采煤、掘进工人和瓦斯检查员多次提出要矿解决煤尘问题。

据上述事实分析,空气中的煤尘浓度肯定是超过30~40克/立方米。

潘西煤矿井下是具备煤尘爆炸条件的。

从现场的实际观察,凡是爆炸点附近均落有很厚的一层被氧化和未氧化的“尘土”。

有的厚达5~10公分,在棚腿和棚头上,有5至30毫米的结焦,这些象征都说明是煤尘爆炸,是煤尘点燃而引起的煤尘爆炸。

事故发生时的情况:

潘西煤矿于1960年投产,高设计能力三十万吨,原一号井和二号井不贯通,采用两井单独通风,两井贯通后,由二号井主扇负担两井通风(一号井是开拓,不生产),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式,主扇为55千瓦离心式抽风机,按照矿井的生产能力及需风量,风机的能力是够用的,根据矿井历年瓦斯等级鉴定资料,该矿井属于一级瓦斯矿井,二级二氧化碳矿井。

目前生产煤层是16层,煤系肥煤松碎易产生煤尘,煤尘爆炸指数为40%,属于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

潘西矿在安全生产的管理方面是存在问题的,物别是在矿井通风、瓦斯、煤尘管理方面的问题是很严重的。

在通风方面,生产区(三采区)、开拓区、(四采区)实行串联通风,严重违犯保安规程,而局、矿长期无人过问。

通风管理混乱,乱采乱掘,搞夺煤大战把大巷的风墙(老空区的贯眼)也扒开出煤,采过的贯眼不密闭,风门弄掉长期不安装,通风设计不好,严重跑风漏风,致使有效风量利用率低,大巷变成无风区,生产区长期处于缺风和乏风状态。

对于瓦斯检查工作重视不够,思想麻痹,错误地认为潘西煤矿是一级瓦斯矿井,把瓦检人员由八人减为三人,造成瓦斯检查工作的被动。

对于煤尘的管理工作是很差的,潘西煤矿是新汶矿区煤尘最多的矿井,煤尘的爆炸指数也是新汶矿区最高的,存在煤尘爆炸的严重危险性,工人反映煤尘严重到装车时,因煤尘大,对面看不见人,矿车是否装满了都看不清,在3164掘进迎头了不到二十分钟炭,就得出来换换气,四采区轨道上山,4161迎头,底板的煤粉有的厚达10至20公分,棚头上的煤尘也有1至2公分厚,由于通风和防尘不好,致使东翼采区温度高,煤尘大,工人生产时光着脊梁还汗流浃背,群众反映:

在这里干活是“热死、呛死、干死”,多次提出意见要求解决,但未得到重视,也未得到解决。

该矿在通风、瓦斯、煤尘的管理工作、安全检查工作处于无人过问的混乱状态,造成安全状况的恶化,以致造成本次物大事故的发生。

1、三采区车场煤尘多,煤尘飞扬严重,加之车声内电机车运行中机车弓子与架线之间产生火花(火蛋)引起煤尘爆炸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同时井下多处煤尘积聚严重,这就给事故范围的扩大创造了条件,导致多处引起了煤尘爆炸。

2、生产管理、安全管理混乱是这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防尘管理更为混乱,粉尘多处严重积聚都未能引起重视,没有采取任何治理措施,以以事故发生。

3、架线电机车在煤尘飞扬浓度很高的微风巷道中仍运行,以致电弧炎花引起煤尘爆炸,电机车的违章运行也是造成本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4、胡采乱掘破坏了矿井通风系统,为多出煤先后扒开了护巷煤柱的十六个贯眼密闭,缩小护巷煤柱进行挖帮出煤,导致风流短路,加之风管理不善,造成整个东翼风量急剧减少。

致使大量煤尘在微风中浮游不能排除,各条巷道积尘厚达3~5厘米,个别地点积尘达20厘米以上,为事故的发生和扩大创造了条件,这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事故发生40分钟后,驻潘西救护队接到矿调度室的事故如请电话,立即赶到管子井口。

因烟雾太大,下井未成,又决定从副井下到±

0水平进入灾区。

向东大巷行进200米左右处遇到被冲击的两名工伤(回采区上早班的放炮员),帮助乘人行车升井后,再次进入东大巷,随即省直安仙救护队也也赶到潘西矿,立即下井到-150水平东大巷抢救了四采区车场6名遇难人员,接着新汶局救护队也赶到了事故现场,而后在临时组成的救灾指挥部的召请下,调动了省内外12个矿救护队200余名指战员陆续赶到潘西矿交替地进行了紧张的抢救工作。

随报煤炭部领导专机赶来,省、地、县、矿务局、济南军区、驻泰安地区的后勤医院的领导和医务人员也闻讯赶来。

立即成立了有各方代表组成的救灾领导小组,组成了井下抢救、伤员医疗、政治宣传、伤员遗体安置和遇难家属接待几休战线进行工作。

参加抢救的全体救护人队人员,在指挥部的领导下,按照矿山救护队工作条例的规定。

在全矿职工和解放军的配合和大力支持下,首先进行全面侦察,探明了爆炸区域的灾情和遇难人员的大体颁情况,侦察结果是:

在爆炸范围的整个区域内,受爆炸破坏严重,所有遇难者丝毫没有复活的希望,在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的情况下,即采取了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密切配合,积极抢救的原则,于事故的当天(四日)就将三采区、四采区的部分遇难者抢救出来。

在省内外12个救护队全体参战人员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下,又于四月五月、六、七三天将受爆波冲击遭到严重冒落的所有灾区遇难者计114人(除4161主巷有一名遇难者在事故处理的第十天下午找到外)全部抢救出来,本次事故抢救遇难者奋战了历时十天十一个小时结束。

但在事故抢救中,指挥上有时混乱,导致救护队未能起到阻止不带呼吸器的人员进入灾区,使有懂得煤矿救灾知识的解放军、学生和其他人员感情代替科学,导致108人一氧碳中事故抢救带来麻烦和负担,再就是个别救护小队严重违犯救护队的行动准则,未确定有无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在灾区脱掉呼吸器,造成23名救护队员也一氧化碳中毒,整个小队失去战斗力,更加重了救护的负担。

枣庄柴里矿79.6.30煤尘爆炸事故

1979年6月30日16时35分

331四分层回采面

死亡39人重伤3人轻伤5人

这次事故发生在采煤三区331四分层工作面,该工作面长132米,采高1.8米,倾角平均4度,煤层具有自燃性和煤尘爆炸危险,爆炸指数为35.4%。

工作面直接顶为2米厚的页岩夹石层。

使用金属支柱和交接顶梁支护,控顶方式为3-5洞,两班生产,一班整修,放炮落煤,单一循环。

六月三十日早班,采煤三区第一生产班值班副区长沈玉坤及班长秦玉水安排本班打眼放炮,采第一洞煤,但因五次溜子断链事故,影响当班还有27米煤壁未放完炮(炮已装好)。

沈玉坤即组织人员接链子处理事故。

中班(第二生产班)班长姬升凯、杨家富等四十八人在十二点多下井。

接班后,溜子已能运转。

即开始放炮,中间因断电,溜子停开,电工陈殿受到南石门采区变电所送电。

送电以后,工作面溜子开动,又继续放炮,十六点三十五分,工作面发生爆炸事故。

当时,在南石门变电所附近等车皮的掘进一区工人张清富,听到轰隆声响,看到一股烟雾冲出,剧烈的气浪将其故灯和胶壳帽吹掉。

陈殿爱与另一名掘进工人阎金祥,当即先后打电话向矿调度室汇报。

随后采煤三区送饭工马西川、下班溜槽子司机张道勤、跟班技术员韩勇三人带伤走出脱险。

十六点四十分,调度室接到发放后,立即通知驻矿救护队下井抢救,正在调度值班的副总工程师和矿其他干部迅速赶赴现场,组织人员分别在下运输溜子道的上材料道两端同时进行抢救,。

救护队首先从运输溜子道外段救出第一批十八人。

其中现场牺牲十人,受伤幸存者八人(后在治疗中重伤伤死亡二人)。

由于运输溜子道里段和上材料道外段已冒顶,无法进入工作面,因此在处理冒顶的同时,在工作面两端各掘一探巷,以便迅速接近工作面,加快抢救速度。

七月三日将运输溜子道9.6米、高3米的冒顶区处理扒通。

在该处牺牲的五名同志被第二批救出。

七月四日五点十分,下部探巷补充溜子道掘进二十五米后,与工作面打透。

发现工作面靠煤帮有局部冒顶,支架尚属完整,但上下头已经全部冒落不通,沿工作面牺牲了十七名同志,其中溜子头处冒顶长4米,高2米,下面压信二人,当天早班将这十七名遇难人员第三批救离工作面。

七月五日凌晨,上材料道的冒顶区12.7米,高5米经过处理,人员可以进入探险,里段支架已全部摧垮,顶板冒落了一层较薄的岩石,安全出口冒顶长4米,在距出口以外5米,回柱绞车附近发现五人遇难,当日九点二十分,将这五名同志第四批救出,这样经过四天多,历时一百一十二小时的的连续抢救,遇难的四十八名同专,先后全部抢救上井。

事故的直接原因:

(1)主要是放炮引起的煤尘爆炸,并将中班领取的120公斤炸药和360发雷管引爆。

因为汉时工作面正在分三组放炮,均未用放炮器,而用矿灯明电放炮,事故后,工作面支柱,顶梁及煤壁上均发现煤尘燃烧的粘块。

因此,引爆火源系放炮发生火花,点燃煤尘,导致爆炸,爆源在工作面上52~64米处。

(2)管理混乱,隐患严重,执行上级安全生产的方针、批示不认真,不坚决,特别对明电放炮,煤尘飞扬,火药管理乱,高温火点等老大难问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决不大,抓得不死,措施不果断,致使不安全的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

(3)制度不严,基础薄弱。

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有的干部不执行规程规定,有的工人不按章作业,对这种情况不能严肃对待,放松了安全教育。

职工缺乏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低,安全生产的观念不牢固。

该工区从六月二十六日以来,几次发现明电放炮未能制止,洒水防尘设施也被扔掉不用,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安全监察机构和群众性的安全网组织得作用发挥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