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一.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7262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一.doc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一.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一.doc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365前程网: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

(一)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阅读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其中阅读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立即停止作答。

3.答题卡上的准考证号用2B铅笔填涂,答题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作答。

二、给定资料

材料1:

由于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太湖流域的饮用水日益受到威胁。

监测结果显示,太湖的营养盐浓度持续增高,富营养化加重趋势明显。

每年5~10月份太湖湖心区8号监测点的数据显示,1998年以来水体总磷的浓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平均值均呈现不断增加趋势。

目前,太湖流域的饮用水源地水质以二类、三类为主,有32%的水体水质不能达到饮用水要求。

其中,浙江嘉兴市的情况较为严重,其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劣于四类水体。

2007年5月29日上午,在高温的条件下,太湖无锡流域突然大面积蓝藻暴发,供给无锡全市市民的饮水源也迅速被蓝藻污染。

现场虽然进行了打捞,无奈蓝藻暴发太严重而无法控制。

遭到蓝藻污染的、散发浓浓腥臭味的水进入了自来水厂,然后通过管道流进了千家万户。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5月31日下午在无锡市城市饮用水取水口区域看到,水面漂浮着厚厚一层蓝藻,腥臭味随风迎面扑来。

蓝藻就像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着水体。

早在1996年,时任国务委员的宋健就已经警告,太湖水变味了。

而且,太湖水的污染治理曾经先后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规划的重点水域污染防治计划。

材料2:

发展是硬道理任何时候都不错,不发展我们就不会有今天。

经济的高速度,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只要经济能够起飞,总能找到治理污染的办法。

太湖地区,以占全国不到0.4%的土地面积和3%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9%的财政收入,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在这次生态灾害爆发之前,无锡当局正举办「第二届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暨第十届无锡太湖旅游节」等为无锡贴金的形象工程,刚刚接待了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蒂贝琼卡,为无锡申报「联合国人居奖」做铺垫。

材料3: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按照污染物来源,目前太湖的外部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三大类。

其中,工业污染主要集中在纺织印染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领域。

虽然近年来太湖流域实施达标排放,但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污染排放量迅速增加。

随着产业转移加快,一些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转移到了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大量工业污染沿着河网进入太湖,使太湖工业污染控制更加困难。

现有农业生产方式也加重了农业污染。

据统计,太湖流域每年每公顷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从1979年的24.4公斤增加到目前的66.7公斤。

而一些发达国家规定每年每公顷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不得超过22.5公斤。

 

太湖地区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是世界上人口高密度地区之一。

城市化进程加快、外来人口增多使得城市生活污水排入量迅速增大。

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很多农村地区改旱厕为水厕,这些分散排放的生活污染源,成为太湖河网地区氮指标的重要来源。

虽然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但由于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总体建设相对滞后。

同时,过度围网养殖使太湖走向沼泽化。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专家通过卫星遥测图测算,东太湖面积131平方公里,围网养殖面积达54平方公里,约占东太湖总面积的41%。

据测算,目前东太湖湖底平均沉积速率为每年1.24厘米左右,照此发展,50年后湖底沉积将达3米,东太湖将因严重沼泽化而逐渐消亡。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崔广柏教授指出,除了直接污染太湖,过度围网养殖还严重阻隔、减缓了湖区水流,致使水流不畅,湖泊淤积加剧,大大削弱了太湖的泄洪调蓄功能。

材料4:

2005年11月23日讯,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吉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这位负责人说,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发生后,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

苯类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机物。

接到报告后,国家环保总局高度重视,立即派专家赶赴黑龙江现场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污染防控工作,实行每小时动态监测,严密监控松花江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材料5:

上世纪八十年代,松花江随着一曲《太阳岛上》扬名全国。

然而,正是这个时期,在美丽的松花江上,一场与江水污染进行的较量正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暗中进行着。

当时,松花江里的鱼虾丰富,看渔民们撒网捕鱼成为松花江上的一道风景。

但是,在渔民聚居的许多村子里却出现了一种怪病,表现为肌体无力,双手颤抖,关节弯曲,双眼向心性视野狭窄。

经医生检查,这是一种汞中毒的症状。

经医生进一步诊断,大面积在渔民中发生的竟然是一种叫做水俣病的恐怖病症。

调查显示,当时的松花江存在着严重的汞污染,而污染源就来自于上游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整整十年,消除汞污染都是松花江治理的中心问题。

材料6:

2007年6月21日,“雾”锁京城。

当日,北京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之前连续14个达标蓝天的局面被中断。

烟雾缘自河北省一些地方秸秆焚烧。

前几年,临潼区农民也曾把秸秆一把火烧掉,既浪费了资源,又给地表植被带来毁灭性破坏,严重污染环境。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甚至曾因烟雾被迫停航。

每当此时,地方政府部门只好使出严防死守、严查重罚等应急手段,却如扬汤止沸。

每年村民之间焚烧秸秆引发的打架、打官司现象非常普遍,干群关系也十分紧张。

材料7: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

但是其中海水却占了97.2%,陆地淡水仅占2.8%,而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又仅占淡水储量的0.34%。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数量极有限的淡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

据科学界估计,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目前已有70%,即17亿人喝不上清洁水,世界已有将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

我国是世界12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缺水国家。

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已有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

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达400多亿元。

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

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个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缺水量约为1000万吨/天左右。

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

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2007年3月22日是第15个“世界水日”,联合国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应对水短缺”,以强调国际和地方的合作对解决水资源短缺。

第20个“中国水周”也于当天开始,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

材料8:

2007年8月7日,不少市民经过金华市区宏济桥,都被眼前江面一片绿色所惊讶,大桥靠东的江面上密布水葫芦,看不到一丁点江水。

有市民反映前一天傍晚这里江面上就有许多水葫芦了。

据分析,应该是这两天午后到夜里的雷阵雨,将义乌江上游的水葫芦冲了下来。

2007年入夏以来,浙江省绍兴市的内河河道上漂满了大量的“水葫芦”,造成河道堵塞、河水变质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生活。

当地居民说:

以前还有人在这里钓鱼呢现在没有了,鱼虾在这里养不活,会死的。

   

材料9:

接连发生的松花江和广东北江水污染事件给浙江敲响了警钟。

2005年12月28日,为应对浙江省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浙江省水文局制订了《浙江省水文局重大水污染事件调查预案》,以此保障浙江水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有效降低和控制水污染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据浙江省水文局水质处介绍,该预案以界定重大水污染事件、明确责任部门的职责与分工、规范事件报告、受理及调查程序为主要内容,突出敏锐、快速、高效的理念和操作性强的原则,提出了相应的日常和应急支持保障措施,以确保浙江省江河湖库等水域突发性重大水污染事件的发现、报告、受理、监测调查、通报上报、监督检查和总结等环节中各项责任的落实。

材料10:

广州李女士成为“中国投诉光污染第一人”。

据报道,李女士住宅对面的一栋高楼灯火辉煌,“灯柱能让晚上9点半没开灯的住户看清报纸上的小字”,影响住户睡眠。

李女士多次投诉无果,目前我国在光污染测定及监控方面尚无措施。

材料11:

2006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新条例将矛头直指环保执法取证难、环保违法成本低等环保顽疾。

而许多不被人重视的环保死角,如噪声、震动、光线、电子废弃物、电磁波辐射等却少有提及。

材料12:

马路上汽车的轰鸣、工地里施工的震动、繁华地段的霓虹灯、电子产品在使用时产生的电磁辐射,这些几乎被人们所遗忘的污染时时干扰着我们的生活。

 

噪声对人的伤害不可低估。

它不但影响人的听力,而且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及其他精神综合症。

震动污染是居民反映最普遍的问题。

下水道的水管一直滴水、建筑工地的通宵施工、地铁轻轨产生的震动,都是让居民最头痛的问题。

光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边缘污染。

光污染不仅损害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彩光灯产生的紫外线大大高于阳光,长期处于其照射下,可诱发鼻出血、脱牙、白内障,甚至白血病、癌症等疾病。

长时间处于光亮环境中,人也会神经衰弱。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子废弃物污染和电磁波辐射污染向我们逼近。

电子产品中的电池、开关、印刷线路板、数据传输线含有汞和铬化物,会损坏人的肾脏和破坏脑部,并有可能通过食物链(特别是鱼类)进入人体。

 

  

三、作答要求:

1.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概述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20分)

2.对于发展是硬道理的问题,材料中有两种不同倾向的理解,请你对这两种观点分别加以概述并阐述你的看法。

字数不超过500。

(30分)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题目进行论述。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50分)

文章源自365前程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登录365前程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