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概况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2156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概况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地理概况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地理概况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地理概况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地理概况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概况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地理概况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概况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理概况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主要地形的分布

(1)山脉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3)四大盆地:

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4)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主要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1)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限制了耕地面积,造成我国耕地比重小。

(3)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4)西高东低的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5)地势呈阶梯状,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产生巨大水能。

(二)中国的气候

1.气温差异

(1)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如下表所示:

1月(冬季)

7月(夏季)

等温线分布特点

等温线密集

等温线稀疏

气温

分布

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大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原因

①北方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北方白昼比南方短,日照时间少,获得热量少;

②北方临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影响大,加剧了北方的寒冷,扩大了南北温差

①虽然北方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日照时间长,因而北方获得的太阳辐射不比南方少多少;

②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极值气温

及原因

最高气温处:

海南岛。

原因:

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远离冬季风源地。

最低气温处:

漠河。

纬度高,获太阳辐射少,邻近冬季风源地

吐鲁番盆地。

①盆地地形,地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

②该地沙漠广布,吸热快;

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青藏高原。

地势高

(2)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寒气候区。

2.降水差异

(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原因及影响:

基本特点(规律)

影响

名称

内容

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南部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东南湿润,愈向西北内陆愈干燥,经度地带性明显

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

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9月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

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影响,降水少

使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得早,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或来得晚,南涝北旱

年际变化

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的强弱由进退规律反常造成

降水的南北差异

北方:

降水少,雨季短;

南方:

降水多,雨季长

由夏季风形成的锋面雨带进退规律产生的雨季决定: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

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2)夏季风的进退与雨带的推移:

(3)依据气候的干燥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广大。

3.气候特征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2)雨热同期,水热配合状况好:

夏季普遍高温使需要较多热量的作物如水稻、玉米种植地区大大向北扩展;

雨热季节配合好,有利于树木、牧草、农作物的生长。

(3)气候复杂多样:

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气候。

复杂多样的气候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我国河流的基本特点:

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大。

2.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地区

东北

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河流

黑龙江及支流松花江

辽河、海河、黄河

长江、珠江

水量

特征

丰富

较小

成因

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

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水位

变化

河流补给多样

河流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

雨季长

汛期

汛期较短、季变较小

汛期较短、季变大

汛期长、季变小

冬季积雪,春天融化,形成春汛;

夏季受大气降水影响,形成夏汛

降水季节短

降水多且时间长

含沙量

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小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土质疏松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保护较好

结冰期

较短

冬季长、气温低

冬季较短

冬季气温在0℃以上

3.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

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水量较小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汛期短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

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

内流河的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使河流水量减少,河流消失

塔里木河:

7~9月为汛期

4.主要河流:

有黄河、长江和珠江,分析三条河流的源头、注入海洋、长度、流经省区、主要地形区、主要支流、开发利用、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

5.京杭运河:

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长1800千米,经过京、津、冀、鲁、苏、浙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主要作用是航运和南水北调的东线调水路线。

6.湖泊:

7.海洋: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基本国情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很少。

2.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1)水资源

(2)水能资源

3.土地资源

(1)现实状况:

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土地利用类型:

(3)利用中的问题:

(4)解决措施:

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4.矿产资源

5.海洋资源

(1)海域特点:

海域辽阔,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2)主要海洋资源:

(3)问题及对策:

五、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中国的交通

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地区密度小。

2.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1)五纵(即南北干线):

京广—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同蒲—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三横(即东西干线):

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3)水运:

(4)航空:

(二)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三)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要点突破

要点一 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

1.根据经纬线定位

经纬线

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巧记

纬线

北回归线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北回归线东西穿,云南两广和台湾

30°

N

冈底斯山脉、横断山脉、四川盆地、杭州等

冈底斯山横断山,四川盆地杭州湾

40°

塔里木盆地、祁连山北侧、河套平原南侧、渤海湾

塔里木、祁连山、河套南侧渤海湾

经线

80°

E

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西部

天山山脉塔里木、青藏高原穿西部

90°

阿尔泰山、吐鲁番盆地、孟加拉湾

阿尔泰山、吐鲁番,可可西里孟加拉湾

110°

阴山、陕北、关中、陕南、巫山、雷州半岛和海南

北起阴山贯三秦、南越巫山过海南

120°

大兴安岭、渤海、长江三角洲、台湾海峡

兴安虎声吼,渤海水色秀,长江三角洲,台湾海峡游

2.根据突出的区域特征定位

(1)突出的生态问题,如西南多滑坡和泥石流;

(2)突出的气候特征,如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

(3)特有或驰名的动植物,如青稞、牦牛为青藏高原所特有;

(4)典型的土壤特征,如江南丘陵多红壤,四川盆地多紫色土;

(5)突出的地貌特征,如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奇特等。

只要熟悉了上述地区突出的区域特征,区域的具体位置或名称也就容易确定了。

要点二 对比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水系特征和开发治理

1.黄河和长江流域:

(1)黄河流域

(2)长江流域

2.学习长江、黄河,侧重流域地理特征和河流的水文特征。

下表是两条河流主要特征的对比:

长江

黄河

全长

6300km

5500km

干流依次流经省区

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区

青、甘、川、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个省区

干流依次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上、中、下游划分点

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

内蒙古河口和河南旧孟津

各河段水文特征

上游

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河源水清,峡谷段水能丰富,河套段水流缓

中游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多支流、多峡谷、含沙量大

下游

江阔水深、水流缓、少支流

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成“地上河”

水利

①灌溉;

②航运“黄金水道”;

③发电:

三峡;

④调水:

南水北调;

⑤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业区

①引黄灌溉;

②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

水害

中下游洪涝灾害

①上游凌汛;

②下游“地上河”、凌汛

整治措施

防洪是首要任务

①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

②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保持水土;

③退耕还湖

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①兴修水利工程;

②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

③加固堤坝;

④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

要点三 中国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工业基地

1.我国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区位条件分析

(1)我国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商品棉基地

五大基地:

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海平原和新疆南部

油料作物

花生

重要性居首位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第一

油菜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趋向

其他

大豆分布在东北,芝麻分布在河南,胡麻分布在西北内陆

甘蔗

生长习性:

喜高温,需水肥大,生长期长

分布地区:

台、闽、粤、桂、川、滇

甜菜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黑、吉、内蒙古、新(北疆)

出口商

品基地

产品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在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带、珠江三角洲等地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

(2)九大商品粮基地

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的商品率很高,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及发展的区位条件图文结合具体分析如下:

商品粮基地

优势

劣势

三江平原(A)、松嫩平原(B)

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肥沃的黑土、黑钙土

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

成都平原(C)、江汉平原(D)、洞庭湖平原(E)、鄱阳湖平原(F)、江淮地区(G)、太湖平原(H)

水热资源充足,地形平坦,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交通便利

人均耕地少,旱涝灾害频繁

珠江三角洲(I)

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农作物一年三熟;

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交通便利

人均耕地少,受市场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洪涝灾害较频繁

(3)三大棉区

棉区

新疆南部

光照充足,晴天多,灌溉便利;

长绒棉产区

水源限制;

土地少;

距市场远

黄河流域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降水适中;

劳动力丰富;

种植历史悠久;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中、低产田多,旱涝、风沙和盐碱

黄淮海平原

长江流域

江汉平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热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秋季多雨,不利于收摘

长江沿岸滨海平原

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沪宁杭

京津唐

辽中南

珠江三角洲

发展的有

利条件

①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②雄厚的技术力量;

③统一的电网;

④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①丰富的煤、铁、石油、盐等资源;

②统一的电网;

③便利的铁路、公路和近海运输;

④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

①丰富的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

②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

①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多侨乡,可利用外资发展工业;

②水、陆运输便利

工业中心

和部门

上海、南京、杭州及苏州、无锡、常州等;

轻型及精密机械、电子、化工

北京、天津、唐山地区;

钢铁、化工、机械、轻纺

沈阳、大连、鞍山、本溪、抚顺、辽阳;

钢铁、化工、机械、造船

广州、深圳、珠海;

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限制因素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水源、能源缺乏

能源、水源供应不足

能源、矿产资源不足

发展方向

继续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①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

②重点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精纺和精细化工方面

①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

②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

③适当限制某些能耗大、当地缺乏原料资源的工业的发展

①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②加强区内各城市的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加强规划与管理

复习参考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要学会从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加以分析。

我国的纬度位置:

位于4°

N~53°

N,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

经度位置:

位于73°

E~135°

E,东西跨越的经度有60°

半球位置:

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其中,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我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生产影响重大,应重点掌握。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我国位于4°

N,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地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因此,我国气候寒暖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我国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

,使得南北气候差异显著,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比如:

从粮食作物的种植看,北方适宜种植小麦,南方适宜种植水稻;

从经济作物的生产来看,北方产甜菜,南方产甘蔗,北方盛产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

气候的多样性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洲——亚洲的东部,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之一。

①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平原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在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下,降水较多,雨量丰沛,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在我国东部漫长的海岸线上有许多优良的港湾,既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又有利于我国从海上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和友好往来;

③我国陆疆广大,西部深入亚欧大陆的内部,陆上邻国较多,使我国陆上交通可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有利于和邻国进行边境贸易和友好交往。

2.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

(1)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气候

大部分地区属中、低纬度,光照条件优越,且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成熟及产量提高

大风、寒潮、暴雨、冰雹、旱涝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受季风影响强烈,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水资源

总量大,江河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地下水资源丰富

空间分布不平衡,南方有余,北方不足;

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

土地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大

山地多,干旱地区广,耕地、林地所占面积比例小

土壤

农垦历史悠久,土壤肥沃,耕地质量好

可耕荒地后备资源不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垦殖费用较高

生物

种类繁多,有利于农作物或牲畜品种的优化、改良,有利于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有些动植物缺乏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2)我国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国家政策和措施

全力保障和推动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农业产业政策的制订、贯彻、实施尚有不足之处

劳动力资源

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提高单产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不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

人口多,人均土地、水资源相对数量很少

市场需求量

市场需求量大,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受经济条件限制,动物性食品的消费偏低

农业自然资

源的利用

大部分地区能够因地制宜,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

农业生态环境受到的压力过重,许多地方形成了农业生态的恶性循环;

人均占有资源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