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7183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0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科学五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苏教版科学五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苏教版科学五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苏教版科学五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苏教版科学五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科学五下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科学五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科学五下教学设计.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科学五下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科学五下教学设计

教材名称苏教版小学科学5年级下册

 

课程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内容分析

单元序号

单元名称

所属领域

第一单元

神奇的机械

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物质世界

第三单元

它们怎样延续后代的

生命世界

第四单元

岩石与矿物

地球与宇宙

第五单元

人体的“司令部”

生命世界

第六单元

交流与质疑

过程技能

课时安排

单元序号

单元课题

课序

课题

课时

第一单元

神奇的机械

1

什么叫机械

1

2

怎样移动重物

2

3

斜坡的启示

2

4

拧螺丝钉的学问

2

5

国旗怎样升上去

2

6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1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1

折形状

1

2

搭支架

2

3

建桥梁

2

4

造房子

2

第三单元

它们怎样延续后代的

1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1

2

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1

3

我是怎样出生

1

第四单元

岩石与矿物

1

认识常见岩石

2

2

认识矿物的性质

2

3

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1

第五单元

人体的“司令部”

1

大脑

1

2

神经

1

3

感觉

1

第六单元

交流与质疑

1

交流

1

2

质疑

1

 

单元名称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教材的位置、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涉及到《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领域“运动与力”部分简单机械的相关概念:

3.1探究怎样才能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3.2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

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

本单元采用总——分——合的模式,第一课开启这个单元,总体上认识机械,第二——五课分别引导学生研究杠杆类简单机械和斜面类简单机械,第六课介绍了将简单机械组合起来的传动装置,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机器的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认为机械就是比较复杂的机器,对于杠杆、斜面比较熟悉,有较多接触,对于滑轮、轮轴、传动装置比较陌生,感性认识不足。

对于力有初步认识,知道力的大小和方向。

预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

整个单元主要通过探究力在传递过程中的变化,了解简单机械的作用,初步指导一些机械原理,了解人类发明创造工具的发展史,感受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课序

课题

课时

1

什么叫机械

1

2

怎样移动重物

1

3

斜坡的启示

1-2

4

拧螺丝钉的学问

1

5

国旗怎样升上去

1

6

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1

 

课题名称第1课《什么叫机械》

目标设计依据

课标表述

3.2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

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

前半部分。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首课,从什么是机械的角度总领整个单元,将学生引入对机械的探究和认识。

本课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引发学生对于“机械”的思考,从体验活动和比较归纳中认识机械,了解什么是简单机械,体会机械的作用,为后续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的初始状态基础、困难以及少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见)

学生认为机械就是比较复杂的机器,并不认为生活中像筷子、刀等也属于机械。

学生对于力在四年级已经有了学习,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

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筷子等生活物品的作用。

预期学习结果(社会情绪能力、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体验活动、教师讲解、图片分类活动、分组讨论,描述什么是机械,列举生活中的机械,指出哪些是简单机械,哪些是复杂机械。

2.通过分组集体讨论,区分什么是机械,归纳出机械的作用。

3.通过图片和视频,列举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发展史。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起子、刀、蔬菜、盒子

学生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效果预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1、问学生提到机械,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出示一个有螺丝的盒子。

4、问学生,有人可以帮我打开吗?

5、出示起子。

6、出示一根蔬菜,让学生帮忙弄成小片。

7、出示刀。

让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机械。

探索和调查

1、师告知,其实刚才我们用的起子、刀就属于机械。

2、出示P2的图,让学生说说,哪些是机械。

3、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为机械?

4、出示机械的概念。

(降低工作难度)

5、再看P2图,哪些是机械。

6、讲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概念。

7、请同学说有区分图中的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8、你还知道哪些机械。

9、这些机械大约是在什么年代发明和使用的。

10、讲古人的机械。

(P3)

 

1、首先眼降低大家对机械的神秘感,不要觉得机械离生活很遥远。

 

2、分几步理请机械概念。

并巩固。

 

3、从年代上体现机械的不断进步。

回顾和解释

1、回忆家里用过哪些机械?

2、在使用过的机械中,哪些是简单机械,哪些是复杂机械。

 

在这里主要是建立一个大致的概念,不可能通过一节课把机械、简单机械、复杂机械的概念都弄清。

目标检测

检测内容

下面的物品哪些是机械,在括号内打“√”。

羽毛球拍()钢丝钳()刀()针()镊子()

叉子()擀面杖()筷子()铲子()扫帚()

电钻头()火把()骨针()石块()石斧()

结果反馈

课后延伸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名称第2课《怎样移动重物》

目标设计依据

课标表述

3.1探究怎样才能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3.2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

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

学习内容分析

杠杆是各种简单机械中最基本的一种,也是比较简单、学生常见常用的一种简单机械,很多的简单机械都是杠杆的变形,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有利于学生去认识轮轴和滑轮,所以,在本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机械的过程总,首先安排指导学生认识杠杆。

本课通过生活情境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杠杆的结构、用途和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的初始状态基础、困难以及少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见)

许多学生听说过杠杆,部分学生能说出杠杆的运用,但不知道杠杆的结构,不能较多的列举出生活中的杠杆。

凭借生活经验知道如何在跷跷板上利用小的力气翘起大的重物,但没有归纳出相应的规律。

预期学习结果(社会情绪能力、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描述杠杆的作用,指出杠杆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通过分析杠杆装置和教师讲解,归纳杠杆结构特点和各部分名称。

3.通过杠杆尺平衡探究活动,推衍出杠杆省力的原理。

4.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杠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指出杠杆有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它们的用途各有不同。

列举生活中的杠杆以及它的结构和功能。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杠杆模型,垫片

学生准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效果预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1、玩过跷跷板吗?

说说。

2、出示三个小动物:

小老鼠、小狗、小老虎。

3、谈话:

让它们也来玩跷跷板,能玩起来吗?

 

通过生活在的常玩的游戏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探索和调查

1、师演示,出示游戏规则,学生做预测。

2、学生用杠杆尺搭跷跷板,利用钩码不同来表示三个小动物不同的重量。

(1个钩码代表小老鼠,2个钩码代表小狗,3个钩码代表小老虎)

3、根据活动记录单的游戏规则来进行跷跷板的游戏

4、汇报活动结果。

5、教师用杠杆尺演示学生的实验结果和想法,找出杠杆平衡原理。

6、认识杠杆的三要素:

支点、力点、阻力点。

7、说说杠杆怎样使用省力、怎样不省力、怎样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8、生活中还用过杠杆吗?

(结合P5图)

9、指出各种杠杆属于哪种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还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10、为什么有的时候还要用费力的杠杆呢?

通过几组不同的游戏规则来探究杠杆原理。

 

明确杠杆不只是为了省力,有的是为了省距离。

 

回顾和解释

1、看阿基米德的话。

2、如果让你帮阿基米德制作一个杠杆来拖起地,你应该要注意哪些地方?

应用。

目标检测

检测内容

在下图中分别标出支点和用力点,要求左图成省力杠杆,右图为费力杠杆。

结果反馈

课后延伸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名称第3课《斜坡的启示》

目标设计依据

课标表述

3.2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

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

学习内容分析

斜面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

它虽然不是杠杆的变形,但是在生活中的运用极其广泛,却又极易被大家忽视。

本课重在提出斜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了解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斜面中所蕴涵的科学道理,使学生初步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周围的各种斜面及相关器械的性质与功能,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科学。

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的初始状态基础、困难以及少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见)

学生都见过斜坡,但不知道它也是一种机械。

不能将生活中的螺旋和劈与斜面联系起来。

凭借生活经验学生知道如何利用斜坡省力,但并没有进行过科学探究。

学生会使用测力计,能自主进行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

预期学习结果(社会情绪能力、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描述斜坡的作用,指出斜坡是简单机械——斜面。

2.通过探究斜面坡度与用力关系的探究活动,推衍出斜面的坡度越小拉力越小。

3.通过图片观察、分析和讨论,指出螺旋和劈也是斜面的一种,列举生活中斜面的事例和它们的用途。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小车、拉力计、书本、直尺

学生准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效果预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1、学校中午食堂都有送饭车很重,要运到教室都要上台阶,有的人是用直接抬上去的方法,你能不能想到一个更容易的方法呢?

2、学生用图画出想法。

3、告诉学生这样的方法就叫利用斜面。

 

这里学生可能会想到几中方法,比如滑轮,斜面。

引导学生用最简单的。

探索和调查

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斜面的呢?

2、为什么这些地方会用到斜面呢?

3、斜面这种机械能不能帮我们省力呢?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去做?

4、设计不同情况的斜面进行实验。

(可以比较坡度不同或者比较坡长不同)

5、要求先测出不用斜面抬升重物的拉力。

6、动手实验、记录、交流、小结。

7、你觉得影响斜面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8、交流、小结。

 

1、首先将斜面也生活建立联系,再进行研究,这样更符合认知规律。

2、促使学生思考斜面可能有哪些特性。

3、这个实验主要是证明斜面确实省力。

4、这个实验主要结果有哪些因素影响斜面。

回顾和解释

1、思考:

要将重物抬升一定的高度,使用坡度低的斜面最省力,但是必然坡要长,很占地方,怎么办?

2、认识变形斜面:

螺旋。

出示P7图,要想更省力地爬上这座山,你有什么好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