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1679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

(3)调节农业生产。

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通过《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稳定社会秩序。

并举办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

3.影响

(1)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

(2)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

(3)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名师点拨]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引起的,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就不可能消除这一基本矛盾,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凯恩斯主义

1.背景: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质疑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

2.内容:

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是扩大需求;

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3.地位:

其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它的提出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主题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对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认识

(1)原因: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原因;

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是具体原因;

投机活动猖獗是直接原因。

(2)特点:

影响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3)影响: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旷日持久,激化了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世界紧张局势加剧,危机四伏。

2.经济大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

(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美国经济波动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这样一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会迅速波及到全世界。

材料一

材料二 这场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材料三 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

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1)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人一方面倒牛奶,另一方面则有大量的人买不起牛奶。

这体现了什么矛盾?

这与经济危机有何关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经济危机有何特点?

(3)据材料三分析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应对措施是什么,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 

(1)矛盾: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关系:

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资本家为追求高额利润盲目生产,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导致人们消费能力不足,生产相对过剩。

(2)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3)措施: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提高关税,打关税战。

影响:

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加深了经济危机,延缓了经济的复苏;

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图示法理解“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主题二 罗斯福新政

1.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1)特点:

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用国家的力量通过扩大消费来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影响:

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避免了国家经济的崩溃和社会激烈的动荡,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3)实质: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但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4)启示:

防止泡沫经济或虚假繁荣,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2.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及影响

(1)“新”的含义

①新的理论和政策:

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从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新政就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最大规模的实践。

②新的特点:

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③新的起点:

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④新的模式:

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

(2)影响

①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

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材料一 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

——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

材料二 ……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材料三 从1935年到1942年,“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佣了约850万工人,修建了……66.4万英里新道路……285个新机场等。

——《世界史·

现代史编》

(1)材料一体现出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

其目的又是什么?

(2)为缓解材料二的问题,美国当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以工代赈”有哪些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1)内容: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目的:

防止盲目竞争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2)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3)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改善基础设施。

(4)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图示法理解“罗斯福新政”

1.“……股票交易所里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一天内就有近一千三百万股票被抛售出去,几天内,股票价格持续暴跌……”以上情景最早发生在(  )

A.1929年的华盛顿B.1933年的纽约

C.1929年的纽约D.1928年的伦敦

答案 C

解析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股价暴跌,经济危机从此开始,迅速蔓延到全美国,进而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

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

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答案 B

解析 调高关税属于贸易保护的表现,是不利于世界经济良性发展的。

A、D两项表述与题干信息不符,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某位政治家担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社会保险法》。

这位政治家是(  )

A.华盛顿B.罗斯福C.里根D.克林顿

解析 在总统任职期间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的是罗斯福,故B正确。

4.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项社会政策,这项政策的目的是(  )

A.稳定金融秩序B.复兴工业生产

C.开展以工代赈D.建立社会保障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失业救济制度,故选D。

5.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A.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国家干预经济

B.反对消费

C.主张经济自由放任

D.反对经济全球化

答案 A

解析 凯恩斯主张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挥其重要作用。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

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

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

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

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

……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状况的认识。

就当时的情况,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合适?

答案 

(1)反映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2)原因:

①经济危机的打击;

②胡佛政府坚持“自由放任”政策,经济危机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恶化;

③人们对胡佛政府不满。

(3)认识:

当时美国经济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合适的措施:

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等。

解析 第

(1)问,反映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

(2)问,从“胡佛村”看经济危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建议即可。

基础巩固

1.“梅隆拉响警笛,胡佛敲起警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这首流传于20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美国民谣描绘的是(  )

A.华尔街股市暴涨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经济危机爆发D.美国经济繁荣

解析 要抓住材料中“胡佛”“华尔街”等关键词语。

胡佛在20年代末担任美国总统,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从华尔街金融行业爆发了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1929~1933年经济危机。

2.读下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判断其最可能是哪一历史事件带来的结果(  )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A.殖民争霸B.第一次世界大战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D.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 表格反映了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下降的情况,美国、德国首当其冲,从四个选项来看,只有经济大危机期间可能使几个大国生产同时下降。

3.美国总统胡佛面对经济危机时说:

“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失业工人也会得到好处。

”这说明他采取的政策是(  )

A.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

B.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

C.加强参与国际市场的争夺

D.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

解析 由材料中的“大企业得到繁荣”说明他坚持企业的自由竞争与发展,因为大企业在竞争中是有优势的,B项正确。

4.下列图片中,能反映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措施有(  )

A.①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语:

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析,符合这两个限定条件的是①②。

5.罗斯福新政对当时的美国经济最深刻的影响是(  )

A.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B.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解析 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不仅对美国,而且对整个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能力提升

6.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解析 经济危机爆发后,物价暴跌;

资本主义国家到处都是示威游行的人群,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为解决危机,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同时带来的就是企业倒闭,失业剧增。

7.美联社曾经报道,1930~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国人聚集在苏联驻美大使馆门前,要求移民苏联。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美国工人大量失业

B.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苏联的经济政策吸引美国人前去投资

解析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大量失业的美国人受到苏联的吸引而出现题中现象,并非是要到苏联投资。

8.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关于农业措施的理解。

根据《农业调整法》的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据此可以判断其谈话的内容。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本章程批准、制定或颁布的一切公平竞争法规、协议和执照,均需包括以下条件:

(1)雇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或处于互助或互卫的目的而采取其他协同一致行动时,不应受到雇主及其代理人的干涉、约束和压迫。

(2)不得以必须加入任何公司或禁止参加、组织或协助其自选的工人组织,作为雇佣任何雇员的条件。

(3)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最低工资或其他雇佣条件。

——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6月)

材料二 新政从一开始就受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

……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一抄录的”。

——内森·

米勒《罗斯福传》

材料三 “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工农业产品的实际买主。

……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罗斯福选集》

材料四 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远为进步的行动。

……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

——W.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

(1)材料二反映了一部分资本家对新政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

结合材料一分析他们持这一态度的理由。

并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

(2)材料三和材料四又反映出新政的哪些特点?

这和解决当时的经济危机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关系?

(3)结合材料四分析罗斯福新政与材料二中一些资本家的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由此说明罗斯福新政的性质。

答案 

(1)理由:

制定规章制度,对资本家的生产经营进行干预;

限制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与剥削。

特点:

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强力干预。

照顾工人的利益,尽量避免国有化。

有利于刺激消费从而恢复生产,一定程度上缓解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从而缓解政治危机。

资产阶级内部的整体和部分之间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的矛盾。

性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

一、课中思考题

1.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买不了那么多产品,可工厂还在不停地生产。

这说明当时美国的社会生产存在什么问题?

(教材第68页)

提示 说明出于资本家个人扩大生产并追求更大利润的需要,美国的社会生产处于盲目扩大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2.结合当时的背景想一想,为什么德国纳粹组织能在这个时期获得迅速的发展?

(教材第70页)

提示 德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又受到《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民族复仇心理严重。

特别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带来剧烈的社会动荡,魏玛政府软弱无能,无力复兴经济和应对诸种危机。

纳粹党利用混乱形势,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号,注重从经济等方面进行蛊惑人心的欺骗性宣传,向每个阶层都许下美妙的诺言,蒙骗了很多在危机中陷于绝境的中下层民众,党员人数激增,从而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并最终掌握国家政权。

3.思考一下,面对危机,罗斯福所采取的措施与胡佛的措施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教材第71页)

提示 胡佛信奉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并否认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罗斯福则采取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措施。

4.想一想,胡佛反危机政策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材第72页)

提示 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二、阅读与思考(教材第72页)

请结合罗斯福新政,思考提倡多消费、政府出资举办公共工程与缓解经济危机的关系。

提示 罗斯福新政针对大危机期间供给与需求矛盾特别突出的问题焦点,鼓励消费和投资以促进社会有效需求。

多消费,能促进商品、资金流通;

兴办公共工程等举措,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而且缓和了阶级矛盾。

由此,就从经济、政治等方面缓解了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三、解析与探究(教材第73页)

1.比较胡佛与罗斯福对政府责任和作用的看法。

提示 胡佛认为政府的惟一职能是创造有利于私营企业发展的条件,政府的惟一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罗斯福则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不是完美无缺的,所以需要政府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

国家对公民所负的义务,乃是仆人对其主人所负的义务,国家为尽社会义务必须主动采取相应措施。

2.从上述言论和新政措施来看,罗斯福具有哪些社会改良精神?

提示 罗斯福继承了美国进步主义传统,并代表了改革的趋向,其一手创立的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新政措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他具有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与时俱进为社会历史发展作出贡献的精神。

四、自我测评(教材第73页)

1.简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提示 

(1)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极度扩大;

市场虚假繁荣现象的背后隐藏的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股票投机过度,金融市场不稳定。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各国以邻为壑的反危机措施加剧了危机,并使国际关系恶化;

经济危机引发了各国空前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受到挑战;

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2.结合罗斯福新政分析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的特点。

提示 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是在以私有制为基本经济制度、以市场机制为经济运行基本方式的前提下,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巩固资本主义统治而对其生产关系进行的某些局部调整的机制,具有渐进性、系统化、手段方式多样化和追求政策运用平衡等特点。

其局限性在于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

请结合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历史事实,讨论一下它给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哪些危害,又创造了哪些机会。

提示 

(1)危害: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从美国开始爆发,迅速波及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了所有的经济部门,后果空前严重;

各国所采取的利己主义的反危机措施,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了危机,恶化了国际关系。

总而言之,资本主义从经济、政治两个方面遭到了严重打击。

(2)机会:

美国率先采用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政措施,成功应对危机,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新政策的调整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余地和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