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1495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国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国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国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国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Word下载.docx

《全国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Word下载.docx

1.43g/mL=83.3g,约83.3mL。

2.某种碳酸盐类铜矿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CuCO3•bCu(OH)2。

已知Cu(OH)2和CuCO3受热都能分解,分别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组成做了一些探究。

小组同学称取了样品17.3g,用下图装置进行了实验。

(1)请写出一种你所熟悉的碳酸盐类铜矿的名称_____。

(2)请写出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C装置中的现象_____。

(4)对样品进行热分解,直至C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冷却后测得装置D增重0.9g,装置E增重4.4g.通过计算可得a∶b=_____。

若缺少B装置,测得的a∶b的值会_____。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5)此实验对温度控制要求较高。

若温度控制不当,会发现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中有少量红色物质出现。

有的同学认为这一定是生成了铜,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

【答案】孔雀石CO2+2NaOH=Na2CO3+H2O吸收水蒸气使反应生成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被D、E装置充分吸收样品变黑色2:

1偏小不同意氧化亚铜也是红色固体

(1)碳酸盐类铜矿有孔雀石、石青等。

(2)A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3)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使反应生成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被D、E装置充分吸收,C装置中最终生成氧化铜,因此样品变黑色。

(4)冷却后测得装置D增重0.9g,说明氢氧化铜分解生成了0.9g水,装置E增重4.4g,说明碳酸铜分解生成了4.4g二氧化碳,

设样品中氢氧化铜质量为x,碳酸铜的质量为y,

解得x=4.9g,y=12.4g

根据题意,

若缺少B装置,会导致测定的水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测得的a:

b的值会偏小。

(5)不同意,理由是氧化亚铜也是红色固体。

3.能源、资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1)根据《天津市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实施方案》,我市已于2018年10月1日起,在市域范围内全部加油站仅供应车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则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菱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

(3)炼铁选用的铁矿石不仅要求含铁量高,而且要“有害元素”少。

今有铁矿石:

黄铁矿(

)、赤铁矿、磁铁矿,你认为不适宜直接炼铁的矿石应是_____(填字母)。

A黄铁矿B磁铁矿C赤铁矿

(4)以黄铁矿为原料(主要成分是

)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下:

①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②工业上用上述流程中的炉渣去炼铁:

2000t含氧化铁40%的炉渣炼铁,理论上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t(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

FeCO3A4FeS2+11O2

8SO2+2Fe2O3583

【分析】

(1)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菱铁矿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化学式为:

FeCO3;

(3)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黄铁矿(FeS2),黄铁矿含铁量低,含有对环境有害的元素硫,并且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因此黄铁矿不宜炼铁,故选A;

(4)①沸腾炉内是二硫化亚铁和氧气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铁,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

8SO2+2Fe2O3;

②设理论上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x。

x≈583t

答:

理论上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是583t。

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X_________,Y_________

(2)在实验室中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小海同学在B装置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①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②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小涛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将制取装置B换为上图中的装置_________;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

如果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g。

【答案】分液漏斗集气瓶

aC25

(1)分液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

(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

(3)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短管进入;

②将制取的装置由B换为图中的C装置,因为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有关的计算要正确,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1)分液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集气瓶;

(2)在实验室中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药品可以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

②一是将制取的装置由B换为图中的C装置,因为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50g×

15%=(50g+x)×

10%,x=25g;

故答案为①a;

②C;

2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溶液的计算等,综合性比较强。

5.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Ⅰ.20℃时,甲的溶解度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Ⅱ.40℃时,乙和丙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写下表。

烧杯中的溶质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_____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Ⅳ.若分别将100g乙、丙的饱和溶液从50℃降温到4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____(填序号)。

A乙、丙都是饱和溶液B所含溶剂质量:

乙<丙

C溶液质量:

乙>丙D溶质质量分数:

乙>丙

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___.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

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_____(填编号)。

a小于40℃b大于40℃c无法确定

【答案】<能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固体逐渐增加B、D小降温(或加压)b

Ⅰ.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故答案为<。

Ⅱ.40℃时,乙和丙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因为该温度下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故答案为能。

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时,甲中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乙中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丙中固体逐渐增加,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故填: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固体逐渐增加

Ⅳ.若分别将100g乙、丙的饱和溶液从50℃降温到4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所含溶剂质量:

乙<丙;

溶质质量分数:

乙>丙;

BD。

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小。

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降温(或加压);

小,降温(或加压)。

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是大于40℃;

b。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结晶的方法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

“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验测得:

①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

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而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

[分析交流]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

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小组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

[意外发现]丙同学不小心将反应后的少量红色固体a洒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发现除了有红色固体b以外,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这里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蓝呢?

[查阅资料]①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在Cu;

②Cu2O固体是红色的,它一稀硫酸的反应为:

Cu2O+H2SO4=CuSO4+Cu+H2O.

[得出结论]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分析交流]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是否会影响水组成的测定结果(填“影响”或“不影响”)。

[提出猜想]针对红色固体a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猜想①是:

Cu2O和Cu;

猜想②是:

[拓展探究]丁同学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及药品重新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去确定哪种猜想成立,他已称得:

①玻璃管的质量;

②反应前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你认为他还需要称量的质量。

[教师点拨]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红色固体b的质量,也可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

[定量分析]小组同学再次实验,他们开始称取质量为3.6g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b为2g。

假如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请你计算出生成铜的质量(利用Cu2O+H2SO4=CuSO4+Cu+H2O.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然后,通过与实际得到的固体2g进行比较,判断猜想成立(填①或②)。

【答案】[设计方案]Zn+H2SO4==ZnSO4+H2↑;

干燥

[实验探究]11:

80;

1:

8

[分析交流]在D装置的后面,再连接一个D装置,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对实验造成干扰

[分析交流]不影响

[提出猜想]Cu2O

[拓展探究]反应后玻璃管的质量和红色固体的总质量

[定量分析]①

该题中水是实验的关键,故需要对水的质量从各个方面防止其它不是本实验产生水的干扰。

为了防止制取H2的过程带出水分,故要对H2进行干燥处理,H2是中性气体,故可选择浓硫酸干燥;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对实验造成干扰,故需要在D装置后再连接一个和D一样的装置;

由于装置C中发生H2+CuO

Cu+H2O,D中的水其实是C中反应产生的水,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其实质是CuO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

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其实质是产生水的总质量为1.82g,故氢元素质量为1.82-1.6=0.22g,所以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0.22:

1.6=11:

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是不会影响水组成,原因是它的存在不产生水;

本实验中测定C、D装置质量变化是关键,而C、D装置质量变化都是由于水的质量变化引起的。

解:

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则

Cu2O+H2SO4=CuSO4+Cu+H2O

14464

3.6x

x="

1."

6g

生成铜的质量为1.6g

由于1.6g<

2g,故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Cu2O,猜想1成立

7.室温为25℃时,某小组用无水氯化铜粉末制备氯化铜大晶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I:

查阅资料,得到氯化铜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20

25

40

50

60

80

溶解度(g)

69.2

74.5

76.4

81.8

85.5

89.4

98.0

步骤Ⅱ:

配制少量CuCl2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得到晶种。

步骤Ⅲ:

把晶种悬挂在新配制的CuCl2热饱和溶液中,室温下静置数天,形成大晶体。

步骤Ⅳ:

取出大晶体,处理剩余的溶液(母液)。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20mL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

①计算需称取CuCl2的质量是_______g。

②将称取的CuCl2固体和20mL水倒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2)母液中Cu2+属于重金属离子,随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

下列方法可用于母液处理的是__________。

A.收集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体

B.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3,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3)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100g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_____________g(只列计算式,已知Cu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

【答案】17.1搅拌AC

(1)①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50℃时,氯化铜的溶解度为85.5g,用20mL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需称取CuCl2的质量是17.1g;

②将称取的CuCl2固体和20mL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2)A.由题中信息可知,氯化铜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用蒸发结晶法提纯。

收集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防止落入其他物质,引入杂质,待水分自然蒸干(蒸发结晶)后保存所得固体,则不会有含铜离子的液体排放,不会导致污染,正确;

B.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3,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是氯化银,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中仍然有铜离子,倒入下水道,仍会导致污染;

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中只有氯化钠,没有铜离子,倒入下水道,不会因重金属导致污染;

(3)由题中信息可知,25℃时氯化铜的溶解度为76.4g,100g母液中含有氯化铜的质量为x,76.4g/176.4g=x/100gx=100g×

76.4g÷

176.4g;

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设100g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y,

CuCl2+Fe=FeCl2+Cu

13556

y135/

=56/y

8.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B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后过滤、干燥,所得到的二氧化锰___(填“能”或不能”)继续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4)装置C、D、E、F在实验室中都可收集气体,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填字母编号)。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通入。

(5)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

①敞口放置;

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

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2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①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_____

A.MN段B.NP段C.PQ段

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_____。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时几乎不再变化。

【答案】分液漏斗CaCO3+2HCl=CaCl2+H2O+CO2↑;

B2H2O2

2H2O+O2↑;

能E;

a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21%

(1)装置B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实验室制取CO2,选择的实验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应该选择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即B;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O2↑,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物质,所以过滤、干燥,所得到的二氧化锰仍然可以作为反应的催化剂;

(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或者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用F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应该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

(5)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MN段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少,能够说明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把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塑料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所以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时几乎不再变化。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子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

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