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1133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

《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词解释1文档格式.docx

p152

12.区域优势:

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p167

13.区域发展战略:

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绝对全局意义的谋划。

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14..区域投资环境:

指的是影响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决策的各种区域因素的组合。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投资环境包括区域自然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区域政策环境以及区域社会文化环境。

而广义的区域投资环境还包括与区域相连的周边地区投资环境、国家投资环境以及大的国际投资环境。

15.土地利用集约度:

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16.综合运输网:

是指由多种运输方式的线路、港站和枢纽共同组成的,彼此协作、相互补充、紧密联系的交通运输网络。

17.土地利用分区:

又可称为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18.增长极(布德维尔):

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19.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20.区域文化:

既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思、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1.技术进步:

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和革命。

22.土地利用:

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

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23.土地人口承载力: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

2、选择题(10*1)

1.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P14-15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

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2.区域历史分析(75页,自己看书)

3.区域规划的内容:

P239

(1)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4)基础设施规划(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7)区域空间管治(8)区域发展政策

4.区域发展政策主要内容:

P241

劳动力政策资金政策企业区位控制政策产业政策

5.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选择题):

详见书P245-250

6.三次产业的划分看一下P203

7.区域历史基础分析P75

三、简答题、论述题(5-6,45-50)

区域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P2

概念:

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本质特性:

整体性(或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

区域科学研究内容和任务P10(了解)

对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要素(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文化心理……)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规律

研究区位、聚落、城市化地区和全球性区域系统以及人类居住方式、经济活动、资源有效利用在自然环境背景下所有活动的地域差异

对存在于区域内的各种行为单位利益及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并系统地探讨解决区域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方法,提出区域发展的优化模式。

自然资源三个特性P18

(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

(2)区域性,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

(3)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

(4)多用途性,大部分的自然资源都具有多重功能和用途。

(5)社会性,自然资源或多或少人类劳动的印记。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20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a.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b.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a.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b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c.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自然资源的质的评价。

对于自然资源的质的评价,主要是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

考虑以下方面:

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为利用资源所付出的代价为人们接受的程度)需求上的迫切性。

并据此建立质量评价的标尺,并用此标尺来进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适合程度的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客观的切合实际的结论。

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对自然资源量的评价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

考虑两个方面:

自然资源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当前需要量的程度,亦即自然资源在合适的开发利用强度下的服务年限。

对远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俞生产力布局需求量的保证程度,即预测资源的远景需求量。

步骤:

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研究其可能的开发规模和开发后可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以及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明确区域主要自然资源,即筛选出开发规模大,开发后能产生重大经济价值,并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的带动影响作用的几种资源。

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并根据保证程度和现状生产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来研究其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

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潜力。

④分析比较区域主要几类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明确区域各类资源的数量配合情况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的保证程度。

3.关于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的效率。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对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的分析,必须搞清主导资源与辅助资源、优势资源与限制资源,分析自然资源组合对一定产业(部门)结构的适合或保证程度

4.自然资源的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

5.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效应的评价。

产业布局指向内涵:

(68页,大家自己看下后面的例子)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

2.原料指向

3.消费市场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高科技指向

6.交通枢纽指向

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68页)

1.区域产业结构特色

2.区域产业布局特色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73页)

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决定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市场经济规律只有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相联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

3.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

4.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我国的区域文化背景与区域经济(74页,阐述,大家自己归纳)

从世界范围来看,19-20世纪发源与欧洲的工业文化“征服”其他各洲的历史。

在这过程中,我们看到同样的工业种子,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上却结出了形态各异的果实,有点文化土壤甚至没有给工业文化任何适合的养料。

因此我们可以说21世纪的竞争,无论是全球性的还是区域性的,归根结地都是文化的竞争。

在世纪各文化圈中,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的中庸、凡事不走极端就是中华文化的显著特点。

可见与世界上以德意志民族为代表的“精确”文化、以及印度为代表的“精神”文化相对照,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文化正处在它们中间。

中国这种不走“极致”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优势,同时也是劣势。

就优势而言,它具有相对大的开放性,可以吸纳各种不同的文化养料,对不同文化特质的行业都能露上两手;

也就是说易于施行文化战略,进行文化改造。

但是,它的劣势也是明显的,中国人在一定时期里,没有北欧人、德国人那么理性、严谨与认真,在制造业上会次于他们,但又略强于印度人。

总之,在世界的产业链中,中国拥有与自己文化特质相符的产业环节。

但是,中华文化也要汲取世界文化的优点,取长补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

2.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

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

人口迁移与分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

2.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

3.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人口自然增长的四种类型和特点:

①原始型:

两高一低,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人口死亡率按近出生率,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总人口增长缓慢,甚至长期停滞不前。

②年轻型。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还保持在原始型水平上,使出生率显著地高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大提高,人口总量迅速增多,年龄构成趋于年轻。

③成年型。

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大致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出生率比过去有了明显降低,人口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年龄构成由年轻化向老年化演变。

④衰老型。

由于人口的老化,死亡率由低水平回升,出生率继续下降,终于跌到死亡率以下,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技术扩散的形式和途径(126页,看一下)

技术扩散可以分为空间梯度型、跳跃式和双向式等三种类型。

技术扩散模型(127页,看一下)

国家竞争力的发展阶段:

(147页)

(1)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国家竞争力主要以比较经济竞争实力为主,以反映工业经济活动、自然资源等作为基本内容。

评价指标全部是硬指标,而且指标体系比较庞大,指标间关系松散,研究对象主要是工业化国家。

(2)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竞争力理论和评价方法疾病软泥确立起来,并逐步发展完善。

这主要体现在竞争力概念、评价原则、软指标的全世界调查、8大要素评价体系的建立和成熟发展,而且在实践中把国际竞争力评价从工业化国家范围逐步扩展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转型经济国家的世界总体范围,是国际竞争力评价真正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竞争信息平台。

(3)第三阶段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得益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世界主要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以及社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了以人为本、终身学习、价值观和企业价值互动等新的竞争力结构的形成。

国家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148-151页)

(1)IMD(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世界国际竞争力评价因素:

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

(2)WEF(世界经济论坛)

区域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153-156)

(1)三大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因素)经济实力、经济管理水平、涉外能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和国民素质。

(2)省级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因素)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区域基础设施状况、区域投资能力状况、科技实力、对外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生活水平、人口素质社会发展。

(3)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因素)经济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金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对外开放度、人口竞争力、生活质量、政府效率。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理论(p160,后面具体的大家看书)

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的六个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2.为起飞创造的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

4.成熟阶段5.高额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霍夫曼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P163)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总产值

资本资料工业总产值(反映了工业化程度,判断阶段)P139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

消费总支出(反映消费状况,判断阶段)

所谓的“霍夫曼定理”,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的规律。

霍夫曼根据霍夫曼比例的变化趋势,把工业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比例是5(+/-1);

第二阶段的比例是2.5(+/-1);

第三阶段的比例是1(+/-0.5);

第四阶段比例是1以下。

区域优势类型(169页)

1.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

2.绝对区域优势和相对区域优势

3.局部优势和全局优势

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5.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

6.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原则:

(171页,里面的内容要看)

区域发展优势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

区域发展优势要通过对区域内全部生产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后才能确定。

H-O理论:

(181页,自己看书理解下)

代表人物:

瑞典的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

H-O理论认为各国要出口那些密集使用他们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并且进口那些密集使用他们稀少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要理解这个模式,首先需定义何为要素充裕和要素密集:

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如果其资本与其他要素的比率较高,则可称该国是资本充裕的;

如果一种产品的资本成本占其价值的份额比其他产品的资本成本占其价值的份额较大,这称该产品是资本密集型的。

区域农业产业化的内涵(P354)

1、在生产组织上,按照农业经济再生产的规律,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产业链通过利益纽带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

2、在经营方式与内容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

3、在经营目的上,要提高产业化组织整体经营利润的基础上,使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得到提高,逐步形成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加的目的。

4、在实施中,农业产业化具体表现为产业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化基本组织形式(P356)

1、“公司+农户”模式(即龙头企业与农产品基地的农户联系,企业收购农户的产品,主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价格随行就市。

农户阻力组织生产,要承担生产和市场的风险。

2、“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即以专业开发公司为龙头,以农民专业协会为纽带,以众多的专业农户为基础,通过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结成经济共同体。

3、“专业批发市场+农户”模式

钢铁工业的布局形态(P361)

钢铁工业是原材料工业中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工业化中重要支柱工业。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铁矿石、炼焦煤、动力煤和多种辅助原材料,虽然现代大型钢铁工业所需原燃料单耗有所降低,但总需用量大。

因此,这类企业布局首先要考虑资源和能源条件。

此外,这类工业,在规划布局中属原料指向和能源指向性工业,往往与采掘业或能源工业相结合共同组成生产基地。

在具体的规划布局中,一般将这类工业与采掘业及加工制造业共同布置在一起,组成从矿山开采——初步加工——制成品生产的联合企业,并构成区域工业生产综合体,形成区域经济的主导部门,也可以以采掘业为依托就地进行初步加工并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形成区域原材料工业基地,更可以按区域内条件特别是在大型港口地区结合港口建设和与港口有关的工业共同组成临港工业区。

加工制造业生产布局要求(P365)

1.在区域规划布局:

首先可以使某一类型的企业摆脱地方原料的局限。

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布局;

其次,使另一类型企业的布局与原料基地的关系更加紧密,使生产与原料在空间上得到最优结合;

再次,扩大了区域间的地域分工,使各区域的优势发挥得更加充分。

2.加工业不仅要有一批技术较熟练的劳动力,而且应有培养技术人才,提供高水平设备和工艺方案的科技条件。

因此,大城市区域就成为加工制造工业布局最佳区域。

3.在区域规划布局时,对较大噪声、振动干扰的企业,除在设备的技术上降低其影响处理外,对声源地区应采取绿化隔离措施,对废水、污水处理要求达标后排放。

影响加工制造工业布局的因素(P366)

1.原料供应状况。

2.市场需求。

3.专业化协作。

4.技术基础。

加工制造业发展布局趋势(P368,一定要好好看)

是全球集中生产型,即将生产集中在一个区域或国家,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是专业化生产型,即按制造业产品市场的专业化分工要求,将各零部件分散到各国家或区域,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

是市场地生产型,即在需求地建立制造业企业,由于市场的局限,规模一般不大,而多生产适合需求的费标准产品。

港址选择(P438)

1.考虑以下条件:

港区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水深等自然条件;

港口总体布置(如防波堤、码头、进港航道、锚地、回转池等工程设计)的技术上可能性和施工上便利性(建材和基础设施等);

建港投资和港口管理、运营的经济性。

2.港址选择一般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区域范围内的港址选择,从地理位置、后方疏运系统、港口体系、港口腹地经济发展水平、结构与联系程度、城市依托条件等分析比较进行初选;

第二阶段进行城市范围内的港址选择比较,考虑港区自然条件、岸线状况及岸线使用现状、航行和停泊条件,筑港和陆域条件及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最后确定港口位置所在。

港口规划中的几个问题。

(P438)

①是要准确预测腹地范围和港口吞吐量。

②是腹地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经济潜力,是影响港口吞吐量最直接的因素,必须作出合理而科学的预测,作为港口规划的基本依据。

③要从港口体系的角度选择港址,使各港口之间形成分工合理、联系密切的港口群体,避免一城一港、重复建设。

④要研究港口与腹地之间的集疏运条件,充分发挥港口的区域服务功能。

⑤自由贸易港的选址应与吸引外资的投资环境相结合。

主导产业一般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征:

P220

第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

第二,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率。

第三,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能广泛地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

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第四,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

第五,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进入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主导产业的概念及其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为什么要确定主导产业)(P221)

1.主导产业是指能引导、带动国家和区域全部经济发展的产业。

2.国家和区域的主导产业是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和市场变动而有不同发展阶段的。

3.主导产业一般具有当时阶段最高的技术装备,在开发产品、开辟市场方面应走在最前头。

4.主导产业一般应领先增长。

产业集聚的原因P291

A.相同的产业指向;

B.特殊的区位优势产生的吸引力;

C.因产业的关联性而聚集在一起;

D.企业外部的集聚效益。

产业分散的原因P291

A.同类产业的排异性;

B.产业的区位指向;

C.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

D.经济活动过分集中产生的推力;

E.小企业的游散经济效益。

从集中走向分散的原因

A.新的团体机构在原市区没有适合的位置,或因新机构在密集的城市空间找不到理想位置,或因郊外地价便宜,纷纷落点郊区;

B.居住空间的社会分异,富人追求别墅和豪宅,纷纷迁居郊区;

C.铁路的建设和家庭小汽车的发展,郊区通达性得到改善,与中心区有了便捷的联系。

另外,过度集中会使集聚效益降低,迫使一部分活动走向分散,同样,当分散区位的生态承载力大于其分散活动强度时,分散的过程也会继续。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P302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正负影响效果。

1.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结果。

增长极主导产业的由于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这种负效果被称为极化效果。

极化效果,从两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是规模经济效应,第二是聚集经济效应。

(极化效果也叫回流效应)

2.增长极对周围地区产生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结果。

(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

)(扩散效果也叫涓滴效应或者波及效果)

(特别是极化效果要注意,从两方面加以说明p302)

扩散作用所以能够发生的原因:

(p303要掌握)

1.极化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2.极化中心的经济“外溢”作用。

3.政府的调节。

增长极理论的评价(结合实例即我们的规划)p308

增长极理论是区域开发中不均衡开发理论的一个典型。

它强调据点开发,强调集中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政府干预、注重扩散等,使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增长极理论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着重发展启动型工业,也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发展中心带动整个区域。

具体分析实例是需要围绕以下内容:

1.是增长极与城镇的关系。

不能把增长极与城镇等同起来。

增长极一般要依托城市,或在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