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0662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文档格式.docx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文档格式.docx

备选项的表述结论,在诗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二、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2.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3.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和表达方式(记叙、议论等)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4.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5.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等,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6.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清新自然、沉郁顿挫等)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例题解析】

(2011年湖北孝感试题)下列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极具艺术表现力。

诗人赋予“日”与“春”以物的新旧交替,“生”与“入”以人的意志情思,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落红”喻身世,借“春泥”明心志,表明决心远离官场,退隐避世,化作春泥,栽桃培李。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两句是词人借对月的怨愤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对离人的同情。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两句即写思乡之情,又抒报国之志,揭示了征人们有家难回、功业未建的矛盾心理。

【解析】本道试题四个选项全部是对古诗词名句的赏析,且基本上都是对诗句情感的品析。

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并将这些句子放在所属的整首诗或整首词中来考量,一眼便可知B项所表达的内容与原诗表达的爱国情怀有距离。

究其原因,是没有弄清“花”的深刻含义(国家),对它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

[能力训练]

(一)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

2.选出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这首抒情诗,句句写景,句句抒情,将眼前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出了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雄姿,为全诗定下了慷慨悲壮的基调。

“观”字统领全篇,以下都写观海所见。

C.前六句写实景,诗人从大处着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

“丛生”、“丰茂”则形象地描绘出岛上欣欣向荣的景象。

D.后四句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

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

3.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二)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这首诗作者把江南残冬早春的景象描绘得新鲜而又精致,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山水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三、四两句中的“平”和“阔”,显得恢宏阔大,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想做北归的大雁,梦归故乡。

与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形成鲜明的反差。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三)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

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待踏青的去处,简介明快的勾勒了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的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

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春草深深、景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3.发挥想象,具体描绘一下湖东的景色。

(四)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中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句是 

, 

2.“ 

, 

”一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由心中有所 

,到心胸 

,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过程。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五)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选择赏析有误的一项:

( 

A.“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一联前一句写出作者一见泰山时的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

后一句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细望中所见的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句蕴涵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D.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由远及近,时间是从朝到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2.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A.一二句写远眺之色。

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表现了诗人初见泰山时激动喜悦、惊叹不已的心情。

B.三四句写近望之势。

着一“钟”字,写大自然格外倾情,特设泰山奇景:

挺拔的山峰使得山南山北,一明一暗。

C.五六句写细望之景。

山中层云缭绕,使心灵爱到涤荡。

极目远眺,只见一只眼眶受伤的飞鸟还巢,可知诗人瞩望之专注。

D.七八句写企盼登山之情。

似写登山,实为明志,巧妙地以脚下群山的渺小反衬泰山的雄伟,蕴含深刻的哲理。

3.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你的启示。

(六)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1.全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 

,描绘了边塞 

的景象,表现了 

之情。

2.本诗写诗人前往边塞慰问将士,山高路远,以“ 

”和“ 

”自比,在叙事中流露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3.选出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

A.首联前一句写自己轻车简从,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后一句说自己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B.颔联是说使者到了居延,就象滚滚尘沙一样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了胡天的上空。

C.颈联两句,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云霄,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大。

D.结尾一联是说使者到了萧关,遇到巡逻侦查的骑兵,一问,才知道督护的军部还在离这儿很远的燕山呢。

(七)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事:

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

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B.颔联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

C.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陷入绝境的绝望心情。

D.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2.诗歌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各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子。

诗人将两个陈述的对象摆在一起,要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感情?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  

 。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这两句意思是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两句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的对比。

(九)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上阙中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2.选出对《渔家傲》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运用白描的手法写景,写出了边塞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词的上片中"

长烟落日孤城闭"

,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

羌管悠悠霜满地"

,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借东汉大将“窦宪追匈奴”的典故,表现出了战士们的报国激情。

3.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4.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十)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

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

(十一)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上片有写军中生活的行事的壮美:

、 

下片有写战斗场面的激烈,如 

表达直接作者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议论:

2.全词极写“壮词”,“壮”体现在 

、 

、形象等方面。

3.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

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4.本词与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的感情相比,有何异同?

(十二)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十三)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

古诗词鉴赏答案:

(一)1.①观②树木百草③秋风洪波 

2.B 

3.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意对即可)

(二)1.D  2.  3.

(1)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2)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3)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4)“生”“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

(三)1.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 

爱(最爱)2.C3.略

(四)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郁结开阔

,暗示夜已深沉;

“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五)1.B 

2.C 

3.略

(六)1.艰苦行程、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2.“征蓬”、“归雁” 

3.B

(七)1.C 

2.从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说到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将“国家”与“自身”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深情。

(八)1.慷慨激昂 

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2.A 

(九)1.边塞秋景征夫之情 

2.C 

3. 

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

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4.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

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

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十)1.C  2.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

(十一)1.看宝剑 

听号角分麾下炙翻塞外声 

马作…弦惊 

了却……身后名   

2.题材、情感、语言   3.D   4.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4.同写久经沙场的老将,英雄之心尚在,不同的是,辛弃疾的词中哀伤较重。

(十二)1.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

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十三)1.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

2.“引”字照应了“百尺”一词,描绘出一幅柳条和中倒影相连的画面,优美而有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