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上岗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9889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上岗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

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

尽心上》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

是时称为(校、庠、序)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

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

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

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

史称"

和谐"

发展的教育"

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

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

(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

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

骑士七技"

49、"

骑士教育"

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称"

50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

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

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

"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58、《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62、"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63、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方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

64、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两级。

分(中考、专科、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

65、教师职后教育有(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岗位锻炼)。

66、脱产学习包括(读研、读博、访学、进修)

67、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建立教师资格考核)1986年颁布的。

68、1995年12月12日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69、经济的发展与下列那些因素有依存关系:

(教育人口数量)(教育程度、教育年限)(教育资金支付)(学科专业设置)。

70、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

7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地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

72、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73、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

74、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的发展)(社会适应性)

75、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发燕尾服速度的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程序的差异性)

76、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

77、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不起决定作用)

78实践活动在作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79、教育在儿童发燕尾服起(主导作用)

80、广义上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81作为人们在观念中存在的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育目的)

82、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因果关系)后因前果

83、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由(教育价值)决定的

84、教育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85在近现代西方(康德)(卢梭)(杜威)等人;

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86在西方教育历史上(尔干)(孔德)(凯乐斯仄德纳)等人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

87、(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性)是马克思的代表总结

88、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教劳结合)

89、德育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90、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教育

91、乳儿期(出生至一岁)婴儿期(一至三岁)幼和期(3-6.7)童年期(6;

7-11;

12)少年期(11;

22-14;

15)青年期(14;

15-17;

18)

92、1999.6.13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3、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

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性质、任务;

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94、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95、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

96、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

97、壬寅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

98、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

99、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

100、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

2009年教师上岗考试试题

论述题

1.试论执行教学大纲的意义答:

①教学大纲是对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各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和教学法上的要求。

②执行教学大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学校教学领导的重要文件。

这是国家对某门学科的教学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国家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直接领导的主要工具。

有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就能统一各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保证教学质量。

③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为教材规划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编排的顺序,也为教师指明所都课程的目的、要求以及教学的进度和方法等。

因此教师要深刻地理解教材,使教学的难度、进度以及方法等符合国家统一要求,必须先全面透彻地领会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2.试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答: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呈现出以下五种趋势:

①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这主要体现在:

以科学基础知识为主干;

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②课程内容综合化。

课程内容由分化类向综合是当代课改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

这种趋势是由当代科学的综合化和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要决定的。

③课程形式多样化。

以学科课程为主,多种课程类型并存;

注重差异化,加强地方化。

④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今后的课程,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建立健全合理的智能结构,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⑤重视个别差异。

课程要提高弹性。

除课程计划中增设选修课外,许多教材的内容也将分出必学和选修两部分。

加强个别指导。

3.试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答:

①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时的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时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

②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是因为:

首先,非智力因素依赖于智力因素,并积极作用于智力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活动依赖于智力因素的活动。

智力因素是非智力因素的基础,同时非智力因素又积极作用于智力因素。

其次,要按照教学需要调节非智力因素的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提高教学效率。

4.联系实际,试论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①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

要正确对待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

]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的必要条件。

因为: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代表社会利益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育活动;

教师受过专门训练,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懂得如何帮助、引导学生以简捷、有效的方式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它只有通过学生的学这个内因来起作用。

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是互相依存,相互的统一的。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而要使学生自觉掌握知识主要靠调动学生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有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

5.在教学中,如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①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原理。

教学中必须首先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性联系实际。

联系实际的内容相当广泛,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联系实际,切忌随意发挥。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的需要,引导学生参加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6.在教学中,如何坚持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①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中所选择的内容、提出的要求,是学生付出较大努力才能掌握,同时又不能超越学生学习的能力。

②坚持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要对学生的发展水平作出科学的估计。

对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估计要客观。

要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不可主观臆断。

要做到“及时而教”。

教师要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及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及时更改教学内容和方法。

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中的难与易是可以相互转化。

这种转化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

7.如何认识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探究法、发现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愉快教学法……。

①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双方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办法。

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②教学方法的实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熟练地运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潜力,积极思维,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③教学改革出现的新的教学方法,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行之有效的教法和学法。

这些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但教师在具体选择和实施某一新教学法时,必须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切不可盲目照搬照抄。

8.试论怎样才能设计好一堂课的教案答:

⑴设计好一堂课的教案就是备课。

它是指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⑵设计好一堂课的教案必须做到:

①在深入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这个目标包括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及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内容,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切实可行。

②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正确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必须保证科学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

要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③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教法。

要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④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板书;

⑤精心设计作业。

9.在实际工作中,评价一堂课的教学优劣,应掌握哪些基本要求,为什么?

评价一堂课应掌握的基本要求是:

①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因为教学目的是上课的出发点。

②教学内容正确。

因为教学内容必须保证科学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又要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③方法恰当,运用自如。

④结构紧凑。

⑤教学效果好。

10.结合教学实际,试论我国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①实行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②注入式是人类最古老,流行最广,统治讲坛最久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之一。

它与统治阶级的统治相适应,以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

③坚持启发式教学是分散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孔子。

《学记》则发展了这一思想。

后来的王充、朱熹以及“五四”时期的蔡元培继承和发展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毛泽东明确提倡教学要坚持启发式,废止注入式。

它一直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④坚持启发性教学是符合唯物主义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也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心理学部分

29.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

30.拉塔标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在场减少了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这种现象被称为()A.社会干扰B.群体影响C.群体一致性D.责任扩散

31.当事人中心疗法是哪个心理学流派的心理治疗观点?

()A.精神分析法B.行为矫正法C.人本主义疗法D.理性情绪疗法

3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弗洛伊德B.班杜拉C.马斯洛D.艾利斯

33.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用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直接性B.间接性C.广阔性D.创造性

3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情境D.问题对象

35.记忆过程包括()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6.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关系。

37.操作技能的特点表现为:

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动作结构的。

38.斯坦福—比奈量表通常以和来表示儿童的智力水平。

39.激情具有性、短暂性和性的特点。

40.青少年性别意识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对性知识和异性的探求与了解;

对异性的;

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

对异性的。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2.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44.论述促进社会态度改变的途径

教育学部分一、

选择题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A.教育现象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理论

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C)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

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C)A.骑马B.投枪C.音乐D.吟诗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B)A.教育B.环境C.遗传D.主观努力

.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B)A.早操、课间操B.体育课C.体育竞赛D.学生自觉锻炼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D)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D.认识过程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C)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C)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A)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10.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B)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自我教育D.社会教育

11.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D)A.课外校外教育B.各科教学C.社会实践活动D.班主任工作

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A.以教学为主B.教学、科研并重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13.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C)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填空题

14.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15.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先天的生理解剖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

16.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17.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8.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简答题

19.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等。

(3)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

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以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2)精深的专业知识。

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22.试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出发,论述实行小班化教学的优越性。

(1)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略)(3)其优点在于:

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4)但是班级授课制也有其弊端。

主要在于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

(5)我国许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师资力量不够等因素,使得班级规模过大,这使得教师一时之间难以兼顾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多种类多层次需求,使得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尤为突出。

而小班化教学则是针对这种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改革趋势。

它在保留班级授课制优点的同时较好克服了其弊端,有利于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

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A.《大学》B.《中庸》C.《学记》D.《春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D)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C)A.深化课堂教学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B)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

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B)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B)A.主导地位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D.辅助地位

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D)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