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科技局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8132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溪市科技局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玉溪市科技局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玉溪市科技局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玉溪市科技局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玉溪市科技局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溪市科技局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Word文档格式.docx

《玉溪市科技局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溪市科技局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玉溪市科技局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Word文档格式.docx

项目名称

早熟、高含油量山地油菜新品种玉红油3号选育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

刘庆荣、戴荣珍、张仕莲、李丽辉、郭云西、郭丽、普连荣、柴艳波、瞿观、向会仙、张正超

主要完成单位

玉溪市红塔区种子管理站

推荐单位

或专家

推荐专业评审组

农业评审组

项目所属学科

名称

农业

主题词

早熟、高含油量山地油菜新品种玉红油3号选育与应用

所属国民

经济行业

农、林、牧、渔业

任务来源

自选

计划下达单位及部门

计划名称和编号

项目开始时间

2006年

项目结束时间

2017年

密级/期限(年)

非密

定密机构

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时间

2009年

成果应用单位数量

10个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授权发明专利(项)

授权其他知识产权(项)

省级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才(人)

省级创新人才及培养对象(人)

市级学科带头人(人)

1

二、项目简介

(限1000字以内)

主要技术内容:

针对云南省山地油菜生产中对早熟稳产型油菜品种的迫切需求,玉溪市红塔区种子管理站于2006年通过引进中国油料所优异品种中双9号作父本,与本地优质、高产、抗逆性强主栽品种A35作母本杂交,经一年多代筛选鉴定、品质同步检测育成早熟、高含油量、高稳产山地油菜品种玉红油3号。

该品种具有早熟(比对照品种平均早熟7d)、高含油量(45.42%)、优质(芥酸含量未检出,硫甙含量22.30umol/g)等优良性状。

现已成为我站自主选育、在云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区域适应性广的油菜品种。

授权专利情况:

玉红油3号2014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油菜2014003号。

技术经济指标:

玉红油3号属早熟品种,丰产稳产性好。

2010~2012年参加云南省区域试验(山地组),全生育期173.6d,比对照花油5号早熟,平均单产201.5kg,比花油5号增产9.4%,增产点率83.3%;

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05kg,比对照花油5号增产8.6%,比对照云花油早熟1号增产24.1%。

在红塔区组织的9组品种比较试验,平均单产219kg,比对照A35增产8.6%。

2016年在红塔区洛河乡示范面积4536亩,经省市专家组验收,平均单产212.92kg,比非示范区增产28.88%,1亩以上最高单产达296.01kg。

适宜云南省海拔800m~2200m区域种植。

项目创新性:

一是创新育种方法。

及时引进利用国内优异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杂交,育成聚合早熟、优质、高含油量、高稳产等优良特性品种玉红油3号。

2017年遴选为云南省主导油菜品种。

二是早熟、高稳产特性突出。

与省内山地油菜主要推广品种相比,玉红油3号稳产性和适应性强,一般早熟5d~12d,平均早熟7d,其增产幅度一般在8%以上。

具备早熟、丰产和稳产性好等生产特性,有助于解决油菜-烤烟轮作的茬口矛盾,促进山区农业“油烟双丰、周年高效”。

三是优质、高含油助推企业增效。

玉红油3号芥酸和硫甙含量显著优于国家双低油菜指标。

芥酸含量为“未检出”,含油量达到45.42%。

玉红油3号的育成和推广应用,提高了我省油菜籽质量,促进企业增产增效。

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2009年~2017年全省累计示范应用面积104.7万亩,新增油菜籽总产量1629.9万千克,新增总产值5611.06万元,新增纯收益5336.73万元。

其中,近两年推广面积67.8万亩,新增油菜籽总产量1115.06万千克,新增总产值3838.59万元,新增纯收益3770.69万元。

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玉红油3号早熟、高含油量、高稳产等特性突出,品种的育成及推广应用,促进了云南省油菜产业发展。

成果经省市专家验收,总体达到国内特早熟山地油菜高含油量品种选育应用的先进水平。

3、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一)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第1候选人:

刘庆荣,组织项目申报。

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科研计划,主持育成早熟、高含油量山地油菜新品种玉红油3号。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争取中央、省、市、区项目资金,建立油菜育种重点实验室、油菜选育、试验示范基地,在全省油菜主产区组织开展油菜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

对项目完成有突出贡献。

第2候选人:

戴荣珍,承担了玉红油3号选育的杂交组配,在株系圃、鉴定圃的田间和室内检测的连续选优工作,品比试验、展示试验和生产示范的方案的撰写和试验结果的整理应用,原原种、原种的提纯,撰写相关总结。

参与品比、展示、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

第3候选人:

张仕莲,参与玉红油3号选育,承担品比试验、展示试验,组织品种审定相关工作,完成品种审定。

组织实施生产示范和推广工作。

收集整理多年相关的试验、示范资料,撰写成果申报相关材料,负责组织申报工作。

第4候选人:

李丽辉,组织完成玉红油3号的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工作,收集、整理该品种多年的试验、示范数据及资料汇编。

第5候选人:

郭云西,参与玉红油3号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第6候选人:

郭丽,参与完成玉红油3号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收集、整理试验数据及资料汇编。

第7候选人:

普连荣,参与完成玉红油3号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第8候选人:

柴艳波,参与完成玉红油3号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第9候选人:

瞿观,参与完成玉红油3号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第10候选人:

向会仙,参与完成玉红油3号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第11候选人:

张正超,参与完成玉红油3号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二)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针对山地油菜生产中对早熟稳产型油菜品种的迫切需求,玉溪市红塔区种子管理站争取中央、省、市、区项目资金,建立油菜育种实验室、油菜育种基地、油菜高产示范基地,通过引进国内优异品种,与本地优质、高产、抗逆性强主栽品种杂交,经一年多代筛选鉴定、品质同步检测,经12年育成早熟、高含油量、高稳产山地油菜品种玉红油3号。

课题组坚持品种试验与展示相结合,试验与多点示范相结合的技术路线,2009年—2017年,围绕品种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等生产性能的进一步验证和配套技术探索等技术目标,在全省共实施各种生产性鉴定试验42组,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04.7万亩,新增油菜籽总产量1629.9万千克,新增总产值5611.06万元,新增纯收益5336.73万元。

其中,近两年推广面积67.8万亩,新增油菜籽总产量1115.06万千克,新增总产值3838.59万元,新增纯收益3770.69万元。

该品种早熟、高含油量特性突出,具备早熟、优质、丰产和稳产性好等生产特性,有助于解决油菜-烤烟轮作的茬口矛盾,缓解秋收秋种期间劳动力紧张问题,促进山区农业“油烟双丰、周年高效”,为山区精准扶贫、脱贫致富提供了品种和技术保障。

4、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知识产权类别

申请日期

授权日期

授权名称

产权号

品种审定证书

2014.03.04 

2014.06.09 

玉红油3号

滇审油菜2014003号 

5、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奖励等级

及排名

获奖项目名称

授奖部门

2017.03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红塔区人民政府

2017.06

农技推广奖

玉溪市农业局

2018.04

二等奖

《山地油菜新品种“玉红油3号”选育与应用》

云南省农业厅

公示项目2:

《高疟区消除疟疾危害技术策略集成与应用研究》

成果登记

1022018Y0033

高疟区消除疟疾危害技术策略集成与应用研究

候选人

范芝宏李六九魏如清李顺祥范波矣成江李吉王艳波

候选单位

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玉溪市科技局

推荐专业(学科)评审委员会

医疗卫生

卫生事业管理

疟疾高疟区危险因素研究

(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计划下达单位

及部门

自选课题

1965年

成果应用情况

已应用

成果应用于

生产时间

1995年

项目密级

保密期限

为遏制玉溪市疟疾长期高度流行,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和持续性无病例状态。

课题组在实施疟疾防控与创新成果的研究推广应用中,依托湄公河流域遏制疟疾等国际国内多个合作项目,针对疟疾流行与防控的诸多因素,对玉溪市消除疟疾危害技术策略进行集成与应用研究。

在国内首次研究推广应用大面积辛硫磷室内滞留喷洒灭蚊;

在省内首次引进研究疟疾快速诊断技术;

在高疟州市及滇中地区首次进行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敏感性体外微量实验,纵向监测研究间日疟产生氯喹抗性株情况;

创新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模式。

上述创新技术方法成果的推广应用,使微小按蚊密度大幅度下降,传染源得到及时准确诊断和规范治疗,发病率连续十余年下降,2012年首次实现本地疟疾病例“零”报告,成为云南省高疟州市首家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地区,市县(区)一次性通过考核认证。

在全省疟疾防治和消除疟疾的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对加快全省实现消除疟疾目标起到极积的促进作用,多次在省消除疟疾推进会上交流,代表云南省作防疟消疟特约经验交流。

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后,在全面系统建立本底资料的基础上,综合研究抗疟历程中的各项防控措施,创新防治技术、管理机制和可持续性防控策略及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囯內未見相观文献报道,为夯实消除疟疾成果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疟疾高度流行地区62年的防控、消疟和无病例可持续性研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专业期刊杂志发表论文30篇,其中,北大版4篇,被引用94次。

取得前期研究成果8项。

引进消化和吸收各种疟疾检测、监测及防控适宜技术17余项。

购置疟疾检测相关设施设备972件,疟疾检测能力大幅提升。

区域内共举办各疟疾防治培训班235期,适宜技术人员35148人次,为区域内有效实施疟疾防控典奠定了良好的人材队伍基础。

项目的实施直接促成区域内制定疟疾预防控制方案24个,规化30个,修订完善各类疟疾预案10个。

相关方案、预案体系的建立、修订及完善对区域内疟疾的预防控制工作的规范开展,持续、稳步推进构筑了扎实的基础。

该项目选题新颖,目标明确,方法可行,资料详实,结果可信,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三、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范芝宏,制定课题设计,撰写研究报告,组织实验室和现场研究。

李六九,组织参与实验室和现场研究。

魏如清,撰写研究报告,组织实验室和现场研究。

李顺祥,组织参与实验室和现场研究。

范波,组织参与实验室和现场研究。

矣成江,组织参与实验室和现场研究。

李吉,组织参与消除疟疾现场工作研究。

王艳波,组织参与实验室研究。

四、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对项目的贡献

全面负责项目实施及协调辖区内相关单位与团体,在课题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过程中积极从政策、学术等渠道进行成果的推广。

公示项目3:

《社区吸毒人群新型毒品使用现状及艾滋病性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1022016Y0068

社区吸毒人群新型毒品使用现状及艾滋病性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赵金仙李顺祥鲁建波张丽华李世福陈黎跃陈良凌剑波李再友

社区新型毒品艾滋病性病危险因素

2010年

2015年

项目组围绕社区人群新型毒品使用现状及艾滋病性病感染等热点及难点问题,依托社区多层面、多渠道工作平台,对社区吸毒人群新型毒品使用现状及艾滋病性病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

课题组通过定性定量研究,对443名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及艾滋病、丙肝、性病的实验室检测工作。

研究揭示了国内吸毒人群新型毒品滥用现状。

对单独使用新型毒品与混合使用毒品进行分层研究,报道了两类人群的内在联系及组群之间新型毒品滥用的现状差异。

发现单用比率为70.43%、混用比率为29.57%;

单用人群的HIV感染检出率为1.92%,HCV6.82%,梅毒3.52%;

混用人群的HIV感染检出率为7.63%,HCV50.38%,梅毒3.02%。

另外对感染HIV、HCV和性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

该课题选题新颖、目标明确、方法可行、数据详实、结论可信。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完成了预期目标,在社区新型毒品滥用现状及人群艾滋病、丙肝、性病感染现况及危险因素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同时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赵金仙,负责课题设计、立题、组织实施、实验室检测、数据收集、整理与汇总、撰写总结报告。

李顺祥,负责课题设计、立题、数据整理与汇总、资料分析、撰写及修订总结报告。

鲁建波,负责课题现场工作,组织协调。

张丽华,参与资料整理与统计。

李世福,参与现场工作、实验室检验。

陈黎跃,参与现场工作、实验室检验,数据收集与整理。

陈良,参与设计、立题、组织协调、实施、资料分析与利用。

凌剑波,参与现场工作、组织协调。

李再友,参与资料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