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知识教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809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知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知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知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知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知识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知识教案.doc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知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知识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知识教案.doc

竹峪镇育芳爱心小学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知识课堂教案

一、什么是“国家森林城市”?

为积极倡导我国城市森林建设,激励和肯定我国在城市森林建设中成就显著的城市,为我国城市树立生态建设典范,从2004年起,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并制定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和《国家森林城市申报办法》。

“国家森林城市”是目前我国对一个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最高评价,是最具权威性、最能反映城市生态建设整体水平的荣誉称号。

二、什么是“创森”?

“创森”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简称。

 

三、“创森”的宗旨是什么?

是由谁提出的?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这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提出的。

四、目前我国有哪些城市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

贵阳、沈阳、长沙、成都、包头、许昌、临安、广州、新乡、阿克苏10个城市。

五、“中国城市森林论坛”都在哪些城市举办过?

“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每年在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城市中举办一次。

从2004年起,

先后在贵阳、沈阳、长沙、成都、广州举办了五届。

六、什么是“关注森林活动”?

“关注森林活动”主要是围绕林业生态建设问题,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特别是举办“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和组织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

“关注森林活动”是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绿化基金会等6个部门于1999年发起。

七、“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主任由谁担任?

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担任。

八、森林城市建设的理念是什么?

保持近自然状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林村相依、林田相依;具有浓郁鲜明的城市地方特色;具备开放互动的管理模式;节水、节力、节财。

九、“国家森林城市”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国家森林城市“的评价指标共有38项,分别是:

  

(一)组织领导

  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林业、绿化的方针、政策、法规。

  2.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开展城市森林建设,“创森”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机构健全,政策措施有力。

  3.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对全国有示范、推动作用。

  4.把城市森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资金有保障并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二)管理制度

  5.认真编制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予以实施。

城市森林建设按照规划严格实施,能按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并有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

  6.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配套齐全,执法严格有效,无严重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和树木事件,近三年没有发生破坏绿化成果案件。

  7.城市森林建设有长期稳固的科技支撑。

 8.城市森林建设工作有明确的管理机构。

  9.城市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完整、规范,图件齐备。

  (三)森林建设

  综合指标:

  10.编制实施的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理,有具体的阶段发展目标和配套的建设工程。

  11.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切合实际,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交融,城市森林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观优美。

  12.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乔、灌、藤、草等植物合理配置,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树木为主体的绿地,形成以近自然森林为主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13.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城市周边、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功能分区和过渡区建有绿化隔离林带,树种选择、配置合理,缓解城市热岛、浑浊效应等效果显著。

  14.江、河、湖等城市水系网络的连通度高,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水源涵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水质近5年来不断改善。

  15.提倡绿化建设节水、节能,注重节约建设与管护成本。

  覆盖率:

  16.城市森林覆盖率南方城市达到35%以上,北方城市达到25%以上。

  17.城市建成区(包括下辖区市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地率达到33%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

  18.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因立地条件而异,山区应达到60%以上,丘陵区应达到40%以上,平原区应达到20%以上(南方平原应达到15%以上)。

  19.积极开展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

  森林生态网络:

  20.连接重点生态区的骨干河流、道路的绿化带达到一定宽度,建有贯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

  21.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水岸绿化率达80%以上。

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22.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结合与协调,绿化率达80%以上,形成绿色通道网络。

  23.城市郊区农田林网建设按照国家要求达标。

  森林健康:

  24.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合理保育。

  25.城市森林建设树种丰富,森林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物生长和群落发育正常,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

  26.城市森林的自然度应不低于0.5。

  27.注重绿地土壤环境改善与保护,城市绿地和各类露土地表覆盖措施到位,绿地地表不露土。

  28.科学栽植、管护树木。

对大树移植严格管理,做到全株移植。

  公共休闲:

  29.建成区内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公共绿地为主的休闲绿地,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米有休闲绿地。

  30.城市郊区建有森林公园等各类生态旅游休闲场所,基本满足本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需求。

  生态文化:

 31.生态科普宣传设施完善,建有2处以上森林或湿地等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或场所。

  32.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

  33.广泛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并建有各类纪念林基地。

  34.每年举办各类生态科普活动3次以上。

  35.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市民知晓率达90%以上,市民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支持率达80%以上。

  36.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严格规范,措施到位。

  乡村绿化:

  37.采取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生态园林型等多种模式开展乡村绿化,近5年来乡村绿化面积逐年增加。

  38.郊区观光、采摘、休闲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和林木种苗、花卉等特色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十、如何认识森林的作用?

森林是“地球的肺”,湿地是“地球的肾”,荒漠化是“地球的癌症”,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这“三大生态系统”和“一个生物多样性”,决定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决定着地球的健康状况,也决定着人类能不能永远在地球上繁衍生息。

(一)森林关系着气候安全。

据专家研究,一辆奥迪轿车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14亩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一座2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厂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48万亩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一架波音777飞机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1.5万亩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

在干燥的季节里,每平方米面积的树叶,每天能向天空散放出大约6公斤的水分;100公顷的阔叶林,一年能蒸腾出35—40吨的水。

有林地比无林地的雨量多20%;森林里的湿度比城市高38%;公园的湿度比城市中其他地方高27%。

当狂风受森林阻挡之后,风被迫分成两路前进,一路从森林的缝隙中穿流而过;一路从林冠上越过,这样风力一般可降低40—60%,最大可降低49—68%。

有防护林带的农田较之无防护林带的农田地区温度降低1.4℃,相对湿度提高16%,风速降低33.4%,粮食亩产一般提高20%左右。

二)森林关系着淡水安全。

森林被誉为“看不见的绿色水库”。

每公顷林地最少能多蓄水300立方米,340公顷森林所含的水量相当于1座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

有林地每公顷泥沙流失量仅为50公斤,而无林地区高达2200公斤,相差几十倍。

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还对净化水质有着明显作用,一片湿地就是一座天然的污水处理厂。

(三)森林关系着能源安全。

森林生物质能源就其当量而言,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而且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等优点。

据估算,一个具有森林特色的城市,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50%的薪材,80%的干鲜果品。

一个完整的城市防护林系统,可以使粮食和蔬菜增产10%—15%,降低能源消耗10%一15%,减少取暖费10%—20%。

(四)森林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森林是生态产品的生产者,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身心健康的基本保障。

森林不仅具有释氧固碳、净化水质、减弱噪音、吸附尘土的功能,而且还提供了人类生存60%的氧气。

森林释放出大量的负氧离子,像保健品一样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

据测定,70分贝噪音,通过40米宽的林带能降低10—15分贝;4米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6分贝;公园中成片的树木可降低噪音26—43分贝;绿化的街道比未绿化街道可降低噪音8—10分贝。

十一、“创森”的意义是什么?

“创森”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水平,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十二、通过“创森”,百姓能享受哪些实惠?

森林城市可以给市民提供一个巨型“氧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噪音,增加地下水储量。

成系统的森林资源可以改善整个城市的气候条件,减小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对水的净化作用,还可以减少光污染,提升人居环境

十三、我们在“创森”中应做哪些工作?

(一)以主人翁的姿态踊跃投身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中,积极学习了解绿化科普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广泛宣传我市森林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成就,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态文明观念和道德情操,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宣传者。

(二)全力支持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创森”工作积极献计献策,当好参谋助手,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参与者和策划者。

(三)自觉履行公民植树义务,踊跃参加各种形式的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活动,为“创森”工作增添绿色生机,营造森林氧吧,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播种者和建设者。

(四)倍加珍惜我市城市森林建设的成果,关心爱护绿色生命,自觉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坚决制止破坏生态绿化的不法行为,争做一名绿色生态文明的呵护者和保卫者。

十四、什么是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通常是指森林面积以及四旁树木的覆盖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十五、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到201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上

十六、什么是城市绿地率?

城市绿地面积与城市建设用地之比。

十七、什么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公园绿地包括:

公园、街道绿地、街心花园等绿地。

 十八、什么人应履行植树义务?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11岁至60岁,女11岁至55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承担义务植树任务。

  十九、适龄公民法定植树任务是多少?

  18周岁适龄公民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5株,或者完成相当2个工日的整地、挖坑、运输或林木抚育、管护、种草等林活义务劳动。

11至17周岁的适龄公民,由所在学校组织就近完成力所能及的绿化劳动。

二十、对无故不履行植树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哪些处罚?

责令其于下一年补栽(或完成相应的其他绿化任务),如第二年仍不完成任务的,除必须继续完成其应尽义务外,还要按当地2个工日劳动报酬,处以2至3倍的罚款。

二十一、引发森林火灾的原因有哪些?

引发森林火灾有自然因素与人为造成两大原因。

大部分森林火灾基本是人为造成的,主要是上坟用火、燃放烟花、烧荒烧草、林区吸烟和小孩玩火等原因造成森林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