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767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学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植物学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植物学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植物学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植物学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学练习题及答案.docx

《植物学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练习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学练习题及答案.docx

植物学练习题及答案

1.试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2.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花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一,自花传粉:

(1)两性花,花的雄蕊常围绕雌蕊而生,而且挨得很近,所以花粉易于落在本花的柱头上。

(2)雄蕊的花粉囊和雌蕊的胚囊必须是同时成熟的。

(3)雌蕊的柱头对于本花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中雄配子的发育没有任何生理阻碍。

二,异花传粉:

(1)花单性,而且是雌雄异株植物;

(2)两性花,但雄蕊和雌蕊不同时成熟,在雄、雌蕊异熟现象中,有雄蕊先熟的。

(3)雄、雌蕊异长或异位的,也不能自花传粉。

(4)花粉落在本柱头上不能萌发的,或不能完全发育以达到受精的结果。

3.简述孢原细胞到形成成熟胚囊的过程。

大多数被子植物的大孢子经过三次有丝分裂,形成了8个核,8个核进一步形成7个细胞的胚囊,即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和一个中央细胞,中央细胞内有两个极核。

有的植物种类;中央细胞的两个极核在受精前,仍保持分离状态,有的植物种类,二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一,称为次生核。

4.简述双子叶植物花和禾本科植物小穗的组成。

双子叶植物花分为五部分:

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

其中花被又分为花萼和花冠,雌蕊分为柱头、花柱、子房。

乔本科植物小穗分为浆片、外稃、雄蕊、子房、内稃、柱头、花丝、花药、颖片。

5.请叙述小枝与复叶的区别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张叶片,称为单叶;一个叶柄上生许多小叶,称为复叶。

6.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是怎样产生的?

双子叶植物的茎在初生结构形成后,由于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木桩形成层的活动,接着进行次生生长,从而形成次生结构,和根的次生生长相同,使茎不断加粗。

7.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

自花传粉在自然界被保留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

自花传粉的植物所产生的两性配子,是处于同一个生活环境下的,二配子的遗传性缺乏分化作用,差异很小所以融合后后代的生活力和适应性小。

而异花传粉由于雌、雄配子是在彼此不完全相同的环境下产生的,遗传性具较大差异,融合后产生的后代,往往具有强大的生活力和适应力。

自花传粉对于某些植物来说仍是有益的,在异花传粉缺乏必需的风,虫等媒介力量,而使传粉不能进行的时候,自花传粉弥补了这一缺点。

8.简述孢原细胞到形成成熟花粉粒的过程。

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小孢子的形成)

造孢细胞有丝分裂几次,产生大量的小孢子母细胞(特点:

体积大,核大,质浓且丰富)再减数分裂二次,产生四分体(四个结合在一起的子细胞)以后四分体的细胞各自分离,形成四个单核花粉粒(小孢子).

注:

造孢细胞有丝分裂几次形成大量花粉母细胞.但也有不分裂直接形成花粉母细胞的如锦葵科,葫芦科.

由DNA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四个小孢子细胞里的染色体数只有原来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但在受精过程中,由于两性配子的融合,产生新个体的染色体数又恢复原有母本的染色体数.

小孢子(未成熟的花粉粒)的形成

花粉母细胞减分——小孢子:

(早期小孢子的特点:

单核,细胞壁薄,富含原生质,核位于中央,无萌发孔)后发育(营养来自解体绒毡层)壁厚,有中央液泡,核靠边,出现萌发孔——继续发育长大:

核进行有丝分裂成两细胞:

大:

营养细胞(内有淀粉,脂肪与花粉管有关),小:

生殖细胞.核外形成二层增厚的壁(减分结束后不久形成)

9试述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一粒种子在经过短暂的休眠期以后,获得合适的内在和外界生活环境之后,萌发为幼芽,并逐渐长成具根、茎、叶的植物体。

经过一段时期的成长发育后,一部分顶芽或腋芽不在发育为枝条,而是转化为花芽,形成花朵。

由雄蕊的花药里形成花粉粒,雌蕊子房的胚珠里形成胚囊。

花粉粒又和胚囊各自分别产生雄性配子和雌性的卵细胞。

经过传粉、受精,一个精子和卵细胞结合。

成为合子。

以后发育为种子的胚;另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结合,发育为种子中的胚乳。

最后花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种子中孕育的胚是新生的一代的雏体。

10.试述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

禾本科植物有特化的箨叶,双子叶植物没有;禾本科植物茎有明显的节,而且每节处有环状箨叶痕,双子叶植物没有环状箨叶痕;禾本科植物茎多中空,双子叶植物茎多充实。

禾本科植物维管束呈散生状,双子叶植物呈环状。

禾本科植物没有形成层,不能够进行增粗生长;双子叶植物有形成层,能够进行增粗生长。

11.什么是自花传粉?

什么是异花传粉?

植物如何在花部的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避免自花传粉发生?

花粉从花粉囊里散出后,落到同一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叫做自花传粉。

一朵花的花粉传送到同一植物或不同植物另一株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称为异花传粉。

自花传粉:

(1)两性花,花的雄蕊常围绕雌蕊而生,而且挨得很近,所以花粉易于落在本花的柱头上。

(2)雄蕊的花粉囊和雌蕊的胚囊必须是同时成熟的。

(3)雌蕊的柱头对于本花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中雄配子的发育没有任何生理阻碍。

异花传粉:

(1)花单性,而且是雌雄异株植物;

(2)两性花,但雄蕊和雌蕊不同时成熟,在雄、雌蕊异熟现象中,有雄蕊先熟的。

(3)雄、雌蕊异长或异位的,也不能自花传粉。

(4)花粉落在本柱头上不能萌发的,或不能完全发育以达到受精的结果。

12.简述双受精过程的生物学意义。

双受精过程:

一方面,精细胞与卵细胞的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各种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相对稳定性;同时通过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使合子具有双重遗传性,既加强了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又为后代中可能出现新的遗传性状、新变异提供了基础。

另一方面,另一个精细胞与2个极核或1个次生核(中央细胞)融合,形成了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及其发育成的胚乳,同样结合了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为活跃,更适合于作为新一代植物胚胎期的养料(在胚的发育或种子萌发过程中被吸收)。

这样,可以使子代的变异性更大,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为广泛。

因此,双受精作用是植物界有性生殖的最进化、最高级的形式,是被子植物在植物界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双受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13.试述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过程

受精卵分裂成顶细胞(合点端)和基细胞(珠孔端),基细胞将来发育成珠柄,顶细胞将来发育形成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植物组织:

在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即由同一个或同一群分生细胞生长、分化而来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组织。

细胞分化:

细胞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特化。

维管束:

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

维管组织:

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疏导水分和营养物质,并具有一定支持功能的植物组织。

通道细胞:

细胞具有凯氏带,但壁不增厚。

外始氏:

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分化过程中,是由外方开始向内方逐渐发育成熟。

内起源:

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也就是发生于根的内部组织。

菌根:

能够和真菌共生的种子植物的根

分蘖:

乔本科植物是由地面下和地面上的分蘖节上产生腋芽,以后腋芽形成具不定根的分枝。

髓射线:

维管束间的薄壁组织,由基本分生组织产生。

环髓带:

有些植物的髓,它的外方有小型壁厚的细胞、围绕着内部大型的细胞,二者界限分明,这外围区称为环髓带。

内始式:

木质部的分化,是由内(原生木质部)向外(后生木质部)

年轮:

部分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形成一轮,称为年轮。

凯氏带:

内皮层细胞的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的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

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为凯氏带。

蘖位:

所谓蘖位,就是分蘖在第几节上,这个节位就叫蘖位

芽鳞痕:

顶芽开展时,外围的芽鳞片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束中形成层:

初生分生组织中的原形成层,在形成成熟组织时,并没有完全分化为维管组织,在维管束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留下了一层具有潜在分生能力的组织,即束中形成层。

根瘤:

豆科植物的根上,常常生有各种形状的瘤状突起,称为根瘤。

分生组织:

种子植物中具分裂能力的细胞限制在植物体的某些部位,这些部位的细胞在植物体的一生中持续的保持强烈的分裂能力,一方面不断增加新细胞到植物体中,另一方面自己继续永存下去,这种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为分生组织。

传递细胞:

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与物质传递密切相关。

补充组织:

在周皮的某些限定部位,其木栓形成层细胞壁其他部分更为活跃,向外衍生出一种与木栓细胞不同,并具有发达细胞间隙的组织。

初生结构?

植物的胚,茎端或根端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经过分裂、分化、生长形成的结构。

由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组成。

树皮:

茎(老树干)维管形成层以外的所有组织,是树干外围的保护结构

顶端优势: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维管系统:

包括植物体内所有的维管组织,是贯穿于整个植株、与体内物质的运输、支持和巩固植物体有关的组织系统,是植物适应陆生生活的产物。

同工器官:

在功能上相同,有时形状也相似,但其来源与基本结构均不同

同源器官:

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

初生生长:

由根和茎的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所引起的植物器官的生长。

离层:

离区是横隔于叶柄或叶基部的若干薄壁细胞层,其中与叶柄相邻接的两层或数层迭生在一起的细胞层

侵填体:

由于邻接导管的薄壁细胞通过导管壁上未增厚的部分,连同其内含物如鞣质、树脂等物质侵入到导管腔内而形成的。

植物学模拟试题

《植?

物?

学》试?

卷?

A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20分。

1.真核细胞:

细胞的原生质体具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内有各类被膜包被的细胞器。

2.分化: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特化。

3.凯氏带:

内皮层细胞的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的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

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为凯氏带。

4.植物组织:

在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即由同一个或同一群分生细胞生长、分化而来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组织。

5.同功器官:

在功能上相同,有时形状也相似,但其来源与基本结构均不同

6.花?

花是不分枝的变态枝,用以形成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的,并进一步发育成种子和果实。

7.单性结实:

不经受精,子房就发育成果实,这个过程称为单性结实。

8.假果:

除子房外,还有其他部分参与果实组成的,如花被,花托以至花序轴,这类果实称为假果。

9.传粉:

由花粉囊散出的成熟花粉,借助一定的媒介力量,被送到同一花或另一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10.双受精:

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两个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特有现象。

二、填空题:

每小题0.5分,共20分。

1.质膜具有(选择)透性,其主要功能是(对细胞的识别,物质交换,信号传递,新陈代谢调控起重要的作用)。

2.分生组织的显着特征是细胞具有(持续分裂)能力,根据其分布位置可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三种类型。

3.导管分子的侧壁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五种加厚方式。

4.根据细胞活动,根尖可分(4)个区,各区的细胞特点是(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是细胞迅速生长,(根毛)区的内部结构已分化完成。

5.被子植物茎的分枝方式有(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三种类型。

6.叶原基须经(平周分裂、垂周分裂、平周分裂)三个生长阶段才能发育成为成熟叶。

7.胚是(孢子体)的雏形,其基本结构由(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四部分组成。

8.石细胞属于(机械)组织,叶肉细胞属于(同化)组织,根毛属于(吸收)组织,周皮属于(保护组织)。

56页

9.芽的结构包括(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幼叶)和(腋芽原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