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人与文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孔子人与文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人与文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家能孝,自能善事兄长,敬顺兄长,以顺亲心。
是谓之弟。
出外,推此事兄之道,以待年长于己者是为出则弟。
谨而信。
行为谨慎,言而有信。
竹氏会笺引周易乾文言: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以证信属言,谨属行。
泛爱众。
博爱众人也。
与众人交往,注重博爱,以养其平等容众之德,是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亲仁。
择仁者而亲近之。
泛爱众,无选择。
此从仁者学习,故须选择。
行有余力二句。
行是实行孝弟等五事。
行此五事以外,即是余力。
弟子求学,当先以此五事为本。
行此五事,非无余力学文,是言学文先求其本,无本之文不可取。
故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评析】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
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子曰:
“诗三百
(1),一言以蔽
(2)之,曰:
“思无邪(3)。
”
(1)诗三百:
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
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
此为《诗经&
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
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译文】孔子说:
“《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评析】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
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
《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原文】林放
(1)问礼之本。
子曰:
“大哉问!
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
(2)也,宁戚(3)。
【注释】
(1)林放:
鲁国人。
(2)易:
治理。
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
一说谦和、平易。
(3)戚:
心中悲哀的意思。
【译文】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
孔子回答说:
“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
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评析】本章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
他问的是:
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
孔子在这里似乎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琢磨,孔子还是明确解答了礼之根本的问题。
这就是,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
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原文】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1)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2)。
”曰:
“礼后乎?
“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前两句见《诗经&
卫风&
硕人》篇。
倩,音qià
n,笑得好看。
兮,语助词,相当于“啊”。
盼:
眼睛黑白分明。
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
绘,画。
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
起,启发。
予,我,孔子自指。
商,子夏名商。
【译文】子夏问孔子:
“‘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
’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
“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
”子夏又问:
“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
“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
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
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
礼后于什么情操?
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
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关睢》
(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关睢》:
睢,音jū。
这是《诗经》的第一篇。
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
“《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评析】孔子对《关睢》一诗的这个评价,体现了他的“思无邪”的艺术观。
《关睢》是写男女爱情、祝贺婚礼的诗,与“思无邪”本不相干,但孔子却从中认识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思想,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有其可贵的价值。
【原文】子谓韶
(1):
“尽美
(2)矣,又尽善(3)也;
”谓武(4):
“尽美矣,未尽美也。
【注释】
(1)韶:
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2)美:
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
(3)善:
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
(4)武:
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译文】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
“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
”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
“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评析】孔子在这里谈到对艺术的评价问题。
他很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内容的善。
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娱乐问题。
“质
(1)胜文
(2)则野(3),文胜质则史(4)。
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
【注释】
(1)质:
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2)文:
文采,经过修饰的。
(3)野:
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4)史:
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5)彬彬:
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
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
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
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
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
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君子博学于文,约
(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
(2)矣夫(3)。
【注释】
(1)约:
一种释为约束;
一种释为简要。
(2)畔:
同“叛”。
(3)矣夫:
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评析】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
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
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原文】子在齐闻《韶》
(1),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
(1)《韶》:
舜时古乐曲名。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评析】《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
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兴
(1)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释】
(1)兴:
开始。
“(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评析】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
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
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原文】棘子成
(1)曰: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驷不及舌
(2)。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注释】
(1)棘子成:
卫国大夫。
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
(2)驷不及舌:
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
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3)鞟:
音kuò
,去掉毛的皮,即革。
【译文】棘子成说:
“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
”子贡说:
“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
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评析】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
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
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
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原文】曾子曰: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曾子说:
“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评析】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
这是君子之所为。
以上这两章谈的都是交友的问题,事实上在五伦当中,儒家对于朋友这一伦还是比较重视的。
【原文】陈亢
(1)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
(2)乎?
”对曰:
“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
‘学诗乎?
’对曰:
‘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学礼乎?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
“问一得三。
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
【注释】
(1)陈亢:
亢,音gāng,即陈子禽。
孔子之子。
(2)异闻:
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
(3)远:
音yuà
n,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陈亢问伯鱼:
“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
”伯鱼回答说:
“没有呀。
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
‘学《诗》了吗?
’我回答说:
‘没有。
’他说:
‘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
’我回去就学《诗》。
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
‘学礼了吗?
‘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我回去就学礼。
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
“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评析】陈亢以为,伯鱼是孔子的儿子,孔子或有特别的道理教给伯鱼。
所以问:
“子亦有异闻乎。
”子,称呼伯鱼。
伯鱼回答说:
“未听过特别的道理。
”但父子在家中当有说话的时候。
因此,伯鱼将他在家中两次所闻告诉陈亢。
“尝独立。
”孔子曾有一次独自站立在堂。
“鲤趋而过庭。
”刘氏正义说:
“称鲤者,将述对父之语,若当父前,子自称名也。
”其实对友表示礼敬,也可以称自己之名。
趋是快走,见长辈,不可慢行。
伯鱼看见孔子站在那里,便快步走过庭中“曰,学诗乎。
”孔子问鲤。
“对曰,未也。
”鲤回答。
“不学诗,无以言。
”这是孔子的话,省一“曰”字。
孔子告诉伯鱼,不学诗,便不知言语之道,无法与人说话。
“言诗有比兴答对酬酢,人若不学诗,则无以与人言语也。
“鲤退而学诗。
”伯鱼说,我听了,退下来就学诗。
“他日又独立。
”又有一次,孔子一个人立在那里。
”伯鱼快步过庭时。
“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
”伯鱼回答,未学礼。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告诉伯鱼,不学礼,不知如何立身。
孔子教育,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不学礼,求学、办事,都不成功,学礼非常重要。
“鲤退而学礼。
”伯鱼说,我听了,退下来就学礼。
“闻斯二者。
”照映前问:
”伯鱼结束回答说,我只单独的听过学诗学礼这两件事。
“陈亢退而喜曰。
”陈亢退后,为何而喜。
喜的是:
”本问“子亦有异闻乎”一件事,结果得闻三件事:
“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闻知学诗与学礼的重要,又闻知君子教儿子与教学生无厚此薄彼之异。
“君子”,指“孔子”。
“远其子”,指在教学上没有独厚其子的意思。
述而篇里,孔子曾说:
“吾无隐乎尔。
”圣人之学并无不传之秘,如果必求圣人的秘传,那就是学诗学礼。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
(1),可以观
(2),可以群(3),可以怨(4)。
迩(5)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激发感情的意思。
一说是诗的比兴。
(2)观:
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3)群:
合群。
(4)怨:
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5)迩:
音ěr,近。
“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
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
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
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评析】“小子”是孔子称呼他的弟子。
“何莫”当“何不”讲。
“诗”就是三百篇诗经而言。
孔子称呼诸弟子说:
“小子们,何不学诗呢?
”继则说出学诗的益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从近处说,能以事父,从远处说,能以事君,又能记得很多鸟兽草木的名称。
“诗可以兴。
”兴,喜应切、去声。
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名为“风、赋、比、兴、雅、颂。
”毛诗序说诗有六义,即是周礼所说的六诗。
孔颖达正义说,风、雅、颂是诗篇之异体,赋、比、兴是诗文之异辞。
诗篇异体即指诗经的国风、小雅、大雅、周鲁商颂不同的诗体而言。
诗文异辞是指风雅颂各诗文皆以赋比兴为之修辞而言。
孔氏依周礼郑康成注及郑司农注,综合解释赋比兴。
赋是铺陈善恶,诗文直陈其事,不用譬喻,皆为赋辞。
比是比方于物,凡言如某物者,皆是比辞。
郑康成以为,兴是取善事以喻劝之。
郑司农以为,兴是托事于物。
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自己的心志。
也就是先说其他事物,然后引起自己所咏之辞。
诗文中凡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是兴辞。
比兴二者虽然同是以物譬喻,但比是显喻,兴是隐喻。
论语此章只说“诗可以兴。
”孔安国注:
“兴,引譬连类。
”邢昺疏:
“诗可以令人能引譬连类,以为比兴也。
”邢氏以为兴中含比。
刘宝楠正义以为孔注“连类”意中兼有赋比。
刘氏并引焦氏循毛诗补疏序:
“夫诗温柔敦厚者也,不质直言之,而比兴言之,不言理,而言情,不务胜人,而务感人。
”诗就是以真情感人,不但比兴如此,赋亦如此。
“可以观。
”郑康成注:
“观风俗之盛衰。
”诗是表达心志的文词,配合乐谱唱出来的就是音乐,例如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而知列国的治乱兴衰。
学诗可以观察社会风俗盛衰,即可了解政治得失,可以从速改善。
“可以群。
“群居相切磋。
”人类从家庭到社会都必须合群,焦循论语补疏说:
“诗之教温柔敦厚,学之则轻薄嫉忌之习消,故可群居相切磋。
“可以怨。
“怨、刺上政。
“诗有君政不善则风刺之,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可以怨刺上政。
”毛诗序孔颖达正义说,王道始衰,政教初失,而有变风变雅之作。
孔氏又引季札见歌小雅时说,那是周王之德已衰,但尚有先王的遗民,尚能知礼,以礼救世,作此变诗。
怨即指此变诗而言,虽怨而不违礼,故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事父应当尽孝,无论尽孝尽忠,都须谏止其过。
谏过必须懂得谏过的道理,始有效果,例如闵子骞谏父,请勿逐出他的后母,便说: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终能感动其父打消原意,又能感动后母,待他如待亲生之子。
谏父不容易,谏君更难,学诗,可以兴观群怨,便懂得事父事君之道。
所以皇疏引江熙说:
“言事父事君以有其道也。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识,读志,记忆之义。
邢昺疏:
“诗人多记鸟兽草木之名,以为比兴,则因又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
”三百篇中含有动物学、植物学等,学诗不但有以上种种益处,还可以增广动植物的知识。
【原文】子谓伯鱼曰:
“女为《周南》、《召南》
(1)矣乎?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
(2)也与?
【注释】
(1)《周南》、《召南》:
《诗经&
国风》中的第一、二两部分篇名。
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
这是当地的民歌。
(2)正墙面而立:
面向墙壁站立着。
【译文】孔子对伯鱼说:
“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
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着吧?
【评析】女,同汝。
为,当学习讲。
孔子问他的儿子伯鱼:
“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
”诗经有十五国风,首为周南的诗,计有关雎等十一篇,次为召南的诗,计有鹊巢等十四篇,然后是其他诸国之风。
据毛诗序及注疏说,周是周公,召是召公,南是周召二公所分得的采邑,其地在禹贡雍州岐山之阳,即今陕西岐山以南,称为南国,二公将文王的教化自北方施行到南方,在这南方二地采得的诗,分别名称为周南、召南。
“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墙面,是面墙的倒装语,人若不学周南、召南,他就好像面正对墙而立,眼睛被墙障碍,无所见识,不能办事。
马融注:
“周南、召南,国风之始,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三纲之首,王教之端,故人而不为,如向墙而立。
”三纲是白虎通所说的君臣、父子、夫妇,这三者是人伦的纲常。
三纲开始于夫妇,如周易序卦传说: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所以马氏此注以夫妇为三纲之首。
夫妇这一纲既为重要,则必须正常不乱,以为家庭、社会安定的基础,所以先王教化以夫妇为开端。
据毛诗序说,国风里的诗有正风与变风的不同,周南、召南讲夫妇之道的诗篇最多,可以风天下,正夫妇,称为正风,实道人伦教化之本,普通人不学,不能齐家,为人君者不学,不能治国平天下,所以孔子告诉伯鱼,不能不学。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礼呀礼呀,只是说的玉帛之类的礼器吗?
乐呀乐呀,只是说的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评析】孔子用反问语气说明,礼不仅指玉帛而言,乐不仅指钟鼓而言。
玉帛是礼物,钟鼓是乐器,赠礼物,鸣钟鼓,不是礼乐之本。
礼乐的本义在敬在和。
礼以敬为重,玉帛是礼的文饰,只用来表达敬意而已。
乐主于和,钟鼓只是乐器而已。
当时所谓礼乐,是重于物而简于敬,敲击钟鼓而不合雅颂,所以孔子正言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