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7272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表示推辞的客气话。

沸反盈天:

指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

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纵横捭阖:

原指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

后意为以辞令测探、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联合或分化的手段。

雨后春笋:

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是褒义词,不合语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教育部的权威解读,各省异地高考方案不仅关系到教育的均衡和社会的稳定大局,而且涉及到高考内容的改革方向,牵一发而动全局,来不得半点马虎。

B.这所学校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当地很有声誉。

该校曾两次荣获全国表彰,三次被授予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的称号,学生参加全国各类比赛,多次获奖。

C.2013上海新年音乐会由上海交响乐团携手首度访华的美国指挥家艾伦·

吉尔伯特进行合作,为沪上观众奉献了一台融合美国爵士风格和中国古典神韵的音乐盛宴。

D.作为中国目前仅存的母系氏族群落,云南丽江泸沽湖畔的摩挲族仍然奉行母亲主宰家族生活中的所有事务,女性在家庭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族人关系十分融洽。

【答案】4。

B(A项递进关系语序不当,应该把“涉及到高考内容的改革方向”放到“不仅”的后面,把“关系到教育的均衡和社会的稳定大局”放到“而且”后面;

C项成分多余,“携手”和“进行合作”保留其一即可;

D项宾语残缺,“事务”的后面应该加“制度”。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自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B.《史记》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囊括了政治制度、军事斗争、社会经济、学术思想、典章文化等各方面内容。

C.《尝试集》、《雅舍小品》、《浮躁》、《缘缘堂随笔》、《受戒》的作者分别是梁实秋、胡适、贾平凹、丰子恺、汪曾祺。

D.鲁迅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奠定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双重地位。

【答案】5.C(《尝试集》的作者是胡适,《雅舍小品》的作者是梁实秋。

6.大学者胡适遇到年轻人求字,喜欢题写他自撰的一句话: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请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这句话的含意,并以此为依据概括胡适在做学问和待人两方面的品格。

不超过60个字。

(6分)

【答案】6.为学要在前人习以为常处,独具只眼,发现问题(2分);

为人要对他人不理解处,心怀信任,给予理解(2分)。

为学严谨(钻研)和待人宽和(宽容、大度等)。

(2分)

二、文言文阅读(31分)

(一)课内知识

7.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游:

游玩

B.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购:

悬赏征求

C.毋妄言,族矣族:

动词,杀死全族

D.田父绐曰“左”父:

老人

【答案】7.A(游:

交往)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A.管仲既任政相齐B.项羽召见诸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C.因家沛焉D.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答案】8.B(例句用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

B项用法是名词活用为状语。

9.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A.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B.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C.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D.古者天下散乱,莫一能之

【答案】9.例句B,被动句(ACD分别为定语后置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

(二)、课外语段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0—14题。

甘罗者,甘茂孙也。

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

张唐谓文信侯曰:

“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曰:

‘得唐者,与百里地'

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

”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甘罗曰:

“君侯何不快之甚也?

”文信侯曰:

“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

吾自请张唐相燕而不肯行。

”甘罗曰:

“臣请行之。

”文信侯叱曰:

“去!

我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

“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于是甘罗见张唐曰:

“卿之功孰与武安君(白起)?

”唐曰:

“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

“应侯(范睢)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张唐曰:

“应侯不如文信侯专。

“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

”曰:

“知之。

“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请因孺子行。

”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

“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始皇奇之,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

“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

“闻之。

“闻张唐相燕欤?

”“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

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

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也。

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

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秦归燕太子。

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罗还报秦,始皇以其年少而立奇功,乃封甘罗以为上卿。

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节选自《史记·

甘茂列传》)

10.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质:

做人质

  B.破城堕邑,不知其数堕:

同“惰”,使……懈怠

  C.令装治行治:

准备

D.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赍:

赠送

【答案】10.B(堕:

同“隳”,毁坏。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 B.①今臣生十二岁于兹,君其试臣

  ②俗之所欲,因而予之②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C.①请因孺子行D.①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

  ②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②再至,陛下乃疑矣

【答案】11.D(A项前一个之是“到”,后一个是代词“他”;

B项前一个其是语气副词,表示祈使,译为“应该”,后一个是代词,“他的”;

C项前一个因是“按照”,后一个是“因为”;

D项都是“于是、就”。

12.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始皇“封甘罗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君其试臣,何遽叱乎②召见,使甘罗于赵

  ③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④请因孺子行,K]

  ⑤臣不知卿所死处矣⑥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A.①③④B.②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12.C(①是甘罗向文信侯自荐的话;

④是张唐依顺甘罗的话;

⑤是甘罗恐吓张唐的话;

这三句都与始皇无关。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当时,秦国派蔡泽出使燕国,燕国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去燕国做丞相,这样,秦燕两国和好,使赵国处于燕秦两国夹攻的危险之中。

[来源:

学&

科&

网]

  B.吕不韦要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张唐不肯出发,是因为他害怕对他有怨恨的赵国不会放过他,就连吕不韦亲自劝说也不肯答应。

  C.甘罗劝说张唐,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

为了秦燕联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才。

D.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并唆使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显示了甘罗纵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

【答案】13.C(张唐同意出使燕国并非为了秦燕联盟,而是畏惧吕不韦害自己。

1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3分)

【答案】应侯在秦国被任用时,与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大?

(孰:

谁。

翻译时放在“文信侯”后面。

专:

权力大。

(2)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

【答案】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一带的领地。

(异故:

别的原因。

广:

扩大。

(3) 

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管仲列传》)(4分)

【答案】桓公想背弃和鲁国曹沫订立的盟约,管仲趁此(引导说服)桓公让他坚守信约,诸侯因此归附齐国。

(得分点:

因:

趁机。

信:

使……坚守信约。

由是:

因此。

译文:

甘罗,是甘茂的孙子。

甘茂死去的时候,甘罗才十二岁,奉事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后燕国国君喜派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

秦国准备派张唐去燕国任相,打算跟燕国一起进攻赵国来扩张河间一带的领地。

张唐对文信侯说:

“我曾经为昭王进攻过赵国,因此赵国怨恨我,曾称言说:

‘能够逮住张唐的人,就赏给他百里方圆的土地。

’现在去燕国必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前往。

”文信侯听了怏怏不乐,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勉强他去。

甘罗说:

“君侯您为什么闷闷不乐得这么厉害?

”文信侯说:

“我让刚成君蔡泽奉事燕国三年,燕太子丹已经来秦国作人质了,我亲自请张卿去燕国任相,可是他不愿意去。

”甘罗说:

“请允许我说服他去燕国。

”文信侯呵叱说:

“快走开!

我亲自请他去,他都不愿意,你怎么能让他去?

“项橐七岁就作了孔子的老师。

如今我已经满十二岁了,您还是让我试一试,何必这么急着呵叱我呢?

”于是文信侯就同意了。

甘罗去拜见张卿说:

“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

”张卿说:

“武安君在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在北面施威震慑燕、赵两国,战而能胜,攻而必克,夺城取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可比不上他。

”甘罗又说:

“应侯范睢在秦国任丞相时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大?

“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

”甘罗进而说:

“您确实明了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吗?

“确实明了这一点。

”甘罗接着说:

“应侯打算攻打赵国,武安君故意让他为难,结果武安君刚离开咸阳七里地就死在杜邮。

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任相而您执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什么地方了。

”张唐说:

“那就依着你这个童子的意见前往燕国吧。

”于是让人整治行装,准备上路。

行期已经确定,甘罗便对文信侯说:

“借给我五辆马车,请允许我为张唐赴燕先到赵国打个招呼。

”文信侯就进宫把甘罗的请求报告给秦始皇。

秦始皇对甘罗很惊奇,召见了甘罗,就派他去赵国。

赵襄王到郊外远迎甘罗。

甘罗劝说赵王,问道:

“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吗?

”赵王回答说:

“听说这件事了。

”甘罗又问道:

“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相吗?

“听说了。

“燕太子丹到秦国来,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

张唐到燕国任相,表明秦国不欺骗燕国。

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显然是要共同攻打赵国,赵国就危险了。

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缘故,就是要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一带的领地。

大王不如先送给我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

”赵王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

秦国送回燕太子,赵国有恃无恐便进攻燕国,结果得到上谷三十座城邑,让秦国占有其中的十一座。

甘罗回来后把情况报告了秦王,秦王因为他年少却立下奇功,于是封赏甘罗让他做了上卿,又把原来甘茂的田地房宅赐给了甘罗。

三、古诗鉴赏(10分)

15.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面问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①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

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②桃花红似锦,生憎③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释:

①这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者因避乱流寓蜀地梓州。

②不分:

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

③生憎:

犹言偏憎、最憎。

⑴颈联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作用何在?

(4分)

【答案】⑴。

描绘了一幅桃花锦簇,柳絮纷飞的明艳春景图。

(1分)运用乐景衬哀情(反衬)的手法(1分)反衬出诗人离愁难遣,怕和友人后会无期的伤感。

⑵结合全诗,请概括出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答案】⑵。

①对儿时友情的惦念;

②久别重逢,乍逢又别的不舍;

③不知与友人能否再相逢的伤感;

④对自己迟暮飘零,前途未知的喟叹。

(前两点每点1分,后两点每点2分。

四、名句名篇(8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司马迁《管仲列传》)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论语·

述而)

(3)不愤不启,,则弗复也。

(司马迁《孔子世家》)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司马迁《屈原列传》)

(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荀况《荀子·

劝学》)

(6)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垓下歌》)

(7),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题乌江项王庙》)

(8)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蒲松龄)

16.【答案】1、仓廪实而知礼节2、诲人不倦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4、举类迩而见义远。

5、白沙在涅,与之俱黑6、时不利兮骓不逝7、江东子弟今虽(犹)在(二者皆可)8、百二秦关终属楚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说书人

师陀

我第一次看见说书人是在这个小城里。

在城隍庙月台下面,他放一张断腿板桌,前面和两旁,放几条板凳。

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

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木——又叫做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这便是他的一切。

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有时候他要学鲁智深大吼,喽啰们吶喊。

他用折扇打、刺、砍、劈,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

说书无疑是一种贱业。

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

而我却被迷住了。

他从傍晚直说到天黑,一会儿定更炮响过,接着是寺院里的大钟.再接着,鼓楼上的云牌。

当这些声音一个跟着一个以它们宏大的为人熟悉的声调响过之后,摊肆全被收去,庙里安静下来,在黑暗中只有说书人和他的听客。

这时候,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

当一切曾使我欢喜和苦痛的全随了岁月暗淡了,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直到现在还在我昏暗的记忆中出现。

跟这些人物一起出现的,还有在夜色模糊中玉墀四周的石栏,一直冲上去的殿角,在空中飞翔的蝙蝠。

时光悄悄地过去,说书人所有的仍旧是那把破折扇,那块惊堂木,那个收钱用的小笸箩。

我每次到这小城里来第一个总想到他。

他比先前更黄更瘦;

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

他咳嗽,并且吐血。

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

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一个铜元。

“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

还有六个;

还剩四个;

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

”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

他的老听客慢慢减少了,年老的一个跟着一个死了;

年少的都长成大人,他们有了大人的职务,再不然他们到外乡去,离开了这个小城。

最近一次我到这小城里来,我到城隍庙里(城隍庙早已改成俱乐部),在月台下面,原来说书人放桌子的地方停着一个卖汤的。

我感到一阵失望,城隍庙原先我们看来多么热闹,现在又如何荒凉。

“说书的还没有来吗?

”我忍不住问。

卖汤的说:

“他正害病,好几天没有来了。

第二天,我正在城外漫不经意走着,一副灵柩从后面赶上来,我停在路旁让他们过去。

他们是两个扛手,另外跟着个拿铁铲的。

“你们抬的是谁?

“说书的,”他们中间有人回答。

“说书的死了?

他们大概认为我的话没有意思,全不作声。

“他怎么死的?

”因此我接着问。

“吐血。

“吐血还说书吗?

“可不,让他别说了,他硬去,还要穿着那件长衫,要脸啊。

 “他家里人呢?

“他压根儿没有家。

大家集了一点铜元,好歹听了他这么多年书。

  他们顺着大路到郊野上去。

我跟在他们后面。

这所谓灵框,其实只是一卷用绳子捆着的芦席,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露出来,不住随着扛手的步骤摆动,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我们全不说话。

埋葬的人不久便越过一个土坡,在乱葬岗上停下来了。

就在这里,他们在荒冢中间掘了个坑,然后把说书人放下去,将泥土送下去。

“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

”当他们把说书人放下去时候,内中有一位嘲弄的说。

我在旁边看着,毫不动弹地站着。

一点不错,说书人,现在你的确应该带着你的书到地下去了,可是你可曾想到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你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吗?

郊野上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这是怎么回事?

十字坡现在在哪里?

小商河在哪里?

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

  

一九四二年一月三日

(选自《果园城记》,有删改)

17.如何理解小说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答:

说是撒谎家,很形象,是因为说书的内容多为被演绎过的历史故事,其中的人物形象是被吹嘘夸大的,或者根本就不曾存在过。

(2分)世人特准,是因为人们爱听那些侠义勇敢的故事,并沉迷其中。

18.小说中多次写到说书人的长衫,有什么作用?

(1)符合说书人的身份;

(2)坚持穿长衫也体现了说书人对传统艺术的执着;

(3)长衫的变化也暗示了说书人生活境况每况愈下;

(4)推动情节的发展。

(1点1分)

19.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说书人形象特点。

(1)说书人技艺高超,让听众沉迷其中,并带来美好回忆;

(2)身份低贱,生活落魄,他讲述一个生动的侠义故事常换不来一个馒头钱;

(3)对说书艺术执着,生命垂危时还坚持说书。

(每点2分)

20.请探究作者在小说中的情感取向。

(1)赞美说书人技艺高超,对他展示给人们的美好侠义天地表现出无限眷恋;

(2)赞美说书人执着精神以及自尊自爱的品质;

(3)遗憾说书人创造的美好世界被小城的人们渐渐遗忘,对传统的文化精神失去了活力,显得荒凉破败感到痛惜。

六、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一首现代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不顾一切捕捉蝴蝶,

蝴蝶却飞向了远方;

静静地欣赏蝴蝶,

蝴蝶会落在你的肩上。

美在你的眼睛里,

不在你的手心里。

这首小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

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全新思维】考生首先从这则小诗中提炼出象征意义,概括出诗歌的大意。

蝴蝶象征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你就是我们每个人。

我们不顾一切捕捉蝴蝶,意思是人们总喜欢将美好的事物抓在自己手中,变成自己的附属品。

但美好的事物这时往往会躲避我们。

如果我们怀着欣赏的眼光,美好的事物就会和我们和谐共存。

另外,考生要抓住诗歌的最后两句,这是诗歌的总体概括,“眼睛”和“手心”与前面的“欣赏”和“捕捉”选择联系在一起的。

而“不在”和“在”已经表明了立意的方向。

将前面的信息联系起来,立意就会明确,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们只应该欣赏,而不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

再引申一下,就是美是不可以被禁锢,被占为己有,美需要有一颗无私的、平静的心去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