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与政经要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
《马哲与政经要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与政经要名词解释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
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
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
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5.人工智能:
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16.唯物主义一元论:
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17.唯心主义一元论:
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18.主观能动性:
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19.实事求是:
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
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20.实践:
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1.主体:
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2.客体:
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23.自在世界:
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24.人类世界:
又称属人世界,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25.辩证法:
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6.形而上学:
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7.联系:
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28.发展:
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肯定:
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确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的方面。
30.否定:
可以在三重意义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或因素;
二是否定的环节,即把事物的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的环节;
三是否定的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31.辩证否定:
又称“扬弃”,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32.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表现为事物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量变是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
33.质变:
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显著的变化,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34.度:
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幅度,是事物质与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
区分事物质变和量变的标准,就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
35.规律:
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6.必然性和偶然性:
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两种不同趋势的哲学范畴。
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
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37.现象和本质:
揭示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外在的表现。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本质是与必然性、规律性同等程度的哲学范畴。
38.矛盾: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3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双方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和趋势,包括两个基本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斗争性作为哲学范畴包括自然界、社会、思维领域中的一切形式的差异、对立和斗争。
4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又称矛盾的共性,有两层含义,其—,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
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简言之,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又称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41.基本矛盾:
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的矛盾。
42.主要矛盾:
在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非主要矛盾即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43.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另一方面则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44.内因:
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
坚持内因论也就把事物的运动发展看做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
45.外因:
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
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6.反映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47.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
48.先验论(apriorism):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点。
它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
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49.理性认识:
认识的初级阶段。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各个片面的认识。
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
50.理性认识:
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
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
理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
51.真理:
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52.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
有两重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53.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
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二是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认识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一次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54.相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指人的认识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完全的。
55.价值:
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56.社会存在:
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
57.社会意识;
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58.神学历史观:
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
59.唯心主义历史观:
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
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
60.自然主义历史观:
指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
没有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
61.生产方式:
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即物质生产具体的、历史的表现形式,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62.生产力:
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3.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64.社会经济结构:
又称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
65.阶级:
指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集团的劳动。
66.社会政治结构:
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67.国家:
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68.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
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69.社会文化结构:
又称观念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
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具有意识形态性。
70.社会基本矛盾:
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共同组成,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形式、内容和方向。
7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来。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7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力量,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要求。
73.社会形态:
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74.阶级斗争:
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和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和特殊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5.人民群众:
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人民群众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大多数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76.生产力标准:
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77.群众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78.社会形态:
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79.人性:
是指人所具有的特性和属性。
归纳起来,人的本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
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可以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80.人的本质:
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81.人的价值:
人对自身的意义,即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82.自由:
就人的活动而言,自由表现为人的一种自主力、判断力和选择力,这种自由是相对制约人类行为的必然性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83.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支配即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
自由王国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84.多元论(pluralism):
主张世界由多种本原构成的哲学学说。
有两种基本类型:
凡是把世界归结为多种物质本原的,属唯物主义的多元论,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
凡把世界归结为多种精神本原的,属唯心主义多元论,如德国哲学家G.莱布尼茨,认为世界是由无数独立的精神性的“单子”组成的和谐的体系。
85.《反杜林论》(HerrnEugenDhring’sUmwlzungderWissenschaft,Philosophie,PolitischeOekonomie,Sozialismus):
F.恩格斯在批判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E.杜林的斗争中所写的论战性著作。
原名《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
1877年1月~1878年7月以论文形式陆续发表在《前进报》上。
1878年7月在莱比锡出了单行本第一版,书名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
K.马克思支持和赞助了恩格斯批判杜林的斗争。
他不仅听恩格斯念过《反杜林论》的全稿,还亲自为该书撰写了政治经济学编中《〈批判史〉论述》一章。
该书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唯物辩证法使马克思作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而两大发现又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该书批判了杜林在科学分类问题上的先验主义观点,阐述了“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等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批判了杜林在物质存在形式问题上的形而上学观点。
该书还批判了杜林的庸俗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观点及其唯心主义暴力论。
阐明了经济决定政治、历史发展中革命暴力的作用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
《反杜林论》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86.泛神论(pantheism):
把神和整个宇宙或自然视为同一的哲学理论。
最早提出并使用“泛神论”一词的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J.托兰德。
该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本身具有神性,万物存在于神内,神是万物的内因。
这个神不同于基督教信奉的人格神,也不同于自然神论者所主张的第一因的神,它没有类似人的属性,不是凌驾于世界之上,而是存在于世界之内。
欧洲哲学史上的泛神论大体上可归结为两类:
一类是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泛神论,它把神融化于自然之中;
另一类是具有宗教神秘主义倾向的泛神论,它把自然消解于神中。
这两类泛神论在反对正统神学的斗争中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87.非决定论(indeterminism):
否认事物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哲学观点。
它认为事物的运动不受因果关系的制约,没有任何秩序,而受自由意志支配。
它在社会历史观上往往表现为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是由有意志的人决定的,人的意志尤其是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就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否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制约性。
88.《工具论》(Organon):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公元1世纪由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安德罗尼柯编辑成书。
全书收集了亚里士多德6篇逻辑学著作:
《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辩谬篇》。
主要讨论了命题、范畴、三段论等问题,阐述了证明、定义、演绎等方法。
该书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89.诡辩论(sophistry):
一切利用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否认真理或阻碍探索真理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的思维方式之一。
它常常利用客观事物和概念普遍具有辩证矛盾这一特性,冒充辩证法,或同辩证法相互掺杂地表述出来;
用概念的联系取代和掩盖事物真实的联系,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并夸大相对性一面,否定确定性和绝对性一面。
90.怀疑论(skepticism):
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学说。
随历史条件的变化,所怀疑的具体对象各有不同。
古希腊怀疑论的创立者皮浪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因为每一事物都有两种相互排斥的意见,不能确定。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怀疑论者则对各种宗教教条表示怀疑。
18世纪英国哲学家D.休谟怀疑知觉是由外物引起的。
德国哲学家I.康德怀疑人能够认识物自体。
现代西方的怀疑论者承袭休谟和康德的思想,拒绝研究感觉之外的实在。
91.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determinism):
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
简称决定论。
古希腊时代的思想家已开始注意人与气候的关系。
希波克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都认为,人的性格和智慧由气候决定。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接受了古希腊学者关于人与气候关系的思想,以气候的威力是世界上最高威力的观点为指导,提出应根据气候修改法律,以便使它适合气候所造成的人们的性格。
19世纪中叶,英国历史学家H.T.巴克尔认为气候是影响国家或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并认定印度的贫穷落后是气候的自然法则所决定的。
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在19世纪末叶发表的著作《人类地理学》中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的活动、发展和抱负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
他的学生,美国地理学家E.C.森普尔把拉采尔的观点介绍到美国,夸大和突出了环境的决定作用。
其后美国地理学家E.亨廷顿在他的《文明与气候》一书中,特别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
19世纪,人类改变地球面貌的作用几乎未受注意。
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环境决定论取得了优势。
进入20世纪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主动的,是环境变化的作用者。
于是,陆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人地关系论学说,对环境决定论提出了异议或否定。
然而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环境决定论并未消失。
澳大利亚地理学家G.泰勒批评老式的决定论,认为孟德斯鸠和巴克尔等人把气候对人类的影响说得过分了,但他提出一种决定行止论(又称有限决定论),认为人类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发展进程,但如果不顾自然的限制,就一定会遭受灾难。
92.经验论(empiricism):
认为经验或感性认识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轻视,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定性的认识论。
经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部经验即感觉,另一种是内部经验即内省。
主张感觉论的哲学家否认内省经验,只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经验论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
唯物主义经验论认为经验来源于客观实在,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才引起感觉经验。
唯心主义经验论则否认经验的客观来源,认为经验是主观自生或上帝赋予的。
经验论与唯理论或先验论相对立,并长期进行论争。
93.目的论(teleology):
用目的或目的因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
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规定事物存在、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因和根据。
其根本点是把自然过程拟人化,把目的这个只为人的活动所固有的因素强加给自然界。
目的论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即外在的目的论和内在的目的论。
前者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发生并秩序井然,都是神的目的所安排的。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外在的目的论的早期代表,到中世纪则为宗教神学所利用和发挥,成为宗教神学的核心思想。
内在的目的论认为事物的必然性存在于目的性之中,进而把目的理解为事物的内在规定,是比必然性更高的原则。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内在的目的论的奠基者。
94.宿命论(fatalism):
认为历史的发展、个人的际遇是由命运决定的理论。
主张“命运”主宰一切,人们必须服从它的支配,听任它的摆布,否认人的一切能动创造作用。
鼓吹“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反对作任何改变现实的积极努力,认为努力是徒劳无益的。
宿命论突出地表现在某些宗教思想中。
95.唯我论(solipsism):
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及他人均为“我”的表象或“我”的创造物的哲学观点。
它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逻辑结论。
典型代表者有18世纪英国哲学家G.贝克莱、19世纪奥地利物理学家E.马赫等人。
他们把世界看作是个人感知的结果或个人精神创造的产物,认为只有自我及其意识才是唯一真实的、本原性的存在。
96.唯理论(rationalism):
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一种认识论学说。
又称理性主义。
不承认理性认识要依赖感性认识,认为可靠的知识是从先天的、无可否认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
西方近代唯理论由18世纪法国的R.笛卡尔开创,主要代表有荷兰的B.斯宾诺莎和德国的G.莱布尼兹等。
笛卡尔主张依靠生来具有的天赋的理性认识能力,进行准确无误的推理。
斯宾诺莎则肯定上帝即自然,具理性认识的对象放到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上。
从广义来说,理性主义并不仅限于认识论范畴,在思想文化一切领域,凡崇尚理性的观点都可称之为理性主义。
97.万物有灵论(animism):
认为原始人在形成宗教之前最先出现万物有灵观念的理论。
起初由英国学者泰勒提出,后来德国学者冯特又从心理学意义上对之补充发挥。
这种理论指出,原始人通过对梦境、幻觉、睡眠、疾病、影子、映象、回声、呼吸等现象的认识而产生了存有非物质性独立灵魂的观念,觉得灵魂在物体中的去留乃决定着这些物体生命的有无。
泰勒因而采用拉丁文anima(意即灵魂、生命或气息)来为之命名,认为原始人相信anima可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故称万物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