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6809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技术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艺技术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艺技术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艺技术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艺技术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艺技术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

《工艺技术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技术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艺技术工业园区尾水处理回用工艺比较Word文档格式.docx

4.池体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偏高;

5.电耗相对方案二较低;

5.电耗相对方案一较高;

6.整个系统运行维护费用低。

6.整个系统运行维护费用高。

(2)工艺方案的确定

方案一中水处理段采用先进的获国家科技二等奖的高级催化氧化技术,通过在污水中投加复合高锰酸盐预氧化剂和臭氧,经与贵金属催化剂进行化学反应后,除可去除污水中易于分解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外,并可将污水中难于氧化的有机污染物改性为易于生物分解的有机物,为后续的曝气生物滤池高效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通过高级催化氧化处理后,一是减轻了后续曝气生物滤池的复荷,二是提高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这样可大大减少了生化处理构筑物的容积,降低了土建投资。

中水段生化处理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可将有机污染物降解至较低水平。

这将大大改善后续反渗透除盐设备的运行条件,可确保超滤和反渗透出水率和降低超滤和反渗透的反冲洗频率,还将延长超滤和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使更换膜组件的费用减少,从而使运行费用降低。

方案二中在中水处理段采用“生物滤池+CMF-S连续膜过滤”作为除悬浮物的单元,经去除悬浮物后水直接进入后续的反渗透设备中,由于低浓度水的难处理性,工艺中去除COD、BOD污染物的措施明显不够稳定,这些污染物会对反渗透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长时间运行微生物会滋生于膜丝上,堵塞膜丝,除会降低出水率和频繁反冲洗外,还将缩短超滤和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使更换膜组件的费用增加,从而使运行费用增加。

同时它们会随浓水直接排出,但由于其含量较高,超出浓水排放要求。

基于上述分析,方案一技术先进、运行可靠、土建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

因此综合比较后确定方案一为本工程的设计方案。

(3)工艺说明

本工艺可分为2个工艺段:

景观及杂用水回用处理工艺段和工业生产生活回用(达自来水标准)处理工艺段。

尾水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及水量平衡

图4.3-1工艺流程及水量平衡

从下表4.3-1可以看出,由于RO浓水将污染物浓缩了4倍左右,导致RO浓水不能回用任何水体,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与“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滤池”工艺段出水进行勾兑,使之勾兑水水质满足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可回用于城市杂用水,进过计算浓水于段间水的的勾兑比例应大于1:

1

表4.3-1各处理段水质情况表

项目

CODcr

BOD5

NH3-N

污水站出水

50

10

5

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滤池

20

3

2

超滤+RO产水

0.75

0.5

超滤+RO浓水

80

12

8

4.3.1景观及杂用水回用处理工艺段

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进入预沉调节池,在进入前被投加进预氧化剂及混凝剂,在将水中含有的悬浮物去除,同时再利用高锰酸盐复合药剂的强氧化性把水中易于分解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前期预氧化、改性形成沉淀物在池内内过滤去除掉,为后续高级传质氧化减轻负荷,使之能发挥更高的作用。

多介质滤罐内装填多种过滤滤料,以满足分离去除多种污染物的需要。

中水预氧化及沉淀后提升进入高级传质氧化塔。

高级传质氧化塔内装填催化剂。

催化剂将随水进来的臭氧在水中电离生成自然界中具有极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

),在此单元内,水中一部分COD会转化为BOD,同时小分子有机物得以氧化去除。

高级传质氧化的氧化剂为臭氧气体,臭氧由专业成套设备制取供给。

提供臭氧发生器的气源为空气压缩机。

高级传质氧化塔为316L不锈钢材质制造。

中水从高级传质氧化塔流出后以重力流入后续曝气生物滤池。

此时生物滤池进水中有机污染物均属于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它们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佳养料。

在曝气供氧的条件下,污水的微生物逐渐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由于有比较充足的有机营养物质并有充分的氧源,微生物得以生长繁殖,微生物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后,其摄入的营养物质就要求增多,而水中小分子有机污染物正好是其生长过程中最好的养料,这些微生物附着于池内的填料上,污水在流经填料时,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被微生物摄取,从滤池排出的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就得以降低,从而达到中水标准。

曝气生物滤池采用下向流进水方式,在去除COD、BOD的同时,针对水中氨氮的含量也有较高的去除效率,这是因为在下向流的过程中,随着曝气,在滤池底层形成的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为滤池上部的硝化细菌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促使其发挥硝化脱氮作用,完成使氨氮从污水中去除。

曝气生物滤池兼具生化处理与预过滤悬浮物的作用,因此,污水通过曝气生物滤池单元后,水中残余的COD、BOD、悬浮物得到较大幅度的降低,至此,水中各项指标均接近于中水回用标准。

中水通过曝气生物滤池后,设置砂滤池将水中的生物膜等悬浮物过滤去除掉。

出水进入中间水池。

中间水池贮存反清洗用水及脱盐系统供水水量。

反清洗排水排入前端污水处理段。

至此,通过前段的中水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及悬浮物等均得以较大幅度的去除,有效的保证了后续脱盐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本工艺特点

a、由于采用了高级传质氧化工艺,水中大量污染物得以大幅度的去除。

同时也改善了污水的可生化性,使得后续生化处理可以更彻底的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

b、采用“高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技术有效的保证了后续反渗透脱盐设备不受水中有机污染物影响,从而更高效的运行,并使其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延长。

c、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在去除COD、BOD的同时具去除氨氮的功能,有利于水质进一步净化。

d、采用高效的处理工艺大幅度的降低了工程占地面积,削减了工程投资,同时采用较短的处理工艺流程,降低了操作运行管理的难度。

e、本工艺运行费用较低,可有效的降低了工程投资回收期。

f、本工艺流程简短,易于操作维护。

4.3.2工业生产生活回用(达自来水标准)处理工艺段

目前对于深度净化处理基本上都采用反渗透处理工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反渗透和纳滤技术产品商品化投放市场。

起初,反渗透主要用于海水和苦咸水脱盐,由于工业领域对保护水源、减少能耗、控制污染以及从废水中回收有价值物质的需求日益增加,反渗透和纳滤的新用途变得更有经济价值。

反渗透膜的确定

反渗透膜能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但允许水分子透过。

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脱盐率一般可大于95%,反渗透复合膜一般大于98%。

膜两侧运行压差当进水为苦咸水时大于5bar,当进水为海水时,一般低于84bar。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技术。

它是将进料中的水(溶剂)和离子(或小分子)分离,用高压水泵将预处理水增压后,借助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原水中的无机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以获得高质量的脱盐水,从而达到纯化水质的目的。

该过程无相变,一般不需加热,工艺过程简单,能耗低,操作控制容易,应用范围广泛。

反渗透纯水处理设备以经过微滤预处理的水作进水,其出水电导率可达2-5µ

s/cm。

在反渗透膜过滤设备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反渗透膜过滤设备进水中不利与膜长期稳定运行的因素,如氧化性杀菌剂、硬度、有机物等因素,并分别采取了预处理措施。

在本项目中建议采用进口的、抗污染的反渗透元件。

这种反渗透膜元件专门应用于有较严格预处理、但是原水中仍富含微生物和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应用领域,它表现了卓越的抗污染能力和可清洗特性。

目前反渗透市场基本上全部采用进口RO膜元件,因此本项目同样采用美国KOCHRO膜。

科氏反渗透膜实际上就是过去常讲的流体膜(FluidSystems),因为科氏滤膜公司在1998年收购了流体公司。

科氏公司收购流体公司后,所有反渗透产品仍然保留使用流体公司赋予产品的名称和复合膜商标TFC®

从制造角度,科氏滤膜的反渗透膜以其提供的材质最多、口径最多、长度最多、脱盐率最多、流道宽度最多、流道材质最好、应用领域最广泛而闻名于世,体现了科氏对客户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精益求精的企业体念。

因此,科氏是唯一能够为客户精确量身定做技术方案的膜供应商。

从现场应用角度,科氏滤膜的反渗透产品以其极强的抗污性、持久的稳定性、脱盐率高、运行压力低、节能、服务好等特点而赢得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分述如下。

a、抗污染性极好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河水、湖水、水库水、海水、地下水等天然水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另外,由于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引发的回用二级市政污水和工业污水等作为特殊水源。

无论是用天然水,还是用污水作为水源,反渗透膜系统均对膜本身的抗污染性首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膜的抗污染性毫无疑问是重要的考虑指标。

FluidSystems™流体所有的TFC薄膜(S、ULP、HR、XR、SS、HF等系列)因特殊的膜表面涂层及处理技术而拥有明显优于同类产品的抗污染性,甚至优于某些抗污染类产品。

这种优势得益于开发路线的正确性。

关于抗污染膜的开发路线,有的公司以提高膜面光洁度为主,有的则主要是将膜面电性变为电中性。

这两种方向均表现不理想,而科氏公司开发抗污染膜则综合了这两条路线的优点,一方面,用亲水性的高分子物质增强膜面的光洁度;

另一方,减弱了膜面的电性,但仍然维持弱负电性,这种方案使得科氏的反渗透膜获得了极为优良的抗污染性能。

这种超强的抗污染性能在国内外都能找到很多鲜明的例子。

国内的案例有上海杨树浦电厂、天津杨柳青电厂、聊城东昌热电厂、招远热电厂等等。

杨树浦电厂原水是严重污染的黄埔江水,选用了科氏标准的苦咸水膜TFC®

8832HR和H公司的抗污染膜LFC1,科氏膜至今用了7年多尚未更换;

而H公司的抗污染膜用了4年左右就更换成了科氏膜TFC®

8832HR,还不如科氏的普通膜。

天津杨柳青电厂原水是地表水,用的也是科氏膜TFC®

8832HR,至今7年多尚未更换,且性能十分稳定。

b、稳定性好

稳定性是反渗透系统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个稳定的系统,不仅能给现场运行和检修人员减少很多工作量,而且能为工厂减少因停工而引起的间接损失。

科氏滤膜自90年代初进入中国,现场的很多应用都表明了科氏膜的稳定性很好。

这样的例子如下。

山东招远热电厂1995年投运,至今10年,尚未换膜,仍然性能稳定;

天津杨柳青电厂1998年投运,至今7年,尚未换膜,仍然性能稳定;

上海杨树浦电厂1998年投运,至今7年,仍然性能稳定;

其他,还有海勃湾电厂、聊城东昌热电厂等等。

c、脱盐率高

FluidSystems™流体的苦咸水膜(HR、XR系列)和海水淡化膜(SS、HF系列)因多项专利技术而拥有特别高的脱盐率。

流体膜产品高脱盐率的获得并不牺牲任何通量和操作压力,水平在同类产品中始终保持领先。

科氏除了能提供1m长的组件外,还开发了1.5m长的组件Magnum系列。

Magnum组件其长度1.5m,在6m长的压力容器中可装4支,相当于6支1m长的365ft2的膜,同时膜面积可比1m长的膜增加5%;

另外,连接点从12个减少到了8个,泄漏因此而减少,有利于提高产品水的水质。

在众多有同类产品平行参与的用户运行现场,如上海天元纺织、上海杨树浦电厂、太原钢铁厂都证明了流体的反渗透膜具有更高的脱盐率,且能够长期保持。

d、运行压力低

运行压力直接关系着能耗的高低,因此关注运行压力的高低是反渗透系统运行的头等大事。

很多现场经验反馈表明在同样的产水条件下,科氏膜需要的压力往往比其他膜更低。

细分析起来,这一点应该与其超强的抗污染性密不可分,因为污堵程度减弱了,透膜阻力相对小一些,宏观表现即为运行压力和段间压差更低。

水质差时,科氏滤膜的抗污染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故而运行压力可能低更多,比如美国二十一世纪水厂的抗污染膜对比试验中,科氏抗污染膜的进水压力就比其他品牌低了好几个Bar。

其他还有聊城东昌热电厂的科氏滤膜比D公司的膜低1-2Bar左右。

大概来讲,科氏滤膜能比其它品牌节省10-15%以上的运行能耗,因而能为用户降低制水成本。

预处理确定

在反渗透或纳滤系统前端,通常使用微滤或超滤作为预处理。

要分析对比微滤和超滤的不同性能,可以根据微滤和超滤的主要区别进行,如下表4-3所示。

表4.3-3微滤和超滤主要性能对比

超滤

微滤

膜孔径

截留分子20000-100000

≤0.2um

膜通量

高、稳定

低、清洗前后变化不大

膜孔结构

非对称性

对称性

抗污染能力

耐次氯酸钠能力

200-250ppm

0ppm

化学清洗

容易

不容易

消毒能力(对细菌的去除率)

4-5log

出水微生物指标(平板计数)

128m/l

690m/l

COD、BOD去除能力

20-60%

出水水质

好、稳定

一般、不稳定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超滤系统要比微滤系统更适合于新生水回用处理。

超滤能截留0.002~0.1微米之间的颗粒和杂质,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但将有效阻挡住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用于表征超滤的切割分子量一般介于1000~100,000之间,运行压差为0.1~0.7MPa。

目前超滤膜分为进口与国产两种产品,其对比数据如下表4.3-4所示:

表4.3-4两种超滤膜产品对比

科氏的TARGA

国产超滤膜

产地

美国原装进口

-制造经验30多年

-产品一致性好

-研发力量极强

-制造经验少

-产品一致性差

-研发力量薄弱

最大产品规格

直径10”

-单组件面积增加70%

-同等规模,占地小

-整机性价比高

-专利封装技术,消除了内应力

直径8”

-单组件面积小

-同等规模,占地大

-整机性价比低

-普通封装,存在内应力,膜丝易受损

进水方式

内压式

-流道开放,且均匀

-进水无死角

-不易堵塞

-易清洗,易恢复

外压式

-流道开放,但不均匀

-进水有死角

-易堵塞

-不易清洗,难恢复

膜及其支撑层的微观结构

单皮层,完全不对称的楔形支撑结构,透水阻力小

双皮层,几乎对称的海绵状支撑结构,透水阻力大

预处理合适性

十分适合作预处理

不适合作预处理

现场表现

-性能长期稳定

-水质稳定

-膜丝寿命长

-维护工作量小

-出水水质好

-短时间内,断丝率高

-水通量衰减快

-膜丝寿命短

-维护工作量大

-出水水质差

总结

合理的材质、优良的膜结构、合理的进水方式、雄厚的技术力量、多年的研发积累、精益求精的精神,决定了TARGA是一个高通量、低压力、抗污染、易清洗、寿命长、出水好、长期稳定的优质产品。

现场用户的很多反馈与上述特点是一致的,口碑甚佳,投标时用户经常自觉指定使用该产品。

不合理的膜结构、不合理的运行方式、有限的制造经验、技术薄弱,决定了该公司的产品通量低、易污堵、难清洗、寿命短、出水差、运行不稳定。

现场用户用过后,普遍反馈断丝率高,水质差,不稳定,易堵难洗。

因此,二期工程往往拒绝其参与投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