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4《认识化学变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2708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4《认识化学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4《认识化学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4《认识化学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4《认识化学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4《认识化学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4《认识化学变化》文档格式.docx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4《认识化学变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4《认识化学变化》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4《认识化学变化》文档格式.docx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在煤矿中采煤用火把照明

厨房内煤气泄漏开启排气扇通风

7.(2015•莱芜)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H2O2分解产生了O2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间隙大

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主要目的是隔离氧气

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柴架空,主要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8.(2015•娄底)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0.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

11.在反应A+B=C+D中,2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若要制得5gD,则需要B的质量为()

A.5gB.4gC.2gD.3g

12.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将5g铁和5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3.(2015•盐城)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

4

 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1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

(“●”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吸收热量

B.此反应为H2+Cl2

2HCl

C.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此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15.(2015•兰州)对下列有水生成的四个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判断不正确的是(  )

①2H2+O2

2H2O②H2CO3=H2O+CO2↑

③H2+CuO

Cu+H2O④SO2+2NaOH=Na2SO3+H2O.

①是化合反应

②是分解反应

③是置换反应

④是复分解反应

16.(2015•淮安)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NH3+H2O+CO2=NH4HCO3

2A1+3H2SO4=A12(SO4)3+3H2↑

2KMnO4

K2MnO4+MnO2+O2↑

CuSO4+Ca(OH)2=CaSO4+Cu(OH)2↓

17.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的应用前景,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6H2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中的另一种物质为N2

B.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18.(2015•宿迁)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4.0

3.2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7.2

x

 A.a和b是反应物B.x=2.0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d可能是催化剂

19.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分解

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

20.(2015•遂宁)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

1

21.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

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10L水与1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L

B.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

C.10g锌片与1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g

D.25℃,1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0g氯化钠溶液

22.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

C.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23.将丙醇(C3H8O)与氧气置于一个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为3.8

B.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物质X中一定不含有碳元素

D.若氧气的质量为21.6g,则无X物质生成

24.自然界有一种含镁的矿石,其化学组成可表示为rMgCO3·

yMg(OH)2(x、y为正整数)。

取两份等质量的样品,一份加过量盐酸生成气体8.8g;

另一份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固体MgO10g。

下列x、y的关系正确的是()

A.x:

y=4:

1B.x:

y=1:

4C.x:

1D.x:

y=2:

25.六硅酸镁可表示为aMgO·

6SiO2·

H2O。

确定六硅酸镁组成的方法是:

取10.6g六硅酸镁,充分加热失水后,得到固体8.8g;

另取相同质量的六硅酸镁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经处理得SiO2固体7.2g.下列说法正确得是()

A.a=2;

b=3B.a=3;

b=4C.a=2;

b=5D.a=3;

b=7

二、填空题

26.善于把握关键词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在燃烧和灭火内容的学习中,“可燃物、氧气、着火点”是三个重要的关键词。

一般来说,灭火原理有三种,其中之一是: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请回答另外两种灭火的原理。

灭火原理之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灭火原理之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我省今年部分城市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增大了空气中PM2.5的浓度,出现雾霾天气。

(1)化石燃料包括:

煤、石油、_______。

(2)如图是对燃烧条件及过程的探究。

A中蜡烛燃烧一会儿熄灭,B中蜡烛正常燃烧,A、B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C实验应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

(3)D实验中小碟底部有蜡烛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炭粒,石蜡和汽油都是石油的产品,为了减少汽车PM2.5颗粒物排放,你对燃油汽车企业的发展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

28.取一只纸杯,在底部开一小孔,倒置在实验桌上(倒置时纸杯下垫木条使纸杯的下边缘一端稍稍抬起),用纸团堵住小孔,先收集满氢气后,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长木条在小孔处点燃氢气。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请写出B中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

(2)用理化知识解释C中纸杯被高高掀起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

①通入

,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

,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30.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1)液化天然气(LNG)是我市正在推广的公交车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

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

(4)我市倡导自行车“低碳出行”。

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这应用了碳纤维的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自行车采用铝合金材料,金属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中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

(2)请在B框内将相关微粒的图形补充完整。

(3)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该反应的生成物所属类别是_______,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32.(2015•达州)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甲+乙→丙+丁.

(1)若甲、丙为单质,乙、丁为化合物,则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丙为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甲、乙、丙均为化合物,丁为单质,则丁可能为  .

33.(2015•苏州)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炼铁: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三、计算题

34.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克。

35.有关资料介绍,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其中氧化铜与氯酸钾混合加热,也能很快产生氧气。

现将2.5g氧化铜与24.5g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残余固体经冷却、称量、质量为17.4g。

然后将固体溶于65.1 

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黑色的滤渣。

滤渣又经过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5g。

(不考虑过程中物质的损失,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反应中氧化铜起 

 

 

作用。

(2)生成的氧气为 

克。

(3)所得滤液中溶质是 

,其质量分数为 

(4)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AgNO3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

(列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36.(2015•贵港)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a、b的数值分别为      、      .

(2)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3)第二次加入ag14.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参考答案

题号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B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6.隔绝氧气或空气;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7.

(1)天然气 

(2)与氧气接触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3)增加尾气净化装置(合理答案均可)

28.

(1)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2)在有限空间内(或杯内),氢气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在点燃条件下急剧燃烧(或2H2+O2

2H2O),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或产生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或温度升高,杯内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或内部气体压强)的作用下],纸杯被高高掀起(合理答案均可)

29.

(1)

(2)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步骤①中b通

,不燃烧;

步骤②中b通

,燃烧

30.

(1)CH4+2O2

CO2+2H2O

(2)2NO+2CO

2CO2+N2(3)MgH2+2H2O=Mg(OH)2+2H2↑(4)物理表面能生成致密而结实的氧化铝薄膜

31.

(1)C、O2

(2)

(3)C+O2

CO2(4)化合物(合理答案均可)用来灭火(合理答案均可)

32.

(1)置换反应;

(2)AgNO3+HCl=HNO3+AgCl↓;

(3)铁.

33.

2H2+O2

2H2O

K2MnO4+MnO2+O2↑

3CO+Fe2O3

2Fe+3CO2

NH4HCO3

NH3↑+CO2↑+H2O

Zn+CuSO4═ZnSO4+Cu 

34.

(1)解:

设与硫酸镁反应消耗NaOH的质量为x

2NaOH+MgSO4=Mg(OH)2↓+Na2SO4

8058

X8.7g

X=12g

NaOH%=

×

100%=30%

(2)29.4g(不写单位也给分)

35.

(1)催化

(2)9.6(3)氯化钾18.6%

(4)设需要AgNO3的质量是x

KCl+AgNO3===AgCl↓+KNO3

74.5170

14.9gX

需要AgNO3溶液的质量是:

36.

(1)由题意可知,第一次和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后锌有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即2ag14.6%的稀盐酸消耗锌粒15g﹣2g=13g;

故b=15g﹣

=8.5g;

Zn+2HCl═ZnCl2+H2↑,

6573

6.5gag×

14.6%

a=50

(2)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100%=90%;

(3)设,第二次加入ag14.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质量为y,

Zn+2HCl═ZnCl2+H2↑

651362

15g﹣2gxy

x=27.2g

y=0.4g

第二次加入ag14.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