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270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x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docx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资料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鲁DQ-004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综合布线系统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2、预留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图纸和设计验收规范。

并办完验槽记录。

3、设备间、交接间应提供220V单相带地电源插座。

(二)材质要求

1、角钢:

无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2、钢管:

管身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3、线槽:

符合设计文件规定,表面镀层均匀、完整,无变形损坏。

4、膨胀螺栓:

根据图纸要求采用GB产品,表面光滑无缺陷,弹垫、平垫配备齐全。

5、管卡:

GB

6、螺栓:

GB产品,表面光滑、无锈迹、毛刺。

7、设备机柜:

型号规格符合图纸要求,油漆完好无脱落现象,标志齐全。

8、接插件:

配线模块和信息插座及其他接插件的部件完整,塑料材质满足设计要求。

9、电缆:

外护套完整无损,标志内容齐全、清晰。

10、光缆:

外表无损伤,端头封装良好,标志内容齐全、清晰。

11、光纤插接软线(光跳线):

外护套完整无损,两端活动连接器(活接头)有合适的保护盖帽。

每根光纤插接软线的类型有明显标记。

(三)工器具

电锤、钢丝钳、手锤、电工工具、人字梯、切割机、白铁皮剪刀、活动扳手等。

二、质量标准

(一)各类配线部件安装:

1、各部件必须完整,安装就位;

2、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必须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二)机柜、机架安装:

1、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

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2、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必须完整、清晰。

3、安装牢固。

(三)插座安装:

1、安装在地板或地面上,必须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面必须与地面平齐;

2、安装位置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3、插座底座盒的固定方法按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预置扩张螺钉固定等方式;

4、螺丝必须拧紧,不允许产生松动现象;

各种插座面板必须有标识,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四)安装机柜、机架、配线设备屏蔽层及金属线管、线槽使用的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就近接地,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机柜底座采用70mm×70mm×5mm的等边角钢制作。

(五)电缆桥架及线槽安装:

1桥架及线槽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左右偏差不超过50mm;水平度每米不超过2mm;

2、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

3、线槽和桥架顶部距楼板不小于300mm;在过梁或其他障碍物处,不小于50mm.;

4、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为1~1.5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5、线槽截断处及两线槽拼接处应平滑、无毛刺;拼接方式为对接。

6、支架安装必须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7、金属桥架及线槽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线槽连接处做好跨接地线,安装牢固;

8、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

—线槽接头处;—每间距3m处;—离开线槽两端出口0.5m处;—转弯处。

9、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有防火措施;

10、线槽必须用螺栓固定在支架上;

(六)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

1、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应设置过线盒。

2、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

3、暗管的转弯角度必须大于90º,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不得多于2个,并不准出现S弯。

4、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

5、暗管管口光滑,并有护口保护,管口伸出部位为25~50mm。

(七)缆线敷设:

1、缆线两端约300mm处要贴有标签,标明编号,标签书写清晰、正确。

标签不易损坏。

2、缆线形式、规格必须与设计规定相符。

对每根电缆进行通断测试,补穿,修改标号错误。

3、布放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准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4、缆线终接后,必须留有余量。

交接间、设备间预留长度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应盘留,预留长度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5、缆线穿管时应由一根轴线引导,端头必须用胶带绑扎牢固可靠,防止破坏。

6、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a、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

b、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c、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d、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7、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必须分隔布放。

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单位:

最小净距(mm)

范围

条件

380V

<2KV·A

380V

2.5~5KV·A

380V

>5KV·A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

130

300

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70

150

300

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80

150

注:

平行长度<10m,最小间距可为10mm。

表中对绞电缆采用屏蔽电缆时,符合设计要求下,最小净距可适当减小。

8、在暗管或线槽中缆线敷设完毕后,应在通道两端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

9、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汽、供暖管道竖井中,亦不能布放在强电竖井中。

(八)缆线终接:

1、缆线终接的一般要求:

a、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

b、终接前核对缆线标识内容是否正确;缆线中间不准有接头;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

c、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2、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a、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超5类线不应大于13mm。

b、对绞线在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

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合下图规定。

c、3

d、

e、214

12345678

W-OW-GW-BLW-BR

OBLGBR

T568B

G(Green)—绿;BL(Blue)—蓝;BR(Brown)—棕;W(White)—白;O(Orange)—橙

c、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接处屏蔽罩必须可靠接触,缆线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360度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

3、光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连接盒中光纤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要求;光纤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b、光纤溶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

4、超五类跳线的终接:

a、接插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

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b、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对绞电缆跳线不应超过5m,光缆跳线不应超过10m。

5、接UTP电缆至110语音配线模块时,只卡接UTP电缆中蓝色的一对线,其它线对不卡接。

主干子系统的施工

一、电缆敷设:

电缆到货后,从电缆箱内随机截取100M长进行电缆检测,结果应符合检测报告上的参数。

1、在施工现场对运到工地和电缆进行核实,主要有电缆型号、规格、每盘电缆的长度等,要事先根据各个管道段落的不同段长,结合到货的电缆各段长度,合理配盘和敷设顺序以节省电缆材料、合理使用(要注意每个电缆段长中应有适当预留长度)和提高施工效率。

2、在电缆敷设前,应核对电缆端别,按规定的端别敷设,以便接续时,将A端一侧与B端另一侧相接,电缆芯线色谱也是对应互相配合,否则会造成接续困难和接错线对,也将使日后运行传输质量降低和维护检修增加困难。

如果电缆标记不清或无标记时,必须将电缆外护套制去5-8cm,根据电缆芯线的单位扎带色谱来识别电缆端别。

3、在建筑群主干子系统中电缆的端别一般是建筑群配线架一侧为A端;建筑物配线架一侧为B端;也有可能是建筑物配线架一侧为A端,则用户一侧为B端。

总之,以网络中心一侧为A端,以用户一侧为B端。

因此,在电缆配盘时,除电缆长度外,还应注意电缆端别,使敷设电缆顺序不致混乱无序。

4、牵引电缆的拉力应均匀,不应猛拉紧,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电缆本身允许的牵引力标准。

即敷设电缆的牵引力应小于电缆允许拉力的80%。

电缆标准系列线径铜导线的容许拉力见下表中所示

全塑电缆标准系列径铜导线允许拉力

电缆芯线径(mm)

0.32

0.40

0.50

0.60

0.80

铜导线截面(mm2)

0.0804

0.1257

0.1963

0.2827

0.5027

允许拉力(kg)

0.3377

0.5279

0.8245

1.1873

2.1113

5、电缆有可能出现被拖、摩、刮、蹭的地方,宜采用衬垫弯铁、铜瓦或杂物等物保护。

应有专人随时检查电缆外表面,要求无划痕和无损伤,电缆弯曲处不应出现凸折痕。

如发现电缆外护套受到损伤,应停止牵引敷设,及时修复完好后,再继续牵引敷设,严禁将已划伤的电缆拉进管孔,造成今后发生障碍的隐患、对维护检修带来更大的困难,也严重影响通信质量。

6、把电缆放在电缆支架的托板上,并用扎带绑扎固定,要求电缆布放位置正确,排列整齐妥善,其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标准规定,必须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

7、整个线槽中的电缆敷设完毕,电缆在管孔内的位置应平直不得扭绞。

电缆在敷设完毕后,如需将其截断,应使用专用剪刀等工具,不得使用钢锯等利器,以防拉伤电缆芯线和损坏缆芯结构,影响线路传输质量。

电缆的单位顺序和芯线排列均以规定的色谱为准,极易分清,编线简便。

在对号时应采用感应式对号器,不允许用小刀、斜嘴钳等工具现刺破电缆芯线绝缘层的对号方法,以免在对号时割伤导线或破坏绝缘层,造成日后出现障碍的隐患,甚至严重影响通信质量。

电缆外护套剖开长度和切口要求应符合规定,切口处应保留1.5cm长度的缆芯包带,以防护套切口损伤电缆芯线绝缘层,而形成后患。

8、电缆芯线接续,必须按色谱顺序施工。

电缆全程接续完毕后,应达到电缆的标称对数。

如遇有障碍线对,且无法修复时,应用预备线对替换,并应做好标记,严禁差对拼揍连接,以免产生传输质量低劣的后果。

9、电缆芯线接续应采用接线子接续,不允许采用剥离电缆芯线绝缘层的导线直接钮绞接续方法。

电缆芯线接续应色谱正确、松紧适度、接线子接续后,应排列整齐,绑扎妥善,每个单位束的色谱扎带应缠紧,保留在单位束的根部,用以今后备查检验和方便维修。

10、电缆芯线接续采用模块型接线子的接续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A)电缆接续开口长度和模块型接线子的排数,需根据电缆的对数、芯线线径和接头套管的直径等因素来考虑。

根据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对数不多的特点,一般模块型接线子的排数采用两排,其接续尺寸可见下表中所列。

模块型接线子电缆接续开口长度和尺寸参考

全塑电缆线

对数量(对)

400

600

1200

1800

电缆芯线径(mm)

0.4

0.5

0.6

0.4

0.5

0.6

0.4

0.5

0.4

0.5

接续开口长度(mm)

432

432

432

432

432

432

432

432

483

483

直接头直径(mm)

66

74

79

79

89

97

107

114

137

145

分歧接头直径(mm)

69

81

107

89

104

133

135

160

178

1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