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2122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Word下载.docx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Word下载.docx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9.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电离层扰动而导致(  )

A.“磁暴”现象B.极光现象

C.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现象D.耀斑现象

10.下列叙述,与地球特殊性成因无关的是(  )

A.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B.大气的热力作用

C.日地距离适中D.地球有一颗卫星

11.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

①大气环流 ②金属矿产资源 ③地震 ④风海流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下图中弧AOB是赤道上的一段,A点位于B点的正西方,弦AB的长度刚好等于地球的半径,且赤道上弧AOB所示地区属于3月12日,赤道其余地区为3月13日。

读图回答12--13题。

12.A点与B点之间的经度差是(  )

A.30°

B.60°

C.150°

D.180°

13.此时,关于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伦敦(零时区)时间为3月13日6时

B.纽约(西五区)时间为3月12日3时

C.北京时间为3月13日16时

D.洛杉矶(西八区)时间为3月13日12时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晨线,CD是日界线。

读图完成14--15题。

14.此图显示的是(  )

A.北半球全图B.南半球全图

C.东半球全图D.西半球全图

15.此刻北京时间是(  )

A.6月22日11时B.12月22日11时

C.6月22日23时D.12月22日23时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小值)。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16--18题。

昼长差

5小时30分

13小时56分

24小时

16.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7.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

C.丁丙甲乙D.丁丙乙甲

18.乙地的最短昼长值是(  )

A.9小时15分B.8小时35分

C.10小时25分D.14小时45分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米),回答19--21题。

19.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北,再向东北B.先向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北,再向西北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20.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50米B.199米C.278米D.400米

21.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①B.②

C.③D.④

读图,图中OP.EF为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的晨昏线,

回答22--23题。

22.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6月4日7时B.1月4日7时

C.7月4日19时D.2月4日19时

2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是④③②①

B.①在②的西北方向,③在④的东南方向

C.此时四地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②③④

D.①②位于西半球,③④位于东半球

读2008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及下图,回答24--26题

地点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7∶18

16∶48

6∶54

15∶30

6∶36

16∶50

8∶24

18∶56

 

24.四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依次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③②①D.③②④①

25.此时,地球可能位于图中的(  )

A.1位置B.2位置C.3位置D.4位置

26.①地在②地什么方向()

A.东北B.西南C.东南D.西北

城市住宅小区规划时,对采光条件有明确的规定。

下表反映了我国部分城市住宅对日照间距的要求(表中H为住宅楼高度,适用于住宅呈南北朝向的平原地区)。

据此回答27--29题。

城市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日照间距

24°

45′

2.02H

40°

28′

1.18H

35°

21′

1.41H

26°

36′

1.86H

27.在我国多数城市的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中,都以冬至日作为标准日,原因是(  )

A.冬至日气温低B.冬至日降水多

C.冬至日白昼时间最短D.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28.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冬至日四个城市住宅日照时间最短的是

(  )

A.甲B.乙C.丙D.丁

29.位于杭州(约30°

N)的某住宅小区在规划建设两幢30米高的住宅楼时,其楼间距应不小于(tan35°

≈0.7,tan45°

=1,tan60°

≈1.732)(  )

A.35米B.40米C.45米D.50米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30--31题。

30.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31.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

C.莫霍界面D.软流层中部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据此回答32--33题。

32.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D>

C>

A>

BB.A>

B>

D>

C

C.C>

BD.C>

A

33.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  )

①向高纬凸出 ②向低纬凸出 ③向北凸出 ④向南凸出

读“某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图”,回答34--35题。

34.甲、乙、丙三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  )

A.甲、乙、丙B.甲、丙、乙

C.丙、乙、甲D.丙、甲、乙

35.若甲、乙同在陆地,且位于同一经线上,则甲地(  )

A.位于乙地北侧B.位于乙地南侧

C.纬度高于乙地D.纬度低于乙地

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

据图回答36~37题。

36.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沿中间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

37.图中甲处地形与地质构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山谷——背斜B.山脊——向斜

C.山谷——向斜D.山脊——背斜

38.在下面四幅比例尺相同的等压线分布图中,按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39.下图所示等高线中,表示集水线的是()

A.a线B.b线C.c线D.d线

40.下列对风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

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综合题(40分)

41.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⑴D处海拔为米。

⑵C处地形为,其相对高度最多不超过米,不低于米。

⑶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筑坝修建水库,你认为在何处筑坝更合理?

请说明理由。

⑷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处最适合建设城镇?

其有利条件是什么?

42.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

(9分)

(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

A     ;

C     。

(2)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 。

(3)当B地昼最长时,上海(121.5°

E、31.5°

N)这一天的太阳起落方向和太阳高度变化是:

从    方日出,太阳高度逐渐升高,大约到    (北京时间)时达到最大,之后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在    方日落。

(4)若要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地建航天发射场,不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宜选    地,理由是 。

43.下图是北半球海平面6月和12月太阳月总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辐射量最高的海域是       ;

10°

N与60°

N相比,6月太阳辐射总量较高的是    。

(2)描述12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

简析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

44.读“某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面图(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

A对应,以作用力为主;

B对应,以作用力为主,也有流水的侵蚀作用(侧侵);

C对应,以作用力为主。

⑵A处河段特征:

河流侵蚀作用明显,下切深,落差大,多.

⑶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下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A.“U”形谷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3--4解析:

根据题意,比例尺缩小,而实际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图幅也要相应缩小,图幅缩小的倍数是其比例尺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由于比例尺缩小,图幅变小,图上事物所表示的内容较为粗略了。

5.解析:

图中四个居民点均沿河分布,靠近水源,其中②③④三地位于河谷平原地区,地势较低,易受水患影响。

而①地位于地势稍高的鞍部地带,受水患影响小。

答案:

6.解析:

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的点应是位于河流交汇处的③地;

M点与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

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指示,河流①~②段从西南流向东北;

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时,先穿越山脊再经过河谷,地势起伏很大。

D

7.解析:

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

400m≤h<600m。

B

8.解析:

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地球与其他天体组成太阳系,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都属于类地行星,它是距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

地球是银河系的组成部分,不属于河外星系。

9.解析:

太阳活动发出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的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扰动,从而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C

10.解析: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有生命物质的存在,其原因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会过分剧烈;

地球大气的热力作用,既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温度,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温度。

地球有一颗卫星对地球上生命物质的形成和发展无直接的关系。

11.解析:

大气运动是地表冷热不均导致的,所以大气环流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

风海流是由大气环流中的信风与西风导致的,它与太阳辐射有密切的关系。

12.解析:

此题难度中等,主要通过地球的半径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概念的建构能力。

由情境条件中的弧AOB是赤道上的一段及弦AB的长度刚好等于地球的半径,可以推知,A点与B点之间的经度差是60°

13.解析:

此题难度中等,主要通过空间推理,考查考生的时间计算能力。

通过情境中的A点位于B点的正西方及赤道上弧AOB所示地区属于3月12日,赤道其余地区为3月13日等条件,可以推知A点所在经度为180°

,则B点为120°

W,洛杉矶(西八区)时间为3月13日0时,伦敦时间为3月13日8时,纽约时间为3月13日3时,北京时间为3月13日16时。

14.解析:

由图中的135°

W经线及CD为日界线可知,该图的中心点为南极点;

由AB是晨线且A、B的经度差为90°

可知,最外的大圆为赤道。

故该图表示南半球全图。

B

15.解析:

此时的晨线与赤道交于A点,即45°

E经线为6时,可计算出,此时的北京时间为11时;

从图中还可看出,南极圈及以内发生了极昼。

故此刻的北京时间应是12月22日11时。

16.解析:

丁地昼长差为24小时,为极圈内的点,位于寒带中。

17.解析:

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可知,昼长差从赤道(0小时)到极圈(24小时),逐渐增大。

18.解析:

因为任何地点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昼长和为24小时,设最长昼长为x,则最短昼长为24-x,利用x-(24-x)=5小时30分,可求出x为14小时45分,最短昼长为24-14小时45分=9小时15分。

19.D 

20.C 21.B

19—21解析:

该题组考查地图方向及等高线应用。

第13题,首先根据图中指向标确定方向,再根据等高线分布确定河流流向。

第14题,陡崖的相对高度可由公式:

(n-1)d≤H<(n+1)d(重合的等高线条数有n条,等高距为d)求出200米≤H<400米。

第15题,若某一点能看到另一点,必须使视线不受地形阻挡,把图中各点向甲.乙两村均作连线,可以得出只有②点符合。

22.解析: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间应该为1月初,OP为昏线,15°

E的地方时是0时,此时北京时间为7时。

23.解析:

此时太阳直射点接近南回归线,因此③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根据图中的经度,可以算出②处的经度为105°

E,并处于南半球,①为15°

E,并位于北极圈上,所以推断出①在②的西北方向;

从图中可以看出③在④的东南方向。

24.解析:

由图中的日出日落时间可以得出,①地的白昼时间为9时30分,②地白昼时间为8时36分,③地的白昼时间为10时14分,④地的白昼时间为10时32分。

表中数据昼短夜长,故为冬季。

北半球冬季,白昼越短,纬度越高,故纬度从高到低为②①③④。

25.解析:

根据我国的日出日落时间可以看出我国此时为冬季;

根据图中太阳位置可以看出1为近日点,此时正是北半球的冬季,故选A。

26.答案B 

27.解析:

我国大多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每年冬至日这天,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楼房的影子达一年中最长,因而以冬至日作为标准日。

28.解析:

四城市中,甲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纬度最高,因而甲城市该日的昼长最短。

29.解析:

冬至日时,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6°

34′,楼间距=H/tan36°

34′,可计算出楼间距应不小于40米。

30.C 

31.C30--31解析:

结合等值线分布可知,数值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由地球内部圈层知识可知,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

32.A 

33.A

32--33解析:

根据高空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可知,A处的气压高于B处;

近地面的气压分布与高空相反,即D处高于C处;

且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故四地气压值的正确排序为D>

B。

近地面大气从海洋吹向陆地,即陆地的气温高于海洋,故北半球

大陆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即向北凸出。

34.解析: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判断a<

b<

c,因此甲.乙.丙三处气温高低为甲>

乙>

丙。

35.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无法确定南北半球,由于甲气温高于乙气温,且在同一经线上,判断甲地纬度低于乙地。

36.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虚线为等高线,从a至b,经过了山谷.山脊,且a处海拔在150~200m之间,只有A图符合。

37.解析:

从等高线上看,甲处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为山脊;

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甲处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是向斜。

38.C

39.B

40.解析:

晚上陆地由于热容量小,降温快,气温低,气压较高,而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气压低,所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②正确;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压低,极地地区终年寒冷,气压高,如果地球不自转,将在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热力环流。

所以近地面风应由两极向赤道吹,故③正确。

41.共10分。

⑴1100(1分)

⑵陡崖(1分)800(1分)400(1分)

⑶A处(1分)在A处筑坝,库区可避开喀斯特地貌区,减少水库渗流损耗(2分)

⑷①地(1分)地形平坦开阔(1分);

河流交汇(1分)

42.解析:

(1)从图中可知A一年昼长均为12小时,故为赤道,C地冬至日出现极昼,故C为66°

34′S。

(2)A地全年昼长均为12小时,全年不变。

(3)从A到D可知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大。

(4)当B地昼最长时,即12月22日,上海市日出东南方,当上海(121.5°

E)为12点时,求出北京时间(120°

E)为11时54分,日落方位西南。

(5)A地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适合建航天发射场。

42.答案:

(1)0°

(1分) 66°

34′S(1分)

(2)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及其以内变化幅度为24小时(2分)

(3)东南 (1分)11点54分(1分) 西南(1分)

(4)A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航天器消耗能源较少(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

(2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的能力。

(1)题,由图中6月太阳月辐射量变化曲线可判断其最高.最低值出现的纬度及各纬度的数值分布情况,进而判断其所属海域。

(2)题,根据图中12月太阳月辐射量变化曲线判断其分布特点,形成此分布的原因可从此时所处的时间及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日照的时间长短等方面分析。

43.答案:

(1)副热带海区(1分) 60°

N(1分)

(2)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

70°

N以北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趋于0 (2分)北半球此时为冬季,太阳高度随纬度升高而递减;

纬度越高,昼越短,日照的时间越短;

N以北地区处于极夜期(6分)

44.

(1)乙流水侵蚀甲流水搬运丙流水沉积

(2)峡谷沉积

(3)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