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培优班历史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1809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培优班历史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培优班历史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培优班历史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培优班历史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培优班历史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培优班历史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二培优班历史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培优班历史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培优班历史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

D.反映了封建国家与大地主之间的矛盾

5.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

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

此史料印证了(  )

A.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6.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读下表有关草市的沿革,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有(  )

淝水左渎,又西经石桥门北,亦曰草市门。

——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草市最早出现于北朝时期

草市迫江货,津桥税海商。

——王建(唐)《汴路即事》

唐朝江边码头有草市

诸州镇郭下及草市见管属省店宅水,其征纳课利,不得亏失。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正月敕》

草市成为政府重要的税源

市区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

——陆游《入蜀记》

南市是大规模的草市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

据此可以推知(  )

朝代

秦汉

次数

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

0.85次/年

1.7次/年

2.7次/年

5.31次/年

18.5次/年

19.9次/年

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

8.唐朝一些地主和农民开始签订契约文件,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租种期限、租田数额和田租数额。

这种契约性的租佃关系的出现(  )

A.加重了地主的盘剥 

B.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

C.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D.松弛了人身依附关系

9.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春米》拓本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工商食官下的手工业劳作 

B.地主田庄里的集体协作劳动

C.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场景

10.下列文物或老物件见证了历史变迁,其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文物或老物件

兰州出土的“东汉书信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厚薄均匀,便于书写。

“蔡侯纸”完全取代绢帛成为书写材料

清代御窑督陶官唐英创制的《陶成图瓷板》,描绘了拉坯成型、彩绘上釉、入窑装烧、束草装桶等工序。

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产品制作精美

西班牙在南美殖民地制造的“西班牙银元”,明朝后期流入中国,为《南京条约》赔款所用货币单位。

西班牙银元曾是国际流通的货币之一

1951年某村的木牌上记载:

“徐XX分到果实地一亩二分五厘……”

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

11.根据下表中古希腊思想家和古代中国思想家的材料可知,这些思想家(  )

国别

人?

观点或名言

古希腊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孟子

养浩然之气;

人性本善

A.都重视对人类自身的研究 

B.都强调个人的作用

C.都代表贵族阶层的利益 

D.都致力于社会稳定

12.董仲舒说: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画者,天、地与人也;

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

”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

A.宣扬君权神授 

B.解释天人感应 

C.劝君主行仁政 

D.强调教化民众

13.对下列材料理解合理的是(  )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

艺文志》古有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史记·

孔子世家》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旨守、尉杂烧之

汉武帝时《诗》被儒家奉为经典,始称《诗经》,成为《五经》之一

A.西周以诗为考查官员政绩的依据 

B.孔子整理《诗》的目的是为“复礼”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14.“理学家虽然以政治主体的‘共治者’自待,但毕竟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大原则”(摘自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界》)作者在此强调的是宋明理学(  )

A.维护专制统治的本质 

B.确立三纲五常的地位

C.突出格物致知的目的 

D.弘扬儒家思想的精神

15.《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由此判断该作者应是(  )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

1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有亡国,有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国”指整个中华民族 

B.“天下”指当时国人所知世界

C.近代民族意识开始形成 

D.仍具有盲目自大的心态

17.1933年2月鲁迅先生在杂文《电的利弊》中说: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下列对上述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火药的发明主要促进了西方历史的进步,对中国社会的作用是消极的

B.指南针的西传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C.中国古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D.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18.下表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据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核心素养

内涵

时空观念

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史料实证

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理解

指将对史事的简单记忆和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历史解释

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如“客观论述历史事件”等

历史价值观

指从此种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

A.中国古代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B.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

C.《韩非子》提到“司南”,说明战国时期人们已知晓磁石指南的特性

D.火药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19.西晋文学家傅成曾经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样描述,说:

“夫其何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揽之则舒,舍之则卷;

可伸可屈,能幽能显。

”对这一发明理解正确的是(  )

A.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B.大大提高印刷效率;

有利于版本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留存

C.是欧洲开辟新航路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中华文明对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重大贡献

D.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对军事武器的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造成许多惨剧

20.国子监是古代官方教育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刻印的书被称为监本。

北宋曾出现开封、洛阳、商丘三个国子监并存的局面,监本大多出于杭州。

这可以说明宋代(  )

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活字印剧己经普及 

D.南北文化交流频繁

21.有人说,我国历史上曾提倡过科学,而科学所以不为人重视者,实因中国人太重实用。

为什么我国民族太重实用呢?

实由地理、社会、文化环境使然。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古代只注重实用导致科技落后 

B.缺乏逻辑思维导致理论迟滞

C.地大物博的环境导致人们懒惰 

D.固守农耕文明不利科技发展

22.钱穆的《国史大纲·

引论》认为:

(新通史)最主要之任务,尤在将国史真态,传播于国人之前,使晓然了解于我先民对于国家民族所已尽之责任,而油然兴其慨想,奋发爱惜保护之挚意也。

作者认为“新通史”的核心价值是(  )

A.培养民族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 

B.培养历史学家的个人素养

C.培养求真意识和不畏强权精神 

D.培养历史研究的踏实学风

23.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盛誉元杂剧:

“元剧自文章上言之,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

又以其自然故,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

”王国维积极肯定元杂剧的主要依据是(  )

A.元杂剧反映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

B.真实记载了元朝政治黑暗的历史

C.深刻体现了元朝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主张

D.元剧是元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24.下列近代经济现象与原因的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现象

原因

湖南浏阳本是家家种麻,后来拔麻种茶

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

厦门“争附洋人,开设行店,专同外商买卖”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

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影响

洋务派兴办的唐胥铁路建成之初用骡马拖拉车厢

侵略战争对中国经济破坏严重

25.有学者在评论某场战争时指出“(战争)是中国战场上的胜利,外交上的失败。

”这场战争不仅使侵略者在中国取得了铁路修筑权,而且使中国的西南门户大开。

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6.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

“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7.有学者指出“领事裁判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据此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②直接引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③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④严重侵犯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8.有学者认为:

“比鸦片战争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

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相容;

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

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美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

”这段话(  )

A.说明了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B.掩盖了鸦片战争侵略性质

C.贬低了中国经济政治制度 

D.脱离了当时具体历史背景

2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的国际法惯例行事,并没有考虑到满清朝廷的特殊国情;

当满清朝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他们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绝。

据此可知(  )

A.西方挑战满清统治的合法性 

B.西方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

C.清廷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西方 

D.清廷拒不承认西方的平等地位

30.1861年英国驻华公使普鲁斯在致英外交大臣的信中说:

“在过去十二个月中,造成了一个倾心于并相信(同外国)友好交往可能性的派别,有效地帮助这一派人掌权,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成就。

(我们)在北京建立了令人满意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了这个政府的顾问。

”据此可以推知(  )

A.清廷与外国侵略者开始彼此结合 

B.道光帝被迫将林则徐革职查办

C.清朝答应了列强全面修约的要求 

D.满汉官僚集团实现了政治联合

31.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

“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

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

临时政府迁于北京。

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

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

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

”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  )

A.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B.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 

D.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32.某年11月,中共中央根据科学院的建议,推荐了若干种代用食品,例如玉米根粉、小麦根粉、玉米秆曲粉、叶蛋白、人造肉精、小球藻等,要求各地立即大规模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食物代用品。

据此可以推知(  )

A.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B.粮食产量增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D.“左”倾错误导致经济严重困难

33.有学者认为,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业生产模式虽激发了农民积极性,但因经济效益分散,不利于农业迸一步现代化,也导致人文精神缺乏、公共意识淡薄和家族关系、圈子主义盛行。

依据其观点,国家要促进社会发展应推行(  )

A.农业合作组织 

B.人民公社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 

D.土地流转承包

34.孙中山说:

“民国十三年来革命不能成功,就是由于平等自由的思想,冲破了政治团体。

”“欧美为平等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

”“各人都扩充自己的自由,于是由于自由太过,便发生许多流弊……我们从新革命,便不可再蹈他们的覆辙。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

B.欧美革命误入歧路,证明中国“政治革命”之必要

C.孙中山对平等自由的解释是受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影响

D.孙中山这种思想是因为对平等、自由的真正含义存在曲解

35.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岛有个米诺斯王国,王国中有个迷宫。

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根据传说组织了发掘,找到了迷宫和米诺斯王宫,证明了该王国的存在。

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神话传说是第二手史料,史家可根据神话开展历史研究

B.神话属于人类早期记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史前史

C.神话传说属于口述史料,可以成为考古发掘的主要依据

D.神话传说属于间接史料,惟有经考古论证方可成为信史

36.欧洲历史学家指出:

“古代雅典与当代欧洲的民主之间的联系是脆弱的。

民主并没有在它的诞生地盛行起来。

在一千多年中它几乎被遗忘了。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雅典民主制度(  )

A.是近代欧洲民主政治产生的先决条件

B.只是对近代民主政治产生观念上的影响

C.与近代民主政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

D.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在实践层面的再现

37.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宣布废除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

这种制度变革(  )

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 

B.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C.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到来

38.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

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关系,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

这种变化(  )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围绕自身利益适时调整对外政策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

此先圣之所以一民者也。

《周书》曰:

“国法,法不一,则有国者不祥;

民不道法,则不祥;

国更立法以典民,则不祥;

群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

百官服事者离法而治,则不祥。

”故曰:

法者不可不恒也,存亡治乱之所以出,圣君所以为天下大仪也。

君臣上下贵贱皆发焉,故曰“法”。

——摘自《管子·

任法》

材料二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

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

这种高级而普遍的“自然法的”法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法律的力量来自于某一正当权威所规定的东西,而不是仅仅来自习俗、习惯或以前的合法判例;

他们把制定法律的权力叫做“最高权力”,认为这种最高权力属于皇帝所有。

……罗马法所保护的是国家或政府所认为的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或个人的自由。

——摘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刑德?

曰:

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四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

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

……用人为法(人定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

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

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

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一律法的责任。

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

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

——西塞罗(古罗马法学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管子和古罗马的法律意识,并指出二者之间的差异。

(14分)

(2)比较材料三、四,概括指出韩非子与西塞罗的法律思想有何不同?

并分析两者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0分)

高二培优班历史练习题二答案

1-5CCDDA6-10CCDBC11-15AACAD16-20DAAAD

21-25DAACC26-30ADADA31-38DDADBBDD

39.

(1)法律意识:

管子:

国家的法律要统一;

法应具有稳定性;

法是君主统治的手段;

立法是君主的特权;

君臣民众都要守法。

(任答二点4分)

古罗马:

强调自然法原则(或公平、理性);

法的来源具有多样性;

法要维护公共利益。

差异:

立法出发点不同:

中国立法是为维护君主统治,罗马立法是保护公共利益;

立法的原则不同:

中国立法,强调等级秩序,罗马立法,强调理性。

(每点3分,6分)。

(2)不同:

韩非子:

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主张严刑酷法,认为法律是统治者强化统治的工具。

西塞罗:

强调自然法的理性、正义原则,认为自然法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和永恒性。

(4分)

背景:

诸侯国变法图强,兼并战争;

思想百家争鸣,文化繁荣;

小农经济产生。

罗马法成为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工具;

人文精神传播;

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繁荣(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