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1676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阳市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资阳市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资阳市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阳市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资阳市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阳市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资阳市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阳市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阳市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评分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6.明末清初,王夫之主张“有其力者治其地”,黄宗羲提出“授民以田”“田土均之”,顾炎武力主“均田”,这些主张

A.具有浓厚的复古色彩B.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C.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D.表达了对个体小农的关注

7.下列史实与得出的推论正确的是

A.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造成新书写材料——蔡侯纸是中国最早的纸

B.《韩非子》中提到过最初的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出现指南仪器

C.东晋的《抱朴子·

仙药》提到“火药”——东晋时中国进入热兵器时代

D.元代王祯用转轮排字盘印成100部《旌德县志》——中国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

8.魏源撰写《海国图志》时引用德国传教士在华创办的中文报刊的材料多达26处,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担任过教会报刊的主笔,郑观应则经常在教会报刊上发表时论文章。

由此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传教士对中国的近代化转型发挥过促进作用

B.传教士是外国文化侵略的重要工具

C.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传教士主导

D.中国近代的思想家都受过外国传教士的培训

9.在洋务运动中教育领域呈现出一番新景象(下表)。

对此番新景象评价正确的是

外国语学校

工业技术学校

近代军事学校

科举制度

留学生

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新疆俄文馆等

福州船政学堂、上海机器学堂、江南制造局附设操炮学堂、工艺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广东黄埔鱼雷学堂、天津军医学堂、直隶武备学堂等

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李鸿章)

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

(张之洞)

①传播西方科学知识、培养实用型人才②加速了旧教育体制解体③奉行“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构架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诞生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XX对“近代化”词条的解释为:

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

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

下列主张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是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坎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

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⑤

11.有学者指出:

“关于事实评价,有证据辨其真伪即可。

然而对于价值评价却和当前人的价值取向及人们的需要有关。

”下列评价最符合作者价值取向和需要的是

A.马克思: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B.麦克·

哈特:

马丁·

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导致新教的产生。

C.严复:

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发展“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杨凤城:

新中国“大体上到1956年前后文化转型初步告成。

12.秋瑾(1875年-1907年)在《敬告姊妹们》一文中说:

“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

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

一来,可使家业兴隆;

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

”据此材料推断,不准确的是

A.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已经明显转变B.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女权思想兴起

C.经济独立应是女子自由幸福的基础D.西方思想冲击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13.某文件宣称:

“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于此有当知者,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

”该文件的发表推动了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14.右图为四川省达州市档案馆珍藏着的一件革命文件,其上端印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军临时供谷证”,下为红色的“乾谷伍拾斤”五个大字。

盖有“主席毛泽东”及“财政人民委员部部长林伯渠”两枚红色印章,全部为繁体字。

下列各项表述中与该证透露的信息相吻合的是①该证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珍贵文物②该证使用时国共两党正合作进行大革命③该证见证了农民对抗战的支持④该证体现了人民军队处理军民关系的原则

A.①④B.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15.毛泽东说: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

”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A.民主主义国家B.资本主义国家

C.新民主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

16.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

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B.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C.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D.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17.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

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

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C.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D.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18.中国梦,可以说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下领导人为之努力的共同梦想是

A.民族独立B.救亡图存C.民族复兴D.民主革命

19.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

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

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

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觐见”。

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④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D.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21.列宁说: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22.1876年12月法国新任命的内阁总理茹尔·

西蒙在两院亮相,当他站在众议院的讲坛上时,他先是大声标榜:

“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继而又小声补充道:

“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

”当他站在参议院的讲坛上,他先是低声说道:

“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然后又立即拉直嗓门表白:

“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

西蒙这样说,折射出当时法国

A.总理与皇帝共掌行政权

B.保守派与共和派斗争激烈

C.共和派在两院都占据压倒性优势

D.议会两院的政治立场已趋向相同

23.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阻碍就将以原速度持继运动下去;

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D.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思维

24.某同学进行了一个主题探究,例证:

“瓦特——英国工业革命;

法拉第——第二次科技革命;

邓稼先――中国两弹研制。

”你认为,该同学的探究主题是

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B.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发展

C.欧洲是当今世界科技中心

D.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25.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一时期的著名戏剧家。

下列属于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且风格相近是

A.李白与雪莱B.屈原与巴尔扎克

C.王维与毕加索D.李清照与托尔斯泰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题号

总分

总分人

26

27

28

得分

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综合题(第26题15分;

第27题19分;

第28题16分。

共50分。

26.(15分)改革是破解社会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

改革给社会带来深刻变化的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来,克里埃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属于第三等级的克里埃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

(1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2分)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剥夺贵族特权上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

材料二(迁都洛阳后)高祖曰:

“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

……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3)根据材料二指出孝文帝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2分)自孝文帝起,北魏皇帝的谥号为什么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

材料三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虽然说1914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所以剪辫子应该说是实现了。

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

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还在用,双历并存。

——摘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

(4)根据材料三,从社会史观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三个实质性成果”的历史意义。

(6分)

27.(19分)在人类历史上,思想的光芒一直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方向,思想有多远,行动才有多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雅贝斯认为: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

公元前800年以后希腊人的地位从起初的单由出身来定,发展到由出身加财富来定;

在中国,由出身决定贵贱的情况也有了变化。

在希腊,斯巴达、雅典等邦之间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各邦内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很尖锐;

在中国,春秋曾有五霸争雄,战国则有七雄兼并……矛盾也复杂尖锐。

在这个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改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希腊和中国出现思想活跃的历史条件。

(2)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2分)简要说明他们二人思想原则中的“相通的地方”,(2分)试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4分)

材料二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同样的效果、同样的德性。

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德性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薄伽

丘《十日谈》

(3)结合材料二,分析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主张是什么?

(2分)

材料三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运动下的欧洲文明》

(4)概述材料三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该时期的人文主义比文艺复兴时期有什么显著的发展?

(3分)

材料四18世纪以来,启蒙思想引发人们对失去人心的政府,或对专横的文化意识形态,或对等级社会制度的反对。

(5)结合近代史的史实,参照范例,论证材料四的某个观点。

范例:

观点:

启蒙思想引发人们反对失去人心的政府。

论据:

在18世纪的美国,以杰斐逊为代表的北美独立战争领导人借鉴启蒙时代中的天赋人权等思想,发表《独立宣言》,以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要求:

要有明确的观点。

论据包括:

时间、地点、人物、借鉴的内容或引用的思想、发生的事情、反对的事物)

28.(16分)从专制走向民主是人类政治发展的大趋势。

但历史发展具有多样性,东西方国情不同导致国家政治演变历程的多样性与丰富内涵,这构成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天子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设计为何无法实现?

(4分)

材料二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

它在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

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与渐进的制度改革……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

从1689年

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据《大国崛起》解说词整理

(2)据材料二,说明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特点和表现。

材料三美国学者廷德尔等人认为,政府的权力源自于民意,广大人民在自己的政府里必须享有话语权,但绝不容许任何组织滥用职权;

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是有必要的,条件是任何权力都不得被滥用;

政府不能建立在对善良和品德的完全信赖之上,要利用权力的对立实现对权力的制约,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引导个人私利,从而服务于公众利益。

——(美)廷德尔等著《美国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利用权力的对立实现权力的制约”的?

材料四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规定敌后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不是靠有更多的人数。

1941年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改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三三政权的特点和实行三三制的意义。

(5)综上分析,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共同趋向是什么?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DCBCD6—10DBACA11—15CADAC

16—20BBCDB21—25CBDBA

第28题16分;

26.(15分)

(1)政治权利:

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1分)

途径:

建立军功;

努力耕织。

(2)不同:

梭伦:

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

(1分)商鞅:

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3)成功原因:

孝文帝以坚强决心和意志推进改革,严厉打击守旧势力扰乱改革的行为。

谥号采用“孝”字:

孝是儒家极力推崇的道德准则;

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仿效汉族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新修订官制礼仪;

改革后,北魏统治者已经习惯以儒家礼教为规范。

(2分,两点即可)

(4)意义:

剪辫子:

标志着清政府被推翻、反对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的胜利,成为民族革命的象征;

(2分)易帜:

标志着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国进入民主共和的新时代,成为政治革命(或民主共和)的象征;

(2分)改历:

标志着中国与世界接轨,成为中国融入世界,与世界同步发展的象征。

27.(19分)

(1)条件:

人的社会地位发生重大变化;

争霸斗争激烈,社会动荡。

(2)核心思想:

孔子:

仁;

苏格拉底:

知识即美德(或认识你自已)。

(2分)

相通的地方:

注重人的作用;

强调伦理道德。

影响: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2分)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和近代民主政治的源头。

(3)主张:

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4)内容:

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

(1分)。

发展: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