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理论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0724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5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供给理论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货币供给理论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货币供给理论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货币供给理论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货币供给理论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供给理论Word格式.docx

《货币供给理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供给理论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供给理论Word格式.docx

存款80

(2)A银行对客户乙放贷款80元,客户乙提现后购买在B银行开户的客户的商品,存款划入B银行.

法定准备金20贷款80

B银行按新增存款20%比例缴存法定准备金。

B银行资产负债表

法定准备金16现金64

3)B银行对丙客户发放贷款64元,丙客户因转帐支付活动,存款划入C银行。

C银行资产负债表

法定准备金12.8现金101.2

存款64

这种行为进行了无限回合后,在最初存进银行的80元“原始存款”全部变成准备金后停止。

最后银行总体的账户上负债有1000元存款,资产有400元贷款和80元准备金。

存款创造过程表

银行

新增加的存款△Dd

新增存款准备金△R

新增银行贷款

A

80

20

B

16

64

C

12.8

101.2

D

8.24

40.9

总计

1000

400

3.存款创造乘数

公式推导:

称为简单存款乘数。

存款创造机制:

银行体系新增一笔原始存款(准备金),经过银行体系一连串存款→贷款→再存款→再贷款,引致新增加的存款总额,是新增存款准备金的若干倍。

7.1.3多倍存款创造:

更为现实的考察

现在我们放弃前面的假定,从而得出更为现实的存款乘数:

1.超额准备金率(e)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一般来讲,银行并不会将其全部超额准备金用来发放贷款或购买证券。

为了保持资金的流动性,银行经常会持有超额准备金(狭义)。

而且,银行所保持的超额准备金总额与活期存款有一个稳定的比率,称为超额准备金率(e),它的变化对存款创造的影响同法定准备金率(rd)具有同等的作用--与派生存款的数量成反比,因此考虑这一因素后,存款乘数修正为:

2.现金漏损率(c)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现金漏损率是指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活期存款总会有一部分以现金形式被提走,流出银行体系,银行就不能利用它们来进一步扩张贷款,则活期存款的扩张倍数受到进一步制约,其对存款创造的影响同rd、e一样--与派生存款的数量成反比,考虑上述因素后,存款乘数修正为为:

3.新增支票存款向非交易存款的转化(t)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公众除了持有支票存款外,还会持有各种形式的非支票存款。

一般地,若现金漏损率为c,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rd,超额准备金率e,非交易存款同支票存款的比率为t,以及非交易存款的准备金率为rt,则存款乘数进一步修正为:

7.2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7.2.1基础货币

1.基础货币或高能货币:

是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货币(即流通中现金),以及对各商业银行负债的总和。

即中央银行对社会大众的负债总额。

因为货币中的准备金是多倍存款创造的基础,所以有称强力货币、高能货币。

用公式表示:

基础货币=流通于商业银行体系外的现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2.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1)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2种主要方式:

①公开市场业务:

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或其他证券的业务。

例:

假定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上购入800元的证券,基础货币也会增加相同的数额。

反之同样成立。

中央银行银行

资产负债资产负债

证券+800银行存款+800证券-800

在中央银行存款+800

②贴现贷款:

贴现贷款增加800元时,基础货币也同样增加800元。

反之,中央银行若收回先前发放的贴现贷款,也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减少;

贴现贷款+800银行存款+800在中央银行存款+800贴现贷款+800

(2)政府财政收支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不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也不同:

①增加税收:

基础货币不会增加也不减少。

②发行债券,向公众融资:

一般也不会对基础货币产生直接影响。

③发行货币:

增发货币,也就是债务的货币化,会带来基础货币的增加。

(3)国际收支和汇率政策

中央银行的稳定汇率目标也可能与控制基础货币的目标相互冲突。

不一致的三位一体:

希望资本自由流动、但是汇率固定、还希望有灵活的货币政策。

(4)其他因素

例如:

因恶劣气候影响中央银行的支票清算,导致了在途资金暂时增加,由于在途资金实际上是中央银行对支票开户行的一种贷款,所以它的增加将使基础货币暂时增加。

财政部动用它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时,也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

但是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可以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抵消,所以对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7.2.2货币供给量

1.含义:

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等持有的,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债务总量。

2.度量:

货币供给量按资产流动性强弱可划分为五种口径。

第一章中已经介绍过了

7.2.3货币乘数

1.货币乘数(m):

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额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2.狭义货币乘数m1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C+Dd=m1×

B,其中B是基础货币

狭义货币乘数

3.广义货币乘数m2

广义货币M2=流通中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C+Dd+Dt=m2×

广义货币乘数

7.2.4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将影响货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用下图表示:

上图表明,货币供给主要是由中央银行、银行和非银行公众三者共同决定的,同时还受到预算赤字、外汇市场等方面的间接影响。

因此要加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必须加强中央银行对银行及非银行公众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同时尽可能避免预算赤字、外汇市场等因素对基础货币的间接影响。

 

思考与练习

1、简述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及影响派生规模的因素。

2、什么是基础货币?

它对货币供给量有什么重要影响?

3、什么是货币乘数?

简要分析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第八章货币政策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与作用,重点掌握货币政策的目标及诸目标间的关系;

理解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作用与基本要求,熟知可作为中间目标的金融变量;

理解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熟练掌握各种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

理解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重点掌握传导的时滞效应。

导言:

货币政策是经济理论研究、实践和争论的焦点。

本章及下一章将着手探讨货币银行学这一激动人心的领域。

本章内容共分为四节:

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实践。

8.1货币政策目标

8.1.1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

是由中央银行通过增减货币供给量的方式来调节利率,并通过利率的变动以影响就业和国民产出的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研究三方面的问题:

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效果。

8.1.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最终目标:

(1)稳定物价。

一般要求物价上涨率控制在2%~3%以内;

(2)充分就业。

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

(3)经济增长。

采用人均GDP来反映;

(4)国际收支平衡。

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通常指除外汇储备项目以外的其它项目的收支是否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又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其中静态平衡是指以1年周期内的国际收支数额持平为目标的平衡,只要年末的国际收支数额相等,就称之为平衡;

动态平衡则是指以一定时期(如3年、10年)的国际收支数额持平为目标的平衡。

2.最终目标之间的相互冲突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菲利普斯曲线,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研究1861-1910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工资物价变动之间的关系,并得出:

在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冲突,滞胀:

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失衡;

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

(4)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通胀的国际传递

8.1.3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一)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

1.可测性。

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金融控制变量必须具有明确而合理的内涵和外延,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获得有关变量指标的资料数据,并且易于定量分析与理解。

2.可控性。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各种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能够较准确、及时有效地对该金融变量进行控制和调节,既能够较准确地控制该金融变量的变动状况及变动趋势。

3.相关性。

是指在中央银行选定的中间目标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必须存在密切、稳定的相关性,中间目标的变动能显著地影响到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通过对中间目标的控制和调节就能促使最终目标的实现。

(二)中间目标的种类

根据以上三个标准,被选作中间目标的变量通常有两类:

一类是操作目标,它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为中央银行提供直接的和连续的反馈信息,也称近期中间目标;

另一类是远期中间目标,也称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实施的后期为中央银行提供进一步的反馈信息。

1.经常采用的中介目标

(1)银行信贷规模。

指银行体系对社会大众及各经济单位的存贷款总额。

(2)货币供应量。

(3)长期利率。

在实际选择过程中,总量指标和利率指标不能同时都选作中介目标,两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具体而言,如果中央银行以稳定利率为中介目标,则必然要容许货币供应量存在波动。

2.操作目标

(1)短期货币市场利率。

经常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整个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

央行可通过调整贴现率或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整同业拆借利率。

(2)银行准备金。

是指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余额及其持有的库存现金。

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①从准备金的需求看,可划分为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

超额准备金减去贴现贷款量即为自由准备金。

②从准备金的供给看,银行准备金的供给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

借入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

借入准备金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贴现窗口提供的临时性贷款,其在使用额度、频率和使用理由上都有明确的限制。

非借入准备金是指银行通过贴现窗口之外的其他渠道所获得的准备金。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进政府债券是非借入准备金供应的一个最重要的渠道。

此外,一些“技术因素”如财政存款余额、在途资金、流通中现金等也会影响非借入准备金的供给。

中央银行对银行准备金的调控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窗口,即调控非借入准备金和借入准备金来完成的。

其操作原理是:

通过调节准备金供给已影响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从而进一步影响货币总量。

(3)基础货币。

一般认为,基础货币是比较理想的操作目标。

8.2货币政策工具

8.2.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三个,又称三大法宝。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

(1)作用机制(反之则反)

rd↑→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紧缩

M↓→i↑

rd↑→货币乘数↓

(2)特点:

①对货币供给量影响巨大;

②强烈的告示效应;

③缺乏弹性。

因此,法定准备金率并不经常被运用。

只有当央行准备大规模调整货币供给时才采用。

(1)主要内容:

①规定贴现贷款的条件。

②规定贴现率。

(2)作用机制:

央行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影响贴现贷款的规模和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进而影响基础货币的投放及货币供给量。

(3)局限性:

①中央银行处在被动的地位;

②环境要求较高:

商业信用与贴现市场发达;

③灵活性小。

3.公开市场操作(openmarketoperation)

(1)含义:

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活动。

买进有价证券→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量↑→利率↓

卖出有价证券→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量↓→利率↑

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为例,公开市场操作用两种操作方式:

永久性准备金调节和临时性准备金调节。

永久性准备金调节,又称主动型(进攻性)的公开市场操作,就是指联邦储备系统根据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单向性地购入或售出债券,使存款机构的准备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得到增加和减少。

临时性准备金调节,又称被动型(防御型)的公开市场操作,就是指联邦储备系统为了消除一些意外因素(如财政存款余额、在途资金、流通中现金等)对银行准备金造成的影响,通过买入债券再卖出,或者卖出再卖入,使存款机构准备金在短期内得到临时性的调解,但部队准备金总量产生影响。

(3)优点:

①主动性: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主动出击”,避免了贴现机制的“被动等待”,以确保货币政策具有超前性;

②灵活性: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从而避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震动效果;

③可逆性: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连续性、经常性及试探性的操作,也可以进行逆向操作,以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是央行进行金融调控的理想工具。

2再贴现率

8.2.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2)措施与办法:

①停办;

②提高首次付款金额;

③缩短分期付款的期限;

④限制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消费品的种类,并严格审查其付款能力等来抑制消费,促进市场平衡.

适用:

消费信用膨胀及通胀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金融管理当局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融资活动的控制措施.

(2)措施:

①规定信用交易比例;

②规定银行为经纪人的证券抵押贷款的比例。

3.不动产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与消费信贷控制相似)。

8.2.3其他政策工具

1.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对商业银行信用创造业务加以各种直接干预的总称。

包括:

(1)利率最高限等措施:

规定定期及储蓄存款的最高利率

(2)信用配额:

贷款限制与专门信贷基金

(3)流动性比率:

(4)直接干预:

直接干预也称为直接行动,是指中央银行以“银行的银行”的身份,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施以合理的干预。

2.间接信用控制:

(1)道义劝告:

口头或书面劝告,以影响放宽数量和投资方向

(2)窗口指导:

“劝告”金融机构服从大局增加贷款;

贷款额度限制。

8.3货币政策传导与效果

8.3.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三个主要环节:

(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

(3)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2.货币政策传递过程

政策工具中间目标最终目标

公开市场业务稳定物价

法定准备金率→利率→充分就业

再贴现率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

其他政策工具基础货币国际收支平衡

8.3.2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又称权衡性货币政策(补偿性货币政策),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依据对经济情势的判断,为达成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权衡性措施。

2.分类:

(1)扩张的货币政策:

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一系列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

(2)紧缩的货币政策:

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防止经济过度增长。

(3)中性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既不扩大也不缩小,总流量保持稳定,但在实践中难以实行,缺乏可操作性。

8.3.3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显著。

但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

(1)马拉车前进:

简单,货币政策制止通货膨胀。

(2)马拉车后退:

复杂,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复苏。

2.货币流通速度

(1)通货膨胀时期,居民希望尽快消费,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减少货币供给的效果打折扣;

(2)经济衰退时,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对货币的需求减少。

3.时滞

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即称为时滞。

(2)时滞由两部分组成:

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指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期间。

它可再分为两个阶段:

①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间距离,称为认识时滞。

②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需要行动到实践采取行动这段时间,称为行动时滞。

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等。

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

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

不论是货币供应量还是利率,它们的变动都不会立即影响到政策目标。

比如企业是扩大还是缩减投资,要决策,要制定计划,然后付诸实施。

每个阶段都要时间。

4.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

一方面,以“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干预货币信用的能力;

另一方面,利率自由化、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的多样化以及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放松对金融机构的控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订执行和有效性。

10.合理预期:

合理预期会削弱以至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

7、你认为“物价稳中有降”是不是理想的经济状态?

为什么?

第九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正确理解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含义;

掌握测定通货膨胀及判断通货紧缩的主要指标;

熟悉通货膨胀的常见分类,正确认识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掌握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及其效应,重点理解和掌握我国目前产生通货紧缩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其社会经济效应;

了解西方学者关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成因的理论;

理解和掌握治理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主要对策以及效果。

世界各国的价格水平不断波动,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通货膨胀成为一种常规性、世界性的现象。

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通货膨胀率已经高达10%,而到了197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两位数。

在19710年——1978年期间,通货膨胀情况曾一度有所缓解,可是在1979和1980年,通货膨胀率由达到了10%,随后在1982-1990年,通货膨胀率再次降到10%,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通货膨胀率则降至了2%。

中国在1987至19910年的18年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了2106.1%。

其中有10个年份(1988,1989,1993,1994,19910)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两位数。

由于通货膨胀往往对一国经济和政治产生广泛的影响,所以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政策制定者们都对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本章将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内容共分四个部分:

通货膨胀的定义、度量及类型;

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

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通货紧缩理论。

9.1通货膨胀定义、度量及类型

9.1.1通货膨胀的定义

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9.1.2通货膨胀的度量

度量指标:

通货膨胀率,计算方法为:

其中:

Pt表示价格指数,可以通过以下指数来代入:

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根据家庭消费的代表性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

其优点是资料较容易收集,便于及时公布,能够较为迅捷地反映公众生活费用的变化。

缺点是范围较窄,不能反映各种资本品及中间品的价格变化。

2.零售物价指数(RPI):

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其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消费税),影响居民的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

我国一般统计零售物价指数。

3.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又称批发物价指数。

根据企业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化状况编制的。

它反映了包括原材料、中间品及最终产品在内的各种商品批发价格的变化。

该指数为企业所广泛关注,且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变化。

4.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GNPdeflator):

反映一国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包括消费品、资本品以及劳务)价格变化状况。

它等于当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即名义值)与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即实际值)的比率。

该指数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但是资料不以收集,时效性差,每年只能公布一次。

利用上述价格指数来计算通货膨胀率由一个前提,那就是价格能够较为自由地波动。

对隐蔽的通货膨胀,需要借助一些指标来度量:

实行价格补贴的商品数量和金额;

凭票供应商品占全社会商品总额的比例;

商品管制价格与非管制价格的差异等。

9.1.3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照物价上涨的速度与幅度区分:

(1)爬行式通货膨胀:

缓慢持续地上升,≤3%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人们存在“货币幻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增长;

(2)步行式通货膨胀:

明显持续上升,4%~9%,不会引起经济活动的严重失序,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抢购和挤提行为,经济还能正常运行;

(3)奔腾式通货膨胀:

急速上涨,10%~100%,会使人们对货币失去信任,经济陷入混乱,如巴西、阿根廷等许多拉美国家就曾经历过100%-70%的高速通货膨胀;

(4)恶性通货膨胀:

又称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