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照铁骨 忠魂留人间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0558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心照铁骨 忠魂留人间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丹心照铁骨 忠魂留人间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丹心照铁骨 忠魂留人间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丹心照铁骨 忠魂留人间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丹心照铁骨 忠魂留人间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丹心照铁骨 忠魂留人间Word下载.docx

《丹心照铁骨 忠魂留人间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心照铁骨 忠魂留人间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丹心照铁骨 忠魂留人间Word下载.docx

他推动在区县建立公路机械化养护中心和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所,在全市211个乡镇成立交通管理站,首次把交通的行业管理职能延伸到最基层政府。

  艰辛的努力值得欣慰:

“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约34亿元,通车里程达到10288公里,全市211个乡镇全部通油路(水泥路),2042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

  “我不相信他真的离开了,我情愿相信他是出差了,过一段时间就会回来。

”乐山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养护管理科副科长张学俊至今不愿相信王川已经离开。

“有记者问我,为啥你们有如此多的项目,为啥王局长的包里背了那么多的文件,一个领导心里面怎么能装得下那么多的东西?

我说,你们不了解交通。

交通上每处理一个项目,后续还要对项目实施难易程度、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对项目方案再优化。

  王川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乐山公路总段(现市公路局)、市交通局(现市交委)、市运管处(现市运管局)等单位工作,“30多年来,他忠于党的事业,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勤勉工作,为我市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和突出贡献。

”乐山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熊建新这样评价道。

  2007年9月,王川临危受命,担任乐山市公路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后,面对市路桥公司债务重重、队伍不稳、人心涣散的重重困局,他团结带领班子成员和全局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立足改革,破解迷局,注重民生,妥善安置下岗人员,切实解决职工后顾之忧,为实现队伍稳定、单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月17日,记者采访乐山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党总支委员、副局长张伟时,一谈起王川,他几次哽咽。

他从办公室找来一本《乐山市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试用)》,这本书由王川组织编制,涉及到乐山市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的各方面,内容广,具有可操作性。

“在编制过程中,根据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实际,本着客观性、针对性、操作性、可行性的思路编制而成,为我们进一步完善提高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王川任职期间,积极探索公路建设、养护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大力推进机械化养护、预防性养护,全市国省干线公路pqi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2015年8月,乐山市公路局对口帮扶峨边彝族自治县哈曲乡解放村,开展精准扶贫。

由此,王川的牵挂里又增添了重要一页。

  对此,乐山市公路管理局司机兰洪亲历见证:

“当时正在开会,突遇地震,王局长下楼途中脚崴了,脚背肿了也全然不顾,叫上我就往峨边、金口河赶,查看道路损毁情况。

返回乐山已经11点过,才想起要去找妻子,脚踝关节全肿了,后来整整医治了3个月。

  从点点滴滴,从细微处关心职工。

每年夏天,他总记挂着养路工人在路上晒,室外温度40度,沥青温度100多度,他给职工送清凉茶、降暑药。

每年春节都要到道班慰问职工……

  峨马路是连接峨边县和马边县这两个彝族自治县的纽带,是两县人民期盼多年的脱贫致富路。

王川多次带队深入马边、峨边实地走访、现场勘探规划方案。

3月8日早晨8点,和往常一样,他带队再次前往马边实地踏勘,为了节约时间多看一些路段,他备了面包、矿泉水当午餐,然而谁曾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还差17天满53岁的他,把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钟爱的公路事业上,他的身影也永远镌刻在了彝区的山山水水之中。

  王川走了,如烟的往事化作一幕幕刻骨铭心的记忆,时常涌上妻子谢政的心头。

回忆丈夫生前,她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每次出差前,他都要去看看母亲,还会给我和女儿做好饭菜,如果出差时间比较长,他会买很多菜,配好后放在冰箱里。

最近我的身体不太好,8号早晨王川还说,从马边回来就陪我去医院抓药,没想到……”

  谈到父亲,女儿王希显得很坚强,“爸爸走了,最伤心的人是妈妈。

这个时候我必须坚强些。

有这样的父亲,我自豪。

但最遗憾的是,他都没来得及看到我披上婚纱出嫁。

  “30多年的交通生涯,他早已将自己融入到了乐山的公路事业中,他的智慧,他的实践,已经变成了一幅幅规划图,一个个建设项目,一条条平坦公路,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

他作风严实,情系民生。

在其排得满满的工作日程中,深入山区落实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工作、农村公路一线指导、区县协调督导等,至少一半以上的时间沉在基层、钉在一线,且连续多年因忙于工作而未能安排公休假休息,以其模范表率作用忠实践行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高尚情操和情怀。

”与王川并肩战斗过的乐山市公路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明文评价说。

  “扶贫路上志未酬,因公殉职令人讴。

待到山花烂漫时,九泉含笑再回首。

”王川的事迹,激励着乐山交通人,乐山市交委党组成员、高管办主任刘凤枢用一首饱含深情的七绝表达了大家的心声。

  从事公路交通事业32年的王川,用生命忠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党的“好干部”的良好形象。

  李志强:

扶贫路上的“工作狂”

  【人物档案】李志强,男,现年33岁,汉族,共产党员,研究生学历,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人,2016年2月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下派到马边彝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任党组成员、副局长。

  “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一直是我的向往,马边将是我的第一站征途。

”2016年1月,当从局领导口中得知将要被下派到马边工作时,李志强曾这样对朋友说道。

  2015年3月,李志强考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就参与完成20多项全省公路重点工作。

  2016年1月,得知省交通运输厅要选派干部到马边助推精准扶贫的消息后,科班出身的工学硕士李志强踊跃报名,经过层层筛选,如愿成为了省交通厅第一个派驻马边的交通精准扶贫干部。

  带着“我要把专业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梦想,2月2日,李志强赶到了马边。

“我来自河北唐山,四川和河北就像两个苦难的兄弟,都曾经发生过大灾难,所以我对马边有很特殊的感情。

”他在见面会上的表态发言,同事们至今仍记忆犹新,“第一次来马边,乐山到马边160公里的山路走了三个半小时,让我亲历了马边群众出行的艰辛,对于农村长大的我感同身受。

感谢组织给了我服务基层的平台,我一定端正态度、履职尽责,把马边作为青春和梦想飞扬的舞台,为改善马边落后的交通状况尽绵薄之力。

  见面会后,马边县交通局局长冯建平让他过完春节再回马边上班时,李志强说:

“我来马边就是为了扶贫,我还是留下来了解了解基本情况再说。

”在他的一再坚持下,冯建平带着他开始对县局所有股室进行挨个走访、了解情况。

李志强在每个股室都是听得多、说得少,但只有在工程股的时候例外,他在那里一呆就是一个多小时,临走时还带走了马边“十三五”交通规划图和一系列在建的工程项目进度表。

随后两天,他一有时间就往工程股跑,同事问他为什么,他说:

“我下派马边只有1年的时间,不抓紧点把全县的交通建设情况都了解透彻,以后不好开展工作。

”2月4日,花了一上午时间整理完马边交通基础资料的他又匆匆乘坐马边直达成都的大巴车赶回省交通运输厅移交、汇报工作……在李志强随身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2016年第一季度的工作计划……

  2016年2月,他主动申请来到马边对口扶贫,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走了四分之三的乡镇,行程2000多公里,勾画出了“外通内连、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建设规划蓝图。

  春节刚过,为避开春运高峰,赶上上班时间,李志强便辞别父母,开着贷款新购的小车,带着一大皮箱衣服和一摞工具书从河北老家直奔马边。

县交通局办公室的邓建说:

“李局长,你离家远难得回去一趟,该在家多陪下家人嘛。

”李志强却笑着说:

“马边也是我的家,想要尽快熟悉、融入这个家,不早点来怎么行。

”  面对几乎完全陌生的新环境、新任务、新挑战,从不服输的李志强没有退缩,为了尽快融入工作,他一点一点地克服着困难。

从小生活在北方的他尝试着学会了吃辣椒、喝泡水酒;

一直讲普通话的他也虚心向同事学起了马边方言和彝语……同事们邀请他去打羽毛球、乒乓球等,他总是笑着拒绝,一有时间就回到办公室潜心研究道路规划。

  半个月的时间,李志强对马边交通情况了解得已经非常熟悉,不管是从马边彝族自治县成立到“十二五”期间的交通建设情况,还是从“十三五”开局到多年以后的规划蓝图,他都能如数家珍。

身边的同事都说:

“李局长真是个‘工作狂’,整个局里,中午从来都不回去休息的只有他一个人。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有很多同事和朋友都这样评价李志强。

刚刚下派到马边,县上考虑到他是外地同志,于是安排他分管项目规划、立项、招投标等工作,可还没等县局重新调整分工,他就主动请缨,要求到项目一线上去。

此后,在马边的各条交通战线上,人们经常都可以看到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在整个工地上跑前跑后。

  短短一个多月的下派时间里,他多次深入到工程一线,开展现场勘测、工程技术指导,在他的努力下,劳动乡柏香村、下溪镇珍珠桥村11.7公里村道加宽改造工程将在4月如期完工;

连接建设、民主两个乡镇的21公里“建民路”也将在6月全线通车……

  一份简单的日志记录着他工作的点点滴滴,3月1日,李志强到交通精准扶贫项目――劳动乡柏香村、下溪镇珍珠桥村11.7公里村道达标建设现场指导;

3月2日下午下班后,随同乐山市通达交通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到苏坝镇调研苏坝场镇绕线公路规划;

3月3日,在局机关连续开完3个会后,庚即到永红乡督导永红至雷波谷堆乡公路建设情况……仅仅20天时间,他便实地踏勘了全县20个乡镇中15个乡镇的交通状况。

  “李局长有个习惯,下基层随身都带着干粮,从来不通知乡镇,饿了就啃面包,渴了就喝矿泉水,有时候在工地上,不认识他的人让他帮忙搬个东西他也都乐呵呵地跑去帮忙。

”县交通局的司机告诉记者,“他是我们局里最不像领导的一个领导。

  初春时山区昼夜温差大,每天的早出晚归,让一向身体硬朗的李志强患上了重感冒。

但在得知市公路管理局王川局长要来马边勘察峨(边)马(边)公路的消息后,李志强又一次主动请缨,要求陪同到一线踏勘。

“峨(边)马(边)公路是马边的第二条生命线,是连通小凉山腹地的脱贫路,意义重大,再说抓好这项工作本身就是我的职责,我不去不行。

”3月8日上午,李志强从办公室拿了一叠资料后就匆匆下楼,这一去,李志强就再没回来。

  同事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的办公桌上还放置着马边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交通项目报表、写满工程预算数据的纸条等。

“李志强下派的时间虽短,在工作、生活中虽然沉默少言,但他已经融入了马边,他算得上真正的马边交通人,他的不幸我们都非常痛心。

”同事们每次说到李志强都是一脸的遗憾。

  预计投资2.239亿元,长达58.8公里“峨马路”,是连接峨边到马边的“生命线”,是李志强到马边后接手的第一个重大工程项目,也是他生命中永远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下派以来,李志强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泡在了这条路上,实地勘察、工程预算、方案编制,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在几乎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后,他却永远地倒在了这个地方。

  苏建荣:

足迹遍及每个村镇

  【人物档案】苏建荣,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四川省乐山人,共产党员,在职函授大专学历。

生前任乐山市公路管理局农建办主任。

曾多次被省市交通系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

2010-2015连续6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苏建荣35年工作中,历任乐山公路养护总段峨边分段副段长,乐山市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总支书记,乐山市公路管理局农建办副主任、主任等职务。

“常年战斗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一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蹲点在工地,与一线施工人员一同吃住在工地。

”乐山市公路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杜有彬说。

  苏建荣出生于贫寒农村家庭,1978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省交通学校道桥专业,从那时起,他便与交通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在那个知识分子匮乏的年代,他没有迷恋大城市舒适的条件,欣然接受组织安排,到乐山公路养护总段峨边分段工作,成为了该段第一名科班技术人才,一干就是17年。

17年里,他扎根彝区,用他的双脚一步步丈量出峨边改革发展、脱贫致富的道路,把他最壮美的青春和热血铺洒在了那里。

  峨(边)美(姑)公路是当时成都经乐山通往凉山州的唯一通道,穿越在崇山峻岭之间,地质灾害频发。

与凉山州美姑县交界的椅子垭口段,海拔3000米,每年近一半时间积雪结冰,交通中断。

为保证基本的通行,1984至1985年,苏建荣受命负责椅子垭口道班的设计修建工作,养护峨美路。

他长年呆在山上,吃的是干粮腌菜,住的是临时工棚,保质保量组织建成了乐山最为偏远道班,至今仍在为保障峨美公路通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峨边工作的岁月里,苏建荣大部分时间奔波在公路、道班上,难以照顾家庭。

妻子徐萍在峨边养路分段驾驶洒水车,她告诉懂事后的儿子:

“你是在洒水车上长大的。

那时你父亲工作忙,你还不会走路,妈妈只好把你捆在洒水车副驾驶座位上。

你从小坐得最多的不是儿童车,是洒水车。

  此后,苏建荣经历多个工作岗位,但他毕生追寻交通梦的拳拳忠心始终没有变。

正是在峨边多年的工作,让他深知一条公路对贫困山区老百姓来说是何等的期盼和重要,交通扶贫攻坚是何等的任重道远,他一生都矢志不渝地为此而奋斗。

  “工作上他是个一丝不苟、敢于较真但又淡泊名利的人,生活中他是个沉默少言、为人低调但又平易近人的人。

”熟悉苏建荣的领导、同事们都这样评价他。

  1993年,峨边县组织修建境内第一条水泥路――省道103线(现省道306线)峨边段,苏建荣任指挥部技术组组长。

有段100余米的腐质土软基,如不能彻底处置,将成为影响全线通行的瓶颈。

在国内没有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苏建荣带领技术组同志现场踏勘、查阅资料,用所学专长,制定出了科学理论结合实际的换填处置方案,成功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2003年,三峡电站发电机转轮需经乐山大件码头,从岷江水路运送至三峡电站。

为确保400多吨的“巨无霸”安全从陆路运至乐山,急需对沿线桥梁进行加固改造。

责任重大、时间紧迫。

时任乐山市公路桥梁总公司总经理的苏建荣立下军令状,主动提出争取20天内完成黑桥加固任务。

他通宵达旦坚守在工地,优化方案、检查质量,在近乎以搏命方式的工作下,最终只用了15天圆满完成任务。

2003年8月15日,《四川日报》以《巨无霸顺利吊装上船、三峡发电机转轮今日远航》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苏建荣同志一生没有留下惊天动地的语言,没有创作鬼斧神工的巨作,他就是乐山交通战线一颗默默无闻的铺路石,用坚强的身躯承受着车轮之荷载。

  “要致富,先修路”,但修路又谈何容易。

乐山地理“一平二丘七山”,特别是地处小凉山和乌蒙山的“两边一川一区”,人口稀疏、地形陡峭,公路建设造价高、难度大、资金短缺,直接制约着山区和彝区脱贫致富。

2007年底,苏建荣调至市公路管理局农建办,负责全市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他常年奔波在农村公路建设一线,对上申报项目计划、争取补助资金,对下督促工程进度、指导工程质量。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全市211个乡镇、两千多个行政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

“十二五”末,乐山实现了县乡公路通畅率、通村公路通达率两个100%的目标。

  为解决峨边、马边县不直接通公路的问题,乐山市委市政府提出规划建设峨(边)马(边)公路,打通彝区交通瓶颈。

2012年3月12日早上7点,苏建荣率队从峨边县杨村乡出发,对峨马公路选址踏勘,穿越荆棘密布的原始丛林,遇到近90度的峭壁,只能双手紧抓蔓藤爬上去,勒得双手剧痛。

由于苏建荣患有低血压症,早上10点过,他脸色便卡白、直冒虚汗,随行人员劝他留下休息,他只说了一句:

“我一定要把它走完。

”途中,当他看到村小里的学生很多还穿着破旧单薄的衣服时,动情地说道:

“如果我们这条路不修通的话,这里面的老乡们会一直贫困下去。

”下午5点,由于体力透支,苏建荣瘫倒在了地上。

他们几乎徒步从峨边走到了马边,不仅为峨马路的选址规划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更是为彝区的交通扶贫踏开了一条希望之路。

  2015年,为圆满完成全市“十三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要求,苏建荣坚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对全市农村公路状况了然于胸。

他牵头编制了《乐山市“十三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乐山市小凉山彝区扶贫交通规划》,描绘出了彝区脱贫致富的交通蓝图,为决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曾德林:

彝区是他的青春起点

  【人物档案】曾德林,男,29岁,汉族,共产党员,西南交通大学本科学历,重庆合川人,2009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马边彝族自治县,生前任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助理、交通建设质量监督管理所所长。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我承诺:

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激昂的宣誓声响彻四川师范大学艺体场馆。

2009年7月,2311名四川西部计划志愿者起程奔赴全省21个市(州)、92个受援县(市、区),进行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曾德林便是其中一员。

  选择马边,作为家中独子的曾德林伤透了父母的心。

“本来盼着他四年大学读完回老家,我们能够享享福,没想到他要去那么偏远的贫穷山区”,父母每次想到这个事情都会背着曾德林悄悄抹眼泪。

但初进马边路途中的颠簸,更加坚定了曾德林留在马边,服务贫困山区交通事业的信心。

  在同为2009届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立明罗根记忆中:

“不管走到哪里,曾德林都是我们中间最‘闪光’的那一个。

”无论从学生时代还是到参加工作,曾德林便一直把“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曾德林在大学期间就担任了校社团联合会理事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个外地来的毛头小伙,到我们这样的山区,能不能吃得下交通人这份苦?

”马边县交通局工程股股长、曾德林的“师傅”刘代明回忆起第一次和曾德林见面的印象。

2009年8月,西南交通大学毕业的曾德林以西部志愿者身份到县交通局,在“稀(泥沟)永(红)路”工程指挥部协助刘代明工作。

在随后的工作中,曾德林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前辈的疑虑:

两个月的时间里,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坚持泡在工地,累了就在工棚里打个盹,饿了就啃几个烤土豆,冷了就和工人们挤在一起烤火取暖……久而久之,刘代明打心底认可并主动收下这个“徒弟”。

  从事交通工作,对于刚大学毕业的曾德林来说,困难重重,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要问交通工作难不难,只有到一线经历过才知道。

”刚到交通局,同事就对曾德林这样说道。

2009年11月,全县交通项目陆续动工,但是工程管理人手紧缺,项目进展缓慢。

曾德林主动申请到工程一线蹲点,一蹲就是两个多月。

马边的冬天异常寒冷,这个重庆小伙只能和工人们挤在工棚里烤火取暖,有时为了赶工期,啃几个烤土豆填饱肚子又开始忙碌。

稀泥沟至永红乡公路改建、三河口乡至涉水坝公路改建、红牌坊至东光公路新建工程等全县重点工程项目中都有他单薄的身影,由于长时间劳累,他多次病倒在工程现场。

2010年,项目顺利完工,结束了几个乡多年不通水泥路的历史。

  2011年初,曾德林和同是志愿者的成都姑娘张国丽步入婚姻殿堂,一时间传为马边街头巷尾的一段佳话,但是繁重的工作让曾德林无暇照顾怀孕的妻子。

为了让自己工作不分心、家庭能得到照顾,曾德林决定在马边定居,并说服远在重庆务农的父母,将他们接到了马边,照顾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不管在哪里,成家立业就是美满。

”朋友问他为什么选择马边定居结婚,他总是这么说。

  成了家,然后就是立业。

要在交通工作中有所建树,必须在专业能力上有所突破。

2011年,曾德林又报考了西南交通大学路桥本科专业。

  从报考那天起,曾德林便放弃了休假,白天下乡看工程、晚上加班写材料,几乎每晚都是12点以后才回家,为的就是每月能挤出几天时间到学校学习。

妻子为此怨声载道,而他却始终坚持,“修路一定要专业,干交通一定要有技术,我要成为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

”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时间,曾德林顺利取得路桥专业毕业证书,获得公路专业二级建造师职业资格,同时,参加马边第十三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全国第六期交通局长培训班并顺利结业。

  “多好的一个人,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

我们的这条路,要不是曾所长坚持跑前跑后,不晓得还要等多久才能通。

”曾德林遇难的噩耗传到建设乡水流板村,老乡们至今都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他刚到马边工作时,正逢全县启动彝家新寨建设,摆在交通人面前最大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原本安排在办公室工作的曾德林,主动向领导请求到公路建设指挥部。

2009年实施的11个彝家新寨建设村分布在8个乡镇,曾德林坚持每个星期都跑一遍现场,了解群众的想法,参与测量规划、土地调整、纠纷处理……很快就成了群众的“老熟人”。

  “他为了公路建设,有时连生命危险都不顾!

”同事邓兵回忆道:

“记得2010年6月,我们一起勘察银河电站公路建设项目,早上出门时还是晴天,下午返回时突然下起暴雨,公路塌方堵车,为了尽快把资料送出去,他硬是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按时把资料交到了指挥部。

  “是你让我选择留在了马边,但是你怎么就先走了呢?

”生前的同事梁元桥泣不成声。

梁元桥是2011年8月县交通运输局从西南交大引进的专业人才,在他实习期满即将决定去留的时候,曾德林的一番话让他选择了留下:

“人这一生不一定要做多大的事,而是要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你是科班出身的交通人才,马边需要你……”

  “马边需要你”,留下了梁元桥,也是对曾德林在马边7年青春年华最好的注释,他把一切都献给了这片美丽的土地。

2008年,还未毕业的他就收到了几家企业的邀请函,但都被他婉言谢绝,面对同学和朋友的不理解,他都一笑而过,因为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