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粤沪版物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0469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粤沪版物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粤沪版物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粤沪版物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粤沪版物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下册粤沪版物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粤沪版物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八年级下册粤沪版物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粤沪版物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粤沪版物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弹性限度,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8、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第一步:

校零第二步: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第三步:

使弹簧的伸长和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太空舱不能测量物重,但可以测量拉力。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画法:

第一:

找作用点,第二:

画箭头〔力越大线越长〕,第三:

标出字母和大小

6.3重力

10、重力〔G〕: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1、重力方向:

竖直向下;

  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2、重力作用点叫重心。

13、重力大小叫物重。

重力大小和物体质量成正比。

公式:

G=mg(公式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N,m表示质量,单位是Kg)

g=9.8N/Kg,含义: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有时取10N/kg〕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4、滑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表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15、滑动摩擦力〔f〕:

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16、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粗糙外表、物体要接触,物体间要有相对运动〔滑动〕,或者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17、滑动摩擦力方向: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18、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实验

(1)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2)实验要求:

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的大小

拉弹簧测力计要水平、匀速直线

用增加砝码来增大压力,在木板上铺毛巾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9、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①压力大小有关: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压力一定,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0、增大摩擦方法:

①增大压力②使接触面更粗糙。

21、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更光滑③使接触面别离,加润滑油④用滚动代替滑动。

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2、杠杆:

能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3、支点〔O〕: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4、力臂〔L〕:

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25、确定力臂的方法:

一定,指确定支点;

二画,指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即力的作用线;

三引,指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一般用虚线表示;

四标,指从支点到垂足之间线段的长就是力臂,分别用L1或L2标出。

26、杠杆平衡:

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杠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转动叫杠杆的平衡。

27、杠杆的平衡条件:

F1·

L1=F2·

L2 〔公式中:

F的单位是N,L的单位是m〕。

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杠杆的动力F1就是阻力F2的几分之一。

28、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

杠杆要保持水平平衡。

钩码的重作为作为动力〔F1〕或者阻力〔F2〕

29、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

动力臂长度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如:

撬杠,起子,铡刀,手动抽水机〕

  特点:

省力但是费距离

〔2〕费力杠杆:

动力臂长度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钓鱼竿,筷子,手前臂〕

费力但是可以省距离

〔3〕等臂杠杆:

动力臂长度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天平〕

  特点为:

不省力也不费力,也不省距离

6.6探究滑轮的作用

30、滑轮分类:

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31、定滑轮:

〔1〕使用时滑轮轴位置固定

〔2〕特点:

不省力,拉力F=G物,可改变拉力方向

3〕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32、动滑轮:

〔1〕使用时滑轮和重物一起移动

省一半的力,拉力F=〔G物+G动〕/2

     但不能改变拉力方向

〔3〕使用动滑轮时,拉力要匀速竖直向上。

〔4〕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

33、滑轮组

〔1〕滑轮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

〔2〕滑轮组省力判断:

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假设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F=〔G物+G动〕/n

(3)根据要求绕滑轮组,先确定绳子拴在哪一个滑轮:

奇动偶定。

第七章 运动和力

7.1怎样描述运动

1、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判断物体否运动时被选作参照的物体,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一般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

〔3〕运动:

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

〔4〕静止:

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改变

3、运动的相对性: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4、运动的普遍性:

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运动的。

5、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根本的运动。

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6、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①一样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②一样的时间比较所走的路程

7、速度〔v〕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

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3〕速度公式:

〔4〕公式中:

S表示路程,单位:

m(Km)t表示时间,单位:

s(h)

v表示速度,单位:

m/s(Km/h)

〔5〕1m/s=3.6Km/h

〔6〕速度公式应用:

求速度:

v=s/t

   求路程:

    求时间:

t=s/v

〔7〕测量速度实验:

测量路程s和时间t,用公式v=s/t算出速度。

〔8〕人步行的速度:

1.4m/s,自行车的速度:

5m/s

8、机械运动分类〔1〕按路线分: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按速度分:

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9、亚里士多德观点: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错误〕

10、伽利略观点:

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摩擦阻力。

11、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

〔1〕小车要从斜面同一高度放下:

使小车在水平面上的速度一样

〔2〕结论: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

〔3〕推理:

假设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12、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说明:

力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一切物体如果不受外力,都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科学推理得出—理想实验。

不能用实验验证。

〔4〕不受外力时:

原来静止的要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3、惯性〔1〕物理学中,把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3〕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普遍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

〞"

〔4〕惯性大小和物体的’

〔5〕惯性的利用和防止现象:

汽车启动—向后倒;

汽车刹车—向前倾.(平安带和平安气囊能起到缓冲的作用)。

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

14、二力平衡: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力互相平衡或二力平衡。

15、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16、物体受平衡力,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17、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

运动状态改变。

18、力和运动关系

〔2〕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探究题

1、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

如下列图,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方向拉木块,使木块____________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要保持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在同一个木板上滑动〕,改变_______〔可以在木块上添加重物〕,结论是:

在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时__________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保持________________一样〔可以用同一个木块〕,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在木板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等〕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时,接触面的越粗糙,滑动摩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该探究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3〕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有同学将该实验改成了如下列图的实验装置:

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A。

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

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是 

 

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⑴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调节。

⑵实验过程中,在杠杆的两侧挂上钩码后,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如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应通过调节钩码的______和______来实现,而不能再调节_______________。

⑶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_〔选填"

变大〞、"

变小〞或"

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某同学进展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

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