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9566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59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B.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肾小球微小病变

D.纤维性新月体肾炎

E.增生硬化性肾小球病变

狼疮性肾炎的活动病理是细胞性新月体肾炎。

8.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正规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完全缓解

B.治疗原则中包括去除诱因

C.环磷酰胺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之一

D.最重要、应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是免疫抑制剂

E.重症患者可行激素冲击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9.患者,女,40岁,反复口腔溃疡,乏力,口干,间断心悸,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包积液,24小时尿蛋白0.5g,抗核抗体阳性,可能的诊断为

B.系统性硬化症

C.类风湿性关节炎

E.混合结缔组织病

10.患者,女,23岁,高热,口腔溃疡,多关节酸痛,盘状红斑,抗核抗体阳性,抗双链DNA抗体阳性,应诊断为

A.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白塞综合征

D.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E.紫癜性肾炎

11.

B.白塞综合征

C.干燥综合征

D.过敏性紫癜

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12.WHO将狼疮性肾炎分为六型,下述哪些预后较差

A.Ⅰ型正常或轻微病变型,Ⅱ型系膜病变型

B.Ⅲ型局灶节段增殖型,Ⅱ型系膜病变型

C.Ⅴ型膜性病变型,Ⅳ弥漫增殖型

D.Ⅳ型膜性病变型,Ⅵ肾小球硬化型

E.Ⅵ肾小球硬化型,Ⅴ型膜性病变型

13.下列哪些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预后差

A.血肌酐升高

B.高血压

C.心肌损害伴心功能不全

D.严重狼疮性脑病

E.以上均是

14.女,36岁,SLE病史10年,蛋白尿(++-++++),长期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病情不稳定,近2月来病情加重,高度水肿,尿少,血肌酐快速上升至445umol/L,下一步将采取何种治疗

A.肾脏穿刺病理检查

B.

C.对症治疗

D.中医中药治疗

E.抗核抗体谱检查

15.患者,女,30岁,SLE复诊,自感病情稳定,无异常症状和体征,ESR10mm/h,抗核抗体1:

160阳性,抗RNP抗体阳性。

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A.病情未稳定

B.病情活动

C.轻度活动

D.病情稳定

E.以上都不是

16.女性,22岁,间断发热、关节痛半年。

一周来皮疹、双下肢浮肿。

血压120/70mmHg,心界向左扩大,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不大。

尿蛋白(+++),红细胞6~8/HP。

血浆蛋白25g/L,血蛋白电泳γ球蛋白30%,BUN12mmol/L。

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

B.过敏性紫癜伴肾损害

C.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肾损害

D.狼疮肾炎

E.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肾淤血

17.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下述哪项不对

A.可出现腹水,为渗出液

B.可与类风湿关节炎同时存在

C.可出现急进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但不引起尿毒症

D.可有心肌炎、心包炎或二尖瓣赘生物形成

E.可出现脑膜炎或精神分裂症

18.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最有诊断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抗ENA抗体

B.血清蛋白电泳

D.

E.抗双链DNA

19.成人STILL病的典型表现是

A.发热,白细胞低,皮疹

B.不发热,白细胞低,皮疹

C.发热,白细胞高,皮疹

D.不发热,白细胞高,皮疹

E.发热,白细胞高,无皮疹

20.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包括

A.发热

B.口腔溃疡

C.类风湿因子(+)

D.脱发

E.抗RNP抗体(+)

B

21.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常进行的检查是

A.肾穿刺

B.找LE细胞

C.ANA

D.抗dsDNA抗体

2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中包括

B.网状青斑

C.癫痫

D.雷诺现象

E.脱发

23.妊娠可诱发SLE活动,特别在

A.妊娠早期

B.妊娠中期

C.妊娠晚期

D.妊娠早期或产后6周

E.妊娠晚期或产后6周

24.下列哪种自身抗体对诊断SLE的特异性最高

A.抗Sm抗体

B.抗ds-DNA抗体

D.抗SSA抗体

E.抗jo-1抗体

25.SLE可检测到的自身抗体中与习惯性流产有关的是

A.抗RNP抗体

B.抗Sm抗体

C.抗SSA抗体

D.抗ACL抗体

E.抗dsDNA抗体

26.系统性红斑狼疮基本病理变化是

A.结缔组织的纤维蛋白变性

B.结缔组织的基质发生黏液性水肿

C.坏死性血管炎

D.“洋葱皮样”病变

27.满足哪些条件,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安全妊娠

A.无重要脏器(肾脏、心脏、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

B.病情稳定一年或以上

C.细胞毒免疫抑制(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停药半年

D.激素仅用小剂量维持

E.同时符合以上条件

2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下列临床表现中主要的是

A.育龄女性多发

B.皮肤黏膜与关节表现

C.肾炎

D.浆膜炎

E.贫血

SLE中,80%在病程中出现皮疹,关节痛是常见症状。

有临床表现的肾炎占75%,60%有贫血。

半数以上急性发作期出现浆膜炎。

29.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病理为IV型)首选的免疫抑制剂为

A.环磷酰胺

B.甲氨蝶呤

C.长春新碱

D.依木兰

E.雷公藤

狼疮性肾炎按病理改变差异分为六型:

Ⅰ型:

正常或微小病变;

Ⅱ型:

系膜病变性;

Ⅲ型:

局灶节段增殖性;

Ⅳ型:

弥漫增殖性;

V型:

膜性;

Ⅵ型:

肾小球硬化型。

治疗:

I型:

不需要特殊治疗,随访观察。

轻度系膜病变可以不需治疗;

重者给予激素治疗。

Ⅲ型、Ⅳ型、V型和Ⅵ型:

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会显着减少肾衰竭的发生。

30.下列不属于sLE分类标准的是

A.盘状红斑

B.浆膜炎

C.关节炎

E.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多

31.狼疮患者的光过敏指的是

A.患者受日光照射后出现面部皮疹

B.患者受其他光源的紫外线照射后出现面部皮疹

C.原有的皮疹颜色变红,加重伴灼热、瘙痒或刺痛

D.皮损的严重程度与照射光的强度及照射时间成正比

E.以上均正确

32.对SLE患者的脱发描述正确的是

A.脱发不仅发生于头发,也可发生于眉毛、睫毛及体毛

B.治疗约3个月后的毛发广泛性脱落,称静止性脱发,病情稳定后又可重新长出新发

C.头发脆性增加,失去光泽,枯黄和易折断,造成弥漫性脱发,又称“狼疮发”

D.以上均正确

E.以上均错

33.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首选药物为

A.泼尼松

B.硫唑嘌呤

C.环磷酰胺

D.环孢霉素A

E.甲氨蝶呤

34.狼疮性肾炎的特征性的免疫病理表现是

A.各种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均为阳性

B.“满堂亮(foilhouse)”现象

C.间质、沿肾小球基底膜免疫荧光阳性率在60%以上

D.肾小管上皮细胞核阳性率可高达40%~50%

35.未经治疗时测得抗核抗体阳性率最高的疾病是

B.慢性活动性肝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硬皮病

E.类风湿关节炎

ANA对sLE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仅65%,是SLE最佳筛选实验。

36.受损器官的特征性改变是“洋葱皮样”病变的是

A.人自身免疫性肝病

B.青年型糖尿病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强直性脊柱炎

37.关于狼疮性肾炎,下述错误的是

A.常伴多脏器损害

B.血胆固醇升高多不明显

C.抗双链DNA抗体阳性

D.FDP(+)

E.血清总补体及C3增高

SLE患者中血清总补体CH50下降。

当经典途径激活,使C3、C4下降。

38.关于SLE患者妊娠描述正确的是

A.含雌激素避孕药可以使病情稳定

B.病情稳定且心肾功能正常者可以怀孕,可不停用免疫抑制剂

C.妊娠前期激素的计量要小于10mg/d(泼尼松)

D.在妊娠前3个月要停用一切药物

E.妊娠过程中SLE的病情稳定不用监测化验

SLE患者妊娠前及其过程中泼尼松用量一般要小于10mg/d,在围生期应适当增加剂量,监测病情变化。

39.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特征是

A.滑膜炎

B.附着点炎

C.关节软骨变性

D.中、小血管炎

E.关节腔炎症

40.女性,48岁,2年来关节炎,日光过敏,脱发。

尿蛋白(+)。

近半个月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尿少,血压178/100mmHg。

尿蛋白(+++),尿红细胞10~15个/HP,HGB100g/L、Scr230μmol/L,ANAl:

640(膜型),抗Sm抗体阳性,血C30.5g/L。

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急进性肾炎

B.急性肾衰

D.慢性肾炎

E.急性肾炎

根据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提出标准,下列11项中符合4项或以上者可诊断sLE:

①颧部蝶形红斑;

②盘状红斑;

③光敏感;

④口腔溃疡;

⑤关节炎;

⑥肾脏病:

蛋白尿>

(+++或>

0.5g/d或细胞管型);

⑦神经系统异常:

癫痫或精神症状;

⑧浆膜炎:

胸膜炎或心包炎;

⑨血液学异常:

溶血性贫血或WBC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

⑩抗ds-DNA(+)或抗Sm(+)或抗磷脂抗体阳性;

⑩荧光ANA(+)。

41.女性,35岁,蛋白尿及间断血尿12年,3天前感冒后,出现肉眼血尿。

血压156/94mmHg,尿蛋白(++++)(5g/d),尿沉渣满视野变形性RBC/HP,肾功能正常,血清白蛋白20g/L,HGB70g/L,ANA1:

80,C30.5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IgA肾病

B.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C.急进性肾炎

E.狼疮性肾炎

42.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

A.病毒感染性疾病

B.细菌感染性疾病

C.支原体感染性疾病

D.自身免疫性疾病

E.先天性疾病

43.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为

A.与免疫有关

B.常有家族史

C.有遗传倾向

D.紫外线和药物可诱发

E.以上都是

44.儿童红斑狼疮常侵犯的组织是

A.皮肤和粘膜

B.心脏和血管

C.肺及胸膜

D.肾脏

E.多脏器

45.儿童红斑狼疮的关节炎的临床特点中哪项错误

A.常引起关节破坏和畸形

B.呈游走性或持续性

C.常有肌痛表现

D.可有肌无力表现

E.无关节破坏和畸形

46.儿童红斑狼疮最多见的心脏损害是

A.心肌炎

B.心内膜炎

C.心包炎

D.心瓣膜炎

E.冠状动脉炎

47.不常见的儿童红斑狼疮皮肤粘膜损害是

A.皮肤盘状狼疮

B.皮肤红色丘疹

C.皮肤大疱

E.口腔粘膜溃疡

48.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具有意义的实验室的检查是

A.血沉增快

B.C反应蛋白阳性

C.γ-球蛋白增高

D.抗核抗体阳性

E.RBC和Hb减少

49.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中符合11项中的几项才能作出诊断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E.7项

50.不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有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环磷酰胺

C.氯喹

D.大量丙种球蛋白

E.肼苯达嗪

1.男,63岁,间断双膝关节疼1年,加重2个月,下楼时疼痛明显,走平地时疼痛不明显,休息后疼痛可缓解,查双膝轻度肿胀,浮髌试验(+),可触及摩擦感。

首选的检查为

A.双膝关节的X线片

B.ESR

C.RF

D.肝功能

E.关节腔穿刺抽液化验

怀疑骨关节病首先做该关节的X线片。

2.女,55岁,双膝关节疼痛5年,开始时上下楼疼痛明显,逐渐加重,现走平路也出现关节疼痛,伴有颈椎、髋部隐痛,化验:

ESR25mm/h,为控制病情进展并缓解疼痛,应选择的治疗是

A.肌肉注射糖皮质激素止痛、抗炎

B.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

C.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

D.长期理疗、对症治疗

E.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腔内注射透明质酸能控制病情进展并缓解疼痛。

3.女,60岁,间断双手远端指间关节疼痛3年,晨僵30分钟,查体可见双手指的Heberden结节,最可能的诊断是

A.类风湿关节炎

B.痛风

D.银屑病关节炎

E.系统性红斑狼疮

老年女性,双手指出现Heberden结节,晨僵小于1小时,最可能的诊断是骨关节炎。

4.下述哪种药物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对软骨保护有作用

A.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

B.非甾体类抗炎药

C.环孢素A

D.硫酸氨基葡萄糖

E.间断在关节腔内注射长效激素

硫酸氨基葡萄糖对骨有保护作用。

5.骨关节炎患者的典型体征是

A.关节红肿、活动受限

B.方形手畸形

C.梭形肿胀

D.跖趾关节红肿热痛

E.肌腱端炎

方形手畸形是骨关节炎患者的典型体征。

6.关节镜是通过直视来观察关节腔表层结构的变化,目前多应用于哪个关节

A.腕关节

B.掌指关节

C.膝关节

D.踝关节

E.骶髂关节

关节镜目前多应用于膝关节检查。

7.下述关于骨关节炎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受累关节多为负重关节

B.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C.随年龄增加,本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D.放射学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E.患者可出现关节的晨僵表现

髋关节的骨关节炎。

8.下述哪一项表现不符合骨关节炎的特点

A.表现为关节疼痛、骨性膨大

B.慢性起病,进展缓慢

C.膝关节在活动时有骨擦感

D.休息时关节疼痛明显,活动时疼痛减轻

E.晨僵可达20~30分钟

骨关节炎的特点是休息时关节疼痛减轻,活动时疼痛加重。

9.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变是

A.关节内化脓性感染

B.关节特异性炎症

C.关节软骨退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

D.关节骨质疏松

E.骨与关节慢性疼痛

骨关节炎也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和肥大性关节炎。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疾病。

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

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好发于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及手指关节等部位。

10.以关节活动弹响(骨摩擦音)为特征性体征的风湿病是

B.强直性脊柱炎

C.风湿热关节受累

D.骨性关节炎

E.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活动弹响(骨摩擦音)主要见于膝关节的骨关节炎。

是由于软骨破坏、关节表面粗糙,而于关节活动时出现。

11.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最常用的药物是

A.柳氮磺吡啶

B.阿司匹林

C.糖皮质激素

D.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E.哌替啶

12.下列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对软骨保护有作用的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13.在骨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要点中,以下最具鉴别意义的是

A.发病年龄不同

B.性别比例不同

C.是否有晨僵

D.类风湿因子是否阳性

E.关节X线表现不同

本题为临床鉴别诊断题目,干扰答案较多,但在鉴别中最有意义的应为X线的表现不同。

类风湿因子在老年0A患者中也可以出现阳性,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也可能为阴性,因此不能作为鉴别诊断依据。

RA与OA患者均可有晨僵,但持续时间可有不同。

14.下列表现不符合骨关节炎特点的是

B.慢性起病、进展缓慢

15.骨软化症的特点不包括

A.患者多于青春期发病,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

B.主要表现为骨痛、肌无力,还可出现骨骼变形

C.X线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D.以骨基质矿化障碍为特点的一种疾病

E.血清碱性磷酸酶可轻、中度升高

骨软化症是发生于成年人的以新近形成的骨基质矿化障碍为特点的一种骨骼疾病。

病因包括维生素D缺乏和维生素D代谢异常。

主要表现为全身骨痛、骨骼变形及肌肉无力等。

实验室检查一般可出现血钙、血磷和尿钙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轻、中度升高。

X线检查可见普遍性骨密度降低、骨骼畸形等。

16.下列对骨质疏松描述错误的是

A.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类

B.雌激素可抑制骨吸收,雌激素水平不足是病因之一

C.多数患者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D.女性绝经期后发病率升高

E.骨折是本病最为严重的后果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代谢性骨病。

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特发性三类,其中,原发性占绝大多数。

雌激素缺乏可导致骨吸收增强,引起骨丢失。

因此绝经后患病率升高。

本病最大的危害是骨折发生,常发生的部位有脊椎、髋部和前臂等,以髋部骨折后果最为严重,可导致各种并发症、致残或死亡。

17.骨关节炎最基本的病理改变是

18.骨性关节炎的好发年龄

A.65岁以上

B.55~65岁

C.45岁以下

D.35岁以下

E.45~55岁

19.骨性关节炎最基本的病理改变是

A.关节软骨微小裂隙

B.软骨下骨板裸露

C.软骨变性

D.关节鼠

E.关节软骨局灶性软化

20.骨性关节炎引起疼痛的原因不包括

A.软骨内高压刺激软骨膜

B.骨内高压刺激骨膜

C.关节内高压刺激关节囊内痛觉神经纤维

D.骨内高压刺激骨周围神经纤维

E.滑液中前列腺素和其他细胞因子刺激骨膜

21.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晨僵>

30分钟

B.关节肿胀

C.粘着感

D.关节活动受限

E.疼痛

22.足骨性关节炎最常累及的关节是

A.跖骨间关节

B.趾骨间关节

C.第一跖趾关节

D.跗跖关节

E.距舟关节

23.除哪项外均是全身性骨关节炎表现

A.关节功能预后较差

B.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

C.有Bouchard结节

D.有Hebereden结节

E.累及多个指间关节

24.颈椎骨性关节炎最多见于

A.第6颈椎

B.枢椎

C.第5颈椎

D.第4颈椎

E.环椎

25.骨性关节炎关节液特点不包括哪一项

A.关节液黄色或草黄色

B.白细胞数>

2乘以十的六次方/L

C.黏度正常

D.凝固试验正常

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典型唇腺病理改变为

A.小唇腺增生

B.小血管炎

C.唾液腺导管玻璃样变性

D.唾液腺间质淋巴细胞聚集

E.唾液腺腺泡上皮化生

唾液腺间质淋巴细胞聚集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典型唇腺病理改变。

2.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累及肾脏后常见的临床表现为

A.肾小球肾炎

B.肾小管酸中毒

C.肾危象

D.肾性高血压

E.血肌苷升高

Ⅰ型肾小管酸中毒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累及肾脏后常见的临床表现。

3.干燥综合征合并明显血小板减少时,暂不宜使用的治疗是

A.静脉输注维生素C

B.静脉输注环磷酰胺

C.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

D.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

E.静脉输注血小板

环磷酰胺可抑制骨髓,导致血小板进一步降低,暂不宜使用。

而其他药物无骨髓抑制。

4.2002年干燥综合征诊断标准中诊断干燥综合征时需除外的疾病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结节病

C.肺炎

D.糖尿病

E.肝硬化

5.干燥综合征累及肾脏时最常见的表现是

A.Ⅰ型肾小管酸中毒

B.Ⅱ型肾小管酸中毒

C.Ⅲ型肾小管酸中毒

D.Ⅳ型肾小管酸中毒

E.间质性肾炎

6.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是

A.1%~7%

B.3%~4%

C.0.3%~0.7%

D.3%~7%

7.关于干燥综合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

B.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C.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D.很少累及外分泌腺以外的组织

E.又叫SjǒgrEn综合征

8.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病因,错误的是

A.病因至今不清,这是一个多种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B.以上都不是

C.患者家庭中本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

D.尚未发现公认的Ⅲ人易感基因

E.感染因素可能是直接性的病因

9.pSS最易受累的外分泌腺是

A.胰腺

B.杯状细胞

C.唾液腺

D.皮脂腺

E.巴氏腺

10.pSS的好发年龄是

A.18岁以前

B.儿童

C.40~50岁

D.50~60岁

E.20~30岁

11.pSS以女性多见,男女比为

A.1:

20~30

B.1:

9~20

C.1:

20

D.1:

15~20

E.1:

9

12.pss的口干燥症中需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