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动观察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9418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动观察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动观察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动观察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动观察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动观察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动观察表Word下载.docx

《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动观察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动观察表Word下载.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意力缺陷或者多动观察表Word下载.docx

孩子一天中最爱动的时间

观察日期

月日

1、一天中无特定时间

2、早上刚起床的时候

3、用餐时间

4、准备上幼儿园的时候

5、周末在家午睡时候

6、刚从幼儿园回家时候

7、傍晚用餐前

8、家长忙着做自己事情的时候

9、家长看电视、娱乐的时候

10、洗澡前的时间

11、晚上准备睡觉的时候

12、全家外出在公共场所时候

13、周末打乱生活规律的时候

其它时间:

老师观察记录表

(1)

1、班级老师:

如没有列举出来的现象,请自行列举在下面空白处。

3、每天都要观察,记录日期要连续(哪一天发现没有问题行为时可不记录),表格不够用时再添加。

4、记录越详细,就会有越精确的了解和分析,为下一步的解决方案的制定做准备。

2、早上刚到幼儿园的时候

4、团体活动的时候

5、单独活动时候

6、户外活动的时候

7、区域活动的时候

8、老师忙着做自己事情的时候

9、老师上课该安静听讲的时候

10、中午休息时间

11、下午离园前

12、日常活动、清洁的时候

13、上某个特定课程的时候

家长观察记录表

(2)

孩子能专心从事的活动

1、玩电动玩具

2、看电视动画片

3、吃饭

4、帮忙做家务

5、洗澡

6、自己独自游玩

7、与家人相聚玩耍

8、练习弹奏乐器

9、绘画、唱歌等

10、玩积木、拼图

11、看书或者听故事

12、与其他小朋友相处、游戏

其它:

教师观察记录表

(2)

1、老师单独授课

2、集体授课

3、蒙氏教具操作

4、小组讨论

5、科学课程

6、语言课程

7、动手制作

8、团体竞赛活动

9、户外自由活动

10、吃饭

11、帮忙做值日

12、日常盥洗

13、区域活动

14、与小朋友一起玩耍

15、弹奏乐器

16、绘画、唱歌等

17、玩积木、拼图

18、看书或者听故事

其它活动:

教师观察记录表(3)

孩子没办法静坐、专心从事活动时的行为表现

1、孩子不停的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2、孩子不停的玩弄文具、教具、玩具,翻动书本、开关抽屉等

3、不停的找借口,如喝水、入厕、拿东西、走来走去

4、上课时找坐在附近的小朋友说话

5、孩子在教室随意走动,毫无目的

6、孩子不管上课的情景,随意搞笑、恶作剧,引起班上其他人的注意

7、不听老师的指示、自顾自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8、看到其他有趣的活动会立即被吸引而跑过去

9、任何有趣的事情被吸引时就会不停的讲话

其它情况:

教师和家长观察记录表(4)

孩子呈现好动行为时,大人会采取的行为模式与孩子的反应

1、大人不理会孩子的行为,孩子过一会儿就自动改善动来动去的行为

2、大人提醒孩子的行为后,孩子会改善动来动去、或者不断讲话的行为

3、大人提醒孩子的行为后,孩子会尽力克制改动来动去、或者不断讲话的行为,但是过后又固态复萌

4、大人提醒孩子的行为后,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5、大人严厉制止,孩子会尽力克制自己的行为

6、大人严厉制止,孩子会尽力克制改动来动去、或者不断讲话的行为,但是过后又固态复萌

7、大人严厉制止后,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8、大人耐心说服,孩子会尽力克制自己的行为

9、大人耐心说服,孩子会尽力克制改动来动去、或者不断讲话的行为,但是过后又固态复萌

10、大人耐心说服,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11、大人给予孩子自由活动、走动的机会,孩子上课爱动、干扰他人的情形获得大幅改善

12、大人给予孩子自由活动、走动的机会,孩子上课爱动、干扰他人的情形没有获得改善

教师观察记录表(5)

孩子在幼儿园中最爱讲话的时间

教师观察记录表(6)

引发孩子上课讲话的可能性情景

1、当大家都安静的听课的时候

2、当大家都很活跃的时候

3、当老师正在教授一个新的内容的时候

4、当老师在说明、指定该做的事情的时候

5、当其他孩子在台上表演、展示的时候

6、小组活动的时候

7、与特定的孩子小组活动的时候

8、参加音乐会、故事会的时候

9、参加小组讨论的时候

10、进行某一项特色活动的时候

11、上某一个特定老师课程的时候

教师观察记录表(7)

孩子上课讲话时的行为表现

1、孩子会注意观察老师是否正注意他

2、孩子会注意观察老师对他上课讲话行为的反应

3、孩子没有注意到他自己的行为,更不关心他人的反应

4、在老师提醒下,孩子会马上停止讲话的行为

5、在老师提醒下,孩子会马上停止讲话,但一会儿又故态复萌

6、在老师提醒下,孩子不当回事,仍然继续讲话

7、在老师提醒下,孩子很自责

8、在老师提醒下,孩子很高兴

9、在老师提醒下,更引发孩子找其他小朋友说话的兴趣

三、解决问题方案:

1、根据一段时间的定向和定期观察(上述第二部分),确定具体数据。

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再确定检测内容,例如:

专注力、智能、感官能力等。

3、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各种训练、专业指导、教养方式方法的改进),后续跟进。

4、家庭和幼儿园实践,根据情况的发展再制定各种计划和实施的手段。

简单说明:

希望家长和老师根据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情况进行修改和设计出更多的观察内容,然后一起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实施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记录,查看其行为发生的地点、时间、频率等是否有所变化,然后再实施或者改变相应的方法。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行为和心理、生理的变化,多动和不专注行为只是孩子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个特定阶段的一些表现,其形成原因有很多种,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帮助,还有更多的爱。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希望我们成年人能够耐心!

另附:

注意力欠缺过动症

是一儿童精神疾病,自1854年德国医师霍夫曼创用「过动症候群」一词,医学界陆续关注并确认有些病人,会出现不专注、易冲动和静不下来的问题。

一、诊断标准:

包括下列五大项

标准A:

有不专注或过动/冲动的症状至少六项,且持续六个月以上,此问题造成个体的不适应,且和他(她)的发展成熟度不一致。

标准B:

在七岁以前开始出现症状。

标准C:

症状必须出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情境(在学校、工作或家庭)

标准D:

症状会造成临床上显着功能损伤,可能妨害个人在社会、学业、或职业上的功能。

标准E:

排除普遍性发展迟缓、精神分裂、或其他精神疾病、情感性疾患、焦虑疾患、分离性疾患、或人格异常。

二、亚型:

大部份患者都会有不专注与过动/冲动症状,但是某些患者可能在单一症状上较为明显,而以此分为下列三种亚型:

314.01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综合型

314.00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不专注型

314.01注意力缺陷/过动症,过动/冲动型

三、发生率:

在学龄儿童的发生率估计为3%——5%。

四、区分性的诊断:

对幼年期的儿童而言,不易区辨其与同年龄的好动儿童比较,是否有ADHD的症状;

低智商的儿童如果放置于学习环境,会出现不专注现象,其原因是智力因素所造成,必须与ADHD有所区辨;

智能不足如果要合并诊断为ADHD,只有在其不专注或过动症状超过该智能不足儿童的心智年龄的情形下,才能作ADHD的诊断;

高智商儿童放置于刺激不足的环境中,也可能出现不专注现象;

儿童如有对立反抗行为会出现逃避课业、工作现象,也必须与ADHD有所区辨;

如果有其他更符合的精神疾病症状(例如普遍性发展迟缓、精神分裂、情感性疾患、焦虑疾患、分离性疾患、人格异常),应优先诊断为该种疾病。

表一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的诊断标准

A‧

(1)或

(2)任何一项

(1)出现下列不专注的症状至少六项,且持续六个月以上,

不专注

(a)经常无法注意细节、或在学校功课、工作的活动上经常因粗心而犯错。

(b)经常无法在功课、一件事或游戏上专注太久。

(c)经常表现出好像不注意听别人对他说话的样子。

(d)经常在非故意反抗或听不懂指示的情况下,仍无法完成学校功课或其他指定的工作。

(e)经常无法把事情或活动作的有条理。

(f)经常会逃避或讨厌需要持续花心力的活动。

(g)经常遗失(或忘掉)一些重要的东西(如作业、铅笔、书本)

(h)经常容易为外界的刺激所干扰而分心。

(i)经常忘记自己要做的事。

(2)出现下列过动-冲动的症状至少六项,且持续六个月以上,此问题造成个体的不适应,且和他(她)的发展成熟度不一致:

过动

(a)经常手或脚动个不停,或在椅子上坐不住(身体蠕动不停)。

(b)在教室或其他被要求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仍会离开座椅。

(c)经常在不允许乱跑的情况下,仍会乱跑乱跳的。

(静不下来)

(d)经常无法安静的参与一项游戏或休闲活动。

(e)经常说话很多

(f)经常表现出像装了马达驱动似的,无法静下来。

冲动

(g)经常在问题还未被说完,就把答案冲口而出。

(h)经常无法排队等待、或在一项活动或游戏和人轮流等自己的机会。

(i)经常干扰或打断别人的谈话或活动。

B‧在七岁以前开始出现症状。

C‧症状必须出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情境(在学校、工作或家庭)

D‧症状会造成临床上显着功能损伤,可能妨害个人在社会、学业、或职业上的功能。

E‧排除普遍性发展迟缓、精神分裂、或其他精神疾病、情感性疾患、焦虑疾患、分离性疾患、或人格异常。

二、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的成因

有关ADHD成因的研究,遗传因素与神经化学因素,受到较多的重视,这些因素被认为较有可能是造成ADHD的直接因素;

另外有关环境的因素,例如营养、铅暴露、食物添加物、母亲怀孕期间的抽烟、喝酒及低体重出生婴儿与ADHD的相关研究,虽然能证实上述环境因素与ADHD有相关性存在,但是指称这些环境因素直接造成ADHD的机率是很小的

简列如下:

1、ADHD是多基因的异常,加上父母的教养及环境因素合并发生所造成的结果。

2、家族遗传。

3、脑部化学(神经传导)物质分泌不足。

脑部额叶区功能的障碍。

4、环境的毒害例如铅暴露。

5、食物中的色素、人工添加物及糖的不当摄取。

6、药物如癫痫及气喘药物的副作用。

7、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如父母教养态度、文化、生活步调太快等。

三、医疗体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诊断过程内容包括:

一、了解家族史与发展史:

ADHD有遗传的可能性,因此必须了解父母双方家族是否有ADHD的病史;

了解儿童的出生史包括母亲怀孕状况及出生时的状况;

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