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边坡支护监测技术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9337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施工边坡支护监测技术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坑施工边坡支护监测技术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坑施工边坡支护监测技术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坑施工边坡支护监测技术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坑施工边坡支护监测技术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施工边坡支护监测技术方案Word下载.docx

《基坑施工边坡支护监测技术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施工边坡支护监测技术方案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施工边坡支护监测技术方案Word下载.docx

3质量标准及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B42/T159-201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0330-2002)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6)《******东侧边坡支护设计图纸》

4监测工作实施细则

4.1监测目的

基坑监测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支护结构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

4.2监测项目

根据设计要求基坑边坡等级以综合确定基坑深度及边坡高度大于6.0m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深度及边坡高度小于6.0m的安全等级为三级。

以此监测项目如下:

(1)边坡土体顶部水平位移;

(2)支护结构顶部水平及垂直位移;

(3)周边临近建筑物沉降观测;

(4)人工巡视及裂缝监测。

4.3测点布置

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第10.1.4条及建筑变形观测规程》(JGJ8-2007)第4.2节规定要求,水准基点设置尽量靠近观测对象,为了保证基准点的隐固可靠性和观测点的观测精度,根据基坑周边的实际情况,本测区设置3个基准点。

后期如有变动,再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基准点数。

基准点采用深埋基准点,灌水泥砂浆,地面端钢筋加焊球形钢珠,涂上黄油加盖保护。

本基坑监测点布置及数量根据******基坑边坡支护“基坑边坡支护变形监测点平面图”设计图纸埋设,边坡土体顶部水平位移,测点编号为W1~W25;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测点编号为C1~C25;

支护结构顶部垂直位移,测点编号为Z1~Z25;

周边临近建筑物沉降观测,测点编号为A1~A9;

测点位置详见图1:

基坑边坡支护变形监测点平面图。

4.3.1水准标点

首先确定埋设位置,然后使用冲击钻钻孔,在用锚固剂来固定水准标点,待其凝固后即可使用,本项目拟布设3个基准点,布点形式如图2所示:

图2:

水准点布点形式示意图

4.3.2沉降及水平观测点的布置及埋设要点

沉降及水平监测点的布置按照基坑边坡支护变形监测点平面图,将水准基点和监测点用红油漆标记。

测点埋设方法与要求如下:

1)、基坑沉降及水平观测点的布置间距为15-20米。

2)、设在较为明显,便于施测,通视条件好,在全部观测期内均可使用的地方。

3)、设在受震区域以外,易于保存点位的地方。

因此结合本工程的特点,观测点主要布在基坑顶部周边及拐角外,距基坑边约0.10~0.50m左右。

观测点布设采用带“+”钢筋埋入锚面10cm,且预留6cm,然后用水泥砂浆做成四方块便于保护观测点,最综钢筋头露出1cm。

水准基点及沉降观测点的埋设由观测单位完成,观测点保护井(网)的制作由委托方委托现场施工单位完成,观测单位派人现场指导。

水准基点、观测点的保护、管理工作极为重要,是取得准确观测数据的关键。

因此在施工期间不得破坏和损毁,委托单位应责成基坑施工单位负责保管,如需移动观测点,应提前通知观测单位,采取处理措施,以保证沉降观测顺利完成。

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成果,观测单位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图1:

基坑边坡支护变形监测点平面图

4.4监测方法

4.4.1人工巡视

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状况。

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

(1)边坡地表有无新裂缝、坍塌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

(2)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滑坡体后缘有无裂缝,前缘有无剪口出现,局部楔形体有无滑动现象

(3)排水沟、截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

(4)挡墙基础是否出现架空现象,原空隙有无扩大

(5)有无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是否正常

4.4.2位移和沉降观测

利用全站仪观测埋设测点的水平位移,观测一般采用后方交会法,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支护结构的滑动范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

全站仪主要参数:

测距精度:

1mm+2ppm

测角精度:

1.5″

沉降观测采用徕卡电子水准仪观测,观测等级为二等。

水准仪主要参数:

每公里高差测量中误差:

≤±

0.7mm/km

视线长度:

≥3.0且小于等于50.0m

前后视距差:

≤1.5m

前后视距累计差:

≤6.0m

4.5监测频次及报警值

4.5.1监测频次

根据《******东侧边坡支护施工图》的要求,监测的预计监测频次如下:

(1)监测项目在边坡开挖前测定初始数据,且不宜少于2次,取平均值做为基准。

(2)根据设计要求,本次监测预计共观测45次,支护结构施工期间1~5天观测一次;

支护结构开挖间歇期、变形趋向稳定时,一周一次;

支护结构施工完成后,一月一次。

(3)当经历强降水过程后、测试数据接近监控报警值等情况时,应加密观测次数;

当出现事故征兆时应进行连续观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观测结果。

4.5.2报警值

边坡土体、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最大值)监控报警值为40mm,地面沉降(最大值)监控报警值为40mm,变化速率3mm/d。

4.6监测成果整理

监测工作结束后及时编写监测报告,并在一至两周内提交正式成果。

成果资料包括:

(1)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2)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沉降观测成果表;

(3)t-s曲线(时间-位移曲线图);

4.7监测设施保护

监测是一个精密的行业,一切都是以数据为准,监测点的稳定对于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业主提醒现场施工保护监控观测点也同样重要,由于现场监测点被破坏,而不能取得准确数据,再埋设测点费用将由业主承担。

4.8仪器配置

序号

监测项目

主要监测仪器

1

水平位移

徕卡TS09-1全站仪

2

沉降观测

4.9工序管理及记录制度

监测中严格遵守技术人员现场监测制度,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当所监测结果指标接近或超过警戒值时,及时分析其中原因,且跟踪测量,发现变形发展趋势,并通知委托方、监理方和施工单位共同进行处理。

5信息反馈

完毕后及分析边坡开挖施工时,边坡的安全性及周边环境(道路、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及时提出建议、报警,当所监测结果数据接近或达到警戒值时,及时分析原因,跟踪加密观测,并及时通报委托方、监理方、设计方和施工单位,以便共同研究确定防范措施,为信息化施工和应急措施的采取提供依据。

工程施工完工,提供阶段性监测报告,作为工程验收依据。

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为保证基坑监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确保监测成果科学、准确、可靠,监测过程除严格执行试验检测有限公司质量手册及监测规程、规范规定外,特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从事监测工作人员均应具有上岗资格证;

2)所有进场测试仪器、仪表均须进行校核/标定合格,并确保在检定有效期内;

3)保证监测工作的独立性,实事求是,不受外界干扰。

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和处理;

4)监测报告实行三级审核,即报告编写、项目负责人、总工(技术负责人)层层核验,核验人员应对监测结果和监测报告的规范性、信息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核验并签名;

5)现场试验人员应增强自我安全意思,现场作业佩戴安全帽,注意避让施工车辆及机械设备的运转。

6)针对现场使用仪器设备,项目负责人或带班人要强调仪器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7)高空作业应系安全绳,危险区域应排除危险源再实施工作。

(后附公司简介及监测资质复印件↓)。

公司业务涉及水利水电、工民建、公路、铁路等领域,经营范围包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工程安全监测、工程测量、无损切割、结构缺陷处理、补强加固工程施工、技术咨询服务、建材销售、机电产品销售及相关科研业务。

公司先后获得《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资格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资格证书》、《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等级证书》、《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甲级资质证书》。

2002年,作为水电施工行业企业首家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能力认可。

公司现有职工30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3人,占71%。

拥有总资产6368万元,各种仪器设备1000多台(套)。

公司下设**分公司、**分公司、**分部、8个业主试验室26个项目试验室和6个国外项目试验室。

公司现有专利25项,参编了3本规范,主编了1本规范,完成了2项国家级工法,公开发布1项产品标准,有26项技术成果获省、部、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