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工艺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9040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工艺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工艺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工艺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工艺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工艺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工艺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工艺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工艺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Keywords:

Superoxidedismutase(SOD);

Extractiontechnology;

Activityof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作为一种专一清除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酶,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减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生物体的毒害。

目前,人们已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得到,并且通过多种方法应用到实际中[1],如应用到医药方面、食品、农业、化妆品及人和动植物许多疾病的监测方面等。

  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工艺,其主要目的是纯化植物中的SOD,最大限度地清除杂蛋白,因此,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热变性法、等电点沉淀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超滤法、层析法等[2]。

而本文主要探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工艺,比较几种常用工艺,热变性法和等电点沉淀法简单,不需加其他试剂,但不能大幅度提高SOD的比活;

盐析法有利于保持蛋白质的生理活性,但分辨率低[3];

离子交换层析主要用于高纯度的SOD精品的制备,处理量小。

本研究将几种简单工艺相结合,扬长避短,找出一套既简便又能有效提高SOD纯化倍数的方法。

  1材料与方法1材料与试剂

  黄瓜;

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甲硫氨酸、二乙基氨基乙基纤维素(DEAE)、四甲基乙二胺(TEMED)、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丙烯酰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叉双丙烯酰胺(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等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标准蛋白采用上海生物化学试剂公司产的牛血清白蛋白;

考马斯亮蓝G-250(上海化学试剂分装厂)。

2仪器

  722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DYY-Ⅲ2稳压稳流电泳仪(北京市六一仪器厂);

电热恒温水浴锅JK-S26型(上海华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高速冷冻离心机D-37520(OsterodeKendroLaboratoryProducts);

LGJ-10冷冻干燥机(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仪器厂研制,北京松源滑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制造);

HD-3紫外检测仪(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

DHL-A电脑恒流泵(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

DBS-100电脑全自动部分收集器(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

3方法

  将黄瓜用清水洗净,称取100g,以∶1比例[3]加入,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150ml,先加75ml磷酸盐缓冲液和少许石英砂,用高速组织捣碎机充分搅碎,在12000r/min,4℃离心40min,使悬浮物完全沉淀,取沉淀再加入75ml磷酸盐缓冲液,冰浴充分研磨,并12000r/min,4℃下离心40min,弃去沉淀,合并两次上清液,制得粗酶液。

将粗酶液静置于55℃恒温水浴锅中25min,进行热变性,使杂蛋白变性沉淀下来,再在4℃下12000r/min离心20min,弃去沉淀,保留上清液。

用mol/L盐酸调节上清液,使其pH达到,在4℃下12000r/min离心20min,收集上清液。

在上清液中加入固体硫酸铵粉末,使溶液达到45%的饱和度后,用玻璃棒搅拌30min,然后冷藏静置2h,再在4℃,12000r/min离心40min,去除沉淀,取上清液;

再加入固体硫酸铵粉末到90%饱和度,搅拌30min,冷藏过夜,再在4℃,12000r/min离心60min,取沉淀,溶解于,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中,4℃透析过夜,待上柱。

  预先处理DEAE-纤维素,装柱,将待上柱的酶液加入层析柱中,用,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洗脱,洗脱速度控制在3ml/min,以每管3ml收集洗脱物,收集70管,将收集SOD活性峰的部分合并,测定蛋白峰处各管的酶活力(U)及蛋白质含量(mg)。

将收集的酶液,4℃透析,再置于-70℃冰箱中,冷冻过夜,用冷冻干燥机将酶液制成干粉,即为成品。

4SOD的鉴定本实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SOD酶活性染色来鉴定纯化物确为SOD[4]。

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用NBT光还原法来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根据光照时体系中产生氧自由基使NBT还原成蓝色甲簪(在560nm处有一吸收峰),而超氧化物歧化酶作为氧自由基的清除剂可抑制此反应。

酶活性单位采用抑制NBT光还原50%为一个酶活性单位表示[5]。

6蛋白质含量测定以考马斯亮蓝G250在595nm波长下制作标准曲线,再进行样品液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根据所测定的A595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其相当于标准蛋白的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通过计算求出样品中蛋白质含量(mg)。

  2结果

  沉淀法分离SOD本实验通过热变性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从黄瓜中分离SOD,在此过程中,热变性温度、pH的选择均对分离提取SOD存在影响。

  热变性温度对提取SOD的影响SOD是一种热稳定性很好的酶。

当温度低于80℃时,短时间的热处理,酶活力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而一般杂蛋白却在高于55℃时就易变性沉淀。

因此选择不同温度及时间对粗酶液进行热击。

酶活性结果见表1。

表1热变性温度和时间对SOD活性(U)的影响

表1结果表明,在55℃下热击25min时,酶活性最大,因此确定选择在此温度、时间进行处理;

则SOD粗酶液在热击前后结果见表2。

表2热变性前后处理结果比较

从表2可发现,热变性前后,总蛋白含量从4mg下降到mg,而SOD酶活却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粗提液中部分杂蛋白被除去,而单用此方法提纯SOD,其纯化倍数为倍。

  不同pH对分离SOD的影响在pH值~范围内,调节SOD粗酶液的pH值,研究不同pH对SOD分离的影响。

结果如图1。

从图1可知,用等电点沉淀法处理粗酶液,在pH=时,总蛋白含量最低为mg,SOD总活力最高为U,比活为U·

mg-1,纯化倍数为倍;

pH大于后,总蛋白含量逐渐恢复,说明大部分蛋白在pH为时被去除,此时纯化效果最佳。

  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浓缩SOD对SOD粗酶液进行硫酸铵分级沉淀,首先选择最佳的硫酸铵饱和度(30%~55%)清除杂蛋白,12000r/min离心40min,弃去沉淀,测出上清液中总蛋白质含量及总SOD酶活性(见表3),再选择一定浓度的硫酸铵饱和溶液(60%~90%),使SOD呈盐析状态,沉淀出来,测定其总蛋白质含量及总酶活。

结果见表4。

表3第1步硫酸铵沉淀结果

表3~4结果表明,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处理粗酶液,在饱和度为45%和饱和度90%时,SOD比活最高,分别为6U·

mg-1和U·

mg-1,说明分离效果最明显,因此若用此方法提纯,其纯化倍数分别为和。

  综合法提纯SOD按本实验的方法,将热变性法、等电点沉淀法、硫酸铵分级沉淀法相结合处理,再经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cm×

25cm)层析纯化,用,/L的磷酸缓冲液洗脱,流速在3ml/min,每管收集3ml洗脱液,洗脱曲线和酶活测定结果如图2。

洗脱曲线上出现2个蛋白峰:

Ⅰ,Ⅱ,经活力测定后发现酶活性峰与峰Ⅱ基本重合,所以峰Ⅰ为杂蛋白,合并SOD活性部分,4℃透析,再置于-70℃冰箱中,冷冻过夜,冷冻干燥浓缩后,用于电泳鉴定。

表4第2步硫酸铵沉淀结果

此综合法的提纯效果与单一方法提纯相比,SOD酶比活力明显有大幅度的提高。

结果见表5。

表5综合法分离提纯黄瓜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结果

从表5中可以看出,黄瓜SOD分离纯化前的比活为U·

mg-1,经最终纯化后的比活为U·

mg-1,纯化倍数为,回收率为%。

  电泳鉴定SOD将浓缩干燥后的成品,溶解于,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6h,用SOD活性染色见图3。

  由图3可见,提纯后的物质经电泳处理,再进行SOD活性染色后,出现一条透明条带。

因此,可以确定,该提纯物质确为超氧化物歧化酶。

  3讨论

  实验误差实验过程中,对SOD各步的酶活力和总蛋白含量进行计算,其比活和纯化倍数较低,可能与操作过程中样品放置时间的长短和试材的质量有关;

另外,在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SOD时,发现最终的电泳条带只有一条,可能是由于提纯物中还存在一定量的杂蛋白;

也可能与点样中SOD含量有关,据有关文献显示,通过离子交换后,总蛋白含量一般在4~10mg[6,7],而本实验只是从100g黄瓜中提取,其最终总蛋白含量为2mg,因此其余两条带不能清晰显现。

  单一方法与综合法的比较从结果分析可知,若用热变性法处理粗酶液,在55℃下热击25min,部分杂蛋白被去除,比活从9U·

mg-1上升至0U·

mg-1,此工艺的纯化倍数为,回收率为%;

若用等电点沉淀法,选择pH=时处理粗酶液,则提纯后总蛋白含量为mg,酶总活力为U,比活为9U·

mg-1,纯化倍数为,回收率为%;

若只采用45%和90%的饱和硫酸铵处理粗酶液时,酶的比活则分别为6U·

mg-1和4U·

mg-1,纯化倍数分别为和,回收率分别为%和%。

而用综合法提纯SOD,提纯后总蛋白含量为2mg,酶总活力为7U,比活为1U·

因此可以看出,用单一方法提纯粗酶液,其比活和纯化倍数均不是很高,说明单一方法分离提纯SOD,不能有效提高其纯度。

  在实际中的应用从整个制备工艺提纯后的回收率中,我们发现提纯步骤越多,最终获得的蛋白含量越少,也就是说,在每步提纯之后,杂蛋白被逐渐去除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但从另一方面看,若将此方法用于工业化生产,虽说最终SOD酶比活力能达到1U·

mg-1,可回收率却只有%,那么在投放市场后,企业的投入与产出就不能有效地达到平衡。

所以,若作为企业生产,则最好是酶的比活要高,且回收率也要高,要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由图4可知,在第4、第5步时,即在硫酸铵分级沉淀后,比活与回收率乘积最高,此时比活约为6U·

mg-1,回收率约为%,最适宜企业生产,最可能得到可观收益。

  综合考虑,若要获取高比活的精制品,则本实验工艺可以满足需求;

若要符合实际生产投放市场,则可适当减少提出步骤,提纯工艺只到硫酸铵分级沉淀为止。

通过将黄瓜粗酶液经热变性沉淀、等电点沉淀处理后,再经45%,90%硫酸铵分级沉淀和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四步纯化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SOD活性染色进行鉴定,确定提取得到的为黄瓜SOD酶。

实验结果表明,黄瓜SOD酶的比活为1U·

mg-1,回收率为%,提纯倍数为倍,工艺所用时间约为48h;

很明显,提纯效果比单一使用某一方法要好。

因此若要获取高比活的精制品,则本工艺可以满足需求;

若要符合实际生产投放市场,则可适当减少提纯步骤,提纯工艺只到硫酸铵分级沉淀为止。

【参考文献】

  [1]丁琳,姜红,王丹焱,等.榆树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5,19(4):

262.

  [2]金绍黑.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提取、修饰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

(1):

44.

  [3]邓旭,李清彪,孙道华,等.从大蒜细胞中分离纯化出超氧化物歧化酶[J].食品科学,2001,22(9):

47.

  [4]姚澍晖.蕨菜SOD同工酶分析[J].特产研究,2004,3:

1.

  [5]朱广廉,钟诲文,张爱琴.植物生理学实验[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42.

  [6]张沙艳,高成华.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分离及纯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

(2):

231.

  [7]余旭亚,赵声兰,李涛,等.仙人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及其部分性质研究[J].精细化工,2002,19,(4):

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