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高考语文冲刺散文阅读之阅读理解Word格式.docx
《49高考语文冲刺散文阅读之阅读理解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9高考语文冲刺散文阅读之阅读理解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点句
即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贬抑扬,则要把握住作者感情的突破口,有时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理解。
变式句
根据句式变换的特点,这样的句子往往有强调意味,强调的点就在位置改变的那一部分上。
修辞句
结合作者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来判断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矛盾句
貌似矛盾,实际上却寄寓了作者深刻的用意。
这样的句子往往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但却侧重一面。
含蓄句
要通过句子的字面意义来思考它没有明说出来的意义。
结构句
1、文首:
开篇点题;
照应题目;
总领全文;
渲染气氛,埋下伏笔;
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文末:
点明中心;
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照应开头,结构严谨;
画龙点睛;
言有尽而意无穷。
筛选整合信息,
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和概括的内容是什么;
找出相应的阅读区域,划出相应的句子或段落;
找出与问题有关的词语,恰当整合,准确表述。
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
何时何地,何对象干了(记叙)什么事情或者何对象怎么了。
描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
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
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
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散文常用的表达技巧鉴赏
明确概念
表达方式
包括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类。
表现手法
包括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悬念、类比等。
材料安排
包括主次、详略、线索等。
行文结构
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伏笔、照应等。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设问、对偶、对比等。
散文各种表现手法及其功能
1、象征手法
象征是一种暗示,作者在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形象之中隐蔽地去描绘另一种形象,使读者从中体会到所要表现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真正意图。
运用象征手法,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2、描写(渲染与白描)
描写是对人物、事件、环境、景物及其形态、特征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描写有很多种类,按用语的繁简可分为渲染和白描。
渲染是浓墨重彩的铺陈、烘托事物,使形象鲜明突出,生动传神。
白描,与渲染相反,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运用简洁质朴的文字勾勒事物,以形传神。
描写能把事物具体生动、鲜明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临其境的感觉。
3、烘托(衬托)
烘托与衬托本来是有差别的,但这个差别不要求中学生分清,烘托是不正面刻画主要对象,而通过描写主要对象周围的环境、人物来加以映衬,以突出主要对象。
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是从正面衬托主体事物;
反衬是从反面衬托主体事物,如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以乐景写哀情等。
4、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叙述的优点是,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情感,有如袒露胸怀,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
第二人称叙述的优点是,缩短作者和读者,或者“我”与被叙述者之间的距离,有如促膝谈心,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从而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第三人称叙述的优点是,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可以不受特定的时空的限制,叙述者如冷眼旁观,反映的生活面极为宽广。
叙述方法各有长短,为了发挥各自的优势,文章常常交叉采用两种不同的叙述人称。
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
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进人物的独白、对话等,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5、伏笔
在文章的前边将下文要表现的人物或时间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什么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6、照应
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加深或者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时间预作暗示。
作用是前后(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密,中心更加突出。
设置悬念
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或者人物命运急切期待,从而引起下文。
散文常见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1、比喻
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使语言生动形象。
理解比喻句内涵,抓住喻体找本体。
鉴赏比喻句一要注意比喻固有的修辞意义,如生动形象等;
二要根据语境看它同上下文联系形成的修辞效果,如对比、讽刺等;
三要看它对表达主旨所起的作用;
四要看它是否连续用喻,如果连续用喻,一般意在渲染强调,并在结构上与上下文形成照应铺垫等关系。
2、比拟
把物拟人化,把人拟物化,把抽象的概念拟物或拟人化,使描写的事物或抒发的情感形象生动具体,抒发强烈的情感。
根据修辞特征,找出相关语句。
赏析比拟句一般要包括比拟句表达的内容、比拟句固有的修辞意义和运用比拟句表达的主旨。
3、对比
显现两种不同事物或情形彼此间的差异,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
对比反映了作者赞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的明确的思想倾向。
4、反复
意在强调,以抒发强烈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
借以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使语意连贯,并加强语言的节奏感;
间隔反复有引出对比的作用。
5、引用
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生动而简练的说明问题;
引用谚语、歇后语、熟语等能使文章通俗,引用格言、名句、历史掌故等,能使文章典雅;
引用的内容能同上下文构成对比、映衬,铺垫、照应等关系。
6、反语
故意说跟本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就是反语。
肯定性反语,即贬词褒用、反话正说,其修辞意义是:
高度赞扬,感情真挚、深厚。
否定性反语,即褒词贬用、正话反说,其修辞意义是:
表达强烈不满、嘲弄、讽刺或调侃之情。
运用反语,可以使语言含蓄幽默,或者幽默辛辣。
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是文学语言,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因而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它优美隽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品味散文语言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语言的含意和作用,思考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质朴明朗等方面思考;
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含蓄、深刻、自然、淳朴等;
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的角度思考,有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问、设问、借代、对偶等。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哲理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常运用象征手法。
所以,我们要注意文中对具体形象的描绘特点和文章揭示形象与特征内在联系的方法,找出蕴含哲理的关键句仔细领会。
另外,哲理散文往往卒章显志,或揭示哲理,或拓展境界,或启发读者思考而意在言外。
因此,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文章的结尾,细细咀嚼,通观全文,辩明哲理,领悟文章的深层意蕴。
题型解读
【高清课堂:
抒情类文本阅读——解题方法ID395976阅读示例】二、三、四、五、六
秦腔
①我曾经在西府①走动了两个秋冬,所到之处,村村都有戏班,人人都会清唱。
在黎明或者黄昏的时分,一个人独独地到田野里去,远远看着天幕下一个一个山包一样隆起的十三个朝代帝王的陵墓,细细辨认着田埂上、荒草中那一截一截汉唐时期石碑上的残字,高高的土屋上的窗口里就飘出一阵冗长的二胡声,几声雄壮的秦腔叫板,我就痴呆了,感觉到那村口的尘土里,一头叫驴的打滚是那么有力,猛然发现了自己心胸中一股强硬的气魄随同着胳膊上的肌肉疙瘩一起产生了。
②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就常听到几声锣响:
戏班排演开始了。
演员们都集合起来,到那古寺庙里去。
寺庙里有窗无扇,屋梁上蛛丝结网,夏天蚊虫飞来,成团成团在头上旋转,薰蚊草就墙角燃起,一声唱腔一声咳嗽。
冬天里四面透风,柳木疙瘩火当中架起,一出场一脸正经,一下场凑近火堆,热了前怀,凉了后背。
排演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都有观众,有抱着二尺长的烟袋的老者,有凳子高、桌子高趴满窗台的孩子。
庙里一个跟头未翻起,窗外就哇地一声叫倒好,演员出来骂一声:
谁说不好的滚蛋!
他们抓住窗台死不滚去,倒要连声讨好:
翻得好!
排演到三更鸡叫,月儿偏西,演员们散了,孩子们还围了火堆弯腰踢腿,学那一招一式。
③一出戏排成了,一人传出,全村振奋,扳着指头盼那上演日期。
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节,三月一会,那戏必是上演的。
戏台是全村人的共同的事业,宁肯少吃少穿也要筹资集款,买上好的木石,请高强的工匠来修筑。
村子富不富,就比这戏台阔不阔。
④一演出,半下午人就找凳子去占地位了,未等戏开,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台两边阶上立的卧的是一群顽童。
那锣鼓就叮叮咣咣地闹台,似乎整个世界要天翻地覆了。
大幕只是不拉,演员偶尔从幕边往下望望,下边就喊:
开演呀,场子都满了!
幕布放下,只说就要出场了,却又叮叮咣咣不停。
⑤终于台上锣鼓停了,大幕拉开,角色出场。
但不管男的女的,出来偏不面对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
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哟!
是男的就摇那帽翎,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
绝了,绝了!
等到那角色儿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豁啷啷直从人们头顶碾过,全场一个冷颤,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儿,每一根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了。
如果是演《救裴生》,那慧娘站在台中往下蹲,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矮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
他们不喜欢看生戏,最欢迎看熟戏,那一腔一调都晓得,哪个演员唱得好,就摇头晃脑跟着唱,哪个演员走了调,台下就有人要纠正。
说穿了,看秦腔不为求新鲜,他们只图过过瘾。
⑥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氛,面对着这样的观众,秦腔是最逞能的,它的艺术的享受,是和拥挤而存在,是有力气而获得的。
如果是冬天,那风在刮着,像刀子一样,如果是夏天,人窝里热得如蒸笼一般,但只要不是大雪、冰雹、暴雨,台下的人是不肯撤场的。
最可贵的是那些老一辈的秦腔迷,他们没有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却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吸着草烟,慢慢将唱腔品赏。
一声叫板,便可以使他们坠入艺术之宫,“听了秦腔,肉酒不香”,他们是体会得最深。
那些大一点的、脾性野一点的孩子,却占领了戏场周围所有的高空,杨树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枝杈一个人。
他们常常乐而忘了险境,双手鼓掌时竟从树杈上掉下来,掉下来自不会损伤,因为树下是无数的人头,只是招致一顿臭骂罢了。
⑦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
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取材于贾平凹散文《秦腔》)
【注释】①西府:
陕西省西安以西的部分地区,是秦腔的发源地。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窗外看排演的观众“哇地一声叫倒好”,只是开玩笑而已,并不是对演员的表演不满意。
B.秦腔的排练条件艰苦,但演出的戏台讲究,说明村民不重视排练过程,只注重演出结果。
C.演出的幕布已经放下,但锣鼓一直“叮叮咣咣不停”,渲染着演出的气氛,迟迟不开演。
D.摇帽翎的演员,一会双摇,一会单摇,双摇时上下飞闪,单摇时纹丝不动,令观众叫绝。
E.村民们不爱看生戏爱看熟戏,因为他们不追求表面的新鲜刺激,追求陶醉于其中的乐趣。
【答案】B、D
【解析】B项,对原因的解说不当。
根据文意,村民对排演非常热心,排练场所因陋就简,是乡村戏曲的正常特点;
搭建戏台有与临村比富的原因,所以村民“宁可少吃少穿”以求用料讲究、做工上乘。
D项,“单摇时纹丝不动”的说法不合逻辑。
根据文意,应该是帽翎的两边“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
2.解释词、句在文本中的特定含义,并回答问题。
①解释下面加红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
高高的土屋上的窗口里就飘出一阵冗长的二胡声,几声雄壮的秦腔叫板,我就痴呆了……
【答案】“冗长”这里是“悠长”、“悠扬”的意思,表现乡村旷野中传来的二胡声给人以持久的听觉享受。
(希望声音长久地持续)“痴呆”这里是“痴迷”的意思,表现作者对二胡声、秦腔叫板的入迷和陶醉。
【解析】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既要关注局部,又要看整体。
秦腔产生于特殊地域,民众对之热爱,作者也是情感投入。
②解释第五段的加红语句“全场一个冷颤,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儿,每一根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了”在文中的意思。
【答案】演员的演唱,声如炸雷,全场每一个观众为之震撼;
迷醉于演唱的感觉,传遍每一个观众的全身上下。
这句话,写出了秦腔演员唱腔的高亢雄壮,震撼之大、传播之广,也写出了观众的感受之细腻、欣赏之投入。
【解析】答题时要回到第五段,这一段既写观众的陶醉,又写演员的高超技艺,答题时要把握住两个方面。
3.第六段提到“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氛,面对着这样的观众……”,请联系全文,说说这里的环境是怎样的。
【答案】[基本自然、社会环境]①广袤旷远的地域;
②汉唐的古墓残碑以及千古的时空;
[观众状况(群众基础)]③村村都有戏班,人人都会清唱;
④排演时都拥有大量观众;
⑤急切盼望演出,高资搭建戏台;
⑥正式演出,观众人山人海,鉴赏水平高,陶醉痴迷,不避寒暑,老少皆有;
[演员状况]⑦在艰苦的环境下(夏暑冬寒)热情排练;
⑧表演水平高,有震撼力;
【解析】这一个问题涉及全篇,要对全文做提取,然后再逐步落实到具体环境中。
4.第六段中作者写了两类观众,他们有什么特点?
选这两类观众来写,对表现中心有什么好处?
【答案】第一问:
“老一辈的秦腔迷”因不堪拥挤,无法走近台前,无法看清演员,却是最懂戏的观众;
“大一点的、脾性野一点的孩子”他们虽不真正懂戏,但从戏中也获得了快乐。
第二问:
一老一小两类特殊观众,他们虽然都不能站在最好的欣赏位置上充分享受秦腔艺术,但同样痴迷于秦腔。
这样选材,从侧面充分且富于情趣地写出了村民们对“秦腔”的热爱与痴迷。
【解析】这一问题要看到这两类观众不是主体观众,但是这正从侧面写出一老一小也同样对秦腔如此痴迷。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柴禾
刘亮程
①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
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
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一根又粗又长的刹车绳,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凑巧对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
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对在一起。
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来。
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装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
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刹车绳也是新的,人却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
柴垛虽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
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
先是后父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
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
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
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
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
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
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
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
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
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
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
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
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地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
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
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
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
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
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
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
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
眼睛不是我吹瞎的。
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
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
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有删改)
1、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2、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
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3、第6自然段的加红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4、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针挑土
芳菲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们说起黑妮;
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的很;
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
黑妮!
黑妮……
一说起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
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
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
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
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
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
关键是,耐心地、口苦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
“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存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持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活计。
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
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
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
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得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经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
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
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们:
“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
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
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
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的山路,就是想通过几句温和的话塑造她们对美和丑的观念吗?
堂屋壁板上贴满各种画片,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影响的象征:
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图片,一幅小小的西洋画《泉》。
下午去另一个苗寨,又是近两小时车程。
“这一个绣得比较好,就是村寨的形态不如老家寨,建了些新房。
”黑妮对一个个目的地都很了解。
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晚上我们在沱江边吉夫开的咖啡馆休息聊天。
吉夫是湘援游志愿者,今天一路一直是他提着大包的棉线。
黑妮的湘援游,就是靠这些当地的志愿者,不取一毫地付出,才运作起来。
今天开车的“李万通”,也有自己的公司。
咖啡馆的壁挂上有一个插页,取下一看,是凤凰手绘地图,封面图案取自传统苗绣,那五彩灵动的喜鹊,我看得呆了一下,原来这样好。
地图10元一份,买下可算对湘援游的支持,还可得一枚徽章作奖励。
我想了想,红着脸买了四份,说回去送朋友。
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老天!
这有什么用!
我心里说。
有没有用,真不知道,但我忘不掉他们。
我查了针挑土的俗语,原来是这样说的:
“成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赚钱好似针挑土,花钱好似水推沙”,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
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
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吧。
(有删改)
5、“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一句单独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2)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7、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8、面对黑妮的“针挑土”行为,“我”表现出怎样复杂的情感态度?
文中的相关笔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想飞
徐志摩
我们吃了中饭出来到海边去,云雀们也吃过了饭,离开了它们卑微的地巢飞往高处做工去。
瞧着,这儿一只,那边又起了两!
一起就冲着天顶飞,小翅膀动活的多快活,圆圆的,不踌躇的飞,——它们就认识青天。
一起就开口唱,小嗓子动活的多快活,一颗颗小精圆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脆的唾——它们赞美的是青天。
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刺刺的一屑,直顶着无底的天顶细细的摇,——这全看不完了,影子都没了!
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苍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