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8490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Word下载.docx

大型工商企业加快物流业务剥离,传统物流企业加大功能整合与服务延伸,涌现出开滦国际物流、冀中能源国际物流、唐山远大、沧运、万和等一批全国物流百强企业。

唐山海港、丰润北方等19个首批省级物流聚集区和7个环首都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进度加快,产业集聚态势凸显。

正定空港、石家庄内陆港加快启动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为开展国际保税物流业务奠定了基础。

3.行业物流加快发展

生产性大宗商品物流快速发展,开滦集团曹妃甸动力煤储配基地、河北钢铁集团大型港口钢铁物流基地、唐山丰润钢铁物流中心、成润港骅粮食物流中心等一批大型物流项目抓紧建设。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效应初步显现,长城汽车、天威大型输电设备等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联动日益深入,冀中能源、石药等大型企业加快拓展物流业务。

生活性商贸物流网络不断完善,传统专业商品交易市场逐步向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分拨中心转型,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完善信息化、自动化物流功能,拓展服务网络,助推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

4.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全省全年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8亿元,较“十五”末增长276.9%。

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显著增强,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以及管道运输体系大幅扩能升级,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307公里,铁路通车里程5409公里,民用航空机场4个,航线56条,港口万吨泊位达到97个,管道油气输送里程854公里,初步形成海陆空一体、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物流设施体系。

物流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标准托盘、自动卸载、信息终端等技术装备得到推广应用,正定医药物流中心的设施规模、分拣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均达到国内一流。

(二)存在问题

总的看,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相对不高,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体现在:

一是沿海港口优势发挥不充分。

综合物流功能较弱,高端物流发展滞后,初级基础物流服务较多,高端增值物流服务较少,生产性物流的产业服务功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对腹地及国际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二是专业化水平不高。

企业物流外包比例偏低,产业联动效应较弱,产业链割裂现象较为突出,不能适应重点产业园区和大型企业发展需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现代物流的增值潜力没有得到有效挖掘,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能力不强并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三是空间布局不合理。

项目布局小、散、乱现象仍然突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不高,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不强,交通设施衔接不畅,区域一体化运作能力较弱,物流园区缺乏统一规划,内部功能划分不合理。

四是发展环境有待完善。

专业人才少,尤其是从事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方案策划的高端人才不足,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等瓶颈性因素仍很突出。

道路梗阻现象时有发生,收费关卡设置不合理,收费偏多偏高,增加了物流成本。

(三)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国际产业结构深入调整,跨国物流企业加快拓展我国市场,国内各省市竞相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抢占物流发展制高点。

我省物流业发展进入了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

1.市场需求更加旺盛

  “十二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8.5%,到2015年将超过3万亿元,需要庞大的物流能力做支撑。

从产业物流需求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促使生产企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物流外包趋势更加显著,将推动物流企业更快、更广、更深介入生产环节,创造规模庞大的产业物流需求。

从生活物流需求看,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以及绿色消费理念的加快普及,将带动电子商务、网络购物、邮政快递、城乡配送等新兴物流市场需求,生活性物流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升级动力更加强劲

随着全球新一轮价值链分工日趋深入,产业链升级取代产品升级,物流业与制造业“两业联动”不断深入,物流服务方式开始从传统物流外包向工位配送、代理采购、融资监管等新兴领域渗透,服务范围从单一物流环节向供应链一体化延伸,市场竞争的焦点逐步转向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通过供应链一体化持续降低成本、提升发展效率。

尤其是随着自动化、标准化技术装备和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化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运作的集成化、便捷化水平大幅提升。

因此,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必须发挥现代物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和组织牵引功能,提高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配送效率,推动物流企业参与整个供应链的组织管理,实现生产与消费、生产各环节之间的高效衔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转型升级。

3.比较优势更加突出

随着国家物流区域布局的逐步完善,我省连接华北、东北、西北、中南四大经济区,汇集三大物流通道,地处物流密集区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有助于我省集聚区域物流资源、对接全国物流网络、融入国际物流市场。

尤其是随着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省沿海港口的桥头堡作用更加明显,港口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沿海经济隆起带的率先发展,将为我省顺应全球物流网络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城市延伸,依托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主动承接国际物流产业转移,构筑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物流发展格局提供有利契机。

与此同时,千亿元级重点园区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培育与发展,为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医药等行业物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4.政策环境更加优化

随着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逐步实施,物流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物流业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跨部门综合协调机制,我省成立了物流业协调推进机构,初步形成了协调高效的体制环境。

同时,瓶颈性体制因素得到初步缓解,交通收费、能源价格、税费政策等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将逐步克服,物流企业的经营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二、发展思路

(一)战略定位

——环渤海地区港口物流产业基地

发挥环渤海区位优势,以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为契机,加快临港物流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打造环渤海港口物流产业基地。

——首都经济圈物流服务基地

发挥京津城市群配套设施完善、同城效应突出的优势,围绕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着眼于建设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一小时经济圈、一小时生活圈,满足城市群快速增长的物流需求,打造专业化物流服务基地。

——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物流中心

发挥全国钢铁、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生产和集散基地的作用,着眼大宗商品金融化、指数化趋势,以现代服务手段整合提升大宗商品供应链,创新交易模式,打造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生产组织中心。

(二)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服务生产生活、培育支柱产业为目标,着眼于构建以港口为龙头、以物流通道网络为支撑、能够带动腹地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依托环首都和沿海地区,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巩固载体、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壮大行业物流、推动集聚发展,推进“两业”联动、促进质量提升,加强区域互动、拓展发展空间,提高物流业的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发展水平。

(三)发展原则

  ——坚持生产物流与生活物流相结合

  既要立足于调整优化我省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优先发展“大进大出”、“远进远出”的生产性物流,又要立足于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加快发展“多进多出”、“快进快出”的生活性物流。

  ——坚持沿海带动与腹地拓展相结合

  既要发挥港口辐射带动作用,巩固龙头地位,又要顺应国际物流网络加快向内陆延伸趋势,加快腹地物流节点建设,促进沿海与腹地一体化发展,拓展国内外物流市场。

  ——坚持剥离重组与两业联动相结合

  既要加快推进物流服务外包剥离,发展第三方物流,又要着力提升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促进产业间关联配套和上下游有机链接,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坚持壮大基础与延伸服务相结合

  既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扩大运输、仓储等基础性物流服务,更要推进物流功能向增值服务、高端服务领域延伸,通过提升服务效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扩大规模和技术进步相结合

  既要注重在增量上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供给能力,又要加快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设施装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四)发展目标

  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整体运行效率明显改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建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安全、便捷高效、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支柱地位更加突出

  到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突破2500亿元,年均增长14%,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3%,巩固继钢铁之后的第二大优势产业地位。

  ——内部结构显著优化

  到2015年,第三方物流市场份额占全部物流市场份额比重达到40%,建成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物流交易平台,农产品在途损耗率大幅降低,商贸配送率达到30%,物流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大幅提高。

  ——运行效率大幅提升

  到2015年,初步完成大型物流企业信息化改造,培育壮大3到5家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先进物流企业,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降至17%以下。

  ——品牌优势初步显现

到2015年,培育形成钢铁物流、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港口物流和商贸物流等一批优势物流品牌,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龙头企业比重明显增加。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集聚发展

  着眼于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加快推进物流资源向重点区域、节点城市和集聚区转移,实现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

  1.优化空间布局

  按照全省“十二五”期间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和环首都经济圈的总体设想以及物流业“一带两通道”的空间布局要求,引导重大物流资源向沿海、环京津集聚,推动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强化“环京津物流产业聚集带”功能,推进京津冀交通运输体系和物流管理一体化运作,加快7个环首都现代物流园区建设。

进一步拓宽冀东和冀中南两大物流通道,强化港口的桥头堡作用,加强物流通道节点和物流设施建设,完善区域联动机制,促进物流要素集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巩固和提升在国家物流网络规划中的地位。

  2.巩固节点城市功能

  巩固壮大石家庄、唐山两个国家级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积极推进省级物流节点城市建设,扶持有条件的县(市)重点发展物流产业,发挥节点作用。

围绕城市建设上水平,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压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城市积极推动传统仓储设施外迁。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按照空间拓展、交通便捷、利于集散原则,在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以物流为核心,涵盖商贸、餐饮、商务、金融服务等业态的物流功能区,进一步优化城市产业的空间结构。

  3.加快物流聚集区建设

  着眼壮大产业发展载体,发挥物流产业聚集区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用地集约优势,加快产业基地型、交通枢纽型和商贸流通型物流集聚区建设,重点加快推进19个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建设。

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信息、质检、通关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启动招商引资,力促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和项目尽快落地。

鼓励和支持各地依托自身优势,建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具有较强专业化水平的物流园区,促进资源整合与产业集聚。

  

(二)壮大市场主体

  着眼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培育、剥离、引进等多种方式,组建一批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化的物流企业。

  1.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

  围绕重点产业园区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培育一批与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相配套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物流企业以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提高组织化、规模化、网络化程度和服务质量。

鼓励和支持传统仓储、运输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和运作流程,加大设施改造力度,大力应用现代物流技术装备,提高增值服务能力,加快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

支持邮政、供销进一步完善终端服务网点,拓展增值服务和高端服务,打造覆盖全省城乡的物流网络。

鼓励省属大型企业集团以其主业为基础,延伸工艺流程,完善传统产业链,形成完备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2.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

  支持邯郸万和、沧运、邮政物流、河北物流、河北远洋等20家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做优做精核心业务,提高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积极引进国际物流标准,承接跨国物流业务外包,加强品牌管理,努力形成知名物流品牌。

鼓励和支持品牌物流企业申报国家物流企业A级评定,力争10家以上物流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探索推行物流企业进出口经营权试点,扶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3.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

  加快推进中钢物流、中铁物流、雨润全球采购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吸引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参与我省物流园区、物流项目的建设和物流企业重组改造,与省内物流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建立仓储中心、配送中心等分支机构,促进我省与国际物流网络有效对接。

  (三)拓展物流功能

  在进一步巩固壮大转运、仓储等基础物流服务的基础上,加快向高附加值业务领域延伸,拓展物流服务功能,增强物流资源的整合能力。

  1.提升转运能力

  通过改造提升基础设施,优化流程管理,提高运输效率,进一步发挥公路、铁路、港口的运输优势。

依托大型陆运交通枢纽,加强场站、仓储和转运设施建设。

重点挖掘曹妃甸港的煤炭运输、储配能力,巩固我省沿海港口作为国家“北煤南运”、“东煤西运”能源战略的龙头地位。

结合秦皇岛港口搬迁和黄骅综合大港建设,完善港口功能,促进港口功能转型,加快发展散杂货和集装箱运输,尽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2.建设交易平台

  依托我省钢铁、煤炭、矿石的生产和运输优势,推动物流功能向上游延伸,加快建设大型综合交易平台,积极开发煤炭、铁矿石标准化产品,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和金融担保、抵押、贴现、保险等配套服务体系,加强与大连、天津等商品交易所合作,继续推进期货交割场库建设,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大宗商品标准化产品开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交易中心、价格中心和抵押担保金融服务中心,形成物流与商流、实物交易与虚拟交易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奠定和巩固我省钢铁、煤炭、矿石等大宗商品物流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优势地位,增强话语权,把握主动权。

  3.完善保税功能

  依托沿海三大海港、石家庄空港的运输优势和口岸功能,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谋划建设一批国际保税物流园区,加快推进正定空港物流园、石家庄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增强“大通关”能力。

继续在特色产业发达、市场占有率高、进出口规模大的地区建设内陆港,积极争取检验检疫、海关通关政策,努力把内陆港建设成为具有一类口岸功能的内陆口岸。

在具备条件的地区设立一批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加强与口岸的通关协作,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

  (四)促进产业联动

  加快推进物流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进一步延伸物流服务功能,强化以供应链整合生产流程,增强物流产业的生产组织作用。

  1.优化业务流程

  引导大型制造业企业借鉴冀中能源鼎峰公司和开滦模式,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改造现有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业务流程,打造统一的采购配送平台,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以提高物流效率为目标,按照工艺流程优化生产单元空间布局,改善物流设备,加强物流管理。

围绕实现以物流供应链管理优化为核心来组织企业生产的新模式,进一步优化各生产环节之间、零部件与整机组装之间的物流流程,壮大企业物流规模,构建一体化物流产业链。

  2.推动业务外包

  支持河北钢铁、华北制药等大型企业剥离物流业务,深化物流改革,打造专业化、现代化的大型物流领军企业,提供社会化物流服务。

支持秦皇岛物流服务外包基地、石家庄装备制造业物流外包园等项目建设,整合物流外包资源,提高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

推动大型制造业基地、特色产业集群、大型商品集散地的企业联合实行集体性物流外包,壮大物流需求。

  3.组建战略联盟

  加快推进山海关造船、保定变压器、邯郸新兴铸管等大型制造业企业与专业化物流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组织实施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工程,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鼓励和支持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建立专业化物流设施,拓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范围,增强物流服务能力,降低流通成本。

  (五)完善配套设施

  进一步强化港口、铁路、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及集疏通道建设,改进运输方式,整合物流资源,提高承运能力,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奠定坚实基础。

  1.拓展集疏运输网络

  着眼完善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络,加快建设物流功能完善、集疏运通畅的港群服务体系和以铁路、公路主干线为支撑的陆运服务体系。

按照建造北方深水大港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曹妃甸港区大型专业化原油、矿石、煤炭、液化天然气码头,布局建设京唐港区矿石、集装箱、散杂货泊位。

加快黄骅港综合大港建设,有序推进集装箱、矿石、煤炭、通用散杂货、油品及液体化工泊位建设。

支持秦皇岛港搬迁改造,引导煤炭下水能力逐步向曹妃甸、黄骅转移,重点建设集装箱和杂货码头和泊位。

加快推进承秦、张唐、邯黄铁路建设和迁曹、朔黄铁路扩能,建成三大港口至蒙东、蒙西通道和河北中南部、晋中南、豫北及鲁西北出海通道。

推进石家庄、邯郸机场扩建和北戴河、承德、张家口、邢台等机场建设,加快沧州机场前期工作。

完善区际、城际、城市、机场、港口和城乡快速交通运输网络,构建环首都、沿海“一小时”和环省会“两小时”交通圈。

  2.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依托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谋划布局建设一批大型货运场站、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站和连接各种运输方式的转运设施,提高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和兼容性。

大力发展集装箱、甩挂、单元化装载、重点物资散装运输等方式,积极推进铁路、航空、海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着力推动铁路专用线与航空港和大型物流园区的连接,提高物流集散能力。

  3.整合物流设施资源

  进一步盘活供销、邮政、物资储备等领域原有物流设施,加强改造升级,加快传统仓储设施改造和功能转型,提高存量资产使用效率。

搞好央企与我省在铁路、港口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方面的对接与合作。

加强临港物流园区、环首都物流园区、中心城市周边物流园区的统一规划建设,避免重复投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对垄断性的港口码头、高速公路、大型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实行战略性重组,吸引重点上下游客户参股,以形成有序、竞争、完善、制衡的运营体系。

  (六)提高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加快引进推广标准化物流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以标准化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提升标准化,改造重组物流流程,全面提高物流效率、效益和服务水平。

  1.加快企业物流信息化改造

  鼓励企业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深化信息技术在物流各环节的应用,支持企业应用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无线射频等先进适用技术,引导大型物流企业开发应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先进物流管理系统。

扶持一批专业化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整合物流信息、监管、设备等资源,面向社会开展信息服务、信息管理、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易等业务。

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批物联网技术推广使用示范企业和示范工程。

  2.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建立健全金融、税务、海关、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邮政等部门物流信息共享机制,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和跨区域、跨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行业、企业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数据共用。

推进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鼓励大型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协作,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的融合互通。

引导中小企业依托公共信息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网上谈判、网上订货配货、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实时跟踪监控等,推进物流业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3.实施物流标准化

加快推广应用国际、国家物流标准,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物流标准、特种行业物流标准的制定。

结合我省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行业和产品,加快研究制定物流标准,争取上升为国家物流标准。

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技术装备、作业流程等,推进标准化仓储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

四、重点领域

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推动市场潜力广、产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八大行业物流发展。

生产性物流要着重巩固港口龙头地位,畅通连接港口与腹地的物流通道,加快物流节点和大宗商品转运中心建设,积极拓展高端物流业务,推进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生活性物流要依托中心城市,围绕建立完善品种多样、技术先进、覆盖城乡的物流配送网络,加快大型综合性物流配送中心和终端网点建设,实现从生产基地、商品集散中心到终端消费的一体化运作。

(一)港口物流

  1.发展思路

  着眼推进物流业国际化进程,依托海港、空港和内陆港,以增强“大通关”能力和增值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快构建联通国内外市场、海陆空一体的现代港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港口物流发展水平。

到2015年,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10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争取达到500万标箱;

空港货运吞吐量突破12万吨。

  2.发展重点

  一是壮大港口物流规模。

围绕建设我省沿海经济隆起带,完善唐山、秦皇岛、黄骅等港口体系,提升集疏运功能。

在巩固煤炭、铁矿石、石油等能源、原材料物流的同时,集中力量发展集装箱、杂货运输等物流业务。

围绕秦皇岛临港制造业发展,积极发展集装箱、杂货运输,形成与秦皇岛产业发展定位和国际旅游城市形象相适应的物流体系。

加快推进京唐港集装箱海铁多式联运,形成中国集装箱海铁物流方式融合的典范。

扩大黄骅港物流集疏能力,努力成为集煤炭、杂货、集装箱和液体化工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港口,打造欧亚大陆桥新的“桥头堡”,带动广阔腹地经济发展。

围绕培育壮大临空经济规模,按照“零距离换乘”和“无缝隙衔接”的要求,加快石家庄、邯郸等机场配套物流设施建设,拓展航线资源,扩大货物吞吐能力。

抓住北京新机场建设的机遇,加快廊坊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建设服务京津冀的高端物流基地。

  二是完善港口物流功能。

加快大通关体系建设,推进港口物流一体化运作,增强一站式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国际海运集装箱中转、多功能国际货运、国际航运等多式联运,提高货物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