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8473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5-6岁:

能理解、分辨响亮之声与柔和之声。

  6-7岁:

在歌唱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

  2.低幼儿童在音高歌唱方面的发展特征是什么?

12个月-18个月婴儿在歌唱时,其音高是模糊不清的;

19个月开始出现分离的音高,主要是二度音程与小三度音程的清晰;

17个月-23个月半数以上的清晰音高还是二度音程,但音程的跨度随年龄增大在增大;

到二岁半左右,四度、五度音程已经出现,但大二度与小三度仍是能清晰歌唱的主要音程。

  3.低幼儿童在音高辨别方面的发展特征是什么?

3-4岁能辨别八度及八度以上距离的音是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的;

4-5岁能辨别五度及五度以上的音是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的,能从前奏中辨别熟悉的歌曲;

5-6岁能辨别三度距离的音是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的,另外已经能够从前奏、间奏中轻松地辨别熟悉的歌曲。

7-8岁儿童在实验情境下已经能够辨别全音、半音、四分之一音的音高差别,辨音功能在这时期已经成熟。

  4.低幼儿童在旋律轮廓线方面的辨别特征是什么?

5岁左右已经能够辨认级进的上行、下行旋律轮廓线,已经能够辨认跳进旋律轮廓线,但只是轮廓线而不能准确辨别音程,所以歌唱时音程跳度是不稳定的。

  5.低幼儿童节奏型发展特征是什么?

从18个月开始作出试图使身体动作与听到的歌曲合拍的努力,到4-5岁时幼儿能成功地模仿打出2-4个音符组成的简单节奏型,6岁幼儿大多能准确地模仿3-4个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6.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什么?

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

4-5岁幼儿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

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

  7.幼儿对音色知觉与感受的年龄特征是什么?

对音色的注意早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是婴幼儿对音色的知觉兴趣主要在于对日常生活中的音色而不是音乐音响中的音色。

对音乐音响中的音色来说,无论让幼儿分辨的是器乐音色还是声乐音色,幼儿感兴趣的还是那些区别明显反差大、能生动刻画事物的音色。

  8.幼儿力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什么?

到了3-4岁幼儿已经有比较声音强弱的能力了,能自如地辨别说、喊、悄悄话与唱的区别,并且能够用嗓音去表达这些区别;

4-5岁幼儿能辨别歌曲、讲话、打击乐中的强弱,并且能够用歌唱、打击乐演奏等制作方式去表达强弱;

5-6岁幼儿已经能辨别并理解强弱的所有变换关系。

  9.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什么?

3-4岁幼儿能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稍快、中速偏慢的音乐;

4-5岁的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并能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

5-6岁幼儿能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换关系。

  10.简述幼儿歌曲学习的四个阶段。

(1)掌握歌词阶段;

(2)掌握节奏阶段;

(3)大致掌握音高轮廓阶段;

(4)初具调性感阶段。

  11.论述学前儿童的三大音乐趣味。

(1)音量要素是幼儿最主要的音乐兴趣;

(2)运动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二重要因素;

(3)让幼儿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类型是“关于”某些事情的音乐。

  12.学前儿童的音量趣味给学前音乐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1)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我们有责任让幼儿听到最好的音响效果;

(2)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教师尽量少用嗓音;

(3)在歌唱学习中,教师发出悦耳的声音很重要。

  第三节学前儿童音乐学习的意义与制约条件

  1.简述大脑神经系统发展领域对音乐学习关键期的二种解释。

(1)神经元轴突的髓鞘化过程对儿童早期的发展非常重要,也正是神经元轴突髓鞘化是产生学习关键期的基础。

(2)在生命的早期,许多神经元尚未被确定今后负责、控制什么,10岁之前,所有关于运动的经历和经验决定皮层上究竟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具体部位。

  2.为什么说能获得音乐经验的音乐学习是儿童的感知、感受、制作系统交互作用形成合力的一种学习。

没有感受与制作参与的音乐学习儿童是不会喜欢的,同样没有对音乐形式样式的感知为内核的感受与制作,看上去儿童热热闹闹地在学音乐,实际上没有后续效果。

  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

(一):

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特性

  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性

  1.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与节奏。

  2.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

  3.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与节奏型。

  4.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5.要求幼儿理解的句子结构内容是重复句、喊答句。

  6.要求幼儿理解的段落结构内容是主副歌结构、三段体结构、回旋体结构、引子与尾声。

  7.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双手抱拳与伸展。

  8.音乐作品的形式性:

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9.音符单一的节奏型:

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10.音乐作品的再现性:

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11.音乐作品的表现性:

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12.培养幼儿拍感的二个规定性是什么?

(1)在歌曲中进行;

(2)在动作中进行。

  13.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所指的音乐风格是什么?

指音乐体裁之间所具有的典型差异。

  14.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有哪些?

(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

(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

(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15.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哪些?

(1)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

(2)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

(3)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

  16.艺术心理学对音乐音响能引起人的情感反映的解释是什么?

客观的物理现象与人的心理现象之间有一种“同形”关系。

  17.音乐所能表现的两种情感状态是什么?

(1)表现与人类的说话调、动作姿态比较接近的情感;

(2)表现生命意义上的广泛的情感。

  18.简述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

(1)对形式的依附;

(2)对再现性的依附。

  19.论述学前儿童音乐作品再现性的挖掘步骤。

(1)曲式分析,旨在捕捉再现内容的音乐主题;

(2)动作表现,旨在诠释再现内容。

  20.论述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性的形式规限。

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特性的挖掘是处理张力的结果,其中再现性是价值范畴,是我们追求的;

而形式性是规限范畴,即所有的再现性内容的挖掘以符合形式性为基本条件,离开了形式规限的再现性往往是离了题的臆想。

  第二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历史-文化特性

  1.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渊源来看,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内容是西方音乐作品。

  2.我国幼儿园音乐作品的文化特性其实质是民族性、传统性、创作性与流行性的协调与把握。

  3.幼儿园音乐的四种实用性是教育性、说教性、知识性与娱乐性。

  第三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

(二):

学前儿童音乐的实践特性

  第一节幼儿的音乐制作

  1.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非移动动作、移动动作、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

  2.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空间、层次、重量。

  3.移动动作可以从八个方面探究,它们是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空间、层次、重量、时间、移动、流动、其他人。

  4.3-4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b1。

  5.4-5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c2。

  6.5-6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d2。

  7.故事性歌曲:

指那类歌词内容有故事情节的歌曲。

  8.体态律动学的二个主要内容是什么?

身体动作与实践活动。

  9.柯达伊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1)字母谱与节奏谱;

(2)手势;

(3)指挥。

  10.在柯达伊歌唱教学中,准确音调歌唱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1)选择适合幼儿智力和身体发展程度的音域合适的短小歌曲进行教学。

(2)选择在合适的音高上歌唱。

(3)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具有准确音调、正确发音吐字和带有愉快情绪的范唱。

  11.幼儿歌唱音调不准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缺乏歌唱练习;

(2)害羞;

(3)一些幼儿的声音低沉或音色特殊,他们因为和别人的声音不一样而不敢歌唱;

(4)一些过于自信的幼儿可能又会唱得太高太响,因此可能听不到他们自己唱得和别人不一样;

(5)只有相当少数的情况属于生理原因。

  12.简述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的步骤。

(1)短小片断的模仿歌唱;

(2)模仿唱出短小的句子;

(3)和教师一起歌唱;

(4)在集体歌唱中找准音调;

(5)教师起音后不再跟唱,幼儿可以按照所给的音高和速度集体歌唱;

(6)幼儿乐意自己歌唱;

(7)小组独立地按照所要求的音高和速度歌唱;

(8)幼儿自己选择歌曲在合适的音高和速度中歌唱。

  13.幼儿打击乐演奏的三种主要方式是什么?

(1)音色探究中的打击乐演奏;

(2)对歌曲与乐器中典型节奏型提炼的演奏;

(3)多声部演奏。

  14.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把头脑中的关于音响的表象(主要是节拍与节奏型表象)表达出来。

  15.幼儿对歌曲与器乐曲节奏型提炼的四种方式是什么?

(1)对音符单一的旋律直接提炼节奏型;

(2)对重拍特征明显的旋律提炼重拍节奏型;

(3)对拍子突显的旋律提炼拍子节奏型;

(4)提炼重拍或拍子,但在长音处保留长音的时值。

  16.奥尔夫音乐教学中除乐器演奏外的其它方法是什么?

(1)身体打击;

(2)韵律朗诵;

(3)集体舞。

  17.论述柯达伊教学法中幼儿歌唱教学的三个要点。

(1)按照准确音调歌唱;

(2)克服幼儿的不良音调;

(3)歌唱能力的发展步骤。

  第二节幼儿的音乐即兴

  1.歌曲即兴的两种类型是创编歌词与自发咏唱。

  2.幼儿的音乐创作形式是即兴。

  3.音乐即兴:

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音乐作品进行诠释、表演、创作。

  4.创编歌词活动:

是利用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先于音乐能力的优势,通过把歌唱的心理能量主要用于编歌词的方式促进嗓音控制能力自动化的活动。

  5.自发咏唱:

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

  6.音色探究活动可以展开的内容有哪些?

(1)自然界的风、雨、雷、电;

(2)各种动物的叫声;

(3)机器发出的声音;

(4)生活环境中的与人有关的各种声音。

  7.歌曲再现内容的身体动作表达有哪四种类型?

(2)拍律身体表达;

(3)重拍与弱拍的身体表达;

(4)再现性内容的动作表达。

  8.歌词创编活动可能存在的两种偏差是什么?

(1)使音乐活动变成语言活动;

(2)在新学歌曲活动中就进入歌词创编。

  9.适合幼儿进行歌词创编活动的歌曲特征是什么?

(1)每段歌词一般只含一种形象,且词句有较多重复的歌曲;

(2)喊答式、问答式歌曲。

  10.简述引发幼儿自发咏唱的策略。

(1)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经常与幼儿进行喧叙调式的对话;

(2)当引导幼儿创编完整曲子时,要求幼儿最起码说三件事。

  11.演奏即兴有哪几种契机?

(1)音色探究活动的展开;

(2)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

(3)音乐创作。

  12.进入音乐思维迁移环节有哪四种情况?

(1)歌曲的动作表演与歌唱活动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

(2)舞曲的动作表演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

(3)器乐曲的动作表演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

(4)身体打击乐完成后进入音乐思维的迁移环节。

  13.进行即兴表演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1)经验铺垫;

(2)明确的任务意识。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音乐经验

  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经验的类型

  1.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动作制作、歌唱、演奏。

  2.音乐形式的关键经验有节奏、音色、力度、旋律、结构、速度、织体、风格。

  第二节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机制

  1.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原有知识是音乐音响之外的内容。

  2.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连。

  3.幼儿音乐感知有效性的两个制约条件是在行动中感知;

感知的内容指向音乐形式的样式。

  4.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1)在听音乐的同时让幼儿“见”到音乐的再现内容;

(2)用一种制作方式让幼儿去感知与其音乐经验相符的音乐形式样式;

(3)用其它类型的制作方式让幼儿去解释他们对音乐形式样式的理解。

  5.再现音乐内容的三项标准是什么?

(1)形式规限标准;

(2)意象思维标准;

(3)以身体动作呈现方式为主,以其它呈现方式为辅标准。

  6.“水族馆”的音乐再现内容是什么?

A段表示鱼在水中游,鱼儿先是尾巴打圈然后轻盈游出,这样的动作在A段反复;

B段表示水中的水草由高到低的飘浮;

C段表示大波浪的翻腾、D段表示水泡泡的出现与消失、E段或B’段又是水草。

  7.一个经验的二个特征是什么?

  

(1)一个经验具有整体性;

(2)一个经验具有模式和结构性。

  8.音乐制作能力迁移有哪两种情况?

(1)用同一音乐作品但用不同的制作方式来表达;

(2)用同一制作方式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表达。

  9.针对幼儿音乐经验,谈谈一个经验二个特征的含义

对幼儿音乐经验来说,一个经验第一个特征的含义是表现与再现性(情感)、制作性(实践)、形式性(理智)三者融合为整体,而这种整体是以音乐制作的方式出现;

第二个特征的含义是这种经验以音乐形式模型的方式在头脑中留下表象,表象的形成与表达都依赖三种音乐制作方式。

  第五章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编制原理

(一)目标、内容与评价

  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确定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表现性目标。

  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两类体系的名称是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

以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是音乐课程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活动目标。

  4.课程目标表述角度的转换,一方面体现着教育理论界对“教学”重心从“教”转向“学”的意志;

另一方面也确实能促进这一重心在实践层面的转移。

  5.课程目标表述性质就是指课程目标取向的确定。

  6.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

  7.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中组成体系的四部分内容结构与三个目标维度各是什么?

四部分内容结构:

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欣赏;

三个目标维度:

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

  8.以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中组成体系的二类音乐经验分别是什么?

音乐形式关键经验与音乐制作经验。

  9.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表述需要关注哪三个问题?

(1)表述的角度;

(2)表述的性质;

(3)表述的准确。

  10.阐述幼儿年龄阶段音乐关键经验目标中第一、二个层次的音乐形式经验目标。

(1)节奏:

稳定的节拍;

疏密节奏型。

(2)旋律:

声音的高低;

旋律的上行与下行;

旋律的跳进与级进。

(3)音色:

日常音色、打击乐音色、人声、乐器音色。

(4)速度:

快与慢;

渐快与渐慢。

(5)织体:

打击乐、舞蹈中声音的多层次;

有伴奏无伴奏比较;

声音厚薄比较;

多声部歌唱。

(6)力度:

轻与重;

渐强与渐弱。

(7)结构:

模仿句;

重复句;

喊答句;

主副歌;

三段体、回旋曲;

引子。

(8)风格:

摇篮曲、舞曲、进行曲。

  11.阐述行为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并举例。

行为目标的制定准则是行为与内容的双维度制定,“行为”是指要求儿童表现出来的行为,“内容”是指这种行为所适用的领域。

在制定行为目标时在行为纬度又有以下二个准则:

第一,指出儿童外显的表现行为;

第二,指出这种表现行为的条件或公认的准则。

  12.阐述表现性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并举例。

表现性目标的的制定准则是情境与任务的双维度制定,即交代儿童需要完成的任务情境与具体任务。

  第二节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1.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选择涉及的二个问题是内容选择的标准与范围。

  2.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标准是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表现性。

  3.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范围有不同区域的选择与不同音乐种类的选择。

  4.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讨论三个问题是组织要素、组织标准与组织形态。

  5.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的标准是连续性、顺序性与整合性。

  6.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

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7.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的形式要素是什么?

节奏、旋律、音色、速度、织体、力度、结构、风格。

  8.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有哪三种形式?

以音乐版块内容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程;

以音乐经验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程;

以幼儿社会生活经验,包括自我、社会、自然及关系为组织要素的幼儿园音乐课程。

  第三节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评价

  1.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评什么、谁来评、为什么评、怎么评。

  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与幼儿。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目的是进行课程研究。

  4.表现性评价的二种评价方式是课堂情境与非课堂情境评价。

  5.等级量表评价:

答:

指用数字或等级的形式来评定幼儿。

  6.表现性评价:

指在真实情境中,根据幼儿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而进行的评价。

  7.档案夹评价:

指根据课程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幼儿表现的作品及其其他证据、信息收集起来,并通过对档案夹制作过程和记录结果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幼儿在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幼儿在达到目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进步。

  8.简述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对象。

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与幼儿园音乐课程方案的最后效果。

  9.作为音乐课程评价重要评价“对象”的幼儿,其作为评价主体的体现方式是什么?

一方面体现在他们也参与对他们自己音乐学习活动目标与过程的设计,对音乐学习目标是否实现的评估与反省;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通过他们对音乐课程方案实施过程的音乐行为反应和发展变化来“发表”对音乐课程的看法的。

  10.音乐表现性评价设计的三个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确定表现性任务;

第二步,设计表现性任务的情境;

第三步,确定评价标准。

  11.学前儿童音乐课程中比较合适使用的二种档案夹评价是什么?

(1)展示型档案夹评价;

(2)评选型档案夹评价。

  第六章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编制原理

(二)幼儿园音乐教学原理

  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学习所需的技能

  1.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

  2.音乐技能:

指对感知到的音乐再现性与表现性做出符合音乐形式特性的表达,即音乐能力。

  3.技能:

指做身体动作、咽喉肌肉控制、打击乐器的肌肉动作等能力,它们本身与音乐可以毫无关系。

  4.技能的出场方式有哪些?

游戏方式;

探究方式;

角色表演或剧情表演方式;

圈舞、对舞方式。

  第二节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经验铺垫策略

  1.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两种目的是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

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

  2.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两种铺垫方式是围绕目的进行铺垫;

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

  3.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的四种方式是借用语言教学方式的铺垫;

借用科学探究方式的铺垫;

借用体育活动方式的铺垫;

借用其它艺术形式进行铺垫。

  4.在音乐教学中需要把音乐经验先还原到幼儿原始经验有哪二层意思?

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观。

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过程是学习者的新旧知识反复地、双向交互的过程。

只有针对学习者已有经验和兴趣的教学,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有效、深入的。

  第三节幼儿园歌曲教学的一般过程与目标

  1.幼儿歌曲学习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掌握歌词阶段;

掌握节奏阶段;

大致掌握音高轮廓阶段;

初具调性感阶段。

  2.指向拍感目标的歌曲所具有的特点与开始学习这类歌曲时所用的方式是什么?

特点:

歌词本身要么直接指向身体动作要么充满了身体动作提示,只要把歌曲的身体动作做到位歌曲也就会唱了。

  开始方式:

学习这类歌曲是从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开始的。

  3.指向先密后疏节奏型经验目标的歌曲所具有的特点与开始学习这类歌曲时所用的方式是什么?

是它们的歌词通常都比较深情。

开始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