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科学中考试题汇编二氧化碳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8094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版科学中考试题汇编二氧化碳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华师版科学中考试题汇编二氧化碳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华师版科学中考试题汇编二氧化碳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华师版科学中考试题汇编二氧化碳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华师版科学中考试题汇编二氧化碳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师版科学中考试题汇编二氧化碳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华师版科学中考试题汇编二氧化碳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版科学中考试题汇编二氧化碳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师版科学中考试题汇编二氧化碳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总体积变小

分子之间有空隙

稀H2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H2SO4和NaOH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冷却CuSO4热饱和溶液

有晶体析出

CuSO4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3.(2016•宁波)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气密性检查B. 

添加试剂

制取并收集气体D. 

气体验满

4.(2017•湖州)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Y、Z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X、Y、Z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  )

X

Y

Z

CO2

Na2CO3

CaCO3

CuO

Cu(NO3)2

Cu(OH)2

HCl

BaCl2

NaCl

Mg

MgO

MgCl2

5.(2014·

绍兴)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方法

NaNO3

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KCl

K2SO4

滴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H2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6.(2012·

宁波)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下列有关防灾减灾说法错误的是( 

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 

地震发生时,尽量选择往室内躲避

通过人工降雨缓解旱情 

保护植被、植树造林,能减缓沙尘暴的发生

7.(2014.宁波)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

下列获取电能的途径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火力发电 

水力发电 

风力发电 

核能发电

8.(2014·

湖州)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根据如图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

错误的是( 

 

②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

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

二、填空题

9.(2015•福建)有CO2、N2、O2三种气体,能让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________ 

.小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他可能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 

7(选填“<”、“=”或“>”).

10.(2017•绍兴)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装置;

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

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三、综合题

11.(2016•衢州)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合理改进实验装置,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实验中收集集满一瓶CO2后,应将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________(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2)有两位同学对图甲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进行了简化,简化后的装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

12.(2016•湖州)科学兴趣小组做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后,收集到CO和CO2的混合废气,考虑到废气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想把废气初步分离回收再利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分离实验(收集装置略去).

(1)广口瓶中加入的是 

NaOH溶液 

NaCl溶液 

Ca(OH)2溶液

(2)打开阀门K2通入混合气体,首先分离得到________气体,接着关闭阀门K2打开阀门K1,将分液漏斗中装的________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在广口瓶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从而分离出第二种气体.

13.(2016•杭州)大量排放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暧已得到公认,控制大气中CO2含量刻不容缓。

(1)在自然界碳循环中,大气中CO2被消耗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

大气中部分CO2会溶解于水,导致海水酸化,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2)科学家提出首先用某些溶液来吸收CO2,从而将CO2从工业尾气中“捕捉”出来,适合“捕捉”CO2的溶液有________。

(写出一种)

(3)一些城市在大型建筑物的屋顶种植当地草类、花卉等植物,并配置相应的传感器与灌溉技术来降温,从而减少空调使用,这种“绿色屋顶”可以降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假定一台空调使用时的平均功率为2千瓦,我们每天少使用空调1小时,据表计算,一个月(以30天计),可减少CO2排放________千克。

项目

使用量

CO2排放量(千克)

家庭用水(米3)

1

0.93

家庭用电(千瓦时)

0.96

家用天然气(米3)

2.77

14.(2016•台州)小晨同学在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一般用________法收集.

(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15.(2013·

金华)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图甲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的“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________仪器相同(填字母编号)。

(2)通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微型”实验装置用量的10倍,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

(3)用乙装置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消耗了0.73克10%的盐酸。

请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

四、实验探究题

16.(2014·

丽水)小丽利用底部有一小孔的大试管,如图甲所示装配成一个制取CO2气体的装置。

(1)实验前,关闭止水夹,先将试管底部稍浸没在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小丽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

那么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为此又做了实验:

在集满CO2的软塑料瓶(如图乙)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盖紧瓶塞振荡,发现瓶变瘪,于是认为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小衢提出质疑,认为导致软塑料瓶变瘪的原因还有可能是________;

(3)小科从变瘪的软塑料瓶中取出少量试液置于试管中,滴入________溶液(填一种盐),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就证明了CO2与NaOH的反应确实已经发生。

17.(2012·

湖州)如图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将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加入两瓶等量二氧化碳气体中,用U型管连接。

充分反应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可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

(1)室温下利用此装置,你还可以研究________ 

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B比较氯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C比较饱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能力

(2)进一步思考、迁移:

有________ 

变化的对比实验都可以用此装置进行探究。

18.(2013·

衢州)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利用图一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________ 

的性质。

要让蜡烛自下而上熄灭,选用图一中的________ 

装置更易成功。

(2)利用图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

他们先关闭K1,打开K2,往导管中缓缓通入600毫升二氧化碳,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

然后打开K1,关闭K2,继续往导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丁容器中出现浑浊(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能吸收1体积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现象,可以推断本实验中二氧化碳________ 

A.一定与氢氧化钙反应 

B.可能与氢氧化钙反应C.一定与氢氧化钠反应 

D.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19.(2013·

湖州)小李学习了二氧化碳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及装置如下。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试剂瓶中加入的水应是________。

A.蒸馏水 

B.自来水

(2)推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________ 

(3)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侈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________ 

体积的二氧化碳。

五、解答题

20.(2015•嘉兴)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到。

(1)将刚刚蒸馏出来的水盛放在敞口的干净容器里,一段时间后,蒸馏水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请你分析说明引起蒸馏水pH改变的原因。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克15%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克,则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1.(2015•绍兴)因为“1升水中大约能溶解1升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常采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在集满二氧化碳时,玻璃片的  (选填“毛”或“光”)面应朝下盖上集气瓶,有同学质疑:

因为发生反应时排出气体的速度很快,二氧化碳与水接触的时间很短,溶解的量可能不大,于是他们决定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他们查阅资料得到:

①排水集气法收集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损失很小;

②排空气集气法与排水集气法的二氧化碳纯度比较如表所示: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收集的方法

二氧化碳的纯度

排空气集气法

71%

排水集气法

87.5%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A、根据浓硫酸是常见的干燥剂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解答;

C、根据中和反应的原理解答;

D、根据食盐的用途解答.物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在判断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相关的性质,所以掌握物质的性质以及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解:

A、浓硫酸是常见的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吸水性,故错误;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正确;

C、熟石灰显碱性,中和酸性土壤,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

D、食盐能使细胞失水,用于腌制肉类,是常用的防腐剂,故正确.

答案:

2.【答案】D

【解析】【分析】A、根据石蕊试液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B、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C.根据中和反应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D、根据现象分析.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判断方法以及溶解度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并不是二氧化碳使之变色,故选项错误;

B、黄豆和芝麻混合是宏观物质的混合,而分子的性质是微观粒子的性质,故选项错误;

C.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现象,但是可以借助于酸碱指示剂来进行判断,故选项错误;

D、冷却CuSO4热饱和溶液,有晶体的析出,说明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说法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项为:

D.

3.【答案】D

【解析】【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4.【答案】B

【解析】【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解答】解:

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X、Y、Z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

B、氧化铜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Cu(NO3)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不能生成氢氧化铜,故X、Y、Z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

C、HCl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X、Y、Z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

D、Mg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X、Y、Z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

B.

5.【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A.盐酸与杂质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引入新杂质,选项错误;

B.硝酸钡与杂质硫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钠新杂质,选项错误;

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得不到一氧化碳,并且不能除去二氧化碳,选项错误;

D.杂质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先通过NaOH溶液能除去氯化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再通过浓硫酸能除去水得到纯净的氢气,选项正确;

故选D

6.【答案】B

【解析】【分析】

A、根据煤矿矿井内有瓦斯等可燃物考虑;

B、根据防震的方法考虑;

C、根据人工降雨的好处考虑;

D、根据沙尘暴的形成原因考虑本题。

【解答】

A、煤矿矿井内有瓦斯等可燃物,点燃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故A说法正确。

B、地震发生时,尽量选择往室外宽阔的地方躲避,故B说法错误。

C、通过人工降雨可以使庄稼获得水分,能缓解旱情,故C说法正确。

D、沙尘暴是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植被减少造成的,所以保护植被、植树造林,能减缓沙尘暴的发生,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7.【答案】A

【解析】【分析】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等。

明确这四种发电方式所利用的能量是什么、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转化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火力发电一般用煤作燃料,消耗的是化石能源,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因此容易产生温室效应的是火力发电;

水力、风力发电利用的是水和风的机械能,水能和风能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属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

核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也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故选A。

8.【答案】B

【解析】【分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图中:

①过程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②过程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③过程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由生产者完成。

A、②过程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A正确。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形式传递,B错误。

C,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C正确。

D,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进行,D正确。

B。

9.【答案】氧气;

二氧化碳是否能与水反应;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实验的过程、碳酸显酸性分析回答。

在CO2、N2、O2三种气体中,由于氧气有助燃性,能让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小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他可能要探究的问题是:

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所以,所得溶液的pH<7。

故答案为:

氧气 

二氧化碳是否能与水反应 

< 

10.【答案】A;

C;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矿泉水瓶口,观察是否熄灭

【解析】【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可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相当于A装置,同样可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C装置;

(3)利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矿泉水瓶口,观察是否熄灭。

(1)A;

(2)C;

(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矿泉水瓶口,观察是否熄灭。

11.【答案】

(1)正放

(2)丙

(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两套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考查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以及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难度不大.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满的二氧化碳气体应该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故填:

正放;

(2)乙装置中的导管伸入了液面以下,生成的气体无法导出;

而丙装置中的导管刚好露出橡皮塞,利用气体的导出;

丙.

12.【答案】

(1)A

(2)CO;

稀硫酸

(1)根据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2)若要分离CO2和CO的混合气体,可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此时从导管逸出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

然后利用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分离出二氧化碳.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化学的方法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离,要根据气体的性质选取净化剂,气体净化的原则是:

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不引进新的杂质,操作简便,易于分离.

(1)依据实验要求可知甲装置应为除杂装置,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知液体是用以吸收CO2的,因此广口瓶装NaOH溶液,故答案为:

A;

(2)氢氧化钠吸收CO2后生成碳酸钠,最后还应将其释放出来,从题目给出的试剂看,显然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是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用稀盐酸是为了防止其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二氧化碳不纯;

因此实验开始时打开阀门K2通入混合气体,让混合气体从导管口进入,混合气通过氢氧化钠后,会将二氧化碳吸收生成碳酸钠,只剩下一氧化碳;

混合气体通入完毕后,再接着关闭阀门K2打开阀门K1,将分液漏斗中装的稀硫酸进入广口瓶,硫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O;

稀硫酸.

13.【答案】

(1)光合作用;

H2O+CO2=H2CO3

(2)NaOH溶液

(3)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4)57.6

【解析】【分析】自燃界中消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由W=Pt计算可得每天消耗电能W=Pt=2kW×

1h=2kW·

h,一个月以30天计,消耗电能W=30×

2kW·

h=60kW·

h。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消耗1kW·

h的电,产生0.96千克的CO2,所以一个月使用空调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60×

0.96kg=57.6kg。

14.【答案】

(1)向上排空气

(2)密度比空气的大

(1)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

(2)根据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蜡烛熄灭的顺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解:

(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

(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