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元综合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7652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9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元综合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元综合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元综合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元综合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元综合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元综合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元综合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元综合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元综合检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6.塔什干地方时与当地区时相差约(  )

A.12分B.24分

C.26分D.28分

7.假设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9月1日8:

50起飞,到达塔什干时当地时间约为(  )

A.9月1日9:

05B.9月1日15:

05

C.9月1日12:

05D.8月31日3:

6~7.解析 第6题,塔什干经度约为69°

E,故其使用东5区的区时,即75°

E的地方时。

即可列式:

(75°

E-69°

E)×

4分钟=24分钟。

第7题,可利用飞机起飞时的北京时间先求出当时的塔什干的区时,即(9月1日8:

50-3小时),飞机3小时15分之后到达,即可再加上3小时15分,结果为9月1日9:

05。

答案 6.B 7.A

如图所示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8~9题。

8.图中最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9.图中1~2千米高度最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  )

8~9.解析 对流运动越旺盛,越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相反,有逆温层存在,对流运动不旺盛,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但有利于飞机飞行。

答案 8.A 9.D

北京时间2011年4月20日16时有一艘轮船要穿过汤加东侧的国际日期变更线。

结合右图完成10~12题。

10.若轮船通过日界线用时为5分钟,则通过后的当地时间可能为(  )

A.4月20日15时55分B.4月21日20时05分

C.4月19日20时05分D.4月19日15时55分

11.当轮船刚要穿越日界线时,地球上的另外一条日期界线是(  )

A.120°

EB.60°

W

C.0°

D.120°

12.下列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与题中时间最接近的是(  )

10~12.解析 第10题,当北京时间是2011年4月20日16时时,东十二区,即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的时区为2011年4月20日16时+4小时,即4月20日20时;

西十二区的时间应为4月19日20时。

因此地球上此刻有19日和20日两个日期,若轮船自西向东过日界线,则当地时间为4月19日20时05分;

若轮船自东向西过日界线,则北京时间为4月20日20时05分,符合题意的只有C项。

第11题,当轮船刚要穿越日界线时,为北京时间20日16时,另外一条日期界线此时应为0点。

故可求出120°

W符合题意。

第12题,利用题中时间为4月20日,此时晨昏线和经线的夹角位于0°

~23°

26′之间,故可排除A、C项。

D项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出现极昼现象,说明该图表示的是6月22日的太阳光照图,即可排除D项。

答案 10.C 11.D 12.B

如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

百万焦耳/平方米·

年)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中①地的太阳辐射可能为(  )

A.6000B.5500

C.6300D.6800

14.影响图中③地农作物生长的制约因素是(  )

A.气温低B.降水少

C.海拔高D.光照不足

13~14.解析 第13题,可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判断,①地外围闭合等值线的数值为6000,再向东或向西第2条等值线数值是5500,说明①地为高值区,即6000<

①<

6500。

第14题,由图中经纬网及③地年太阳辐射极贫乏都可判断出该地位于四川盆地。

该地海拔较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但由于多云雾天气,太阳辐射较贫乏,即光照不足,影响农作物生长。

答案 13.C 14.D

如图是某地地下室采光示意图,①②③箭头分别代表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通过朝南的反光镜的角度调节,可以保证室内获得充足的阳光,且阳光如①②③箭头所示从正南方照射时,北京时间是14点。

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地位于(  )

A.热带B.北温带

C.南温带D.北寒带

16.该地的经度是(  )

A.70°

EB.30°

C.90°

ED.150°

E

15~16.解析 第15题,由材料和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均从正南方向射入,因此该地位于北半球,且没有直射或极昼、极夜现象,故为北温带。

第16题,阳光从正南方照射时(当地正午12点),北京时间为14时,故当地经度为120°

E-2×

15°

=90°

E。

答案 15.B 16.C

如图为某人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八区区时)。

此时东八区为11:

00。

读图完成17~19题。

17.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美国B.澳大利亚

C.中国D.南太平洋

18.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夜长12小时B.乙地昼长20小时

C.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D.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

19.此季节(  )

A.华北地区为多雨季节

B.台湾岛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

C.巴西高原一片葱绿

D.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17~19.解析 第17题,由题干信息“此时东八区为11:

00”,可先求出直射点(时间为12:

00)的经度为135°

再利用图中70°

S为0时日出,恰好出现极昼,可知70°

S为极昼边缘纬线,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

-70°

)S=20°

S。

再结合各地区或国家的经纬网范围可判断出(20°

S,135°

E)位于澳大利亚。

第18题,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位于赤道,其余三地位于南半球。

甲地恰好出现极昼,夜长0小时。

丙地昼长夜短,不可能地方时16时日落。

丁在赤道上,地方时6时日出,故A、C、D三项错误,B为正确选项。

第19题,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故A、D项可排除;

B项,因此时无法判断太阳直射点是否向南运动,故B项有两种可能。

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夏季草原一片葱绿。

答案 17.B 18.B 19.C

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d为a线与c线的交点。

读图完成20~22题。

20.当d地的地方时为5时40分,则d地所处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

A.北半球、10月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D.南半球、8月

21.若d地的地方时为22时30分,则d地的纬度可能为(  )

A.5°

~15°

B.20°

~35°

C.40°

~55°

D.60°

~75°

22.若b点为c线的中点,当b、d两点重合时,可以确定此刻(  )

A.一定是二至日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全球昼夜平分

D.c线的时刻为6时或18时

20~22.解析 第20题,当d地的地方时为5时40分时,说明a线为晨线,则d点所在半球此时昼长夜短。

故若d在北半球,应对应3月21日~9月23日之间的月份,若d在南半球,则应对应9月23日~3月21日之间月份。

因此只有C项符合题意。

第21题,若d地的地方时为22时30分,则a线应是昏线,且d点的昼长达到21小时,因此该地应位于高纬度。

第22题,若b点为c线的中点,即b点为赤道,当b、d两点重合时,即晨昏线与某经线交于赤道,只能判断出该经线地方时为6时或18时,其它情况无法确定。

答案 20.C 21.D 22.D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结合下图回答23~25题。

23.图中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发射瞬间的时间是(  )

A.新加坡——10月1日19时59分57秒

B.伦敦——10月2日10时59分57秒

C.纽约——9月30日5时59分57秒

D.巴西利亚——10月1日7时59分57秒

24.此时之后的1个月中,下列城市昼长变长的是(  )

A.新加坡B.巴西利亚

C.纽约D.伦敦

25.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  )

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

55′N,11°

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

据此完成23~25题。

23.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

A.10时B.13时

C.16时D.19时

24.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

A.东方B.西方

C.南方D.北方

25.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

A.9月21~30日B.10月1~10日

C.10月11~20日D.10月21~30日

23~25.解析 第23题,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时间应接近正午12时,据此可求出120°

E的地方时(北京时间),非常接近19时12分,故选D。

第24题,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时间应为正午12时左右,则日落时间也为正午12时左右,即此地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经线上,且太阳直射点在其正南,故日落于黄河站的南方。

第25题,黄河站(78°

55′N)开始出现极夜时是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南移至11°

05′S时,当极夜结束时太阳将再次直射11°

05′S,因此前一年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到黄河站出现极夜(太阳直射11°

05′S)的时间应与第二年太阳再次直射11°

05′S(3月9日)到春分日(3月21日)的时间相等。

答案 23.D 24.C 25.B

二、综合题(共50分)

26.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源泉,太阳能利用是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分析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我国与全球太阳总辐射量对比

海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厘米2·

日)

90°

N

60°

40°

20°

S

3月21日

453

696

855

910

856

698

457

6月22日

1093

994

1007

950

802

576

304

48

9月23日

445

685

842

897

844

690

452

12月22日

51

325

615

1014

1074

1061

1166

(1)3月21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6月22日,北半球各地比同纬度的南半球太阳辐射________;

表中四日,90°

S太阳辐射最丰富的是________。

(3)与我国30°

N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大很多,简述其原因。

解析 第

(1)、

(2)题可以从表中直接读出。

第(3)题,30°

N的西部与东部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大很多的原因应从海拔和天气因素两方面分析。

答案 

(1)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

(2)丰富 12月22日

(3)30°

N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多晴朗天气,大气洁净。

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1)将图1所示节气太阳光照图转绘到下图中。

(要求:

①在图的右侧用箭头画出三条太阳光线;

②用阴影表示黑夜)

(2)图1中所示的日期对应的节气是________,对应图2甲~丁中的________点。

此日A、B、C三地昼长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3)当地球运行在图2中③段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_移动;

此时北京的昼长变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变________;

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________。

(4)当地球运行至①位置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B.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C.北京正午旗杆的影子逐渐变长

D.新疆葡萄成熟

解析 由图1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北半球,极圈及其以北出现了极夜现象,故可判断节气为冬至日。

图2中可根据甲、丙地轴的倾向,判断出甲为夏至日,丙为冬至日,故乙为秋分日,丁为春分日。

答案 

(1)见下图:

(2)冬至日 丙 B C A 12 22 8

(3)北 南 短 小 先变慢,后变快

(4)B

28.如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分)

(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_______小时。

(4)甲乙两地自转线速较大的是________地。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甲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是(  )

解析 第

(1)题,图中阴影部分主要在20°

W以西,位于西半球。

甲地位于赤道和晨线的交点,地方时为6:

(2)题,由图可知北半球昼长夜短,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由图中甲地(30°

W)地方时6:

00,可求出直射点(地方时12:

00)所在的经线为60°

第(3)题,乙地的昼长可以利用此公式:

(12:

00—日出时刻)×

2。

第(4)题,赤道上线速度最大。

第(5)题,赤道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不发生偏转。

答案 

(1)西 6

(2)北 60°

(3)11

(4)甲

(5)C

29.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1分)

材料一 曾担任过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的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梁恩杰向媒体透露,“嫦娥三号”探月卫星有望在2013年前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并落月。

材料二 正在工作中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示意图。

(1)海南航天发射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发射条件最优越的发射场,主要是因为该发射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火箭可以通过海运运输。

(2)考虑到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般卫星发射的方向是(  )

A.向北B.向西

C.向东D.向南

(3)月球表面温度日较差可达300摄氏度以上,结合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4)“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分别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4秒和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升空。

请说出两次卫星发射时间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解析 第

(1)题,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四大航天发射中心里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大,有利于节省燃料,降低火箭发射的初速度。

(2)题,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为节省燃料,一般都向东发射。

第(3)题,月球质量和体积小,不能吸引足够的大气,因此没有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导致昼夜温差大。

第(4)题,秋季天气晴好,利于卫星的发射,而且晚上发射卫星便于光学仪器的跟踪。

答案 

(1)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2)C

(3)月球的质量和体积小,不能吸引大气。

(白天没有大气削弱太阳辐射,温度高;

夜晚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温度低)

(4)时间都为秋季的夜晚。

原因:

①此时天气晴朗,利于卫星发射;

②夜晚方便光学仪器对卫星的跟踪观察。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

             

读甲、乙两湖分布图,完成1~3题。

1.甲、乙两湖所处的自然带分别是(  )

①温带荒漠带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热带荒漠带 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乙湖周围的地带性土壤是(  )

A.黑土B.荒漠土

C.红壤D.紫色土

3.目前甲湖正不断萎缩,可能引起(  )

A.农业生产条件优化B.气候更加干旱

C.洪涝灾害加剧D.水土流失加重

1~3.解析 根据经纬网和湖的形状可以判断甲湖是位于中亚的咸海,乙湖是我国湖南的洞庭湖。

咸海周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洞庭湖周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1.A 2.C 3.B

如图表示的是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5.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D.山体坡度

4~5.解析 先查看基带所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明确基带的自然带属性。

再按纬度地带性规律,由基带开始,从低纬向高纬更替的规律,变成由地势低处向高处依次更替的规律。

图中基带为热带草原带,故处于低纬度区;

①为5000米以上,判定是积雪冰川带,③以下是森林草原过渡带,可判定③是高山草原带。

答案 4.A 5.A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6~7题。

6.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

7.与图中丁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  )

A.长沙B.宜昌

C.济南D.合肥

6~7.解析 第6题,据图分析,甲图降水量稀少(注意纵轴数值),可能蒸发量较大,而实际蒸发量较小,说明气温较高,气候干旱,因此甲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乙图降水量也很少,10月~次年3月无蒸发,说明气温很低,因此可能为极地气候;

丙、丁相对比较湿润,根据蒸发量及降水量,可知丙、丁分别为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故选项A正确。

第7题,图中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选项中长沙、宜昌、合肥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济南为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 6.A 7.C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完成8~10题。

8.与自然带A形成无关的是(  )

A.受暖流影响B.受赤道低压控制

C.受地形抬升影响D.受东南信风影响

9.自然带A→B→C的更替表现为(  )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10.与图中降水特征相同的点是(  )

A.B点B.C点

C.D点D.F点

8~10.解析 第8题,A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此处纬度较高,自然带的形成主要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如洋流、坡向等,与受赤道低压控制无关。

第9题,A→B→C自然带由热带雨林带过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再到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体现了纬度地带性。

第10题,图中降水特征表现为降水集中,且集中于南半球冬季,四点中的F点为地中海气候,最符合题意。

答案 8.B 9.A 10.D

如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垂直带谱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 ②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 ③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 ④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12.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地处北方半湿润地区

B.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C.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D.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11~12.解析 第11题,从图中看出,该山东坡、南坡的山麓地带海拔较低,山体相对高度大,因而带谱比西坡、北坡复杂,故选项①正确;

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干燥,故选项②错误;

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因为北坡是阴坡,气温低,故选项③正确;

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因为东坡是迎风坡,降水多,故选项④错误。

第12题,该山体分布着常绿阔叶林带,说明位于南方湿润地区,但是在常绿阔叶林带以下还分布着干旱河谷灌丛带,说明该山体位于干热河谷一侧,故D项正确。

答案 11.B 12.D

读53°

N某地附近相关等值线图,完成13~14题。

13.有关P、Q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地地势高于Q地

B.P地气温低于Q地

C.P、Q两地海拔相同,气温相同

D.Q地具有较明显的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

14.造成P、Q两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B.坡向

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

13~14.解析 由等值线图可以看出P地与Q地海拔高度相同,但P地气温低于Q地,降水多于Q地。

两地降水差异主要是由于该地(53°

N)地处西风带,岛屿西侧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 13.B 14.B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

读图完成15~17题。

15.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D.山地冰雪带

16.图中四座山地自然带谱最丰富的是(  )

17.甲山脉以北的河流与甲山脉以南的河流相比,不同的水文特征是(  )

A.含沙量小B.雨水补给为主

C.有结冰期D.汛期出现在夏季

15~17.解析 第15题,常绿阔叶林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图中只有秦岭有该自然带的分布,但是秦岭没有荒漠带和冰雪带的分布。

这就要求从熟知的山地入手,分析对比后再用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

第16题,山地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丰富。

第17题,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应熟记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