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读后感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孟子读后感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读后感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了小学,老师让我们读《孟子》。
经典诗文,处处都在我们的身边,老师会让我们学习、掌握、运用经典诗文。
在学习中,经典和我们形影不离,就像我们的影子一样。
是它让我们掌握更多知识,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在我读过的书中,使我最受启发的还是《孟子》。
《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
四书"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将他和孔子并成为"
孔孟"
有"
亚圣"
之称。
在《孟子》一书中我个人最喜爱《成才先吃苦》,是说上天要把重大的责任加给这个人,一定要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肌体饥饿,使他身体困乏,使他做事时行为受到干扰,使他的心志受到震动,使他性格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读了这一则故事,我知道了人的一生要经过许多的磨难,要想鹤立鸡群,变成天才,就要从多方面去锻炼自己,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
这是我想到了爱迪生说过的一句话:
"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难道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不能成功吗?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篇数学题。
做前面几道题的时候都是"
一路顺风"
的。
可是谁知,半路却杀出一个"
程咬金"
搞得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真是"
前有敌军,后有追兵"
进退两难啊!
做了十几分钟后,我便开始头脑混乱了,真想把这一篇撕碎!
可又转念一想,哪一个成功之人的背后不是勤奋啊?
他(她)们也同样承受过,而且做得很好。
同样是人,难道他(她)们行的,我就不能吗?
又想起《成才先吃苦》。
不行,我行,同样我要和他(她)们做的一样好!
想好后我又重新从书桌上拿起笔,继续在草稿本上演算着……哈哈,终于"
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算出来了,我高兴得双手狂舞+高声尖叫!
妈妈闻讯而来,看到我的样子大吃了一惊。
我发觉后,马上收敛了许多,红着脸,低下头去继续做……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呢?
当然啦经典是对我们有好处哟!
所以我们还是要读经典的!
篇三:
读大学时,那位古代汉语的老教授对我们要求极为严格,那《孟子》是要求全书背诵的,也许就是因为这特别的机缘,我一直特别喜欢《孟子》。
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喜欢孟子散文中那种雄辩的气势。
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不仅以"
好辩"
著称,而且极为善辩。
我常常慨叹,要是孟子生活在当今时代,他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律师。
读孟子的文章,我总是因此而想到艺术作品中那些大律师的"
雄辩"
或"
诡辩"
的场景,那些有经验的律师去质问对方律师的委托人时,只要求回答"
yes"
or"
no"
从而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牵着别人的鼻子走。
孟子正是那样,让那些国君被他牵着鼻子走,从而成功地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近来再读《孟子》,再一次被孟子的雄辩风格所折服。
《孟子·
梁惠王上》中说梁惠王在提出"
民不加多"
的疑问之前,自诩"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
邻国之政"
"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而"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面对这样的问题,孟子不是去直接指出梁惠王治国之中的不足,那样会让好大喜功的君王难以接受,于是他以"
王好战,请以战喻"
巧妙地将话题转到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来,接下来,他用"
五十步笑百步"
的比喻让梁惠王明白并承认,自己所谓"
尽心于国"
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还有那次孟子见到齐宣王,为了宣传他的"
仁政"
思想,他从"
好乐"
切入话题,他先是运用转换话题、偷换概念的方式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从而激发了齐王的兴趣,他忍不住主动问道:
可得闻与?
但孟子并没有就此阐发他的道理,而是以"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和"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两个问题,让齐王很容易地同意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数人乐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从而诱导出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与民同乐的观点,于是他滔滔不绝地"
为王言乐"
引导出"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的结论,意即:
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但是我们知道,齐宣王真正关心的是"
霸道"
他一心想着的是以武力征服天下,这与孟子的"
王道"
主张是完全相对立的,可是孟子凭借着他的口才说服了齐宣王,成功地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我真的佩服两千多年之前的孟子,也难怪后人要尊他为"
了。
可是此次再读《孟子》,我却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结果上:
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
因此,我不得不慨叹这口才的苍白无力的尴尬了。
我还想到我们这些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人,我们虽然不一定有孟子那么敏捷的思维,那么雄辩的口才,但面对学生,我们一般都能把思想工作做到位,也许学生所持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完全相反,但我们总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说服他们,可是我们过后往往会发现,学生表态挺好的,过后落实在行动中却效果不佳,有时甚至收效甚微,我们所遇到的,不正是孟子所遇到的"
口才的尴尬"
吗?
当然,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是孩子,注定他们就会犯错误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但这不也值得我们所有的教师和家长来反思吗?
如何用一种最有效果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他们自己去领悟、去选择,而不是以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去规定、去限制。
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是卓有成效,我们才能解决这口才的尴尬问题。
篇四: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撰完成的,全书效仿论语采用的对话体的论文形式,记述孟子与诸弟子的"
疑难答问"
以及孟子自己的"
法度之言"
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学说,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孟子》发展了孔子"
仁"
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与法先王的主张,确立了"
天人相通"
的理论,发展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弘扬了"
贵义贱利"
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后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孟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孟子的思想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中国人做人处事的原则中,有着孟子的影子。
读《孟子》,就是在学为人处世。
《梁惠王上》首先讲的是"
爱民"
的行为方式,《梁惠王下》则探讨了"
的行为方式即是"
与民同乐"
;
《公孙丑上》则是探讨爱心、同情心、怜悯心,恻隐之心和羞耻憎恶之心的行为方式问题,《公孙丑下》则阐述了天时、地宜不如人和的思想;
《滕文公上》开始提出"
性本善"
的思想,即怎样行善,怎样以身作则的问题,并且批驳了墨子学派"
兼相爱"
的思想,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差别等级的,《滕文公下》则讨论了爱民的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问题;
《离娄上》是探讨行为方式的规范问题,用社会行为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在《离娄下》孟子举了两个地区和年代相距都甚远的帝王,用以说明统治、管理和服务人民,其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
《万章上》是围绕着"
孝"
这个行为方式来进行探讨,而《万章下》则是围绕着交"
友"
、"
做官"
以及"
寄人篱下"
的行为方式这些问题而展开的;
《告子上》则从行为方式问题深入到人的内心,即人性的善恶,《告子下》则把重点放到了讨论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的问题上;
《尽心上》则是从本性与行为的关系问题转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上,也就是人在生存、生活、工作中根据什么样的心理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问题,《尽心下》则是对"
自身修养"
的尽心知命与行为方式间关系的探讨。
读《孟子》,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孟子的辩才及形象性和逻辑性的结合。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说理畅达,气势恢弘。
孟子善用譬喻,在《梁惠王上》第三张《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引出了"
通过这一比喻,孟子不仅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倡礼乐和爱民的理念,而且让我深刻领教了他论辩的巧妙技巧和高超水平。
在孟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战乱频繁,诸侯们不择手段追求功利,孟子大力提倡和宣扬仁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孟子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治国方面,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中随处可见,孟子提出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的"
为民"
思想和著名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理论;
在做人方面,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主张"
仁义礼智信"
他提出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如"
舍生取义"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纵使已经过去两千年,但孟子的思想仍在以它独有的魅力影响着我们。
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精神贫乏的时代,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孟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关系,强调爱物节用,主张"
取物以时"
取物有节"
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对我们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思想启示
2.孟子严厉批判了战国中期的社会不公: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反对暴政,主张"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提倡任人唯贤,这对我们维护社会公正有重大意义
3."
仁义"
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这对我们思想道德建设有重大意义
《孟子》一书所体现的思想,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应批判继承。
孟子仁政理论中的和谐思想的精神实质和胡锦涛书记提出的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理论是一致的,我们应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孟子》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的思路。
篇五:
王立群读《孟子》,没有介绍《孟子》的主要仁政思想,而是偏离主题,得出"
强势人格"
的结论,倒也出了我的意外。
接着,列举了王立群先生少年时代的坎坷,表面上,王先生通过举例,说明"
的结论,给我的初步感觉,王先生是脱离了主题,偏离了《孟子》,很是意外。
后来晚上作梦的时候,突然想明白了,其实,我看王先生演讲读《孟子》的时候,用了"
曲笔"
的手法。
之所以这样说,我有我的理由:
其实,王先生想通过年少时代的坎坷,对比国家当时的不仁政。
当时,让一个初中学生在深夜干一种拉车的重体力劳动,是曲折的表现当时国家的"
不仁"
.也给我们反方向思考,仁政的重要性。
到了如今,似乎国学开始兴旺了,但这样的潮流,才刚刚开始,从于丹开讲国学,到现在的王立群,易中天等等讲诸子百家,很是热闹,但是真正敢于讲《孟子》的仁政,时机还不十分成熟。
换言之,还不适合在如今2007年夏天讲仁政这个题目。
起码讲仁政这个题目,不能够用直笔。
但是讲孟子,你又不得不说仁政,怎么办呢?
讲仁政的话,你举例说明,难免举例用到当代的例子,谁有勇气直接批判当代呢?
恐怕是没有的,如果孟子那种咄咄逼人的口气批判时弊,恐怕可能招徕不必要的麻烦。
正是来自这样的担心,讲仁政的时机没有成熟。
王立群学习了《史记》,自然知道直接批判之外,还有"
的做法。
象王立群先生,用的"
十分隐蔽十分巧妙的说明了非仁政带来的后果,反方面说明了孟子的仁政主张,一般读者,是可以对付过去的,深层的说,也对得起王先生的文人的良心吧!
也真是难为了王先生了。
不管如何,《百家讲坛》开始讲《诸子百家》,也是值得大家喝彩的事情,无论曲笔直笔,都应该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