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安徽卷文综地理名校名师精编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新安徽卷文综地理名校名师精编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新安徽卷文综地理名校名师精编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工业化进程及其发展对策
【解题思路】据图可判断出从1985年——2010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显著,逐步占居主导地位,反映劳动力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B错,D正确。
从图中无法获取反映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海域迁移的信息,C错;
第二产业就业比2000年后才快速提高、第三产业就业自1995年快速提高,故A错误。
25.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答案】25.A
【命题立意】运用柱状坐标和折线复合图考查提取数据信息、整合分析处理相关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工业区位与分类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解题思路】劳动力导向型企业的发展可提高就业率,以农产品加工为原料的加工业可增强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故选A。
图8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完成26~27题。
26.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
【答案】26.C
【命题立意】运用区域地理环境图考查提取区域定位、信息提取整合与调用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本题综合性较强。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水循环及其意义河流的补给方式气压带风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题思路】伏尔加河流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作用弱,①错;
伏尔加河注入里海,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泊,属内流河,故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③对促进了里海水热平衡,⑤对;
因欧洲西部平原宽广,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来一定降水形成补给水源,②对;
流水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对地表主要有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④错;
故选C项。
27.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答案】27.C
【命题立意】借助伏尔加河流域图考查信息整合与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区域能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解题思路】油气和水能从能量来源来看都属太阳能,故A错;
油气资源来自于沉积岩,油气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原料,天然气的形成则贯穿于成岩、深成、后成直至变质作用的始终;
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沉积作用之后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演化形成,故B错;
伏尔加河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油气主要依靠管道输往欧洲西部,D错;
故C项正确。
图9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
完成28~29题。
28.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2日晴朗B.6月5日晴朗
C.3月22日多云D.6月20日多云
【答案】28.D
【命题立意】考查曲线坐标图的判读能力。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太阳辐射的日变化特征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解题思路】据太阳辐射日变化曲线图可读出北京时间约6:
00—20:
40该日获取辐射量,从而可推断出我国该地日照时长将近14:
40,即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北半球故A、C错误;
如果当地天气晴朗则太阳辐射应以当地正午为最高点呈对称分布,且下午略大于上午,但在北京时间约13时出现一波谷,因此应该受多云天气影响故D项正确。
29.该地可能位于
A.祁连山地B.大兴安岭
C.南沙群岛D.帕米尔高原
【答案】A
【命题立意】考查运用曲线坐标图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分析问题综合能力区域定位能力。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区域定位
40,推出当地日出时间约为12-14:
40/2=4:
40;
北京时间6:
00时该地迎来日出,根据地方时计算原则可推出其经度约为120°
E–(6:
00–4:
40)*15°
=100°
E,选A项正确。
图10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
完成30~31题。
30.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答案】30D
【命题立意】本题以经纬网和区域地理环境图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和读图能力。
等温线的影响因素及其判读能力区域定位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经纬网定位、北部山峰和1月0℃等温线经过地区可判断该地处秦岭南坡,1月0℃等温线向北、高纬暖温带方向偏移、向高海拔、落叶阔叶林带偏移故选D项。
3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答案】31.B
【命题立意】以等温线的位置变化图考查基本读图分析问题能力。
等温线的影响因素及其判读能力
【解题思路】受气候变暖影响1月0℃等温线向高海拔地区偏移,在地势影响下的两条等温线可看成是等高线,1959-2009线海拔相对较高,可判断甲为山岭、乙为谷地,甲海拔高于乙、年平均温低于乙,甲乙受气候变暖影响冬温趋于上升故选B项。
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华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图11为不同气候一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32~33题。
32.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
【答案】32.B
【命题立意】运用示意图考查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大气的受热状况
【解题思路】森林所需的降水要多于草原和荒漠,因此从图中植被分布特征可以看出Ⅰ线为降水变化曲线;
从气温角度讲热带气温高于亚热带高于温带、草原带因降水相对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同纬度森林分布区较高,所以Ⅲ线为气温变化曲线;
草原、荒漠的热容量比森林小,蒸发强所以故Ⅱ线表示蒸发,故选B项。
33.风化壳厚度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答案】33.C
【命题立意】运用示意图考查调用知识迁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外力作用
【解题思路】风化作用是指暴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作用下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这三个因素都呈正相关。
结合32题可知图中因为气温较高、植物量大:
风化壳厚度甲地大于丁地、乙地大于丙地;
刚果盆地属于热带森林带风化壳厚度应大于格陵兰岛;
伊朗高原为温带草原带,风化壳厚度小于恒河平原为热带森林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8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4.(21分)图12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
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10分)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11分)
34.【答案】
(1)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
天气条件:
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
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
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
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命题立意】运用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考查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答地理现象的能力。
等压线判读自然灾害的分类及成因
【解题思路】
(1)描述等压线的分布特征应从气压中心的分布、数值的递变规律、等压线的疏密关系上角度分别说明。
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
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2)
沙尘暴形成条件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
沙、尘物质源基础;
不稳定的热力条件。
另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
地面冷锋的形成与发展等。
【举一反三】描述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描述问题是建立在具体事象上的科学表述,如描述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向、等温线的分布、城市区位特点、气候特征等。
1、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整体描述:
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几方面入手。
例如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低山丘陵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
常绿阔叶林;
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土壤以红壤为主。
2、对气候特征的描述:
首先要明确气候类型,再从气温、降水入手,分冬夏两季进行概括。
例如:
旧金山的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3、对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组成、地势特点(海拔高度和地势走向)、地表形态、地形分布。
例如,描述我国横断山地区的地形特征——山高谷深,山河相见,南北纵列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喀斯特地貌发育。
4、对地理位置的描述: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例如,描述拉萨市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处北纬30,纬度位置较低,同时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5、对河流特征的描述:
河流特征可分为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包括:
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水能。
水系特征包括:
河流长短、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
河网密度;
落差或峡谷分布及流速大小。
6、对地理特征的描述:
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贸易、旅游、交通、城市、人口等)
35.(35分)图13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
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14分)
(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11分)(提示:
可用示意图表达)
【答案】
(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自然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
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
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做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
果渣、粪便等放入沼气池发酵可解决农民日常所需的能源问题;
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方案二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
畜牧业畜产品
沼气
沼气池
【命题立意】借助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考查地理信息提取与调用地理知识原理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综合性较强。
(1)图中陕西高原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陡坡开垦带来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不良后果导致的土地退化、肥力下降以及生态恶化现象;
另外这里生产力低,种植作物单一引发病虫害、生态失衡等问题产生。
(2)农业生产优势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光、热、水、水热组合、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效益要兼顾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
(3)从循环经济角度设计方案,即要遵循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变废为宝原则,有利于促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2013年安徽文综地理评述
安徽高考地理考试说明一直强调“淡化单一知识点的个别考查,强化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考查,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淡化脱离具体情境的理论考查,强化联系特定区域的应用考查,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科发展”,这在今年的试卷仍然得到了充分体现。
地理试卷的题量不大,共计选择11题,两道综合题,但信息量很大,遵循“小题量,大容量,高分值”,所考查知识点均为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尤其注重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考查,平稳过渡、稳中有降。
个人认为难度容易,难度估计在0.65左右,考生容易接受。
另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比例大约为49:
51,区域发展约为43分,很好的体现了地理新课程的特点。
如地理卷第26、27题组以“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创设情境,考查了《课程标准》中“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生产、贸易等情况”、“世界主要河流,湖泊及其水文特征”等知识。
本题组区域选择视角独特,将理解自然地理原理与判读典型区域特征紧密结合,凸显了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的教学的重点;
在题组的设计上形散神不散,结构紧凑,思维时空跨度大,情境传统,且考查的知识容量大,能力目标多样,单个选项判断难度不大,但整题设计的综合性强,对考生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要求较高,要求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作答,是原理与区域结合分析的优秀范例。
【试题亮点】今年的地理学科试卷很多试题都是和当下的热门话题或者事件有关,体现了极强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
总体来说,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试题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生活,是今年地理试题设计的一大特色,符合新课改精神。
如第23~25题组和第35题涉及到“城市化”、“三农问题”、“美丽中国”等几个重要关键词,“城市化”始终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方针,“三农问题”是我国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话题,“美丽中国”是十八大特别提出和关注的问题。
另外今年试题同时还有地方特色,第23~25题组素材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考查内容涉及城市化和农业问题。
城市化方面,主要是让考生了解安徽省城市化发展状况,把握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针对安徽省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较弱提出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