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林工教案中级工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6888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造林工教案中级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营造林工教案中级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营造林工教案中级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营造林工教案中级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营造林工教案中级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营造林工教案中级工Word文档格式.docx

《营造林工教案中级工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造林工教案中级工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营造林工教案中级工Word文档格式.docx

2.土壤结构:

指土壤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性及稳定性。

可分为①单粒结构、②粒状及团粒状结构、③块状及核状结构、④柱状及棱柱状结构、⑤叶片状结构。

粒状结构:

由若干单粒胶结成复粒,具有明显的的棱角,直径0.5~5毫米。

团粒状结构:

土团近球形,直径0.25~10毫米。

是最好的土壤结构.

块状结构:

土粒被胶结成块,边面不明显,无定形,直径大于10厘米。

单粒状、粒状、团粒状、碎块状、片状等多见于表土;

而块状、核状、柱状及棱状多见于底土。

3.土壤比重、容重、孔隙度及松紧度:

土壤比重:

单位体积土壤固体颗粒干重。

土壤容重:

单位体积原状土壤的干重。

孔隙度:

土壤孔隙分为无效孔隙(孔隙直径小于0.001毫米)、毛管孔隙(小孔隙,孔隙直径0.001~0.1毫米)、非毛管孔隙(大孔隙,孔隙直径大于0.1毫米。

松紧度:

指土壤疏松或紧实的程度。

野外测定土壤松紧度的方法:

用剖面刀或小刀,插入土层的深度来判断。

可分为疏松、较松、较紧、紧实、坚实。

较松:

用力不大,就可将小刀插入土层很深;

较紧:

用力不大,就可将小刀插入土层2~3厘米;

紧实:

用力较大,小刀才能插入土层1~2厘米。

坚实:

用力很大,小刀也难插入土中。

4.土壤酸碱度:

可分为7级.野外测定方法:

用PH试纸测定。

强酸性:

PH小于4.5酸性:

PH4.6~5.5微酸性:

PH5.6~6.5

中性:

PH6.6--7.4微碱性:

PH7.5~8.0碱性:

PH8.1~9.0

强碱性:

PH大于9.0

南方土壤多呈酸性,北方土壤多呈中性或碱性,山地土壤多呈酸性。

生产中常用石灰改良酸性土,用石膏、明矾等改良碱性土。

1.土壤水分:

可分为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地下水等。

影响水分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气候、②地形、③地表覆盖、④人类的生产活动、⑤土壤物理性质等。

2.土壤空气:

通过气体分子的扩散和气体的流动的方式进行气体交换。

土壤空气的成分: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汽.

苗圃地通气状况的调节多采用排水,改善土壤结构,深耕细耙等措施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气体交换。

(深耕细耙,增施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的通气性。

3.土壤热量:

来源于太阳辐射.

4.土壤养分:

指土壤中植物生物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1)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

(2)微量元素(铁、锌、锰、铜、硼、钼)

(3)超微量元素(镭、铀等)。

养分的形态:

速效养分和迟效养分.

5.土壤肥力培育:

四、福建主要山地土壤种类:

可分为九大类,

主要是红壤和赤红壤。

五、土壤剖面调查(略)

1.土壤剖面的选择和要求:

剖面宽80厘米,深1米以上,或挖至母质、母岩层。

2.土壤剖面层次的划分:

可分为覆盖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五个层次.

六、肥料知识

1.肥料分类:

(1)按来源和成份性质可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

无机肥料又分为单一肥料、复合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

(2)按肥效快慢分为速效肥、迟效肥和长效肥。

(3)按作用可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

(3)按施肥方式(方法)可分为基肥、追肥和种肥。

2.施肥的目的和作用

施肥的目的是为了增产。

而施肥的作用可供应植物养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从而达到上述增产的目的。

3.施肥的原则

(1)合理施肥;

(2)肥料的合理搭配;

迟效肥料和速效肥料配合,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配合。

(3)肥料的合理混合。

4.施肥方法

苗圃和林木施肥方式分为基肥、追肥、种肥等。

基肥在育苗或造林前,结合整地施入土中,基肥多用迟效肥;

追肥是在苗木或林木生长期间施用,一般用速效肥;

种肥是在苗木播种或移植时施用的,一般用速效肥。

 

第五章森林管护

第一节森林病虫害防治原理和技术措施

一、森林植物检疫

1.理解森林植物检疫的概念

2.掌握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新对象)

3.了解森林植物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的概念。

二、林业技术防治

1.理解林业技术防治的概念

2.掌握林业技术防治的主要措施

三、生物防治

1.了解生物防治一些基本概念

2.掌握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

四、物理机械防治

1.了解林木害虫物理防治法

2.理解林木病害物理防治方法。

五、化学防治

1.了解农药的分类、剂型

2.掌握农药安全使用原则及使用方法

3.掌握波尔多液、溴氰菊酯、百菌清、多菌灵等农药使用方法

六、综合防治

1.了解综合防治的特点

2.理解综合防治的原则

第二节森林虫害防治

一、苗圃地下害虫

了解金龟子类、地老虎类、蝼蛄类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二、枝梢害虫

掌握杉梢小卷蛾的防治方法

三、食叶害虫

1.了解马尾松毛虫的生活史及习性

2.掌握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方法

3.理解黄脊竹蝗的防治方法

四、蛀干害虫

了解皱鞘双条杉天牛的防治方法

第三节森林病害防治

一、种子和苗木病害

1.了解松杉苗立枯病的症状类型及病原

2.掌握松杉苗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3.了解松苗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二、叶部及果实病害

1.理解松针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2.掌握杉木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三、枝干病害

1.理解松材线虫病的症状、发病规律

2.掌握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3.理解木麻黄青枯病的防治方法

4.掌握毛竹枯梢病的防治方法

第四节野生动物保护常识

1.理解福建省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种类(新对象)

2.理解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任务

第五节森林防火

1.了解燃烧三要素及燃烧的三个阶段

2.理解林火的种类、森林火害发生的原因

3.掌握森林火灾的主要预防措施。

4.熟练掌握扑救森林火灾的方法。

5.了解扑火安全知识。

一、森林病虫害防治原理和技术措施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针: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而不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1.森林植物检疫:

是依据国家法规,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实行检验和处理,以防止人为传播蔓延危险性病虫的一种措施。

林木检疫是通过法律手段来阻止危险性病虫传播的强制措施。

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19种):

在公布的19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昆虫11种、病原微生物6种、线虫1种、植物1种。

它们是松材线虫、红脂大小蠹、椰心叶甲、松突圆蚧、杨干象、薇甘菊、苹果蠹蛾、美国白蛾、双钩异翅长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松疱锈病菌、蔗扁蛾、枣大球蚧、落叶松枯梢病菌、杨树花叶病毒、红棕象甲、青杨脊虎天牛、冠瘿病菌、草坪草褐斑病菌,比前次公布的35种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减少16种。

检疫设施:

可分为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

2.林业技术防治:

林业技术防治是根据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影响其数量消长的主要生态因子,通过林木栽培管理、主伐利用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来改变病虫的适生条件,提高林木本身搞病虫能力的一种方法。

主要包括选育抗病虫品种、育苗技术措施、造林措施和经营管理措施等。

育苗技术措施:

圃地选择,轮作,圃地卫生,合理施肥,严格检验等.

造林措施:

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可以提高林木抗病虫能力,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3.生物防治:

指利用有益的生物来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1)寄生性天敌的种类:

初寄生:

寄生性天敌直接寄生于其寄主的现象。

次寄生(重寄生):

寄生性天敌寄生在另一寄生性天敌的现象。

外寄生:

寄生性昆虫的卵、幼虫、蛹均生活于寄主体外。

内寄生:

寄生性天敌昆虫的某个虫期生活于寄主体内的现象。

(2)天敌的利用:

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

天敌昆虫的利用、病原微生物的利用、捕食性鸟类的利用。

主要是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和青虫菌的利用。

苏云金杆菌是一类广谱性的微生物杀虫剂,对鳞翅目幼虫有特效。

而白僵菌孢子的萌发除需要适宜的温度外,主要依赖于高湿的环境,所以要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和季节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而捕食性鸟类的利用也属于生物防治的内容。

4.物理机械防治:

指利用简单的物理器械和光、电、射线等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主要包括捕杀法、诱杀法、阻隔法、射线法、高温处理法等。

林木害虫的防治方法主要有:

(1)捕杀法:

振落法、人工采卵块、摘茧、等。

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可用振落法捕杀。

(2)诱杀法:

包括灯光诱杀、潜所诱杀、毒饵和饵木诱杀、颜色诱杀等。

灯光诱杀:

利用黑光灯可以诱杀鳞翅目(蛾类)、半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等具有趋光性的害虫。

如马尾松毛虫成虫、小地老虎、金龟子、

毒饵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味性,在其所喜欢的食物中加入杀虫剂而将其诱杀的方法。

用糖醋液诱杀小地老虎。

颜色诱杀:

如利用黄色色板引诱蚜虫而后将其杀死。

林木病害的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高温蒸汽法、焚烧法、浸种法等。

5.化学防治:

(1)农药的分类:

农药按用途和防治对象可分为六大类:

杀虫剂、杀菌剂、杀线虫剂、杀螨剂、除草剂、灭鼠剂。

杀虫剂按对昆虫的毒性和作用方式可分为:

触杀剂、胃毒剂、熏蒸剂、内吸剂、拒食剂。

胃毒剂——针对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如马尾松毛虫幼虫;

内吸剂——针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蝉、蝽蟓等。

胃毒剂如敌敌畏,内吸剂如乐果。

(2)农药使用原则:

对症用药、适时施药、交替用药、混合用药、安全用药。

农药在混合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农药的化学特性和增效作用,酸性农药切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3)农药使用方法:

主要有喷粉法(主要在缺水源的地区使用)、喷雾法、超低容量喷雾、烟雾法、熏蒸法、拌种法、土壤处理法、毒饵法等。

超低容量喷雾是指每公顷喷药量在5升以下的喷雾方法。

烟雾法:

在气温逆增,林内风速0.3—1.0米/秒的气象条件放烟较好。

(4)敌敌畏的作用:

具有熏蒸、胃毒、触杀作用。

乐果的作用:

具有内吸、触杀作用。

溴氰菊酯:

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

对鳞翅目幼虫及蚜虫杀伤力大,但对螨类无效。

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的施用注意事项:

喷完波尔多液后,要间隔15~30天才能施用石硫合剂;

而喷完石硫合剂后,要停7~15天才能喷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与低浓度的石硫合剂可作为保护剂,在病原物接触植物、或已经接触植物但尚未侵入植物体内之前使用,可保证寄主植物不受病原物的侵染和危害。

石硫合剂在不同季节使用的浓度不同,生长季节通常是0.3-0.5波美度;

休眠期和春芽萌动时通常是3-5波美度。

百菌清:

是一种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药剂。

五氯硝基苯是一种优良的土壤处理剂,可防治苗木猝倒病,但对由镰刀菌和腐霉菌引起的猝倒病和立枯病无效。

只对由丝核菌引起的苗木猝倒病有效。

多菌灵:

内吸性杀菌剂。

可防治白粉病、立枯病、梢枯病等。

常用的杀虫剂有:

敌敌畏、敌百虫、溴氰菊酯、氧化乐果等;

敌敌畏具有胃毒、触杀、熏蒸效果,而乐果属于内吸剂,

常见的杀菌剂有:

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代森锌、多菌灵、百菌清、托布津等,其中波尔多液和代森锌属于保护性杀菌剂。

6.综合防治

(1)综合防治的特点:

(2)综合防治的原则:

安全、经济、有效;

预防为主和长期有效的原则。

二、森林虫害防治

1.苗圃地下害虫:

主要有金龟子类、地老虎类和蝼蛄类。

(1)金龟子类:

为害特点:

以幼虫为害幼苗的根和根茎部,受害处呈较整齐的切口,幼苗枯黄而死。

防治方法:

可利用金龟子成虫的假死性,采用振落法捕杀成虫。

成虫期还可利用其趋光性进行黑光灯诱杀。

(2)地老虎类:

以幼虫为害幼苗,将幼苗基部距地面1—2厘米处嫩茎咬断,并拖入土中取食,造成缺苗断垅。

可利用其趋光性采用黑光灯诱杀小地老虎成虫。

利用小地老虎成虫的趋味性可用糖、醋液进行毒饵诱杀。

(3)蝼蛄:

以成虫或若虫咬食根部及靠近地面的嫩茎部,切口呈不整齐的丝状残缺,也常取食新播种和刚发芽的种子,并在土壤表面挖遂道,造成缺苗断垅现象。

蝼蛄成虫期也可采用黑光灯诱杀。

蝼蛄属于不完全变态类昆虫,而松毛虫属于完全变态类昆虫,所经历的虫期不一样。

常见的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昆虫有:

蝼蛄、蝗虫、蟋蟀等。

属于全变态的昆虫有马尾松毛虫、小地老虎、金龟子等。

2.枝梢害虫:

主要有松梢螟、杉梢小卷蛾等。

掌握它们的为害特点。

(1)松桃螟:

以幼虫钻蛀嫩梢和球果.

(2)杉梢小卷蛾:

以幼虫蛀食杉木嫩梢顶芽.

防治方法:

适当密植;

前除被害梢;

化学药剂防治;

用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

3.食叶害虫:

重点掌握马尾松毛虫的为害特点,

(1)马尾松毛虫

生活史及习性:

福建省每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针叶丛中、树皮缝或地被物下越冬,翌年2-3月平均气温升到10度时出蛰。

马尾松毛虫四龄虫口密度较稳定,常以4龄虫口密度作为其发生量预测的可靠依据.

加强预测预报、采用营造混交林、灯光诱杀、白僵菌生物防治及施放烟剂和喷雾防治等。

(2)黄脊竹蝗的为害特点:

一年一代,以卵块在土中越冬。

通常跳蝻群集在小竹及杂草上取食,2龄后分散并渐上大竹,3龄全部上大竹为害,4龄到成虫期食量最大,为害最烈,所以3龄前为防治此虫的关键时期。

防治方法:

挖卵块;

除蝻;

用烟剂防治;

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可作用化学农药敌百虫、溴氰菊酯、敌敌畏以及741烟剂等。

4.蛀干害虫:

主要有皱鞘双条杉天牛。

为害特点:

以幼虫蛀食树干,引起针叶黄化,长势衰弱,常造成风折、雪折,甚至造成大片杉木枯死,是杉木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

营造混交林;

生物防治;

药剂防治。

黑翅土白蚁的防治可用灭蚁灵。

三、森林病害防治

1.种实霉烂病:

主要发生在贮藏期的种子上。

2.松杉苗立枯病:

(1)症状:

根据发病时期不同,可分为四种症状类型。

A.种芽腐烂型;

B.幼苗猝倒型;

C.苗木立枯型;

D.茎叶腐烂型。

幼苗猝倒型是指苗木尚未木质化前,造成苗木茎基腐烂、倒伏。

苗木立枯型是指苗木根茎部已木质化后感病,病苗枯死但不倒伏。

(2)病原:

可分为侵染性病原(丝核菌、镰刀菌、腐霉菌)和非侵染性病原(圃地积水、表土板结、地表温过度等。

(3)防治方法:

主要通过育苗技术措施。

即严格选择圃地。

合理施肥和适时早播。

垫盖心土。

其次,可通过用土壤消毒处理,用五氯硝基苯可防治由丝核菌引起的苗木立枯病,但对由镰刀菌和腐霉菌引起的立枯病则无效。

3.松苗叶枯病

(1)清除病叶,及时烧毁;

(2)培育壮苗,合理密植;

(3)防止病苗上山造林;

(4)发病期可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1:

1000的高锰酸钾等喷洒防治。

4.松针褐斑病:

病原:

真菌

(1)造林时避免大面积成片造林;

(2)在幼林中发现病株要立即烧毁。

(3)发病期可用25%多菌灵或百菌清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最好把病原菌消灭在春季之前和越冬之前。

5.杉木炭疽病:

主要发生在10年生以下的杉木幼林中。

症状:

多发生在春季和初夏,头年秋梢受害最重。

通常在枝梢顶芽以下10厘米左右的茎叶发病,称之为“颈枯型”,是杉木炭疽病的典型症状。

凡是造成杉木生长衰弱的因子,如土壤瘠薄、板结、季节性积水,以及夏秋干旱等,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已发生生理黄化的杉木最易感病。

(1)加强抚育管理;

(2)病害侵染期用500倍的65%代森锌或50%托布津、多菌灵等在3—4月间喷2~3次,均能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6.松材线虫病:

为检疫对象,是松树上一种毁灭性病害。

主要发生在松树树干上。

感病树叶最先表现减少并停止分泌松脂,随后蒸腾作用减弱,针叶失色褪绿,渐枯黄凋萎变为红褐色,最后整株枯死。

松材线虫

发病规律:

线虫主要是由松褐天牛传播的。

还可由感病枯死而采伐的原木传播。

高温和低湿对病害的发展有利。

(1)加强检疫;

(2)伐除病树,在天牛幼虫未蛀入木质部前,喷1%杀螟松等内吸剂杀死原木中的天牛幼虫;

(3)在松褐天牛成虫取食期内,喷洒3%杀螟松乳剂1—2次。

7.木麻黄青枯病:

是一种破坏输导组织,引起全株性枯死的系统性病害。

病愿:

引起该病的病原是细菌。

(1)选好苗圃地;

(2)加强抚育管理;

(3)对2年生以上轻病树木,可淋海水防治;

(4)培育抗病品种,如中长枝木麻黄是良种。

8.毛竹枯梢病:

主要为害当年生新竹,病斑产生于主梢或枝条的节叉处,后不断自竹节向上、下方扩展成梭形或舌形。

其症状类型包括三种,即枯枝型、枯梢型、枯株型。

为真菌

(1)严禁从病区调动母竹和幼苗。

(2)春季在病菌飞散前清除病枝病梢并烧毁。

(3)药剂防治,在5—6月病菌侵入期,用50%用苯来特可湿粉剂或50%托布津等进行防治。

9.根部病害:

病原菌:

真菌、线虫和细菌。

防治措施:

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伐除病树并挖除病根。

四、野生动物保护常识

1.野生动物的特点:

(1)可更新性:

野生动物和植物一样是可更新资源,可通过自我繁殖增长和更新而得以恢复,从而可被人类反复利用。

(2)对环境的依赖性;

(3)不占用专门的土地;

(4)用途的广泛性

2.我国、我省野生动物资源:

福建省主要动物包括鸟类、兽类、爬行类、两栖类。

福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据调查统计,全省有脊椎动物1647种,约占全国的26.4%,其中哺乳类120种、鸟类543种(包括亚种)、两栖类46种、爬行类123种;

鱼类815种;

已定名的昆虫5000多种,全国昆虫共有33目,福建分布有31目。

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59种,其中国家Ⅰ级22种,国家Ⅱ级137种;

省重点和一般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分别为76种和921种,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1种,以上属国家和省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类共1167种。

高等植物4703种,约占全国的14.3%,其中蕨类382种、裸子植物70种、被子植物4251种;

木本植物1943种;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52种,其中国家Ⅰ级7种,国家Ⅱ级45种;

此外,兰科植物有60属119种6变种。

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的有25种。

野生动物种类。

鱼类计4纲37目179科815种,其中文昌鱼纲1目1科1种,圆口纲1目1科1种,软骨鱼纲11目25科63种,硬骨鱼纲24目152科750种。

鸟类计21目66科543种(含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有95种(国家Ⅰ级的12种,如短尾信天翁、黑鹳、中华秋沙鸭、黄腹角雉等;

国家Ⅱ级的83种,如角鸊鷉、褐鲣鸟、黄嘴白鹭、鸳鸯、红隼、白鹇、褐翅鸦鹃、草鸮、蓝翅八色鸫等);

候鸟350种,其中:

冬候鸟177种,夏候鸟52种,旅鸟121种;

古北界270种,东洋界249种;

属于福建省特有的有白背啄木鸟、橙背鸦雀、挂墩鸦雀、赤尾噪鹛、淡绿贝鸟鹛、白斑尾柳莺等。

兽类计10目32科78属12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有44种(国家Ⅰ级的5种,如华南虎、云豹、黑麂等;

国家Ⅱ级的39种,如猕猴、穿山甲、黑熊、鬣羚、水鹿等)。

爬行类计3目17科58属12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有9种(国家Ⅰ级的2种,如蟒蛇、鼋等;

国家Ⅱ级的7种,如大壁虎、三线闭壳龟、棱皮龟等)。

两栖类计2目8科16属4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种(国家Ⅱ级的2种,如虎纹蛙、大鲵)。

动植物地理分布。

福建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在动物地理区划上为东洋界华东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动物地理区划与植物区划分界线和自然地理区域的分区接近一致。

从地理区划上,从闽江口附近开始,沿着戴云山脉和博平岭山脉达广东省北部为分界线,在分界线以北地区,动物以古北界为主,往南则东洋界物种相对丰富,而古北界物种相对稀少些;

植物则是在分界线以北中亚热带植物区系为主,往南以南亚热带区系为主。

福建省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27种,二级保护的动物有34种。

福建省特有的种类有白背啄木鸟、黄冠绿啄木鸟、橙背卧鸦雀、赤尾噪鹛等。

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

虎、豹、梅花鹿、中华秋沙鸭、黄腹角雉等

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

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白鹇、鹰类、猫头鹰等。

濒危动物主要有:

大熊猫、东北虎、丹顶鹤、金丝猴、扬子鳄等。

猛禽类:

猫头鹰、隼形目的鹰类和隼类。

食虫鸟类:

杜鹃、大山雀、山斑鸠、红尾伯劳、黄鹂、画眉等。

夜出性鸟类:

夜鹰、猫头鹰。

3.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任务

(1)规划野生动物的用地,清查野生动物资源;

(2)研究观察野生动物的习性与生活规律,了解野生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3)调查分析野生动物管理工作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关系;

(4)编制野生动物管理及利用方案;

(5)按照资源状况,尽可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生活对野生动物的需求。

4.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野生动物保护的方针:

“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饲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

野生动物保护途径:

(1)就地保护

(2)迁地保护

野生动物利用:

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是保护发展野生动物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

五、森林防火

1.森林火灾基本知识

(1)燃烧三要素:

可燃物、氧气、热量

(2)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可燃物、一定的温度、氧气

燃烧的三个阶段,其中气体燃烧阶段的特点。

(3)林火三大类:

地表火、树冠火、地下火

地表火:

火先沿地面上的枯枝落中、杂草、灌木燃烧,烟为灰白色。

树冠火:

地表火沿树干燃烧到树冠。

火在树的顶部燃烧,烟为浑暗色。

地下火:

在特别干旱的季节,火在地下泥炭层或腐殖质层有机物质中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